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後,孩子真的會很苦很可憐嗎?

愛笑的我c


父母離婚後孩子真的會很苦很可憐嗎?

不一定。不一定的原因是取決於擁有孩子撫養權的父親或者母親是不是就算離婚以後,依然自立自強。

婚姻不幸福,你以為你是出於為了孩子考慮不離婚,為了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幸福的童年湊合著生活。你以為你的愛很偉大,其實你的愛中帶著傷害。

生活在這樣家庭中孩子的童年真的幸福嗎?婚姻不幸福,傷害的不只是你,還有孩子,你以為他還小,什麼都不懂,不是的,小孩子的記憶力遠遠比你以為的更長久。

說一個案例吧,真實的。

有個女孩子,她很小的時候村裡的人就說她懂事的精怪,可是村裡人不知道的是,那個女孩是真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長期生活在三天一小吵兩天一大吵的家庭中,甚至經常父母會發生肢體衝突。最開始她以為哭就好了,哭大家都會過來哄她,就不會再打架了。她以為哭會是最好的辦法,一哭她就會成為中心。

現實是不是的,她越哭父母越心煩意亂,吵的越兇。慢慢的她明白了,哭沒用。她開始懂事,她會學著在父母吵完架後給流淚的媽媽擦眼淚,她會拿著掃把掃地上摔碎的盤子碗的碎片。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真的幸福嗎?有幸福的童年可言嗎?

沒有,完全沒有。她比同齡的孩子更早的接觸悲傷、接觸無能為力甚至是恨這些詞。因為聽著媽媽聲嘶力竭的喊叫,看著她傷痕累累的身體,她幫不上什麼忙。

終於有一天她父母分開了,你知道嗎,就算肚子是餓的,但是她覺得空氣是甜的。儘管那年她才六歲。

我們都以為婚姻不幸福痛苦的是正在將就著生活的那個人,不是的,婚姻不幸福受傷害的其實還有孩子,她們真的比你們以為的更早懂事。孩子雖小,卻從不遲鈍。

只要你離婚後不自暴自棄,依然努力的生活,那孩子一定比在那個支離破碎的家庭中成長幸福。

願你遇見的人,擔負起你,也擔負起你的愛情,不負此生。

願我們最終都能被生活溫柔以待。





高多肉


二姨家三哥和三嫂在女兒欣欣三歲時離婚啦,三嫂沒過多久再嫁,再次生子後在沒有回來,據說去了雲南,一開始還和三哥電話聯繫問問女兒情況,後來就換了手機號,杳無音信。

我孃家和二姨家同村,我每次回孃家都會去我二姨家串串門,看看老人孩子,有一次我去沒有敲門,推門而入後發現三歲半的欣欣跪在菩薩畫像前哭求菩薩娘娘讓她媽媽回來,她想媽媽啦,看到此景後我沒有阻止她,跟她說你媽媽去看姥姥去了,過段時間就回來,看到她手裡拿著把梳子,我逗她說欣欣梳子好漂亮,我可以借來梳下頭髮嗎,結果她說,不行,這是我媽媽的,我每天摟著它睡覺,瞬間我眼圈紅啦,她才三歲多點,本應該打扮的漂漂亮亮在媽媽懷裡撒嬌的,可是她呢,穿的邋里邋遢,頭髮被我姨剪的亂七八糟,鍋灰抹滿臉和手,衣服穿的都是別人東家一件西家一件送的,大的大,小的小,一個灰溜溜小鬼頭在那跪求菩薩!

有次回去她都七歲啦, 可能時間長啦對媽媽的思念淡了不少,也和我也熟啦,什麼心裡話都跟我講,有次她跟我說,我今下午放學姑姑可以去接我嗎?我說為什麼呀,她說每次都是爺爺奶奶去接,人家都笑話她沒媽媽接,我說可是我也不是你媽媽呀,她說那我可以喊你媽媽嗎?我說可以,後來我問那我去哪裡等你,她要我早點去,就在校門口等她,這樣所有的同學都能看到她媽媽也來接她啦,後來我又接了她有七八次,她很是高興?

