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皇帝故里拜祖大典和陝西黃帝陵祭祖大典哪個才是正宗的?

教育百花園


就祭祖大典本身而言,不存在哪個是正宗的。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不僅漢族拜,其他少數民族、華裔也拜,無論黃皮黑髮、金髮碧眼。沐英子女在雲南祭拜朱元璋,朱棣也不會說沐家瞎搞,你們不是太祖親生的。只要祭拜黃帝,都是炎黃子孫。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情感紐帶,也是中華民族的戰鬥旗幟,所以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中國天字第一號陵寢。綿延數千年的橋山祭祖儀式,定格為“清明公祭軒轅黃帝”的國家盛典,世界矚目,四海同襄。其主題《黃帝頌》出自毛澤東之手,磅礴雄渾:

清明黃帝陵公祭大典由國家臺辦、僑辦等部門主辦,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出席,代表了國家意志。而大典的編導不負重望,用鐘鼓、旗幟、服裝、禮器、歌舞等民族元素,奉獻了中華現代的祀禮文化經典。獻花籃的伴音,如波瀾壯闊、激盪不息的五千年進程。



黃陵是中華民族的根脈,於數千年的祭祀傳統而言,黃陵祭祖是延綿至今的不二國祭盛典。背山面水、松柏迭翠的橋山,五千年的黃帝手植柏,歷朝的祭祀遺存,已經不需要再去說些什麼。沒有人敢說誰比古之聖賢聰明,但古之帝王祭祖,即為國祭,無一不在京師宗廟就在橋山,別無它地。

黃帝生姬水、葬橋山,是民族記憶和傳承,遠早於文字的歷史。《大戴禮》、《左傳》、《國語》等典藉和實地考證,是司馬遷編撰《史記•五帝本紀》的依據。黃帝實“有熊國君,少典之子”,“有土德之瑞”乃共識。至於“有熊國”所在,在後世對《史記》的蕪雜註解中,自相矛盾的皇甫謐的各種荒誕之言被唐司馬貞的《索隱》和宋裴駰的《集解》引入,以豐富後學的認知。若依隻言片語即得出有熊氏族位於河南新鄭的解讀,怕是要氣煞撰主司馬公和諸注家了。因此,新鄭為“黃帝故里”,只能歸為無稽之談和牽強附會、主觀臆斷,向為真正先秦史學者所不恥。




因此,不正宗的只是“黃帝故里”的名號而已。葉落歸根是氏族社會的慣例和軌制,黃陵既已存在,斷不需要數千年後的後人再為其祖宗編排個故里。再說,清明祭祖俗稱“上墳”,建座廟喊大家三月三(俗稱“鄭、衛情人節”)去燒香叩頭,沒神經病吧?

在新鄭的拜祖大典中,我們看到的是惡俗、功利的金色裝璜和模仿秀,稱其為“招商引資會”其實更為恰當。“名不正者言不順,言不順者事不成”,其道忤逆不昌,其行臭名昭著。

要搞拜祖大典沒問題,但以“黃帝故里”之名捉弄天下,就是鬧劇,必不久矣!


嘉會天下


河南新鄭舉辦三月三拜軒媴黃帝大典,本是一件追懷祖先,繼承文化的好事,可以凝聚國人精神,弘揚民族文化。可是為什麼網上質疑聲哪麼多呢?

近年來各地都開始注重環保,不斷加大旅遊產業的投入。旅遊產業是個朝陽產業,當人們的物質水平到達一定水平時,這方面的需求就應運而生。如果人們主活還掙扎在生死線上,誰還去旅遊?

投入旅遊產業是一本萬利的事情。一方面增加了收入,增加了就業,提高了GDP,另一方面提高了當地的知名度,為後序當地其它產業爭取到了無形的投資人,又為當地的地方官掙夠了政績。多方獲益,何樂為不為? 為了這些原因,當地政府是大力配合旅遊產業的投資人,為了拉來遊客,無所不用其極!

