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的于丹,復旦的陳果,為何名校總是產出雞湯聖手?

金思雅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名校就是名校,隨便出個做雞湯的大廚,也是世界水平的,你如果不服,就只能去扶牆。

現在輿論把于丹和陳果說的一錢不值,好像她們大逆不道,幹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一樣,這恰恰是一種幼稚的表現。

本人在大學裡渡過了了近10年的光陰,本科和研究生,專業課、通識課聽了上萬課時,接觸的老師中國的外國的,成百上千。尤其是,學校裡幾乎每天有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和各領域的名人開設講座和講演,而於丹和陳果她們,在類似的非專業領域中,應該是較為出色的演說者。

我沒聽過她們二位的課,只是零星看了她們的短視頻。網上搜了一下,陳果是復旦大學教公共課的,于丹是北師大傳媒專業的,嚴格地說,她們在大學裡的教學崗位都不是對學術素養要求特別高的那種。

她們二人在網民中人設的垮塌的確與雞湯有關,但這卻不是雞湯的錯,而是因為她們過於高調。

但另一方面,我又可以負責任地說,她們二人在高校裡都是很優秀的教師。讀大學,尤其在本科階段能遇到她們是十分幸運的。

雞湯的確不如嚴肅的經典有檔次,但雞湯普適性強,有營養,惠而不費。喝一碗心靈雞湯,不需要很高的門檻,老少咸宜。尤其像陳果那樣,把乾巴巴的馬哲和毛鄧三課程講得如此生動,有何不可呢?

現在大一和大二的學生,都只是十八九歲的孩子,有陳果這樣的過來人,幫助他們排憂解惑,撫慰心靈,有何不妥呢?

網民們現在習慣了用非常嚴苛的標準來評價公眾人物,陳果讀錯了一個耄耋之年,彷彿犯了滔天大罪。 其實任何人都免不了類似的錯誤。這一點本人有深刻的體會,我從事了幾十年的文字工作,平時依舊免不了各種錯誤,要隨時糾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而陳果和于丹都不是學中文專業的,在口語化的隨機表達之中犯點小錯,實在是在所難免。

其實,真正能夠挑出她們錯處的是一群專業工作者,尤其是大學老師。他們看不慣於丹和陳果的高調,對她們的專業能力進行質疑。但客觀地說,大多數質疑她們的人,在講課效果、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方面都不如她們。如今普通網民撻伐她們純屬跟風起鬨,很多人可能連大學都沒有讀過,他們不是在伸張正義,而是在享受名人跌下聖壇的快感。

她們二位並沒有造成什麼社會危害,也沒有誤人子弟。放在中國幾十萬大學老師群體中,她們不僅是合格的,而且是十分優秀的。這一點無需刻意去求證,只要各位讀過大學的人拍拍良心,拿她們比較一下自己曾經的大學老師即可。她們的文憑不是假的,她們的教授職稱也是按照程序嚴格審核的,她們的論文也都是貨真價實的,肯定不是翟天臨那樣的水貨。

于丹在百家講壇上,以四書五經專家自居,讓人挑出了許多常識性錯誤,但嚴格地說並沒有什麼過分的地方。于丹的專業不是中文,也不是古典文獻和中國古代哲學,她的解讀是面向大眾的,定位於通俗易懂,難免有爭議。但比起另外一些火的一塌糊塗的所謂大師,諸如南懷瑾、文懷沙之流,則是強的太多。因為于丹的錯都是可以商榷的,再怎麼錯也沒有脫離基本的學術規範和範式。今天的社會里,南懷瑾和文懷沙那樣的野雞學問都能被寬容,我們有什麼理由容不下她們呢?

