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是否被嚴重高估?

高雅婷s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個比較古怪的問題,請問,海子被高估了什麼?海子在世時窮困潦倒、無錢無名,活著的時候他的詩基本沒有流傳開,他是中國唯一一位死前無名,死後名滿天下的詩人,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句,是詩人對美好生活最樸素的寫實寫景,他所處的時代,人們的思想

、境界都在一個相當高的層次上,文學作品沒有錢臭氣息,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們懷念海子,也同時在懷念那個時代,那個時代儘管物質不太豐富,但那個時代人們有追求,生活、工作不如意,但希望沒有泯滅,中國的文學界把海子之死為界,定為之前為純文學時代,死後為商業文學模式,我認為恰如其份。




62899279947


我個人是中文專業的,也自己寫作詩歌作品,對海子非常喜愛,並且有機緣親自去過海子的故居,見過他的父母,這個問題我可以來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首先,海子,確實是詩歌的天才,說天才可能有點誇張,但是沒有任何人可以否認海子是一位才子!


海子,現在的聲譽和名望,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有點過頭了。所以才會有人,有此一問,想知道海子是否被高估了。


無論我們多麼喜愛海子,不能否認一件事,那就是他的死亡(今天正好是西方的萬聖節,希望你可以看到)。

可能下面的這段話,會招來罵聲,但我還是要發表這個觀點。

如果海子依然健在活的好好的,那麼他如今在中國詩歌界依然會佔據一席之地,很可能和西川、駱一禾屬於一個級別,咱們可以再稍微拔高一點,比這兩位好友再優秀一些。


海子如今的名聲,有一部分是因為死出來的,因為死亡帶來的加成,以及獲得了更多的關注。是因為,人們對於一個才子的離去,覺得分外可惜,更加的給予偏愛。海子是那麼徹底,那麼純粹的一個人。

就如同:

春天百花盛開,他在青草綠葉間,寫詩。

夏天荷葉田田,他在西藏山川上,行走。

秋天碩果累累,他在紛紛落葉裡,安眠。

而冬天,卻是他永恆的詩篇……


對於一個才子,真才實學的才子,真麼讚譽都不為過。

我個人從初中開始寫詩,高中是狀態最佳的時間,大學一直都有寫作但是再也沒有那種天啟的感覺了。我記得,文學界,一直都有這種說法:

詩歌,是年輕人的。

小說,是中年人的。

散文,是老年人的。

……

這些話還是有道理的,就如同撿起地上的一塊石頭,使勁在平靜的湖面上打水漂,石頭在水上蹦跳飛行,最終沉入水底,杳無聲息。


以前,我也寫過一首詩歌,和海子有關,現在趁這個機會貼出來,獻醜!



這首詩歌,卸載我高中時期,而今看來,已經有10年之久了,呵呵,居然一回頭已經十年了嗎?


現在,左手投資,右手寫作。希望能夠把這條路走好。

另外,求關注,寫文字的人,很需要別人的認同,否則何以解孤獨。


金成財


很多人瞭解他,只是源於他的詩,覺得只是寫了幾首詩的人,憑什麼獲得全國各地的人去朝拜?

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海子的出身。他是一個地道農村人,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父母都是沒有什麼文化的,老實種田人,有兄弟四個,他排行老二。


1968年,四歲的他,就可以將“毛澤東語錄,倒背如流;很多農村的孩子,這時候沒接觸過書本。家裡窮得一貧如洗,海子卻天生聰慧,不可否認,他的成績不僅有努力,也是他天才的成分。


1979年,才15歲的他,考上北京大學法律系。並在學校裡,因共同愛好,他先結交駱一禾,開始在大學裡創作詩歌;隨後他從北大畢業,分配到中國政法大學校刊編輯部,結識西川,後成為中國政法大學美學教授。


從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時間裡,海子創造了近200萬字的詩歌、詩劇、小說、論文和札記。比較著名的有《亞洲銅》、《麥地》、《以夢為馬》、《黑夜的獻詩--獻給黑夜的女兒》等。他卻於1989年3月26日年在河北山海關臥軌自殺。


