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的中國汽車市場還沒有MPV的概念,但是在那個年代,提起“子彈頭”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子彈頭”便是MPV車型留給中國人的第一印象。時處改革開放之初,國民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中國老百姓還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去購買私家車,但是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已經有了商務接待的需求,因此寬敞的空間、舒適的真皮座椅、豪華的內飾便成了商務人士對商務用車的基本要求,“子彈頭”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光陰如梭,二十多年後的今天,中國汽車人均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中國市場成為了各大品牌的兵家必爭之地,昔日的“子彈頭”也變成了如今大受歡迎的MPV,而隨著名稱的改變,MPV車型在原來“大空間,真皮座椅,豪華配置”的基礎上又新增了智能化,混合動力,個性化外觀等符合時代需求的的配置。

更精緻,更智能,更安全,更省油,更時尚,成為了MPV車型的發展趨勢,最重要的是,如此之變,順應了廣大中國家庭的用車需求,因此小型家用MPV應運而生,並逐漸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和喜愛。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細讀中國市場最近幾年的MPV銷量榜,小型MPV車型的銷量成績一直表現良好,而選擇購買這些車的用戶基本上都是拿它們作為家庭用車。這樣看來,以商務車身份進入大眾視線的MPV車型是否會逐漸褪去其商務屬性呢?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麻哥認為不會。

首先,從MPV車型的細分市場來看,這些銷量持續堅挺的小型SUV均是處在20萬左右及以下級別的汽車品牌中,尤其在10萬左右的中國品牌更為集中。實惠的價格,不錯的空間,時尚的外觀基本滿足了多數家庭的用車需求,但是要作為商務用車,多多少少還差點意思。

和家庭用車不同,商務用車對車的外觀,內飾及商務性要求更高。以商務車典範“陸上公務艙”別克GL8和上市不久的吉利嘉際為例作比較:

1

外觀方面,吉利嘉際的設計更為大膽,給人的直觀感受更為年輕時尚,別克GL8則在時尚和穩重之間選擇了一個平衡點,所以看著更有商務範;

2

內飾方面,雖然兩款車都主打豪華感,但是與嘉際偏家居風不同,GL8的內飾用料更為高檔,做工也更加精緻;

3

乘坐體驗上,別克GL8更注重第二排的配置和舒適性(中排>前排>後排),而嘉際則是在前排為主的基礎上將服務延伸至中後排(前排>中排>後排),體現了商務用車和家庭用車在本質上的不同:商務用車以乘客為主,家庭用以車主優先,乘客為輔。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其次,從用戶購車心理來分析,將MPV車型作為家庭用車的用戶,多數是看中了MPV 車型的性價比。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施行,很多年輕家庭都添了小寶寶,轎車和五座SUV已經滿足不了日常的出行需求,選擇7座SUV的購車成本太高,並且第三排座椅設置只適合應急,這為小型MPV車型提供了可觀的市場;加上中國品牌實惠的價格和超高的性價比,更加滿足了中國消費者的胃口。家庭用車只要滿足外觀漂亮,內飾豪華,空間夠用,乘坐舒適,價格實惠這五點,多數家庭都能接受。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但是商務用車的選車比較複雜,這類用戶首要考慮的問題是車子的定位是否符合車主的身份,而並非售價,“加價狂魔”埃爾法就是很好的例子:車可以不好,但是一定要貴!話說回來,一分錢一分貨,價錢到位了,配置怎麼可能跟不上。同樣,商務性也是商務用車的核心,爭分奪秒的時代,時間就是金錢,隨時能為商務人士提供辦公場所才是一款商務車該有的技能。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最後,麻哥認為,在當今這個眾多品牌百家爭鳴的時代,走家庭路線只能說明MPV車型開始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發展之路,而並非從今往後只走一條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接連不斷地探索和創新,市場才能有競爭,而競爭的本質就是優勝劣汰,這不僅給年輕品牌提供了生長的土壤,還為整個汽車市場維持了良好的生態。

走家用親民路線後,MPV要失去商務價值了嗎?

相信終有一天,中國品牌也會推出高端的商務車型,而無論何時,MPV車型的商務性也一定不會褪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