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身在低谷的地產人,不要怕,其實你不是最慘的……

那些身在低谷的地产人,不要怕,其实你不是最惨的……

王朔有個比喻,人生就像踢足球,一大幫人跑來跑去,可能整場都踢不進去一個球,但還是得玩命踢。

人生有些時候,努力並不總是有收穫。有時候大環境變了,個人的努力就顯得微不足道。

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Top10、Top 20、Top 50房企的銷售額同比增速分別為-14.9%、-10.6%和-6.3%,越是頭部房企,下滑越明顯,TOP3房企的同比降幅更是高達30%!

二月份由於置業返鄉潮的缺席,銷售額繼續大幅度下滑。隨著銷售減速,很多房企都開始減少三四線項目開工,並且開始對內部進行組織優化,裁撤崗位、精簡預算。

房企就像是一艘全速行駛的巨輪,在當下的風浪中,正在經歷一輪緊急制動,急轉航向。地產人作為其中的一個個小零件,不管身處哪個崗位,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可以說,整個行業的高壓就像一鍋溫水,地產人像一樣青蛙泡在裡面,不適感在不斷增加。

那些身在低谷的地产人,不要怕,其实你不是最惨的……

01

職場艱難時刻

地產人的崩潰靜悄悄

一、提人效,在職員工薪水不升反降

由於銷售放緩,今年很多房企都開始強調提高人效。開源不成,就要節流。

一是縮減編制,裁撤一批表現不佳的員工,也就是說以前兩個人乾的活,現在一個人幹。二是節省成本,砍掉不必要的預算。

對於在職員工來說,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工作變多了,工資卻變少了。

例如,深圳某中型房企為了提高人效,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空出的崗位全部不再補招。並且取消了所有項目的營銷代理,之前由代理公司完成的工作,全部改由營銷部自行完成。

該公司營銷部經理跟明源君表示,項目還是那麼多,人卻少了一半,年後回來,她已經連續加班三個星期,每天都能看見凌晨的月亮。

三月份,該公司又宣佈,取消績效獎,相當於全面降薪30%。

“收到郵件的時候,感覺全身發熱,心跳加快,真的想找個地方歇斯底里的喊一喊。這麼拼命,沒有價值!”

那些身在低谷的地产人,不要怕,其实你不是最惨的……

二、集體收縮,求職越來越難

前天,某獵頭跟明源君交流,說今年的人力市場,沒有金三銀四,只有倒春寒。

雖然說崗位相較年前增多了,門檻卻也大大提高。

一是崗位減少。除了一些房企縮編、凍編,還有一些過去兩年大批招人的新業務,也開始被凍結、被裁撤。例如,深圳萬科去年還在大量招人的萬村計劃,目前已經全面停止拿房,很多人從被招到被裁,前後只有一年。

二是要求人崗強匹配。以投拓崗為例,2019年,大多數房企的戰略都開始全面向穩健轉型。拿地策略以“精準”作為原則,只有自帶資源、經驗豐富的骨幹型、成熟型候選人才有機會。

操盤也對高週轉、短平快的要求更高,週期不確定、現金流不可欺的項目碰都不能碰。在操盤團隊的招聘上,更看重項目落地能力。對於專業性、投入度、經驗值,要求都大幅度提高。

“成長期”和“養老型”的候選人幾乎沒有機會。某位去年初剛從開發報建轉崗投資的地產人,就表示,“剛轉崗,公司就放緩拿地,我也就被閒置了。現在出去,就算有名企光環,找工作也很困難。”

很多地產人,過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公司的體制,一旦脫離原來的環境,回到人力市場,個人的價值很難溢價。高位低就,幾乎是必然的選擇。

三是撿漏心理嚴重。和前幾年高價挖不到人的市場環境相比,現在的招聘市場,求職者弱勢,不在乎title、不在乎薪資的候選人,變多了。

例如某TOP20房企的中層管理,從原來的公司離職之後,選擇降薪降職進入萬科。

還有某地方房企營銷總,入行9年,好不容易做到管理崗,離職換工作,卻很難找到和之前同工同酬的崗位,目前已經失業4個月,他說“人到中年難道要重新再來?”

沒有大房企體系化培養的專業素質,又沒有年輕人敢闖敢拼的身體素質,老地產人正在經歷職場的艱難時刻。

三、不想忙,又不敢閒,90%地產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現代人的工作,無疑是高壓的。

如果你騎過自行車,就能體驗一種感受,當你用力去踩踏板的時候,輪子和踏板會越轉越快。到後面,人腿反而要想辦法跟上踏板,變得很吃力。

這個時代就像車輪。當人們眾志成城地追求更好的生活,交通快了、網速快了、信息傳播快了,整個時代也開始了瘋狂的運轉,反過來,人們也被迫瘋狂的勞動,瘋狂的加班。

那些身在低谷的地产人,不要怕,其实你不是最惨的……

平時很多地產人在後臺跟明源君交流,說現在的生活,真的太累了,最讓人心疼的是一個有個1歲小孩的媽媽,開完一個盤之後,小孩已經不認識她。問她為什麼不換一份工作,她說,閒的工作沒錢賺,而且女人生了小孩,更要保持競爭力。

還有某知名房企城市公司,之前為了衝刺年度目標,9月份就發了停休令,全員連續三個多月無休。可以說是很瘋狂了,而與此同時,這個城市公司團隊一年反而新增了300多人。

原因很簡單,大房企有保障,項目多、有上升空間、跳槽也能鍍金。待在小房企,工作輕鬆,內心卻很慌。

目前很多地產人,都是這樣的矛盾體。

尤其是在2019年,地產人要面對的,已經不僅僅是“高薪加班”還是“低薪不加班”的問題。還要思考,當大多數公司沒有了熱血沸騰的收入激勵,這份工作還有沒有讓你燃燒自己的更高意義?

