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那隻狗用盡了七條命,但她的眼神一直在看著我們

每一次,咚咯讓人打,被人趕走時,我都很同情,都很糾結。但我,不能去為它討個說法,要個公道。因為它是流浪狗。而限於種種條件,我又不能收養它。我所能做得就是順其自然,盡力多給它一些幫助。

像我這樣的,院子裡有老趙,有其他更多人。

而咚咯,似乎很知足,也很理解。

特別是對那些用棍子打狗的行為,也會有許多人不贊同。但我們在關鍵時候,往往選擇了沉默。 而且在我們看來,後來的事情已經超過了預想和承受能力。如果它不生那三隻狗,也許院子裡的人勉強還能接受。但現在居然以“狗群”的隊伍和姿態出現,就讓事情一下子朝另一個方向發展了。

現在,那個民工要運走這幾隻狗。這是非常確定的事情。不像過去咚咯出走和受傷,都會有變化、轉機或奇蹟。也有人說:這個民工要把咚咯它們賣給狗肉店。

我和老趙商量了一下,只能接受現實。因為我們不會養這麼多狗。讓民工帶走,似乎對我們也是一種解脫。

施工結束的時候,那個民工兌現了他的說法,把四隻狗全部帶走了。

我們只能沉默。我們是沉默的大多數人。

——世界上的許多事情,因為我們的那種或多或少的愛心,正在發生改變;

——世界上的許多事情,也因為在關鍵時候,遇到了沉默的大多數,所以仍然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剛開始的那段日子,一回到院子裡,就想到了咚咯。想到它奔跑著迎接我的情景……,心裡還真有點難受。

過了一段時間,其實已經過了好長時間。我和女兒又一次聊起了咚咯。

這時候,女兒已經開始上了大學,讀的是哲學系。

“流浪狗有成千上萬,普通人誰也沒有能力解決。但是,眼前的那隻狗,眼前的那點事,為什麼也會顧慮重重,似乎總是感到無能為力,愛莫能助呢?……因為你們害怕改變”

看來,女兒對我沒有收養那隻狗,一直耿耿於懷。

“隨著歲月的變遷,你和趙大爺多了一些世故,多了一些圓潤,考慮問題往往比較周全,看似滴水不漏。但是卻少了一些決斷和勇氣,所以事情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

女兒說:你們其實就是追求“剛剛好”,既不想給自己增加太多的拖累,也不想讓周圍的人對你們有意見。所以,你們的幫助,只是讓它延續流浪的生活。如果你們再多一點努力,給它檢查一下是否是病犬,然後把它抱回家,讓它過寵物的生活。 它就不會受那麼多傷害,生那麼多寶寶。

“你們如果再多一點點愛,就能徹底改變它的命運。現在,你們覺得有點惋惜。畢竟,相處那麼多時間,經歷那麼多故事,已經有了感情了。但是,這一切,已經來的遲了……”

…… ……

咚咯就這樣消失了。無法消失的,也許只有它那看著我,就像看見食物、看見親人、看見主人一樣歡欣鼓舞、情不自禁、充滿信心和安全感的眼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