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今年高三,即將高考填志願,該如何選擇專業?懇請懂得這方面的或經歷過的給點經驗?

桃子123456


還有兩個月就要高考了,對家長們來說,如何幫助孩子選擇大學,選擇專業,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家長們手足無措的心情,都能理解。本文是過去的一篇舊作,再發一遍供家長們參考。



高考志願填報是整個高考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一著不慎,一手好牌就可能打的稀爛。很多考生和家長都覺得,現在考慮志願填報還早的很,沒有考慮依據,等六月底出成績再來也不遲。而事實上,從出成績到志願填報結束只有短短几天時間,這期間還有高考成績好壞造成的心裡波動情緒波動,很難有足夠的時間冷靜認真考慮。



從前老話說男怕選錯行,現在是男女都怕選錯行。不相信可以去問問過來的學生,認為自己選錯專業的比比皆是。一旦選錯了,轉專業,轉方向的時間精力經濟成本會非常大。



所以,對考生將來的學業規劃職業規劃,越早開展越好,最好是高一就開始準備,至遲到高三,因為還有許多資料收集分析過程。

其中,對考生個人的成績區間的估算非常重要,至少可以幫助考生和家長能夠預先鎖定目標學校的範圍,否則,全國千所大學,哪個是你的菜?你又可能是哪所大學的菜?相信我,這裡面絕大多數學校你聽都沒聽過,更別說目標院校的具體情況了。



所以,對自己的成績有個相對靠譜的估計,提早圈定目標院校以及更重要的目標專業,設計幾個預案,防止到時候手忙腳亂是必須的。那麼到底該如何估算自己平時成績在全省考生中的排名呢?


下面幾件事情是想為孩子做點事的家長們必需要做到的:

一,家長會逢會必須參加。尤其是高二之後的家長會,掌握學生的狀況,進步還是退步,原因何在,學習方法問題,還是心理問題或者是否有感情問題,及早發現就能儘早採取措施,防止系統性風險。同時,就能知曉考生的成績,至少在班級裡的成績。提醒一句,班主任很重要,TA才是考生狀況最清楚的人。

二,高二開始的成績,包括期中期末考試成績,全市統考成績,班級排名,學校排名。取最穩定的位次作為基準點。至於高三後一模二模的成績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三,搞好跟中學教務處的關係。儘可能的拿到過去三年本校的一本率,二本率,有可能的話985/211每年平均人數資料,500分以上人數,550分600分以上等等,結合當年的一分一段表,省排名就清楚了。這個資料各個中學都有,但是肯定“不會給你”,這就需要公關了,怎麼做你們都懂。



四,分析資料。首先看看本校往年錄取是否穩定,是上升還是下降,本年度生源質量如何等等,再結合該生在學校裡所處的梯隊,大概是985/211梯隊,還是普本,或者是二本三本,就有了大致的定位。

五,根據個人排名情況,結合往年本省招生錄取資料(各地叫法不同,有叫白皮書的,大白本的,本省錄取資料彙編的,都是同一個東西)確定目標,該資料最好有連續三年的。研判目標包括學校,城市,專業,數據根據是當年省排序,看看什麼排名可以錄取什麼學校和專業,最後通盤考慮。




以上是考前分析的簡化版,實際操作要複雜一些。但即便做到以上這些,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的考生家長。非官二富二的普通人,沒辦法只能笨鳥先飛。

祝學子們高考順利。


江蘇高考諮詢導師


注:本回答僅主要針對志願填報中的專業如何選擇(其實填志願涉及到院校和專業的綜合考慮,是一個複雜的大工程)

1.在如何選擇之前先要弄明白我有哪些選擇

大學專業設置分本科專業和專科專業,這裡默認題主問的是本科專業如何選。

我國大學本科專業設置為13大學科門類,92個專業類和506個具體專業(此分類由教育部在2012年頒佈,近年來有像大數據科學等新增專業),我們不可能506個專業一個個去分析,所以重點考慮學科門類和專業類。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此外還有軍事學和藝術學)。家長可根據學生文理分科情況,或者選科情況進行一個初步的篩選,然後再去研究各個門類下具體的專業類。

(圖中的數字表示學科門類下含的專業類的數量,如工學多達31個專業類)

