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用哪句話揭開了當今的真實面目?

鬼谷子用哪句話揭開了當今的真實面目?

我們都知道長平之戰的歷史,這場戰役,是整個戰國時代的巔峰之戰,這場大戰,參戰人數達到接近百萬,也成為了中國古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沒有之一。

這一戰,徹底加速了中國的第一次大一統的步伐,秦統一中國的最後一塊大石頭被搬開,東方六國的最後一根大梁被鑿塌,北方最後的一個強國趙國被打殘,再也沒有緩過來。

鬼谷子用哪句話揭開了當今的真實面目?

豬對手趙括紙上談兵,神對手白起誘敵深入,秦國白起率軍大舉進攻趙國,眼看趙國孤軍難支,可憐的四十萬趙軍被坑殺。

有一件事很奇怪:為什麼其他諸侯們冷眼旁觀,視若無睹呢?

一般人理解是人心冷漠。這就好比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樣,大家平時和和氣氣,大口喝酒,大塊吃肉,但是如果你有了困難,那些兄弟們馬上作鳥獸散。

為什麼會這樣?

實際上,人心冷漠只是其一,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沒有好處,甚至有壞處。

如果趙國被滅,誰吃虧?

當然是趙國。但除了趙國呢?實際上六國合縱陣營的力量也即將被削弱。戰國時代,我們可以理解為戰國七雄七股勢力,但實際上還可以分為六國合縱陣營和秦國連橫陣營。其代表人物自然就是鬼谷子的嫡傳弟子蘇秦和張儀。

言歸正傳,如果合縱陣營中勢力較強的趙國被滅,也就意味著其他諸侯也將自身難保,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鬼谷子用哪句話揭開了當今的真實面目?

平都君實在看不下去了,於是去魏安王那裡搬救兵。尷尬的是,魏王根本不為所動。

平都君就說了:“大王為啥不幫趙國呢?”

魏安王倒也實在:“不是我不救,是因為秦國答應,只要俺們不動,就給俺幾座城池。那麼好的買賣還沒成本,寡人憑啥不做?”

平都君說:“這種空口白話,殿下也信?”

魏安王說:“怎麼會呢?我還是相信秦王的人品的。”

平都君說:“關於人品這件事,估計秦王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人品。殿下不妨想想,現在秦國和趙國正在鏖戰,大王幫趙國,秦國就害怕。大王幫秦國,趙國就滅亡。但是萬一秦國勝了,大王敢去找秦國要好處嗎?”

魏安王嘟囔著說:“這個……倒確實不敢。”

平都君說:“秦國自然也知道大王不敢,所以才給您畫了個大餅,迷惑大王。”

魏安王沉思片刻,恍然大悟說:“確實是這樣。”

虎狼之國的秦國盡使欺騙伎倆,給輕信的魏國以空頭承諾,目的是避免魏國助趙,減少攻趙的阻力,並待日後魏國勢單力薄後作下一個攻擊目標。

鬼谷子用哪句話揭開了當今的真實面目?

人在利益面前,總會變得糊塗,甚至是弱智。是因為人心總是逐利的,在利益面前也總是會失去理性。

這也正如鬼谷子說的:擁而塞之,亂而惑之。(閉塞他的視聽,隔絕他的信息,打亂他的思維,迷惑他的理智,進而完全控制他。)

用利益誘惑可以讓人變得糊塗甚至弱智,堂堂的一國之君都被人家哄得像小孩一樣那麼容易被騙,何況我們這些普通人。

歸根結底,不是因為智商低,而是因為貪婪。

因此當出現利益誘惑時我們一定要挺得住。而那些明智之士,能輕易洞穿利益背後的謊言,三言兩語,就會事情將結果挑明。

有人說: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驅動人們的魔力,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極其的殘酷,卻異常的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