雖然有這些頭銜,雖然他的作品,早早得到認可,實際上,海子骨子裡卻是一個純粹的人,是一個普通無理理解的天才。看看他的至親好友西川對他評價:(西川,著名詩人,與海子、駱一禾並稱“北大三詩人”。現執教於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代表作《虛構的家譜》、《大意如此》、《西川的詩》等。)

海子一如凡高一般,是個有些怪異的天才,嚮往自然,嚮往聖潔,嚮往自由,他的詩如同他人一樣,不染塵埃,只是沒想到,他也會和凡高一樣選擇自殺的方式告別人世。“你可以嘲笑一個皇帝的富有,但你不能嘲笑一個詩人的貧窮。與夢想著天國,而卻在大地上找到一席之地的西班牙詩人希梅內斯不同,海子沒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

或許這個世界容不下他那樣乾淨的靈魂,也或許,有一股力量在向他招呼。作為一個詩人,他以自己的方式,選擇離開,也許並不是一件悲涼的事。


就像當年的顧城一樣。


在他短短的幾年時間,所創作的作品,至今歷久不衰,然而有幾人真正能夠懂得他的才華?如果真是高估他,一定是不懂他,不懂一個詩人的心,以及他那顆純粹的思維方式。試問,倘若不是有才華、他的朋友西川在海子離開以後,寧可放棄自己創作,放下手中的一切,用全部精力收集、整理海子的作品。


現在,每年春天,會有很多人捧著鮮花,不遠千里去看望海子,在他的墓前,久立不走;有的人還去看望他的父母,去安慰那一對老人。那個小縣城,那個叫查灣村的地方,會在春天,變得越發熱鬧,以及憂傷。


今夜美麗的月光你看多好!  照著月光  飲水和鹽的馬  和聲音  今夜美麗的月光 你看多美麗  羊群中 生命和死亡寧靜的聲音  我在傾聽!


鯨魚電影


其實,我一直對孩子不怎麼感冒。他那一個時期的詩人很多,寫朦朧詩的也不少。那個時候,詩歌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崇拜,甚至很狂熱。

海子寫的詩歌不少,我比較喜歡的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其餘的感覺是太晦澀,看不懂。根本就不知道寫了什麼?

以前,我也曾經說過此類的話。走的人不理解,說我不懂哲學。

我真的不知道,一首詩,要讓讀者邊看邊分析其中的含義。雲裡霧裡,是什麼感覺。以前也看過不少的唐詩宋詞,很多的都通俗易懂,而且朗朗上口,流傳至今。能說不是好詩嗎?

亞洲銅?讓人摸不到頭緒。真的不知道,海子有那麼的崇拜者?

與他相比,我更喜歡汪國真,喜歡餘秀華,喜歡很多的詩人,包括顧城等等……

海子是可悲的,小小年紀就臥軌自殺。本來在北大畢業,應該當一個好教師。卻因為沒頭沒腦的詩和抑鬱症,斷送了自己的一生。

除了同情,沒有讚美。可憐的是他的父母。


天空中的魚18


尺度在哪裡?如何衡量一位詩人是否被高估了,而且還嚴重?

那麼既然有被高估的,那麼誰又被低估了呢?不說嚴重。

顯然,根本就不存在這樣一個尺度,詩人不大可能靠自封,與任何文學作品一樣,有喜歡他的,同樣也有不喜歡他的。喜歡他的自不必說,而不喜歡他的也不見得就不承認他是個詩人。

那麼究竟是什麼人會不承認一個被公眾承認了的詩人呢?我推測應該是一個自視很高的人吧!也許這樣的人一直在默默地耕耘,且一直被人們所低估了。很可能有那麼一天會 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你可以飛,你也可以叫。但用不著踩著他人的肩膀炫耀吧!

