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在未來會被電磁炮取代嗎?

ggfgg233


在人類的武器發展過程中,有很多裝備因為能改變戰爭形態從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顯然電磁炮就是這樣一種武器。但是,導彈的範圍太寬泛了,從用途分有空空導彈、地空導彈、空地導彈、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等;根據作戰效能又分為戰術導彈、戰略導彈;從運作模式又可分為巡航導彈、彈道導彈等,所以短期來看電磁炮不可能取代所有的導彈。

作為一種新型武器,電磁炮是利用電磁發射技術研製出的一種動能殺傷武器。近年來,我國官方媒體發表一篇《中國研發世界最大連發型電源 武器試驗一次成功》的文章,講述了海軍工程大學張曉的先進事蹟,這位80後美女博士作為馬明偉團隊“中國海軍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的技術骨幹,為成功研製世界規模最大的連發型電源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經過成千上百次失敗和五萬多次試驗,終於取得重要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大型快速蓄能和連續釋放的特種電源,正是電磁炮能夠快速連發的技術前提。所以,這次官方的報道,實際上也確認了我國在電磁軌道炮實際應用方面,走到了世界的最前端。


根據現有的技術條件來講,普通軍艦的主艦炮射程僅為20-40公里,就算使用制導增程彈藥射程也不過百餘公里;而現役的大多反艦導彈通常為亞音速或亞超結合導彈,射程普遍在60公里到300公里之間(LRASM等例外),而超音速反艦導彈射程更近,且達不到高超音速。

艦載電磁炮的最新技術進展,炮彈初速高達7馬赫,射程能夠達到600公里,並且如果實現配套雷達和協同作戰系統的技術提升,電磁炮可應用於反艦、陸攻、防空、反導等多種能力。從這個角度講,電磁炮確實可以替代多種導彈。


但是我們應該意識到,目前來說電磁軌道炮所需的電力能源“非常龐大”,因此相應的需要較為廣闊的安裝空間,所以現階段的主要研究適裝對象僅限於陸地和大型軍艦,所以可替代的導彈類型有限,例如飛機裝備的各種導彈就無法被電磁炮取代,機上空間狹小、電力緊張,在能源小型化和電磁炮小型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前,機載空空導彈、空地導彈和反艦導彈都還必須繼續使用;相同的道理,單兵反坦克導彈等陸戰兵器,短時間內也無法被取代。

另外,戰略武器如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潛射洲際導彈等,因其無可比擬的射程和戰略威懾作用,也將繼續長期存在,因為電磁炮目前的威力和射程還是隻能作為一種戰術武器使用。


衛青點兵


兔哥回答,電磁炮不會全面取代導彈,這是由於電磁炮的特點和導彈的特點決定的。下面我們對兩種無器作一下簡單的對比。(一)射程方面電磁炮雖然射速快,彈丸飛行速度高,精準度好,但它終歸是炮,是炮就有射程口徑的限制,電磁炮的射程並不是無限的,而是有距離的。電磁炮由於是使用電磁做為動能發射彈丸,因此,距離並不遠,目前電磁炮只是探討階段,但不論如何發展,都不可能達到遠程導彈的射程。即便能達到,也不如導彈的用途廣泛。而導彈雖然也有距離限制,但導彈的射程顯然覆蓋的更廣,從幾百米到一萬公里以上都是導彈的打擊範圍。



(二)口徑方面電磁炮是炮,因此,有口徑的限制,並且口徑不可能造很大,這就限制了電磁炮的彈藥威力,光靠高速動是無法做到一招鮮吃遍天的。現在的電磁炮彈還沒有達到任意裝藥,佈置制導設備的能力,即便有,也受彈頭體積限制不可能具有超越導彈的威力。反觀導彈,口徑從十幾釐米到幾米都可以製造,彈頭的搭載重量從公斤級到幾噸級。電磁炮再發展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水平。

(三)應用範圍方面電磁炮雖然先進但也麻煩,電磁炮首先要有炮管,要有儲電設備,各種線路等等,從我們知道的電磁炮圖片來看,這個東西並不小,同口徑的電磁炮體積遠大於同口徑的火炮。而且配置非常龐大,即便未來再精簡,用電這一項就是個龐大的工具,小了射程近,大了不方便,估計很難做到一塊電池大小的電量能把個60炮彈打出200公里。

另外,使用的範圍,打飛機,軍艦好說,打坦克,碉堡什麼的也沒問題,關鍵是一個步兵能力攜帶它嗎?這才是最主要的因素。飛機,坦克,一個單兵能否獨立使用?武器做出來是要用的。現在導彈的使用範圍非常廣,對比一下電磁炮能否達到並超過導彈的使用範圍?