沒景點,沒有關係,有鋼筋水泥造出景點。沒歷史典故,自己杜纂出典故。把八竿子掃不到的歷史名人劃入當地,反正誰也不知道這人生前到過哪裡,我說到過,你也沒法否認!尤其是歷史中生平不詳的歷史名人更是無從考究,只要爭取來遊客,GDP提高了,一切都OK!

炎黃二帝是人文始祖,我先豎起雕像,看誰敢來毀掉?敢毀你就是背叛祖先,大逆不道!經營一段時間有了點名氣,就可以招來當代名人為其歌功頌德,提高在全國的影響力,套路不可謂不深。

在這個提倡和諧共進,共同發展的今天,誰還敢再出異聲? 炎黃二帝同為華夏人文始祖,炎黃二帝雕像並立,為何只祭黃帝而忽略炎帝?


行雲流水1437995


在唐以前,黃帝陵在橋山是無可爭議的。而橋山在秦漢陽周東南四十里也是那時的人們都知道的。漢代陽周城在現在陝西省靖邊縣楊橋畔。(疑為陽周橋山之畔之意)這一點也為考古資料逐漸證實。現在的延安黃陵縣(中部縣,漢稱淺水)黃帝陵應為唐後期至宋代的衣冠冢(見黃陵縣誌上宋代碑刻),宋之後一直在此地祭祀。至於甘肅正寧之黃帝陵應為北魏時陽周重置時弄錯了,說到河南新鄭的公祭軒轅黃帝大典,就是現代化的商業運作,既無史料之證明,更無考古之出土文物。每每看到黃陵新鄭熱鬧非凡的祭典,再看看黃帝原冢地之清靜荒蕪,心中百味雜陳,真不知該說啥好。唯希望大家多瞭解楊橋畔,去王沙灣(王墳灣)親眼看看。


神鑑教育


據史料記載,從1955年開始,陝西於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會舉行“公祭軒轅黃帝典禮”,而河南則是從2006年開始於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拜祖大典,規模同樣隆重。

也就是從2006年開始,陝西、河南兩地的網友關於“該到哪裡拜祭”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那麼,到底去哪裡祭拜黃帝才是正宗的呢?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為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據考證,位於河南新鄭的黃帝故里一個是黃帝生養的地方,而黃帝陵是他死後埋葬的地方,按照中國的傳統習慣,清明時節應該去黃帝陵祭拜黃帝,拜祖應該去黃帝故里的,二者是不相矛盾的。

其實不僅是陝西和河南有祭拜黃帝的傳統,在浙江縉雲和安徽黃山每年都有祭拜黃帝的活動,既然把黃帝稱為人類的祖先,不管在哪裡祭拜都是一種美好的嚮往和祝福罷了!





悅遊四方


當然是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啦!為了紀念軒轅黃帝,民國政府在1940年(民國二十年)將當時的“中部縣”改為今天的“黃陵縣”,一直沿用至今。好好的,為什麼要改?難道是簡單的更換縣名?不是,它寄託太多的歷史寄託!在改名前,1937年4月(民國二十六年),國民政府專門派軍政大員不遠千里從當時的西安出發,一路北上,經陝西省三原縣,同官縣(今銅川市),宜君縣,歷經艱險到達中部縣(今黃陵縣)黃帝陵(當時叫橋陵),請看圖片。在陝北延安,中共中央毛主席也派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林伯渠帶上毛主席親筆寫的“祭文”,同時抵達黃陵縣,國共兩黨同時在此祭拜中華民族始祖黃帝陵,實現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抗日統一戰線。(以上是在大學時,政治課聽課筆記)








