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繼木盆景該如何養護?

小乘風843


紅花繼木花期每年能達到4個月左右的時間,3到4月,下半年的10到11月。經過多年的選育,當下的綠化紅花繼木已經經歷了5代,有著耐旱,耐寒,耐陰,耐土壤貧瘠等優點。養護紅花繼木盆景需要,土壤,光照,水分,養份,修剪等5個主要基礎。

  1. 作為盆景素材的紅花繼木,素材來源捷徑主要是高壓。老樁上,帶有彎度,主杆有過渡比例,主杆上主枝多的部位,採用高壓方式,取材。

  2. 紅花繼木對於土壤並不挑剔。但是作為盆景,我們主要使用疏鬆透氣,的微酸性土壤。使用田園土加腐葉土加淡水河沙各取三分之一均勻攪拌,混合土是養護紅花繼木的最佳土壤。

  3. 紅花繼木奈陰耐寒,耐旱。養護紅花繼木的環境要求,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夏季高溫受到花盆,花土少的限制,適當遮陰。紅花繼木最佳生長溫度為20到35之間,盆忌積水,單空氣溼度最好達到65%。

  4. 盆景養護澆水應該是通過觀察盆土的乾溼狀態,做到“間幹間溼”,澆水一定要澆透水。並在乾燥高溫季節使用噴霧,打溼葉片,給與水分的補充,空氣的溼潤。

  5. 紅花繼木耐貧瘠,在春秋季生長期時給與氮為主的有機農家肥。少量使用磷鉀類複合肥。花期時可以使用“磷酸二氫鉀”兌水稀釋1000倍以上,每個星期一次,促花,延長花期。

  6. 紅花繼木萌芽力強,發枝力度強,多為環生3到5枝發枝。且有一定的橫生特點。修剪主要以修剪輪生枝,腋枝,悶枝,交叉枝等影響樹木生長,影響美觀的枝條。雲片狀枝葉,呈現上下有序,四方生長,疏密有致,主枝間不互相遮擋光照,阻礙通風。


喧城靜屋園藝館


紅檵木又叫紅花檵木,為檵木變種,屬於金縷梅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是優良的盆景素材。紅檵木嫩枝紅褐色,葉革質,暗紫色,花紫紅色,花期4-5月。或許是入冬以來天氣較為溫暖的緣故(後天有暴雪哦),雖值寒冬,“木頭工程師”窗外的紅檵木卻是繁花似錦(見文末照片)。

1.取材。紅檵木育苗簡單,可通過嫁接、扦插、播種等方法進行繁殖。製作盆景多選擇根系發達、生長健壯並有一定觀賞性的檵木(白花)樁材進行嫁接,也可以直接將成型的普通檵木盆景改接為紅檵木盆景。

2.上盆。紅檵木適應性強,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製作盆景選擇疏鬆肥沃、溼潤而不積水的微酸性沙壤土作為盆土。一般在春季萌芽前上盆,上盆前對根系、枝幹進行裁剪、造型。盆缽以中等深度的長形為好。栽後澆透水定根於陰涼通風處緩苗10天再逐漸接受光照養護。

3.造型。紅檵木冠矮枝密葉小,根系發達,萌芽力強,耐修剪。其造型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通過剪紮結合,將其對造型無用、過密、細弱、保持枝條,刪繁就簡、因勢利導地製成曲乾式、斜乾式、懸崖式、附石式、枯峰式盆景式樣。

4.養護。紅檵木喜光,耐寒,耐旱。雖然稍耐陰,但光照不足容易使葉片變綠。平時應放在通風透光處養護,夏季高溫時可適當遮陰。平時澆水不宜過多,保持盆土溼潤而不積水。生長季節每月可施稀薄肥液。在生長季節,可摘去成熟葉片及枝梢,經正常管理10天后可長出鮮紅的新葉,以提高觀賞性。

5.翻盆。紅檵木盆景每隔2-3年於春季萌芽前翻盆一次,結合翻盆,對根系進行修剪,剪去老根、爛根,換上1/2-1/3新鮮盆土。

除最後一張照片外,其它圖片均來自網絡


木頭工程師


紅檵木是非常優秀的盆景材料,樹幹和根部古樸蒼勁,枝葉細小,開花繁多,枝條柔軟,耐修剪,易於造型。紅檵木非常好養,多由白花檵木嫁接而來,下山樁的成活率非常高,不過最近幾年都被人挖絕了。

紅檵木喜歡酸性土壤,PH5.8-6.5為佳,我們那養護紅檵木一般都採用山上的黃土加腐葉土混合配製。



紅檵木對光照要求不嚴,耐曬也耐陰,不過光照不足葉色偏綠,不美觀,儘量選擇光照充足的地方養護。


紅檵木對水肥需求很大,非常適合大水大肥管理,紅檵木日常養護可以施一些餅水肥,紅檵木一年可多次開花,花前適當補充點磷酸二氫鉀,利於增加花量,增亮花色。

紅檵木非常耐修剪,修剪對紅檵木開花非常重要,在生長期(溫度18-25℃),進行輕剪和摘葉,可促進花芽分化。盛夏紅檵木進入休眠期,不宜過多修剪,紅檵木重剪一般在冬季休眠期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