(四)彈頭本身的靈活性方面。電磁炮的速度是其最大的優勢,然而速度越大越不靈活,如,一架低速的螺旋槳飛機能做出落葉飄,而一架超音速飛機沒有矢量噴嘴很難做到,螺旋槳飛機可以以極小的半徑轉彎,超音速飛行的飛機就做不到,為什麼?速度,高超音速導彈所說的靈活機動也只是超大半徑轉向,做不到突然掉頭,電磁炮彈更是如此。而巡航導彈的機動性能電磁炮彈很難做到,所以電磁炮並非是沒有限制。再有,洲際導彈的分導能力,彈頭的搭載量都是電磁炮所不能做到的。

因此,電磁炮有很多的侷限性,並不能包打天下,只能在適合它的領域使用,有很多的領域是無法替代導彈的,最起碼在未來一定時期是這樣。導彈依然會發揮它不可替代的作用。電磁炮是先進的,但先進的東西未必都實用。只有實用的武器才是好武器。因此,電磁炮還有太長的路要走。

以上論點僅代表兔哥個人的觀點,與平臺無關。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不會的

最重要的是,電磁炮是受地球引力的影響,按照拋物線飛行的一種炮,它與普通的炮只是推進方式的不同,一種化學能推進一種是電磁能推進。

電磁炮由於是電磁力推進,所以說它的射程是可以調節的,並且速度更快射程比普通的炮彈更遠,這就是它的優勢。

導彈是一種利用火箭推進,並且帶有制導系統的一種武器,而且射程遠精度高。導彈與電磁炮它們之間的各自優勢是很明確的,導彈它可以做到路徑規劃也就是說不規則彈道,並且導彈的速度更快彈頭更重,並且隨著導彈的智能化導彈之間未來可以做到協同作戰。

所以說電磁炮無法替代導彈,導彈的打擊速度更快更靈活,戰鬥部更重更智能,電磁炮目前無法實現末端制導,等成熟之後打擊能力還是不錯的,至少成本更低。導彈可以路徑規劃,它可以繞開地方防禦範圍,甚至形成類似無人機蜂群作戰。



李曉偉


現在電磁炮技術才剛剛興起,在未來成熟之後,確實有大規模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代替部分導彈的功能,但是不可能完全代替,而且電磁炮的應用過程也不是會很快。

電磁炮有電磁炮的優勢,導彈有導彈的優勢,簡單對比一下,它們是各有優勢,這不意味著他們更有優勢,電磁炮一定可以淘汰掉導彈,只能說電磁炮技術的興起,將代替部分導彈的功能,或者說在部分領域可能會代替,但是不是所有的領域,畢竟導彈所覆蓋的領域太多了,在許多情況下導彈還有自己的優勢上。

實際上,很可能最終會出現二者結合的現象,用電磁炮來發射導彈,這種可能性還是不小的,技術變化是不斷進步的,只是這種過程並不是很快的,很可能有許多分支,我們不可能嚴格的來界定什麼叫:導彈。


麥田軍事觀察


霧裡看花,盡是霧。

電磁炮的原理,就是洛侖磁力的工程運用。目前電磁炮的發射方式,是由千百年來,從火藥的化學能發射方式轉變為電磁能發射方式,是為人類軍事裝備上的進步與探索方面,多了一種彈藥發射方式的選擇而已。而電磁炮的彈藥方面,目前只能做到非制導、非智能、非精確、點殺傷的能力。這與十幾世紀前的大炮發射的大鐵丸子效果是相似的,差別就是動能與射程上。在能量密度方面,電磁炮遠遠不能與現有的火炮相媲美,不論是單次發射與多批次發射。緣故電磁炮發射瞬間,需提供強大瞬態的脈衝電流。能提供強大的電流設備,勢必體積必須龐大。中國的電磁炮在工程運用上已遠遠優於美國的電磁炮,炮的體積與供電設備的體積方面也遠遠優於美國。但,中國的電磁炮上艦實驗的體積也不小,需3000噸級的登陸艦改裝試驗。相應也帶來了在戰場上被彈表面積增大,戰場生存力差的問題。從上綜述,當前電磁炮根本沒有替代現有火炮技術的優勢,更加談不上替代導彈其技術。

這幾年,電磁炮如此新鮮滾熱辣,熱度十足,與dg1000朱姆沃爾特艦的出現,加上美國強大的嘴炮製高點+忽悠文化的流行+有些犯糊小清新吹捧無不關係。中國早在80年代中下期就成功的試驗電磁炮機理,配套研製出連射的供電裝置。如今在美國實驗電磁炮出現技術瓶頸停頓時,中國推出電磁炮,除了有技術優勢,也是一種佔領話語權的制高點。電磁炮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要解決不少的問題,出路在超導技術在電磁炮的運用。雖然電磁炮在軍事裝備上路程遙遠,但,由其電磁技術與超導技術結合帶來的技術革命,惠給予社會。正是

印驗有心插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清風雲淡霞滿天


電磁炮的話,目前是沒有可能取代導彈的。首先能量供應就不行。再有就是導彈是可以變軌並實時校正飛行彈道的,地球是個不規則的球,而且影響彈丸飛行的因素非常多,氣流、大氣密度、天氣等等,無制導的彈丸不可能超遠距離攻擊,可如果有了制導,那還是電磁炮嗎?那是電磁助推導彈好麼😂


迷路的鸕鷀


不會吧。各種炮有各種功能特點,不可能一種炮成為全能冠軍


只為更好25


電磁炮理論上挺美,操作起來複雜,電能消耗太大!


奇珍異寶10


只要電磁炮技術達到實用化,經過戰場考驗後打得準,連續發射速度快,成本低,毛病少。短中程導彈就用得少了!


白金彈頭


軍隊會不會被機器人代替呢?美國科幻片看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