你是否也會像海子那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雙人魚42891187


海子沒有被高估,而是被低估了。在未來,他的價值會被繼續放大。而懷疑其價值的人,是因為對海子的詩歌沒有觸及本質的理解。

海子的價值是多方面的,我僅僅從我所理解的一些角度來談。

1.海子是僅有的唯一的將西方哲學、西方文學與中國傳統精神內核、中國農耕文明相結合的詩人。初看其詩,行文用語明顯偏西化,其詩歌表現的人文和哲學思想也明顯來自西方哲學、文學,甚至還有歌劇較多一些。但細細品味才發現,西化的外衣包裹下的,是典型的極具中國傳統的精神。這樣的風格使得海子的詩歌具有強烈的氣質特徵,大量的囈語、詠歎、象徵和寓示賦予了海子詩歌以華麗的語境、學院式的氛圍;而其中表現出的中國文化與精神,卻又賦予了其超脫的風格、飛揚的氣質和凝重如土地的意境。

在海子的同一首詩裡,你可能讀到世間所有最美好的事物、所有最純潔的的情感、所有最積極向上的希望,也可能讀到所有最深重的苦難、所有最絕望的掙扎、所有最凝重的死亡。這一切只有在海子的詩歌裡可以和諧地毫不突兀地並存。

2.海子的詩歌語言,直達了語言的本質。海子“從始至終只擁有語言和嘴唇”。我們看其他的詩歌,總會明顯感覺到詩歌在塑造意境和抒發情感,而語言屬於從屬地位,是為意境和情感服務,如《致橡樹》等。但海子的詩歌卻反過來了,以語言敘述和表現為主,而意境和情感隱藏在語言之中。他的詩歌語言讓人一讀就感覺到濃烈的氛圍和情感,但當你試圖從字裡行間去尋找時,那些意境和情感卻又難覓影蹤。大多數海子的詩歌,用語其實不華麗,也不堆砌詞藻。“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我只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等詩句語言簡單、用語直白,風格練達,甚至都不具備“語言的厚度和溫度”,但就是這樣能夠直擊讀者的內心,讓我們讀了感覺到“揪心”,卻又說不清是為何。海子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了最熾烈的情感。所以,我個人認為,海子對語言的運用已經抵達了語言的本質。他不用刻意營造,信手拈來,就是直擊人心的利器。

3.從文學史和詩歌史的角度講,海子是中國農業社會和農耕文明的最後講述人、歌詠者和守望者。這一點具有歷史裡程牌式的意義。他將中國數千年的農業與耕作、中國人數千年對土地的複雜情感,依託於中國傳統精神內核,通過西方哲學的象徵和意象,用超脫於小說等其他文學形式的高度洗煉的詩歌語言,進行了集中地高度地提煉和表述。他熱愛土地,熱愛耕作其上的農民;同時他又痛心土地遭受的苦難,痛心土地帶給人們的苦難,痛心人們世世代代被土地所束縛的命運;他痛惜於自己離開了土地,也痛惜於土地與農耕文明的流逝。他來自土地,熱愛土地,紮根於土地,最後也將自己埋葬於土地。海子註定會成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由農業文明轉向工業文明的文學與詩歌的時代標籤和符號。

可以這麼說:在海子之前,幾乎沒有人將“哲學”、“藝術”這些貌似高大上的概念,與“土地”、“中國農民”進行本質上的鏈接。而海子通過貫穿中西文化哲學的敏銳嗅覺和詩人的敏感,將其鏈接在了一起。海子創造了具有高度概念化、高度象徵性的中國農耕文化的詩歌表徵和具象。通過短暫的天才的用生命力進行的詩歌創造,海子將中國農業文明和農耕文化,上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哲學和藝術的巔峰。

而在海子之後,也不可能有人做到這一點了。農業文明在中國已經消失,再也沒有這樣的創作語境。海子的死亡,標誌著農業文明失去了哲學與藝術中的集體記憶與集中表述。所以海子是獨特的、唯一的、不可模仿的。

所以,海子無愧於一位偉大的詩人。

現在海子的熱度逐漸起來了,同時又引來許多質疑聲。天下沒有完美的詩人,尤其是詩歌這種最具個人性格和氣質特徵的文學表現形式,用一種統一的學院式的標準來評價詩人的高低優劣,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從所謂的八股文式的詩歌標準來看,任何人的詩歌都有缺點。但是看到海子詩歌閃光點的人,才可能真正步入純粹的以夢為馬的詩歌國度;而那些糾結於任何一位詩人的缺點,試圖給予所有詩人一個客觀和公正評價的人,離詩歌其實很遠。


HR洞察


原本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個人對海子的瞭解也不多,僅僅看過幾首他的詩作。

僅以詩論,海子或被高估,但沒有嚴重高估。

海子的詩最有名的是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很多人稱讚詩中美好的描寫,也有人說讀的無感。