所以,大家不應該過分排斥她們 ,她們並沒有大錯,在這個社會中還是非常有需要的。


國史館


雞湯都在做,看誰手藝好!這兩位“聖手”做的雞湯很有特色,所以就出名了。總結一下,主要是靠以下兩個決竅:

1、肢體動作幅度大!扭腰、攤手、搖頭、晃腦,走動步伐大、頻率快,小小的講臺,簡直就容不下她們那顆放飛夢想的心!給聽眾以視覺效果上的衝擊感:這兩位廚師的做功架勢足啊,估計雞湯味道差不了!

2、語言表達炫酷!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排比句連篇,情不自禁的神態、豪情萬丈的朗頌,讓人咋一聽,好像頗有點與眾不同的意思。給聽眾以聽覺感觀上的刺激:這兩位廚師好像在不停地往雞湯裡放猛料啊!估計雞湯分量相當足。

等你真的喝完後,才會發現:雞湯裡什麼也沒有,不過是幾顆濃縮的雞精調味粉而已。




臨時客


這些人生活在祖宗用鮮血打拼得來的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更沒有為中華崛起做半點貢獻。每天數典忘祖,雞蛋裡挑骨頭,侮辱為中華文明做出貢獻的每一位英雄和每一個朝代。說秦漢唐宋元明清,都是垃圾朝代,又說秦始皇漢武帝李世民朱元璋都是暴君。還說韓信諸葛亮關羽文天祥都徒有虛名。還說中國人起源非洲,中國境內的古人都滅亡了,好像當時他們在場看見了。這些人喝了西方的迷魂湯,出口閉口中國不如外國。他們是吃祖宗的飯,砸祖宗的鍋。但是這些人欺騙不了已經覺醒的中國人,我們距離世界一流強國還有一步之遙。我們需要繼續奮鬥。


黃鶴樓2915


陳果的雞湯沒喝過,以前常聽百家講壇,是于丹教授讓我對這個節目失去了興趣。聽的內容現在已經記不太清了,只能說說感受。

聽易中天教授的評三國之後,很有興致地買了幾本他老人家的書來年,其中就有《我山之石》,受益良多。可聽了于丹教授的講解,我怎麼覺得她把什麼都把愛呀、體諒寬容呀上面拉扯,往上面拉扯也就算了,畢竟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里波特麼,話裡話外還透露著那麼高貴,好像不那麼理解的話,就是一個自私的人似的。

不能否認,像于丹教授一樣,能在北大這樣的學府裡授課,一定比我等凡人高了去了,她所講的內容,自然也不可能像跟研究生那麼高深,一定是往我們凡夫俗子能聽懂了說,可是,說的太水了,雞湯裡佐料味太重,喝得膩味。

不是道是于丹教授之類低估了我輩大眾的理解力,還是校領導高估了她對文化的領悟。


哦裡啊答


結婚不結婚是每個人的自由,陳果不結婚是她自己的選擇,她心中充滿了愛,愛與結婚無關,法律沒有規定任何人在什麼年齡段必須結婚。讀錯個把字算不了什麼事,中國漢字七萬多個,已故的郭沫若先生認識四萬多,王力先生認識五萬多,春秋時有個大學問家叫老子,這個老,是姓,讀音為李,不是讀老人的老。司馬遷怕人們讀錯,直接說老子姓李,照顧一下公眾,不是司馬遷不知道老子姓老,讀音為李。太行山中一個古老村落,只有五十多人,稱老虎為李父,那就是古漢語讀音。周總理家鄉人把周總理讀為周總壘,外地人聽著很奇怪。那是方言中保留了中古音。漢字一字多音的也很多。郭沫若先生的沫,應該讀為妹,而不是讀泡沫的沫,可大家都讀成泡沫的沫了,誰跟你計較過?陳果讀錯一個字,你就大勢討伐,連不結婚也成了把柄,有這麼誇張的嗎?


