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橫掃、薄利、陪跑,10個店主眼裡的智能音箱

巨頭橫掃、薄利、陪跑,10個店主眼裡的智能音箱

文 | maomaobear

智能音箱是近2年消費電子產品的最大驚喜。從亞馬遜的Echo開始引人注目,借人工智能的東風乘勢而起。在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連續4季度下滑的2018年(IDC數據),這個小小的AI新物種卻創造了8620萬臺的出貨量,Q4環比大漲95%(Strategy Analytics數據)。

作為科技巨頭志在必得的下個時代流量入口,智能音箱在經歷了2、3年的探索、試錯與創新擴散後,實現了何種程度的滲透?

線下銷售終端或許給我們一些直觀的答案。出於好奇,我們抽一天去探訪了北京幾個賣場,看看工作人員和消費者對智能音箱有何感受,尤其是曾經轟轟烈烈的中關村。

困惑的中關村:舊模式遇見AI新物種

中關村曾是國內最大的消費電子集散中心之一,太平洋數碼城、e世界、鼎好和海龍四大賣場引領著中國電子類產品消費的風向標。開業於1999年的海龍大廈,連續幾年的日均客流量在3萬~4萬人次,到2006年底,有超過7000萬人次的客流來這裡。種種原因,2011年,太平洋數碼城關門後,海龍、鼎好和e世界紛紛從電子大賣場向寫字樓轉型。

走進科貿電子城,不知哪家音響店老闆正外放《你到底愛誰》,歌聲響亮,還挺好聽的。在蘋果體驗店裡身價不菲的iPhone、iPad以及各種配件,褪去高級感與科技範兒,實實在在地堆在擁擠逼仄的貨櫃間。

三三兩兩的智能音箱成為整個環境裡最有時代感的東西。

逛一圈,時不時能碰到櫃檯上堆著幾個小度1S、小度在家或者科大訊飛的阿爾法蛋,天貓精靈和小愛同學幾乎沒有見到(也可能是因其價格更低、店主懶得往外放),其他小品牌更不見蹤影——智能音箱市場經過巨頭橫掃,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已經很少。

巨頭橫掃、薄利、陪跑,10個店主眼裡的智能音箱

在一個賣手機、智能產品的店裡,小度在家被擺在最顯眼的位置,不過看店的老人沒什麼推銷的熱情,見我們對這幾個智能音箱感興趣,就不緊不慢地站出來陪我們看。

閒坐無聊,老大爺不介意我們東問西問,但他對智能音箱並沒太多表達欲,只告訴我們:做電子產品嘛,大家(同行)說什麼好賣,我們就進什麼嘍,你們也是做產品的吧?有什麼好產品也推薦一下啊。

擺在表面的智能音箱不多,但跟店主們一問,很多都是有貨的。程老闆在這兒幹了十多年,套路十足,一聽我們要找智能音箱,馬上問心理價位。我們回答“送禮用,什麼價位都來幾個,但都得最暢銷最時髦的”。程老闆一聽,迅速推薦了一款裴訊和哈曼國際聯合打造的AI音箱,京東標價2499元。

旁邊一位女店主見我們嫌貴走開,給推薦了1999元的小魚在家,然後又推薦了499元的小度在家,說:那就要這個吧,帶屏幕,性價比絕對是現在最高的了。

巨頭橫掃、薄利、陪跑,10個店主眼裡的智能音箱

在表示了不能拆箱體驗(也可能是沒現貨)後,女店主拿出手機,展示了這款產品在京東上促銷價格:599元(拼團價499元)。我問,中關村不是都比官網便宜麼,你們便宜麼?女店主表示,這個實在已經夠便宜了,“不過我們還是比網上便宜點——它(指京東)這個拼團499元,我們不用拼團,你買一個也給你499拿貨。”

不給開箱體驗,也不主動推銷,中關村的主要用戶還是需求明確、直接來提貨的用戶。

通過各大電商平臺火爆的銷量數據、以及同行間對產品趨勢的頻繁交流,中關村的店老闆們多多少少都搭上了智能音箱這趟車。張姐是中關村的“老人”,從2002年就在海龍大廈賣電子產品,先後賣過手寫板、攝像頭、藍牙、電子書、無線上網卡,基於“市場需求”,她從去年開始賣智能產品,銷量主要靠兒童智能產品。

“最近老有人找這個,同行、網上零售的顧客,都問都找。”一位賣藍牙音箱的店主也介紹,年前有很多公司來採購,一提就是幾百個,“就這個帶屏的小度在家,給全公司的員工發春節禮物。你們哪個公司的?你們公司沒發麼?”

巨頭的價格大戰 ,陪跑的中關村批發商

瞭解趨勢、有貨、銷量反饋也不錯,但是缺乏明顯的熱情,成為中關村店主們對智能音箱最普遍的反應——看上去,中關村還不是智能音箱的主戰場。

這也在情理之中。

從亞馬遜的Echo開啟這場新戰爭,到阿里、百度、小米、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入局,再到2018年出貨量的全球爆發,主要玩家的互聯網基因讓智能音箱的銷售渠道一直集中在線上。同時,過高的線下渠道成本,也是普及率低、市場規模尚小的智能音箱早期難以支撐的。

除了線下渠道的本身空白待拓展,中關村對智能音箱反應冷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賺錢。

一部分小店主走量少,拿不到廠家的低成本貨源,擺幾個只是為了充充門面,便從網上拿貨,然後加幾十塊利潤賣給不懂的人。李師傅的店就是如此。

不過,信息越來越透明的今天,這條路顯然走不通。他也看出我們並非買家,也不排除是怕同行搶生意。他說,“比如小度1s,我這兒比網上估計要貴十幾二十塊。你們要是買了,就是我這周賣的第一臺。”

