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可以學習木工?

人生如夢81233325


給你推薦個網址 木工愛好者論壇 http://www.zuojiaju.com 這個應該是國內木工論壇最牛的,裡面聚集了國內一大批木工愛好者,當然了也包括我。裡面有傳統木工和現代木工,手動工具和電動工具等等,如果你進入這個論壇 我感覺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你會入坑,從此開始買各種工具,研究各類榫卯結構,裡面很多木友都是因為要做一個小手工,小玩具 無意見進入這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話不多說 ,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那就進去看看吧,最後一句話,歡迎入坑

發幾個自己的作品






修挖機的小木匠


在以前的農村,也就是九十年代以前,木工在農村還是吃響的,尤其是木匠師傅更吃響。因為在那時發展還沒有現在快,家家的門,窗,蓋房子架樑,婚娶打嫁妝,

老喪做壽材等全都是木製結構,這些都得靠木工和木匠師傅來完成,所以木工就有市場,木匠師傅也很有地位,隨著年齡和技術的精湛更是不得了,俗語講,“少石匠,老木匠″,就是這個意思了。現在時代進步了,蓋的房子是鋼筋混凝土,門窗是鋼門塑鋼窗,嫁妝也是高大上的新型材料,自實行火葬以來,棺材也不用做了,慢慢的木工活計也就少,我家祖傳四代的木匠世家,至今祖上傳下來的和自己的推刨,斧頭,鋸子都早己鏽跡斑斑了,



木匠也快絕跡了,現在一大家只有大哥還在做木活,不過也是削砍點地界樁,做點木牌木匾,修俢老木傢俱而己。至於以前學的木工技藝也不實用,慢慢的也就遺忘了。不久的將來,農村的這些木工手藝絕對要失傳,湮滅在歷史長河中。所以現在要想學木工挺難,學農村的木工更難,
要找老木匠才行,恐怕最年輕的老木匠也應是花甲之年,朋友如你真想傳承木藝應該還有機會,再遲農村木藝將是世界遺產了。


田地之間一農人


在傳統七十二行裡,木匠是最難學的,要成為一個手藝好的木匠更難。學木匠首先要具備幾個要素,第一要有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第二要有較好的悟性,第三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手板上不脫幾層皮工夫是煉不精的。

學木匠其實並不在於要隨名師,而在於平時自已的勤學苦練,木匠的基本功不外乎劈,(用斧頭將圓木劈成方木,要求剖面基本平整,角度準確。)鋸,(在用斧頭劈好的方木上用墨斗彈好線需要大小的板或枋料,然後用手工鋸將其剖開,要求,通直,角度準確。)刨,(剖好的毛枋進行粗加工,工藝術語稱為“刨料”,要求,尺寸精度高,通直,角度準確)畫墨,(在刨好的木料上根據器物的形狀,大小畫線確定卯榫位置,要求,尺寸精度高,過線無錯開)鑿,(在畫好線的工件上鑿出所需的榫眼,有半榫和穿榫等,要求,榫眼四壁光滑,深淺適中,尺寸精度高)銑,削,及工具的修磨等。只要將這些基本功練好了你的手藝便到手七成了,一些常見的簡單的器物你是可以完成了的。

有很多木工初學者一開始非常擔心劃墨,其實畫線是一個設計的過程,它沒有固定的章法,在你的腦海裡可以盡情的去想象,從造型,結構,操作等方面你都可以隨心所欲,正所謂功到自然成。

學木工不管你是隨師還是業餘,都不要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從易到難,從簡至繁,首先練好基本功,多問多看多想,平常一點點的積累,工夫慢慢的就上身了,祝有志者事競成。






留墨78434228


樓主,你好。

先自我介紹下,我是木材專業畢業,目前從事木工相關工作。喜歡木材的天然屬性以及木材特有的氣味和紋理美。回到樓主問題本身:


1.明確問題,樓主是想學什麼樣的木工,目標是什麼?

木工其實範圍很寬泛,樓主是想學什麼樣的木工。是傢俱木工還是建築木工或是裝修木工。每個木工工種下面又細分很多。所以樓主需要明確自己想要學什麼?

