幣學金融4:集中力量辦大事

幣學金融4:集中力量辦大事


我們在高中學政治的時候,就學過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金融的屬性之一就是:資金的集聚。

人類面臨的最大約束之一,是資金的約束,經濟學上叫做:稀缺。其實,從我們個人來說,資金的約束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上學、結婚、買房、買車、生病......這些節骨眼上,我們特別需要快速籌集一大筆錢。

從企業角度來說,創業初期、擴大生產、大範圍推廣、研發與項目投產,都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

從城市、國家的發展角度來看,資金的集聚更顯得重要,城市的興衰,國家的興亡,大項目的展開,比如水利工程的建設,區域的大開發,甚至戰爭的勝負,都需要資金的集聚,資金集聚的效率和質量,越來越是背後的勝負手。可以說金融在當今社會很大程度上主導著全世界資源的配置。

一、金融政策決定美國南北戰爭的勝負


美國南北戰爭,北方當時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廢除了黑奴制度,徹底地改變了美國的命運。在這一場偉大戰爭的背後,其實是金融的較量。

戰爭開始時,北方軍隊節節失利,戰爭資金就開始告急。所以財政部就決定發行5個億美金的國債,但是,當時軍事上非常不利,沒有銀行家願意認購,北方的政府變得非常被動。

這個時候,費城一個叫庫克的銀行家就挺身而出。他說我來改變思路,我不再向“為富不仁”的金融大亨來兜售債券,我轉向普通的美國家庭來兜售債券,經過一系列操作,庫克在一年之內為北方聯邦政府籌集了4個億的資金,這些資金馬上就被轉換成了糧食,軍備,醫藥,源源不斷送到了戰場上。

同時,戰爭打了這麼久,南方的資金也開始告急了,南方聯邦又作了一個特別錯誤的金融決策,為了籌集戰爭資金,他們在一年內印刷發行了17億的鈔票,這些鈔票“譁”地湧到了南方的市場上,南方物價飛漲,整個南方的經濟就迅速地崩潰了。

所以從這個故事你看出了什麼?資金集聚的效率最後決定了軍事力量的對比,所以在戰爭的勝負手背後,其實是金融的力量。難怪有一個南方的將軍最後說:“我們不是輸給了北方的士兵,而是輸給了北方的金融。”

一、“資金集聚”成就紐約世界第一城的地位


紐約現在被稱為世界第一城,特別是華爾街更是被認為是掌握了世界經濟的興衰。

然而在19世紀的時候,它還是一個特別無名的港口小城。紐約奇蹟般地崛起,主要依靠的是一條河流,伊利運河。

而伊利運河的修通,就是資金集聚效應的完美體現。

修運河首先需要大量的資金,當時估算最少要700萬美金,摺合到現在,就是2個億美金。而當時美國全年的財政收入才2200萬美金,當然不可能掏這700萬美金,而民眾當時根本不知道這條運河會帶來什麼,也不會掏錢。

怎麼辦?這個時候,華爾街的銀行家出馬了,幫助紐約州發行伊利運河債券,併發揮華爾街強大的銷售網絡,第一筆債券很快就銷售一空,而且銷售到美國、歐洲的市場上去了,100萬美金的資金迅速到位,工程就能夠如期地開工。兩年之後,第一段運河一開通以後就大獲成功,當年的收益就高達25萬美金。

這極大刺激了投資者的熱情,伊利運河的債券開始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熱捧,資金開始源源不斷地進來,工程的速度也大為加快,到1825年的時候,整條運河就通航了,當年就有一萬多艘船使用了這條運河,美國國內的貿易和全球的貿易都源源不斷地湧入紐約,紐約瞬間就變成了美國東部乃至世界的貿易和金融中心。

南北戰爭的勝負和紐約繁榮的奇蹟,都是金融的力量,沒有近現代的金融工具和市場的發展,這種跨地區、跨時間的大規模資金集聚,其實根本就是沒有辦法想象的。

邀你來答:

試著從你身邊的朋友裡面,找出那個資金聚集能力最強的人,講一個故事在評論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