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機天津工廠轉戰印度 三星靠成本優勢能扭轉敗局嗎?

韓聯社12月12日報道,三星電子宣佈12月31日停止位於天津的手機制造工廠——天津三星通信的生產運作。

三星在公開聲明中表示:"作為提高生產設施效率的持續努力的一部分,三星電子已經做出了停止天津三星電子通信業務的艱難決定。"報道稱,本次關停波及的員工不僅止於三星通信內部,還囊括天津三星通信研究院、部分三星數據系統公司中負責三星手機物流業務的員工,需要安置的員工數可能超過3000人。

關機天津工廠轉戰印度 三星靠成本優勢能扭轉敗局嗎?

天津工廠是三星手機在中國的大本營,年產3600萬部智能手機。該工廠2001年成立,註冊資本為1億美元,三星電子株式會社出資90%,天津中環電子控股10%。其生產的智能手機,除銷售中國市場外,還遠銷北美、歐洲等地。

報道稱,三星電子的決定是因為三星手機在中國市場失利。三星手機"不太好"的市場表現有很多數據為證。第一份數據來自賽諾,在1-11月份國內智能手機銷量中,三星手機共銷售565萬臺,同比暴跌29%。第二份數據來自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三星2018年第三季度在中國僅出貨60萬部。第三份數據來自調研機構Counterpoint,2018年第三季度三星的全球市場份額是19%,而在中國市場中則跌出了前六。

撤離中國的計劃早就開始實施,這就是外界概括的三星手機一進一退戰略。在中國的"退"與在印度、越南的"進"同步進行。,據韓國《電子時報》報道,目前,三星在越南的兩家工廠每年生產2.4億部。今年7月,三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區開設了全球最大的手機制造工廠,每年能組裝1.2億部智能手機。

關機天津工廠轉戰印度 三星靠成本優勢能扭轉敗局嗎?

曾經,很多人以擁有一部三星手機為驕傲,特別是三星翻蓋手機風靡全球。當然,這一切都是功能機時代的神話,到了智能機時代,三星手機被諾基亞、蘋果超越,跌落神壇不說,還一再陷入"爆炸門"、虛假廣告的旋渦。

回到三星手機一進一退戰略,歸根結底都是成本主導。2001年,三星選擇在天津建立工廠,看重的是中國市場廉價勞動力帶來的成本優勢,如今三星將工廠搬遷至印度、越南等新興市場,看重的依然是更加低廉的人力成本。可惜,對手機行業來說,成本固然重要,但產品才是市場競爭的終極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