另一個需要明確的問題是愛好還是今後要從事的職業。目標不一樣,自然要學習的範圍和程度自然也不一樣。


2.學習路徑有哪些?

2.1 木工相關論壇等平臺

進入這些媒介的目的我覺得不是學習知識,最重要的目的是要明確上述我問的問題,弄清楚自己所說的木工心裡所想的木工是不是和實際一樣。

這樣的平臺很多,比如今日頭條就有很多關於木工相關知識的普及,我比較喜歡的是木工愛好者,立面就有很多木工發燒友。

2.2網絡課程

明確好目標後,可以先試著在網站上找些資源看看學習學習,看看是不是適合自己。國內其實現在網絡課程越來越多,針對木工的其實也有一些資源。樓主可以在各大平臺搜索下(慕課、騰訊課堂、網易課堂等等)

2.3購買書籍

書籍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為你搭建一個非常系統的知識體系。鑑於不知道你要學的是什麼樣的木工,我也不好推薦。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 《木材學》,這本書不厚,但是內容非常詳盡全面,我對木材的興趣也是源於這本書。

另外就是一些專業方向書籍,有條件可以學習一些國外的木工相關雜誌,立面的操作指導是非常詳盡的。

2.4自己動手多實踐

木工是一件操作性非常強的工種,經驗很多來自自己的不斷嘗試,錯誤的積累是必經的過程。

可以自己購買一些簡單工具試著找些教程跟著製作一些簡單物件。

另一種途徑就是參加一些線下的培訓班。這在一些城市是有的,針對兒童和成人的木工課都有。

2.5網站的瀏覽

其實現在網絡資源真的很多很豐富,只要想學,總有取之不盡的資源。在自己有一定心得和學習實踐體會後,可以去各大木工相關網站上看看別人是如何做木工的。

下面這些國外木工網站都可以隨時看看學習學習

http://www.robin-

wood.co.uk/ http://davidturnswood.com/index.html http://www.cooperwoodsculptor.com/index.html http://take-g.com/index.html http://edwinblue.com/ http://www.grayworksdesign.com/gwifd/GWIFD_Home.html http://www.markhanvey.co.uk/ http://jonathanotter.com/ http://danielchaffin.com/ http://volkfurniture.com/index.html http://www.treetheory.com/ http://studiodunn.com/ http://tomnuk.com/blog/ http://milesandmay.com/ http://livingwooddesign.com/ http://www.phloemstudio.com/index.html http://slowfurniturestudio.com/list/artists/ http://www.reedlaplant.com/ http://jrusten.com/ http://redwinefurniture.com/ http://amplefurniture.com/ http://www.allan-lake.com/index.php http://www.johngalvindesign.co.uk/ http://www.snichollfurniture.co.uk/ http://www.daedalianfurniture.co.uk/index.php http://paulolivier.de/furniture.html


樓主或是喜歡木工的小夥伴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木木的木蟲,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木蟲聊木工


題主請首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學木工?

您是喜歡自己做傢俱還是喜歡做傳統木工,這看起來是一回事,其實是兩回事。

因為在現在的科技條件下,自己做傢俱不等於要用傳統的木工做法。

而且就個人的從業經驗來說,強烈不建議個人因為愛好去學傳統木工。

答主06年入行古典傢俱行業,十多年來,打過交道的工頭級木工不下百人,尤其是近年來轉方向做古典傢俱產品設計之後,和木工的接觸是更為頻繁。

那麼為什麼不建議愛好者學木工呢?

在這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接觸到的木工頭中,十指健全的人數,是零個,一個都沒有。最好的情況好多個表面看不出來,但是一仔細問,就會發現他們某個手指的指甲短了一截。

去年,曾有心和一個朋友做一個主題為木工之手的紀錄片,後因種種考慮暫時作罷。

可能有人會說,那是他們不小心,只要小心,就不會有事,是的。理論是這樣的。但如果從來沒有不小心的,那不會是人,而是機器。

下廚的時候有幾個人沒被菜刀的刀刃碰過?但和切菜不同的是,加工木頭的時候雖然離銑床刨床的刀片比菜刀還遠那麼一點點,但是隻要一碰到,必然血肉橫飛。而一旦碰到,會立刻讓你明白一個成語:十指連心。