唯美長安


陝西黃帝陵從2000多年前開始歷代皇帝開始祭拜,河南新鄭是從2003年才開始搞拜祖大典,而且河南新鄭所謂黃帝故里一沒史書明確記載,二沒考古發現佐證,三沒歷代帝王祭拜,明顯就是東拉西扯,張冠李戴,弄虛作假搞出來的,據說原址解放前是一個黑龍廟,解放後清四舊拆了建了個養雞場,2000年以後為了發展經濟,收買了一些無良的歷史“磚家”牽強附會搞出來個所謂“黃帝故里”。

再說了,從小到大的史書都講了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發端於黃土高原,黃帝部落偏東北一些,炎帝部落偏西南一些,都位於陝西關中平原與黃土高原交匯邊緣,隨著兩個部落的各自發展壯大,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衝突,最終黃帝部落打敗了炎帝部落,兼併融合了炎帝部落,形成炎黃部落聯盟,這就是炎黃子孫的由來。炎黃部落後來向東擴張,打敗了東面的蚩尤部落,兼併融合了當地大大小小的部落,形成了華夏民族的最初族源。所以黃帝不可能出生在河南新鄭。


源上散人


黃帝故里位於河南新鄭,為漢籍史書中記載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國之墟。

黃帝故里自從漢代建軒轅故里祠以來,歷史上有毀亦有修。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修葺,在祠前修建“軒轅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鄭縣知事許朝術於祠前立“軒轅故里”碑;史至現代,經2002年和2007年兩次大的擴建,形成現在的黃帝故里景區。黃帝故里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拜祖的聖地。

至於說到是哪裡是正宗的,小編以為,河南新鄭和陝西黃陵都正宗,新鄭是黃帝的出生地,是黃帝的故都、故里,是黃帝建功立業的地方,到這裡拜祖是一種紀念性文化,是對黃帝的懷念,基調是喜慶;而黃陵是黃帝的埋葬處,屬於陵墓祭祀,傳遞的是一種對黃帝的悼念,基調是哀傷的。一個故里,一個陵墓,兩地分別舉行國祭無可厚非,不用唇槍舌戰。

關於黃帝的出生地和埋葬地這一點,與一部分人主張的“唯一性”、“排他性”扯不到一起。不能因為黃帝葬在黃陵,就否認出生地不在新鄭。生於河南,葬於陝西,河南祭祖有何不妥?自古至今,祭拜炎黃,從來都不是某個地方的專利。我們同為炎黃子孫,祭奠,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沒必要爭爭吵吵。

以上僅是本人拙見。不喜勿噴!


秀峰觀世界


中國人傳統習俗都是清明節祭祖,所以陝西黃帝陵是正統,河南新鄭搞個不倫不類的三月三祭祖,一會說三月三是黃帝登基之日,一會又說三月三是黃帝生日,河南靈寶人認為二月初九是黃帝生日,河南省內還沒有統一口徑,黃帝生日到底是哪一天,造假太明顯,所以只能算民間祭祀,算不上正統。再說,二十年前河南人咋不拜黃帝呢?看到有利可圖才想起來造個假故里,假惺惺拜祖來斂財。所以河南新鄭捏造出假黃帝故里有兩個原因,第一,河南人名聲不好,希望借黃帝名聲洗白自己,但這樣只能越描越黑。第二,醉翁之意不在酒,借黃帝之名發展經濟。








感悟人生85872


作為一個局外人不參與此問題的討論。

但是,要說的是,我覺得鄭州的所謂第八大絕對是扯蛋!這一點和倭寇憑空臆造出來個神武天皇異曲同工,就是為了把自己歷史人為前推,讓自己顯得有傳承,如此弄虛作假,這樣有什麼意思呢?鄭州這十幾年發展的很不錯,沒必要這樣讓人詬病(接觸許多鄭州人,他們自己對於這個第八大都羞於提起),人家深圳也沒標榜歷史,照樣獲得了成功和尊重!鄭州就不要再提歷史了,如果提的話,都不如省內的許昌商丘等地有資格!


家在山東yc


哪個古代皇帝祭拜的多哪個就正宗,哪個有八十年代以前的國家認定哪個就正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