那首詩我少年時在課本中讀也是無感,人人說好,我覺得平常。

但後來我二十多歲的時候再讀這詩就完全不同。

透過文字,我看到了一種絕望。

類似於,這個世界本來該是這樣的,人生本來該是這樣的。

不要管這個世界了,不要管其他人了。

生活是應該美好的,找個面朝大海的房子,做個自得其樂的人吧。

詩文用了很平淡的語言,但很像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語言。

稱這詩好的人,其實是因為他用了最普通的語言寫出了一個最溫馨詩意的生活。但恰恰詩中從“明天起”這一句,又透出一種很深的無奈與絕望。

後來當我聽到別人說這詩寫的很激極美好時,我都感到很搞笑。

一個篤信書的人,一個象牙塔中的人,當他開始面對真正的社會,真正的叢林時,一種三觀被扭曲,一種這個世界錯了的感覺我相信各位都不陌生。

在無數次碰壁,無數次被邊緣化後,你我又不得不變的世俗。

但當你我尚未被世俗同化,保持著書香的天真時,你我是否有過類似的絕望的情緒。

大多人選擇了生存,有很少的人選擇了保持自我的堅持。最後,當你我有足夠的閱歷來平衡世俗與天真之時,再回首,是否對當日的天真在口中嘲笑著傻的同時又懷有一些的不甘與留戀?

而海子的詩,將我們那個時候的情緒與心態保留在了文字之中。

或許,如果他能夠妥協於世俗後再一次撿起那份純真的痛苦後能帶給我們另一種文字,或許像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一樣,或許像東坡的“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一樣。

但是他選擇了結束。他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符號,代表著那個時代的一種迷茫和選擇。

我們通過他們那一代的經歷明白了更好的選擇,既非左亦非右,但那種痛苦依然存在,那類似是一種成長的痛苦。

海子被高估是因為他只描寫了那種成長蛻變時的迷茫與痛苦,在詩文界,格局不算很高。

但海子沒有被嚴重高估,是因為他的文字太乾淨了,乾淨到將你我都曾有過的痛苦赤裸裸的化作詩意文字。

所以他才被那個時代稱為最純粹的詩人。

你說他無病呻吟也好,你稱他為大詩人也好。他的詩最有趣的一點是,曾經當過文青的人才能讀懂。更有趣的是,所有的文青在世俗化過程中為了保持自己最後的驕傲都變成了二逼青年與段子手。

但是,再一次的讀海子的詩,曾經對文學有過興趣的人又會再一次的回憶起自己那個痴狂、二逼、青澀、純真、乾淨的年紀。

當然前提是你曾有過這種經歷,能得到共嗚。

畢竟現在的少年喜歡純文學的人越來越少。

海子的詩,在中國詩文界格局不高,但勝在乾淨。

就侃這些吧。


dd廣林鬼


十月,冷風,霧雨。

烏蒙的天空予人一些沉悶和壓抑。此時,國慶假期已過半月有餘。

月末即顯,思緒萬千的人不禁浮想,為時不遠的寒冬臘月競上日程,僅區區往下翻動三頁掛曆,便能看到一個特別的日子——春節。

遠在他鄉的遊子,近在鄰城的浪人,對於兒時期盼著過年能吃大餐的單純思想,總還有幸福的回憶。

如今青春不在,對於春節早有些厭倦,甚至害怕。

厭倦的不是至親短暫的相處,卻是慈母在身旁嘮叨的善意,如雷貫耳;有人說害怕是一種懦弱,且無能的表現,但在某些怪人的心中,自然不能再用害怕一詞,也亦非恐懼,只是來源對父母心血的愧疚!