今年過年回去她九歲啦,來我家玩,突然跟我說姑我想回家,我說為啥,她就吞吞吐吐說了一大堆無厘頭理由,我覺得蹊蹺,細看她手裡僅僅握著衣服,衣服裡包著東西,我問她,你衣服裡有啥啊,她嚇哭啦,說姑我錯了,我偷拿了你東西,我以後不敢了,我看了看都是我的護膚品,我問她為啥拿這些,她說人家媽媽都給買護膚品,我沒有,同學笑話我,我說你需要了可以問我要,我給你買,也可以跟爸爸要,不可以偷拿,再說我這些不適合小孩子,她答應了,後來我買了寶寶霜送給她!

講這麼多就是想告訴大家,離異家庭孩子確實過得很苦,自卑,沒安全感,缺乏關愛,離婚虛謹慎,就算被逼無奈離了婚,也不要忽視了對孩子的關愛!


親朋好友都萬事如意


父母離婚後,孩子真的很苦很可憐嗎?我認為不會,而不幸的婚姻,孩子反而更苦更可憐。2013年,我結束了十年的婚姻,補了前妻幾萬元讓她遠走高飛了。從此我獨自一人,早出晚歸,在村子周圍做泥水工,掙錢撫養兩個小孩。在鄰居叔叔嬸嬸的眼裡,總說我的小孩好可憐,沒有媽媽的照顧,十歲就要自己做飯,自己洗衣服,打掃衛生。

我儘量讓小孩生活的快樂、幸福。新衣服,新鞋子,新書包,別家孩子有的,我的小孩也不會少。最主要的我不會打罵孩子,平時雖然嚴肅了一點,但是刀子嘴豆腐心。

其實誰也不知道我離婚前,孩子雖然有媽媽,但過的更加苦。記得有一次我們吵架,但怕了前妻,躲在外面,她竟拿把菜刀威脅要拿了十歲的兒子,被鄰居奪下了菜刀,從此一直在兒子心上烙下陰影,兒子從來都不會提她一句。

前妻不願上班,天天跑到縣城賭錢,輸了就回來問我拿,贏了就幾天幾夜到回家,與一群毒友溜冰、吸毒。我不願拿給她,就天天與我鬧離婚,分家產,滿足女的慾望。

她不會給小孩做飯,洗衣,輔導學習。她根本就沒幾天正正經經呆在家裡,早上我出門上班了,她約上牌友就去縣城,有時候半夜三更開門進屋,像個鬼一樣嚇唬我。

小孩子已經習慣了沒有媽媽的日子,如今,她離開了幾年,小孩子臉上的笑容更多了。當然,有個疼愛孩子的媽媽,小孩肯定更幸福快樂。可是如果是個狠毒的母親,就是小孩的厄運。


等待26692


這個不是說全部,至少我所知道的到現在都比較悲情。

分享一個不報姓名的小A同學,他的母親在他8歲左右就與丈夫離了婚最後孩子判給母親撫養;為此在老家當地鬧得沸沸揚揚。在學校同齡的孩子也都無知經常取笑欺負他隨意給他取綽號,在童年就造成不可恢復的創傷。後來他母親來到縣城打工,與現在的丈夫結識再婚;因為小A同學的撫養居住問題與現任丈夫的家庭產生了很多矛盾,最終在生下第二個兒子之後才有了緩和。他來到這個新的家庭裡面時,可能由於童年的影響一直沒有叫自己的繼父爸爸也不願意改姓。結果可想而知,小A同學一直不怎麼受待見然後演變成了叛逆少年;與大部分的叛逆少年不一樣的是,他之所以這樣是為了躲避那個家庭的是是非非。與這些“朋友”為伍也只是為了不再孤單,慢慢的成了同學當中的學痞,老師眼中的一根釘,別人家庭裡肉中的刺,母親心中的痛。荒廢了學業之後只得輟學,天天流連在外與自己結識的朋友飆車.通宵上網夜不歸宿。逼不得已的母親只能把他送去當兵磨練捶打他。

為人父母真的需要慎重,你們生活之間鬧得不愉快或者感情不協調真的需要理性。不然做為父母的你們忍心讓自己的孩子替自己過錯買單嗎?



