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每5位癌症患者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足,癌症患者術後該如何補充營養?

話腫瘤談健康


對癌症患者來說,營養比運動更重要。癌症是消耗性疾病,癌症一旦發生,癌細胞就會不斷地和健康細胞爭搶營養,造成患者營養不良,而且癌細胞還會分解肌肉中的物質,再加上患者受治療的影響,患者多免疫力低下,食慾不振,如果任其發展,不耐受治療不說,可能還會形成惡病質,到那時已經無力迴天。



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癌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體重下降,其中胃癌、胰臟癌、肺癌下降速度最快,一旦營養不足,引起體重、肌肉下降的話,相較於體重正常患者,存活時間要少近20個月外,同時也會影響治療效果,中斷或者延遲治療,或者增加術後併發症。所以,建議癌症患者要適當補充營養,維持體重。

熱量、蛋白質、蔬菜、水果是患者每日必需的營養

近幾十年的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學者們公認硒能顯著的預防和抑制腫瘤的發生、發展、播散及復發。目前許多學者認為硒不僅在癌症預防上有效,而且也能作為化療輔佐藥。減輕化療藥物毒副作用。



癌症患者可以結合禾存有機硒。硒對腫瘤糖酵解的抑制除對腫瘤的直接作用外,還對宿主的代謝產生一定的影響,糖酵解被認為是晚期腫瘤病人“惡病質”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腫瘤組織的高糖酵解,能夠改善宿主的身體狀態,增強機體抗腫瘤的作用。

體重降低會影響治療療效,對癌症患者來說,每天熱量、蛋白質、蔬菜、水果不可缺,可以幫助抗炎、維持肌肉組織、增加體力及活動量,並降低感染率。如果體重開始下降,就要蛋白質和熱量,幫助恢復體重,已解決營養不良問題。



體重一個月降5%要提高警覺

營養專家提醒患者與家屬,除了要有正確的營養觀念、遵從營養指引建議外,也要每天記錄體重變化,一旦發現體重1個月內下降5%,就要提高警覺,立即接受營養介入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