雖然說生孩子是一種自私的事,每一個來到這個世界的生命都是毫無選擇的降生。然而,造物主神奇的賦予了生命以靈性和感恩。同時,也賦予生命擁有造物主的某些神奇。

於是,阿傻與很多人一樣,來到這個傳奇又痛苦的人世間,仰望過朝升西落,聆聽過為愛痴狂。

悠悠歲月,阿傻的臉從小也有過白嫩,讓人見著就想擰幾下。但不知何時,他的小白臉上長出了一些痘痘,幾乎掩蓋了三分之一的臉。

有人告訴他,這是騷年才長的騷痘,不騷的人臉上從生至死,都是一如既往的光滑,嬰兒肌膚般的手感。

阿傻其實並不傻,只是他的嘴裡有金,因為他沉默。對於旁人所謂的騷人騷痘,阿傻心裡知道。自己有點悶,也確實有點騷,像他這樣沉默卻又內心騷動的人,“悶騷”一詞早就似一頂很深的帽子,扣在了他的頭上,掩蓋了髮型,埋沒到耳際。

他也知道,長在臉上的騷痘,確實影響到了有些駭人的五官,但青春的氣息,卻讓他感到欣喜。每當一顆騷痘被左右手指合力擠爆,爆出一小丁白色,酸爽與血淚總不期而至,痛並快樂著,這時阿傻已然頓悟。

十年青春十年愁,十八歲已成了回憶,永遠流進歷史的長河,一去不復返。

阿傻扶了扶眼鏡,厚重的啤酒瓶鏡片他覺得很輕。兩個框框的十年相伴,除卻黑夜裡的短距離分離,它像是與阿傻的鼻樑焊接在了一起,無論四季如何的週而復始,絕不分離。

而後,鏡子裡的人摸著下巴,竟有些鬍渣扎手。觀察著臉上的騷痘,已消許待盡,阿傻知道自己不再年輕,時間淡化了一些人和事,也帶走了他的青春,唯一痕跡可尋的,也許只有心中的記憶和臉上的暗斑,再加內心幾許殘留的騷動。

人總會老去,時光卻不會倒流。惆悵的阿傻將用了兩年的破手機隨性揣進褲兜,再次抬頭看著天花板的中央。他記得天花板的中央有一盞白熾燈,在以往的黑暗裡渺小而璀璨,有些刺眼。但現在,天花板的中央似乎出了問題,那裡除了黑,還是黑,黑得什麼也看不見。

電是有的,白熾燈的接線開關還沒按下而已!

良久,阿傻再次從褲兜裡掏出手機,他傻待著站立了很久,手指也想活動放鬆一下,腦子也清醒了起來。

“扛住,多大個事兒?大不了貼吧裡發個求租貼就是....”

一個聲音高亢著,浮遙於阿傻的腦海,慫恿加鼓勵似的神經錯亂,此刻在他的手指間爆發——租個女友的帖子已悄然發表!


思遠天極


你是誰

朝思暮想的筆尖少年,

在絕城的荒途裡輾轉成歌。

——海子

不,我確定海子完全沒有被高估。

詩人海子雖然把生命遺失在25歲的春天裡,但天才詩人海子在他短暫的生命裡,創作了近200萬字的作品,很多詩句充滿了神啟式的靈悟意味,讓讀者總是回味無窮。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給無數人帶來溫暖和希望的詩句,每每讀來,這八個普普通通的字總會放射出不同凡響的光彩,給人帶來神奇的溫暖,讓人一下子希望倍增。

1、海子是北大高材生,自身聰慧的靈氣及豐富的文學底蘊是毋庸諱言的

海子原名查海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的農村娃,在這個農村家族裡,只有海子一人因為讀書而走出了農門。

海子雖然出身農村,卻一直是個天才學生,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的他才15歲。作為班上年齡最小的學生,他得到了老師同學的關心。

海子並不喜歡嚴謹、刻板的法律專業方面的知識,在短暫的大學生活裡,海子經常泡在圖書館裡,讀了很多文學和哲學方面的書籍,這些書籍,為他以後的詩歌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海子上大學後才開始接觸詩歌創作,從而進入了詩歌的世界。