謝謝閱讀,我們都曾年少。


初冬的蝶


夫妻慼情破裂吵吵鬧鬧離婚了,但不要把苦難留給孩子,做為孩子的爸媽也不能把孩子當成再婚累輟,應該一如繼往對孩子付出應有的扶養和愛護,否則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無法想像的後果。我們村就有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有一對夫妻離婚後都不要一個三歲的孩子,這個孩子也無人扶養,最後孩子跟著年邁的老爺生活,孩子的老爺根本無力管教他,由於缺少關愛和正確的教育,孩子養成為所欲的性格,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用小刀捅死一個同學,學校也直接把他掃地出門了。從此年幼的他便流浪街頭小偷小摸,長大成人之後更是打架鬥毆偷雞摸狗不幹正事,反正是人見人煩的可惡之徒。終於有一天在外邊和人打架致人傷殘坐了大牢,現年三八歲的他還不知啥時候能出來呢。為了孩子的幸福我勸年輕的夫妻能不離就儘可能不離吧。實在不能過在一塊,也不要拋棄自己的親生骨肉,讓孩子缺失家庭的溫曖,父母的呵護,如果只為自己的幸福而拋棄孩子,難道你們就那麼心安理得嗎?


精藝玻璃城


父母離婚後,傷害的不只是自己,受傷最深應該是孩子。

父母的離婚,首先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感覺自己被拋棄一樣孤立無援,因為家的破碎和殘缺,原本活波可愛的孩子性格有可能會變孤僻自卑。

尤其剛好處在少年時期的孩子,面對父母的離異,一臉懵懂,似懂非懂,怎麼也無法理解父母及成人之間的那些感情糾紛。只感覺突然間什麼都變了,爸爸媽媽從此分道揚鑣,站在父母的中間,不知何去何從。

最後,不管是跟隨爸爸還是跟隨媽媽生活,對孩子來說,都是殘忍的,雖然有的父母離婚後對孩子的關心一點不少,但其實在孩子心裡有些東西是無法彌補的。孩子不但要面對父母的分開,還要面對左鄰右舍的流言蜚語,更害怕面對同學異樣的目光。


童年、少年時代本來是孩子天真快樂、無憂無慮的時光。因為父母離婚的陰影,孩子無形會承受這個年齡不該有的壓力。

孤獨、恐懼,使孩子更害怕父母的再婚,也牴觸反抗父母再婚,很多父母為了孩子一直不敢再婚,過的也是艱辛。

還是那句話,孩子是無辜,雖然孩子無法選擇父母的權利,但是作為父母應該盡到生養的責任。


蘇音說


父母離婚後,孩子起碼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很苦很可憐,孤苦無依,孩子會自我調整,然後度過這一段的“精神空窗期”。

只不過,有的孩子這段過渡期特別快,有的特別慢,有的貌似度過了,卻自己反芻,痛苦難熬。



離婚,對孩子來說,都是極其不情願面對的事實,但是胳膊扭不過大腿,他們知道自己做不了大人的主,只能默默承受

如果父母離婚,很多孩子是被迫跟著老人了,在老人的呵護下,他們不能享受年輕父母的疼愛,卻天天跟著老人生活,最終很多孩子變得特別胖,因為老人總怕孩子吃不飽

離婚,一定是刺激孩子的。如果一個班級,父母離婚的比例過高,他們班的成績一定會下降,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真的很大。

比如,我認識一個小女孩,她父母離婚了,媽媽走的無影無蹤,爸爸帶不了,就扔給老人。她經常暴力發脾氣,爺爺奶奶唯恐她受委屈,就嬌寵她。她變得無法無天。而爸爸回來後,看到她那個樣子,又氣不打一處來,開始對她大聲呵斥。她就越來越孤苦無依。最後變得自暴自棄。

所以,最好是別離婚。離婚,也要關注孩子,關愛孩子


Longsuixinyuan


父母離婚後,孩子是真的很苦很可憐!要麼有爸沒媽,要麼有媽沒爸!但是如果父母感情不和,天天吵架家暴出軌冷漠的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更大,還不如離婚更好。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年輕人結婚生孩子之前要好好的在一起生活一段時間,看看彼此的三觀是不是一致,兩家的家庭能不能門當戶對,原生家庭對小家庭的影響有多大,想好這一切,兩個人也磨合成功,從單純的愛情能過渡到成熟的親情式愛情還能不膩,那就可以要一個孩子了。生孩子很容易,但是生了孩子你能給他提供什麼樣的生活對他才是最重要的。這個家庭不一定非要非常富有,只要讓他感覺到溫暖有愛,在成年前有安全感那就是對他最大的恩賜。