入行的時候曾經在車間實習過。手指擦過刨床而過,當時疼到昏倒在地打滾。但當時被削掉的只是南瓜子那麼大的一片肉。十多年來,每每想起,仍心有餘悸。

以上是親身經歷的風險性。從個人的經歷來說,強烈不推薦愛好者學習木工。

電動的木工機器都是危險係數極高的設備,銑床一般轉速為1000轉每分鐘,刨床5000-10000轉每分鐘,在加工時候對操作者的危險性一點不亞於建築工。

如果是想用木頭加工一些傢俱,在現代科技下,文化知識水平較高的愛好者無需通過各種木工設備來完成。一臺cnc設備可以解決絕大多數傢俱結構。而這種設備,尤其是二手設備,價格並不比成套的木工設備來的昂貴,更重要的是,安全!!!!

包括但不限於:榫卯結構,線腳製作,雕花製作。。。

另外一個引申的問題:傢俱做的好不好,是不是由木工來決定的。

很多人下意識的認為:是。

答主很負責的回答:不是,一件好傢俱,木工所起的作用只佔30%。

木工負責的是傢俱的榫卯結構。但是榫卯結構好的傢俱就是好傢俱嗎?用服裝來類比的話,就是縫的結實的衣服就是好衣服?答案顯然不是。

一件好傢俱需要的因素是,

1、配料:木紋選擇合理,比如邊框用直紋,芯板用山水紋,對稱部位同色,這個的決定權不在於木工,而在於購買者的財力和心思。

2、造型 :傢俱,尤其是明式傢俱,比例造型之講究已若“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很多部件比例的拿捏經常是毫米級甚至半毫米級的。在答主看來,不太客氣的講,某木工愛好者論壇的傢俱作品如果用明式傢俱的標準來衡量,目前99%的都要歸入到”不堪入目“裡來。拿明式傢俱中的圈椅來講:椅圈不是等粗,四腿是上到下漸漸變粗,靠背板上窄下寬。腿是四腿八叉。這些要素,沒有一年以上的潛心研究,很難畫出一張合格的圈椅圖出來。至於很多愛好者在網路上搜索的免費板圖紙,能及格的其實極少。包括現在很多公開出版的木工圖集,其中的圖紙都是信手亂作,誤人子弟。

3、榫卯結構,這一塊是木工負責,包括榫卯的製作和組裝,當然也包括配料計劃的運用(這點很多木工還經常出錯,達不到設計者的初心)

4、打磨 就工種來說,木工的工資是最高的,但如果換一個計算方法,具體到每一件傢俱上,花費最多的其實不是木工,而是打磨。而且打磨這個工序是沒有止境的。到了後期,每提升10%,增加的打磨成本往往是100%。

綜上,答主一直不太建議愛好者去學木工。

因為,一是危險,即使冒著斷指的危險學好木工也不等於能做出好傢俱,如果不懂審美,最多做出一件結實的傢俱。而結實的傢俱和好傢俱還差得遠。

再是,如果確實是喜歡傢俱,喜歡榫卯,可以先從研究傢俱比例造型開始,繪製傢俱平面圖,給傢俱建模,自己弄臺二手的cnc設備,經過兩年左右的潛心研究學習,也可以做出很好的傢俱。而這要比三年出師的傳統木工還是要快很多。同時,這也是未來木工的發展方向。


大木匠傢俱設計


1982年本人17歲開始學徒,那才是真正的學徒,老師管吃管住沒工錢,純手工,沒有任何電動工具,那是真正的技術活,第一年,就是拉鋸,推刨子,開榫,鑿卯子,自己製作各種工具,開始用老師的,慢慢自己制全了就用自己的。