巨頭橫掃、薄利、陪跑,10個店主眼裡的智能音箱

中關村也有不少老闆在深圳有工廠,接代工訂單,王老闆夫妻就經營著一家。說是OEM代工,其實就是高仿,可以根據客戶指定品牌產品的顏色、款式、各種細節做方案、做模具、下訂單,再換個名字賣。

“這個(指店裡的小度1s)也是仿品嗎?”“這仿不了,小度我們沒做過。它的智能系統,還有它的屏、外殼,現在價格這麼低,仿品根本做不出這個品質。”王老闆攤攤手,“做仿品沒意義”。

巨頭橫掃、薄利、陪跑,10個店主眼裡的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賣這麼便宜,估計廠家也不是靠硬件掙錢的,人家將來肯定靠廣告。你看,這裡面的APP,各種東西越來越多了,要是再放上給小孩子的教材,肯定賣的更好。”張姐指著小度1s包裝盒底部的各種內容合作方的logo,向我們介紹她觀察到的智能音箱商業模式。

巨頭橫掃、薄利、陪跑,10個店主眼裡的智能音箱

不同於互聯網巨頭們看中的語音交互入口的革命性意義,對於智能音箱這個新產品,中關村老闆們更關心的是巨頭們的低價補貼還要持續多久。“現在囤的這批小度1s是上個月剛約到的貨。但它要是一直這麼做活動,一搞促銷就幹到終端,那我們真受不了哇。”張姐說,不過現在還是得先觀望著。“我估計這東西怎麼也得再火一年,只要廠家別老做活動,我們就能盈利了。”

巨頭的價格大戰,似乎並沒有偃旗息鼓的計劃。

作為人工智能技術第一個大規模落地C端的消費品品類,智能音箱承載著科技巨頭們搶佔語音交互時代流量入口的期望。百度、阿里們對此幾乎不惜成本。從2017年開始,天貓精靈X1從499元狠降到99元,叮咚TOP智能音箱降至49元。

2018年11月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又宣佈一系列降價促銷——帶屏音箱小度在家從699元降至299元;小度智能音箱Pro雙十一自399元降至169元 ;小度智能音箱從249元降至69元。今年2月底,百度的小度新品戰略發佈會上,跟小度在家1S同步發佈的還有小度電視伴侶,定位於“人工智能時代的家庭影院”,同樣打低價策略,售價599元。

在智能音箱的故事中,BAT講戰略,中關村只想做買賣。像李師傅和王老闆這樣靠信息差生存的中間商,註定是巨頭夾縫中的小角色,能陪著玩多久確實是個問題。畢竟,掌握操作系統和內容生態的互聯網巨頭,才是這個遊戲的規則制定者。

智能音箱走向三四線城市,線下渠道何時迎來春天?

中關村的態度矛盾又困惑,但在全球範圍內,智能音箱所代表的語音交互入口大戰依然在愈演愈烈。

Strategy Analytics 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 2018年智能音箱全年出貨量達到8620萬臺,除亞馬遜、谷歌兩家巨頭憑藉先發優勢和技術實力佔據前兩席外,中國的主要玩家阿里巴巴、百度、小米也躋身前五。

在中國,市場還在迅速擴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2018年智能音箱相關應用控制軟件的用戶主要分佈在二線城市以上。但在2018上半年後期,三線城市以下的用戶量有所上升。

海龍大廈的批發商張姐也印證了這種下沉趨勢:“這種智能產品的銷路還在往三四線城市擴散。”她表示,過年之前,就有很多農民工來買,“一下買好幾個,可能給老鄉也帶吧。都是家裡孩子在電視上看了廣告跟爸媽要的。”

事實上,三四線城市被業內認為將是智能音箱接下來的重要增量市場。相比一線城市的物質和信息過剩,科技產品、內容產品相對匱乏的三四線城市用戶,對智能音箱的購買興趣整體明顯高於一二線用戶,尤其三線城市消費者對智能音箱的購買意願最高。

阿里數據也顯示,1月13日年貨節開幕當天,天貓精靈來自農村地區的成交量增長了400多倍,銷量超過千臺的區縣就有9個。

市場邁向新階段,戰火也逐漸向線下蔓延。與一線城市重度依賴線上渠道不同,三、四線用戶對實體店的依賴較強,線下渠道的營銷價值較大。即使在一二線城市,隨著消費者對商品服務質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也逐漸成為共識——拓展渠道、佈局線下,成為巨頭們的必然之選。

巨頭橫掃、薄利、陪跑,10個店主眼裡的智能音箱

小米、華為等硬件公司有相對成熟的線下網絡,而百度、阿里等互聯網巨頭,也在通過和蘇寧、國美、迪信通、Vivo等各類線下渠道達成合作。在豐臺的一家萬達廣場中,筆者就分別在UP+和Vivo專賣店裡看到了小度在家和天貓精靈的身影,店內有簡單、明瞭的指引信息,便於用戶體驗音箱的語音交互功能。

其實線上線下的融合,也正是中關村老闆們的生存之道。“我最開始做渠道和批發,網店雖然開了許多年但沒怎麼打理。這幾年實體店沒什麼人了,我開始線下和線上一起賣。不過目前拿貨多的還是同行,零售都來自網店。”王老闆介紹,“現在哪兒還有人在店裡等著人家來逛,都是一起弄。線上有線上的優勢,線下有線下的作用。”

隨著大眾對智能音箱的感知在逐漸提升,智能音箱的消費人群正面臨跨越“早期採用者”,邁向“早期大眾”的“創新鴻溝”邊緣,線下渠道的分發作用,在日漸豐滿的產業鏈中,也會體現越來越大的價值,而中關村的店老闆們,不知對此是否期待?(本文首發鈦媒體,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