再好的後爸後媽都不如親生父母(少數沒有人性的親生父母除外,因為他們的殘忍不能稱為人,只能算披著人皮的畜生),新的家庭會讓他們小心謹慎,忐忑不安,後爸後媽能不打不罵已經算是好的了,碰到性格不好的,那孩子就真的生活在修羅世界了,痛苦不堪。有的是對孩子肉體折磨,有的是精神折磨,不是自己生養的,怎麼能產生出那種血緣關係親情和疼愛。有好的,但是難少!

所以為了孩子的幸福,珍惜自己婚姻,多體貼理解自己的配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要控制自己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的能力。想想那可愛的全世界你是他的唯一嗷嗷待哺的孩子,也要做一個三觀正有原則有底線的人,協調好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翁婿關係。人生在世也就那麼幾十年,真的很快就過去,能相聚在一起有血緣的關係,是不知道多少世修來的緣份,下一輩子還不知道有沒有,這一輩子千萬不要辜負!讓自己可愛的孩子小小的做個可憐人!


公祖幻楓


父母離婚和孩子苦不苦,可憐不可憐並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會有一定的關係。

說父母離婚後,孩子會又苦又可憐,那是很片面的。因為,它們不具有必然性。

如果離婚的父母,是一對自私、不負責任,且能力有限的父母,離婚後,他們各自為自己的利益打算,不管、不顧孩子,對孩子不負責任,那麼,作為父母離婚後的孩子,毫無疑問,肯定是會又苦又可憐!

我們廠有一對夫妻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這對夫妻離婚時,有一個五、六歲的男孩。

按照他倆的離婚協議,兒子由男方撫養,女方每月付給男方一筆孩子的撫養費。

夲來這是很正常的離婚程序。

可是,離婚後,女方不按協議付給男方撫養費,男方氣憤冒火,將孩子不負責任的扔給自己的父母。

孩子跟著年事己高的爺爺奶奶住在農村,自然是又苦又可憐了!

後來,孩子到學校上學,不願好好讀書,喜歡與人打鬧,爺爺奶奶管教不了,成了問題孩子,自然是又苦又可憐了!

不過,父母離婚後,多數孩子還是會有好的生活狀態,並不是又苦又可憐!

只要離婚父母雙方,或者是一方足夠愛孩子,對孩子負責的話,孩子都不會又苦又可憐。孩子仍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譬如:我們眾所周知的韋唯的三個兒子,孫儷、周杰倫等等。

就是我們身邊的許多父母離婚後的普通人的孩子,也同樣生活的很好。

所以說,孩子是不是又苦又可憐,關鍵不是父母是否離婚,而是孩子擁有什麼樣的父母!


雪青91


孩子苦不苦,可不可憐這個不取決於單親還是雙親,而是看這個家庭有沒有愛,父母很有愛,孩子就會很幸福,不管是在身邊還是在遠方都會很快樂的生活,相反如果父母在身邊卻忽視孩子,不管不顧,隨意打罵,那麼就算是雙親家庭孩子也會很可憐。

我是單身帶著倆孩子生活,雖說物質上可能有所欠缺,不能滿足他們的所有要求,但從生活中孩子跟我之間的相處方式來看,沒看出來有多苦。除了孩子上學的時間不跟我在一起,其他們的時間都是我陪著,放假的時候會周邊遊玩,偶爾帶出去吃頓好吃的,平時在家生活中的瑣事都會一起參與,除了輔導作業會有不愉快,其他的時間都很開心,孩子們自己配有電話,想他爹的時候自己會打電話跟他爹聊。

以前沒離的時候夫妻吵架還能把孩子嚇著,現在倒是和諧了,能友好對話了,孩子也覺得這樣更好。

有個朋友,夫妻二人都是嘴碎之人,在一起就吵架,男方還打人,往死裡打的那種,生了三個娃為了孩子沒有離婚,老大雖說成績很好很優秀,年年拿獎學金,但性格卻很弱小自卑,而且跟父母都不親,只跟爺爺親,老二跟老三學渣派的,天天就看電視玩手機誰都管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