大家都好像身處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裡,身體疲憊,卻必須讓自己隨時保持警覺和戰鬥力。

面對不喜歡的工作,不想留,又不敢走。面對無止盡的加班,不想忙,又不敢閒。

那些身在低谷的地产人,不要怕,其实你不是最惨的……

朋友圈裡,身邊的朋友看起來都激情滿滿,轉發著公司熱血沸騰的廣告,有關幸福和奮鬥的雞湯。

你以為自己是獨自一個人在負能量,殊不知,他們也是每天白天不停的崩潰,晚上自己給自己做心理按摩,把自己打碎了又重建。90%的地產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春天,地產人的崩潰,靜悄悄。

02

地產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不要怕、不要亂、更不要急

早在去年,很多地產大咖,就已經發聲,說“房企要準備過苦日子了”,可是苦日子到底怎麼過?明源君認為,首先要改變心態、不要怕,其次要學會管理自己、不要亂,最後要設定目標、不要急。

一、改變心態,不要怕

偉大的哲學家薩特有一句話,焦慮是對恐懼的恐懼。

當你失業,突然失去收入,看看自己不多的存款,想著每個月要還的房貸、車貸、小孩培訓班,聽著身邊的人說當下找工作很難,你會感到恐懼,這是人面對生存危機的本能反應。

而當這一切都沒有發生的時候,因為擔心自己會掉入這個境地,你就會感到焦慮。

有些人在工作中耗電,一天班上下來,滿身疲憊,精疲力竭。有些人在工作中充電,總是精神滿滿。二者的差別不在精力,不在能力,不在工作量,而在於看待自己工作的心態。

焦慮會產生大量的內耗,這將徹底毀掉你的工作狀態。

如果百分百投入到事情本身,做一件事就是一件事,你會感覺到內心的充盈和滿足。

所以,不要怕。人永遠沒辦法預測明天,面對動盪的行業環境,身處其中的地產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穩住自己的心態。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總是去擔心問題什麼時候會發生。

二、學會管理自己,不要亂

明源君認為,要管理好自己,首先是要學會管理自己時間和精力。這點如果做得好,會建立起強大的職場自信心。

很多人認為,要升職加薪關鍵靠老闆,所以不停在老闆面前表現,天天秀加班。但管理老闆往往讓人心累,因為決定權始終不在你手裡。領導一生氣,自己就慌了。

人能夠掌握絕對決定權的只有自己,最應該管理的也是自己,自己的專業技能有沒有提升,工作有沒有成果,比老闆怎麼看、怎麼想更重要。十年的勤勤懇懇,遠不如一個有說服力的成果。

當你寫簡歷的時候,可以不用加形容詞來修飾,手握一套方法論、一個作品、一個項目操盤的成功案例、一個業績的提升結果,你就會很有底氣。

其次,你要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情緒、精神,要允許自己不那麼忙。

這個社會,忙碌能讓人覺得自己很重要,也更容易獲得社會地位,所以很多人會追求忙碌。

下了班還要上課、健身、社交、在朋友圈打卡學英語,這些人往往全身散發著身份焦慮、知識焦慮、健康焦慮、社交焦慮。在這個戰場糾纏,你會越來越不快樂。

越是把自己的時間線安排的滿滿當當,越是容易迷失掉自己的主線。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麼,允許自己放鬆也很重要。

三、給自己設個長期目標,不要急

能力的積累,源自於在一個方向上的長期堅持。永遠不要試圖用短期的努力,來創造長期的競爭力。

之前有個教授,跟明源君說起自己的故事,說他小時候其實成績不是最好的那一撥,但正是因為自己天資平平,所以沒有太多選擇,只能一直堅持做科研,多年的專注才有了現在的成功。而當年比他更優秀的朋友,因為選擇太多,嘗試了很多工作以後,到現在一事無成。

設定一個清晰的目標,並且堅持下去,是最笨也最難的事情。

5年以後、10年以後你希望自己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如果你想做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就要儘量在工作中主動的去進行輸出,只有願意總結和輸出的人,才能夠建立自己的個人標籤和品牌。

如果你想做一個管理者,就要不斷拓寬自己的眼界和高度,培養經營思維。

如果你想財富自由,就拓展業務能力、省錢,去學習投資。

決定未來的你的,是你這一刻的選擇。很多時候,一騎絕塵的開始,就是你在一個時間點上,設定了一個目標,並且堅持。慢慢你會找到自己的加速度,並且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