他和大學同學兼好友西川、駱一禾等人成立了詩社,他們常常在一起討論詩歌創作。

在詩歌王國裡,海子是自由的王子,他忘我地創作著從他內心汩汩湧出的詩句,從此筆耕不輟。

海子把他十年的生命化成了無數的詩作。人們都說,海子是用生命寫作的純粹詩人,他的詩歌中充滿熾熱的情感,以及對生命由衷的敬畏。

2、海子的詩歌紮根於土地,是有根的詩行

海子的詩歌內容大多描寫農村生活,從不無病呻吟,也沒有豪言壯語,他的詩句具有非同一般的表現力,不僅有強烈的色彩感和畫面感,還給人遼遠的現實感和溫暖的希望。

土地是農民的根,也是海子詩歌的根。海子的幾乎每一首詩歌,都與土地有著或多或少的關聯。

《糧食》

埋著獵人的山岡

是獵人生前唯一的糧食

糧食

是圖畫中的妻子

西邊山上

九隻母狼

東邊山上

一輪月亮

反覆抱過的妻子是槍

槍是沉睡愛情的村莊

3、海子作為朦朧詩後期代表,詩歌更通俗易懂,推進了現代詩的發展

有個詩人曾經撰文分析海子的詩句,認為這些詩句很多都存在語法不通,詩句的意義表達不清晰等。

詩歌之所以成為詩歌,就是因為詩歌特殊的表達方式,不用主謂賓搭配。人們喜歡詩歌,就是因為每個人都能從詩歌中有自己的領悟和感受。

其實,海子的詩句非常白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中,沒有一個生僻字,都是非常淺顯的生活化的語言,卻被海子寫成了不朽的詩句,這是一種極其強大的表現手法。

另外,因為海子的詩歌中表現的麥田、大海、太陽的大自然形態,使得現代詩有了更廣闊的表現內容。

4、海子一直有寫史詩的抱負

海子的作品不僅包括那些流傳於世的詩句,海子也有寫過小說,他的小說跟他的詩歌一樣具有一定的意象,屬於怪誕寓意小說。

不僅如此,海子生前也嘗試寫過史詩。海子一直有個想法,要像歌德那樣,創作一首《浮士德》那樣的史詩鉅著。

為此,他去了兩次西藏,打算在拉薩找到靈感。在兩次進藏的途中,海子的心靈一定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也準備尋覓新的愛情,但從西藏回來不多久,海子就拋下這個世界,跟世人永別了。

海子把生命定格在25歲,所有的人都為天才詩人感到惋惜。海子出身於貧困農民家庭,家裡世代為農,在海子當上老師後,家人依然不能保證溫飽,海子的心那麼大,可是他卻因為家貧而不能隨心所欲。他愛過,可是愛得太認真,把他的愛丟了;他那麼努力地生活、努力地作詩,卻用力過猛而活得太累太辛苦。

有人說他的詩表達方式有問題,有人對他的詩提出了批評,天才詩人在他生前並沒有看到世人對他的寬容對他的理解,孤單至極的他可以忍受孤獨,忍受貧窮,但卻無法忍受世人對他用生命和血熔鑄的詩句指指點點。

我們不知道,那個把生命丟失在鐵軌上的年輕詩人,最後一刻到底在想著什麼,是不為人知的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單,還是本應給他帶來更絢爛色彩生命的愛情屢遭挫折,亦或是因為練習氣功導致自己幻聽嚴重影響了創作……

比起顧城,海子的離去恐怕更讓人痛惜。

我認為,海子應該是現代詩領軍人物般的存在。

人們如今依然懷念海子,海子的詩歌依然在中國詩壇上有一席之地,那都是這位詩人的詩句的魅力所在。

斯人已逝,然詩句永存!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海子是否被嚴重高估?

我們來看看一個問題吧。

在許多銷售的海景房樓盤,會打上“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句廣告。

海景房與現在的樓房,不便宜吧,這麼說,海子的詩沒被高估了。

其實,上面的例子只是開個玩笑。

我只想說,

我認為,海子的詩沒被嚴重高估。


他只是一個時代詩人的符號。

三年高中下來,除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直讓我無法忘記的詩歌,就有海子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雖然這首詩是在他去世前兩個月寫的,但他這首詩的造詣,給了我們生活的美感。

可能海子的詩裡很多有他個人的思想因素,一些詩歌也無法讓人記起,或許,我們只記得他一兩首詩,但是,在他那個年代,他是一個詩人的符號,我們無法說他被高估。



在《唐詩三百首》,張繼收錄的詩裡,最出名的就是《楓橋夜泊》。

在《全唐詩》其他收錄的幾十首,影響不影響,再無所謂。

一首詩,經歷時代洗禮,還是從唐朝流傳到現在。

我們能否說,張繼被高估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