第二年,老師帶著我進料,參加各種交易,去到各種貨場看料,挑料,選料,認料,教我如何檢尺,如何審料(有的料實際積方要遠遠大於檢尺積方,就是既不多算尺寸還多得木材方數,還有的看起來很好,因為有擰裂紋,解成板材就不能用,成為廢品,出材率很低),還帶我去各種經銷商那裡談產品銷售生意,沒事就在家就幹活,那時有幾十個工人做傢俱,老師就我一個徒弟,我還負責給那些工人配料,他們出的產品都是白茬,我還負責後期打磨,上膩子,磨砂,上色,刷漆,開玻璃,裝玻璃,還負責送貨,結賬等等等等,因為年輕好學,乾的不亦樂乎,一頓飯我能吃5個饅頭(1斤乾麵的成品),一天3頓,頓頓如此。3年的歷練,我成了名副其實的真正的木工,也叫木匠。

回家後自己開了木工作坊,那年我20,幹了2年,賠錢了,還不如學徒,原因就是老師沒教我怎麼投機,結果在市場上處處碰壁,我做的傢俱是好,是精工細作,貨真價實,但我錯了,一樣的傢俱人家比我價格低三分之一還多,結果是不好的都脫銷,我這好的無人問津,這就是市場競爭的殘酷,我20歲就體驗的淋漓盡致。

同學,朋友,鄰里鄉親,家家蓋屋,做傢俱我都去幫忙,幫遍了家家戶戶,人緣奇好,結果是,人們把我寵出了個壞毛病(抽菸),本來我不抽菸,架不住人家勸,還忽悠我,說看見我抽了,後來就抽上了。直到今天戒不了。再後來23歲結婚了,24歲改行搞養殖了,34歲去了蔬菜批發大市場長途販菜,幹了7年,再後來41歲又去了小商品批發市場批發化妝品,幹了9年,但始終沒忘掉木工手藝,2014年我分了房子,我又花了4000買了各種電動工具,自己裝修我的2棟樓,喜歡木工,自己幹了4個多月,給自己幹活,又體驗了一把年少時的活道子,自己心裡特滿意。

說句心裡話,後來搞養殖賺了點錢,幹蔬菜,賺了不少錢,做化妝品賺了大錢,都應該得益於我老師給我那3年的歷練,從手藝到交易,從動手到動腦,從個人到集體,一個17-8的孩子,強化式的這種歷練,徹底的改變了認知,完完全全的融進了商貿經營製造圈。

提醒一下提問的兄弟,只單純學手藝,走不遠,還要全面學習,木工不僅僅是製造,還包括審美,設計,藝術,材料學,預算,等等等等,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不然就是個幹活的機器,賺不了大錢的,尤其是當今社會,已全部機械化,規模化,工廠化,簡約化,集成化,不再有以前那些老模式,看看《宜家超級工廠》你就知道我國未來木工將走向何處了。

最後祝你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驛動星期六


自學就行,現在網上視頻這麼多,其實榫卯我感覺是不難的,主要是尺寸量好,但空間幾何感要強,否則複雜一點榫卯結構會看不明白。我也沒有跟過師傅,我女兒的高低床,餐椅,吃飯的長桌,長凳都是我自己做的,純榫卯,然後上的木蠟油,紅橡木的,從淘寶上買的方料,接下來還想做大床,沙發,老婆的梳妝檯,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作品,還請專業的大神批評指正。











快點堵車了


看圖學木工,快樂又輕鬆


DIY是快樂的,所以用圖畫將過程記錄下來並分享給朋友們,今後還會推出其他實用技能的手繪。由於本人水平有限,作品難免粗糙和錯誤,望朋友們見諒。

( 歡迎朋友們 - 關注 - 評論 - 點贊 - 轉發 - 你們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


我是機智的國王


現在來說,真正要學木工得到外國去。學習就很簡單嘛,系統化,可執行,思維開發。而我們的傳統的真的沒法學,因為沒有系統化,沒有標準。都是大概,差不多,講天分,事嘛就是那個事,你吹吧,往死裡吹!怎麼學啊?這個師傅的,肯定說那個師傅的不對,都有自己的一套。更加多的情況,是我們這裡的師傅沒有再學習能力,然後遇到先進的技術就跟你說傳統。你不懂就認嘛,都知道你那個年代沒有,沒人怪你,不懂還不認還裝大師,真tm受不了。


小健145107595


學習過程與目標同樣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