法律公信


如今社會雞湯文太氾濫了,名校出來的通過優雅的語言,聰穎的大腦,講出來的語句就是能令人熱血澎湃。

心靈雞湯起源於國外一個教師-傑克.坎菲爾德,後來他寫了100個小故事,靈感來於奶奶熬的雞湯能治病,於是書名取為《心靈雞湯》。1993年該書狂銷八百萬冊,並連續7年獲得美國暢銷榜第一名。

雞湯文讓人聽起來,觸動靈魂,直擊痛點,反思過來覺得很有道理,但真正能幫助我們實現什麼願景嗎?

雖然現在文化水平不斷提高,但還有很多低學歷和不愛讀書學習的人,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雞湯文好像是知識的海洋一般。那些正處在迷茫和創業無果的人,聽了也會激動萬分。

許多賣課做營銷的,也會用雞湯一樣的文案來洗腦般的收學生,賺取培訓費,那有多少人變成功了呢?

好音樂,好文章,好語句,可以提神壯氣,其實能有多少人領悟透徹,最好的提升,應該是學習更實用的技能和本領,用價值影響周圍。


勇哥讀書人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作為公眾人物成為了社會的熱點和焦點,你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人們討論的話題,也是成為人們苛求完美的標杆。但人無完人,哪個都難免有瑕疵,要想盡善盡美是不可能的。當我們在討論甚至指責別人的同時,回問自己又能做到什麼程度呢?

偉人的《雙百》方針就是希望我們各抒己見,採百家之長,誠然作為學者有別於普通民眾,謹言慎行,嚴格要求自己乃是做人的底線,相信那些名師大家也希望嚴於律己,以良好的形象來贏得社會的尊重!

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希望大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尊重吧!


桃花源記18068669686


也有網友說我不懂哲學,不理解陳果的心靈雞湯,但我聽了幾次,還是覺得是對初高中生講的課,因為初中高中生對社會對人生的價值觀和心態沒有成熟確實需要心靈雞湯。大學生呢?都是十八歲以上的成年人了,能讀復旦這些名校,也是尖子,心智不成熟也不會考得上。大學生需要補充的是學習科研能力,他們也不是單純的學生,已經有自己的想發和追求。大學教授應該多引導大學生搞好學術,而不是心靈雞湯,過度強調心靈雞湯,只會擾亂他們對理想和學業的追求,本來不復雜的問題都搞複雜了!再說陳果現在30多歲還沒結婚大齡剩女,自己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好,還好意思給學生講心靈雞湯。優秀的女人結婚生子家庭事業雙豐收,那才有底氣給別人講人生道理。


悠閒的哥


急於出名,還沒有深厚的底蘊,只能拿出些吸引人的,表面功夫足的話題去忽悠大學生及知識面不夠多的群眾。



其實,我們原可不必興師動眾地筆伐口誅,成功是人家的能耐,你有能耐你也做啊?明顯吃不到葡萄的心裡嘛!



但是,有識的人心裡堵啊!這是什麼啊?你拿我們的國學做什麼啊?你是不是真正的懂啊?你懂了多少啊?是的!你懂得膚淺也不是不可能教學的,但,你可以教小學生啊!也可以教初中,湊合一下也能教高中!你站的是大學的階梯教室,你處在開放的,公眾的講臺上,你要先衡量一下你的體重,你要先掂量一下口舌,不說你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學術水平,至少這時你是國學的代言人。


于丹前輩光榮了,可能還有後來人,這種勇敢的行為值得稱讚,但是,把國學的思想引入歧途的責任你負得起嗎?陳老師您需要思考?


一笑貫長天


正如“飯飽思淫慾”一個效果,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開始琢磨一些莫須有的東西,還有一部分人屬於假裝有文化、假裝高深,於是各種“雞湯”應用而生,說白了也是市場的需要嘛,所以怪不得哪所學校,也怪不得哪位“大師”,上當也好受騙也罷那是你活該,畢竟於丹、陳果們面對的都是成年人群體,誰也沒強迫誰去接受那些雞湯或跟著去宣傳那些雞湯,由此可見,中國人的“土豪”心態只能通過吃虧上當來得到轉變,這可能也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過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