2.關鍵詞:性格特點、學科特長、就業率、行業薪資和家庭背景

其實對於專業如何選擇繞不過這幾個關鍵詞

(1)性格特點:霍蘭德職業性格傾向將人分為:傳統型、現實型、社會型、研究型、藝術型、企業型,不同的性格傾向適合於不同的工作崗位;

(2)學科特長:語文最好,學文學相關專業有優勢;物理好,學很多工科專業有優勢;

(3)就業率:目前國內就業形勢嚴峻,這點非常值得考慮

(4)行業薪資:現在年輕人生活壓力很大,行業薪資也是一個考慮點

(5)家庭背景:父母輩的積累可以幫助孩子未來事業的發展,這塊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這五個關鍵詞需要每位家長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來抓重點,比如認為薪資最重要,那就重點考慮行業薪資,網上可以找到很多行業薪資排行榜;又比如擔心學生競爭力弱,怕找不到工作,那就業率就很重要了。

3.關於專業選擇的後話

其實,在填志願階段要想選到最適合學生髮展的專業挺難的,也有些運氣成分在裡面。所以,不論是家長也好,還是學生也好,不僅僅要盡力去選好志願填報中的專業,更要在後續的大學學習和工作中不斷去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方向。進入大學有轉專業的機會,考研有跨專業的機會,找工作也同樣可以轉行。關鍵是要不斷去尋找最適合自己,最順應時代潮流的方向。(插句雞湯,馬雲學的是英語專業,劉強東學的是社會學專業)


高考升學規劃圖圖老師


高考志願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會決定和影響孩子一生的命運。這也就說明了高考志願填報的重要性。那麼,如何能做好志願填報,如何做出高質量的志願方案,我們來一起聊一下。

在以往的志願填報過程中,我們認為,志願填報主要有四個方面因素組成,即:地域、院校、專業和分數。這幾個因素,不同訴求的學生排序先後是不同的,當然沒有什麼正確和錯誤之分,只是看哪個更適合自己。

一、分數決定院校層次

學生的高考分數會決定孩子的院校範圍和層次,在選擇院校範圍時,可考慮採取衝、穩、保的方法來確定,基本的比例可以按照2:1:2、3:1:1或3:2,這幾種比例來定位衝、穩、保的院校數量,比如黑龍江省1批次共5個志願,可採用2個衝、1個穩、2個保的方式來確定志願方案。山東省共12個志願 ,可採用3-4個衝、4-5個穩、4個保的方式確定。這種方式,志願相對比較穩妥,當然,我們也要考慮衝院校和報專業的問題,對於高分段的孩子,特別是能進入到C9院校的學生,可以以衝院校為主,對於想保專業的學生絕不可以盲目衝學校,一旦專業調劑可能就會進入到一個不理想的專業。

二、地域決定未來視野

國內各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差距還是不小的,那麼如果孩子能進入到大城市來學習,會開闊學生的眼界、擁有更好的教育和學習資源、有更高的發展和學習的平臺。當然,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要去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也絕不是去這樣的城市就會有幸福未來。

(一)不甘於平庸,喜歡奮鬥,追求卓越的孩子,適合北上廣深,但同時也要考慮到未來就業的生活壓力和快節奏。

(二)不希望生活壓力太多,同時還能夠享受較好的品質生活的,可以考慮去新一線城市或者省會城市,比如蘇州、杭州、西安、成都、瀋陽等等,這樣的城市真的很好的。

(三)希望過平平淡淡的生活的學生,可以考慮去一些中小城市,慢生活,有車有房,競爭不大、壓力不大,幸福指數也好。

真的是沒有對錯之分,要看我們學生的未來職業生涯規劃和人生定位。

三、院校決定發展深度

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985、211院校,2017年又公佈了42所雙一流大學和95所雙一流學科大學。那麼,一定要記住能上985、就不去211,能去211、就不要上普通大學,當然,對於向上線下的學生,在保證專業的情況下,也可適當做調整。好的大學真的不一樣,有優秀的師資、豐富的資源、優良的實驗環境,當然還有一批優秀的同學並肩戰鬥。當看到這時,我真的很希望同學們加油進入更好的學府,這個社會是講究出身的,985畢業的工資一定會高於211的學生,211畢業的學生薪資一定高於普通大學(當然,也會因人而異)。

四、專業決定發展方向

通常,專業方向很難改變,而院校的程度可以通過未來的深造學習能有所提升。那麼專業如何來選擇,通常我會有三種方法。

(一)職業能力測試。目前,大家普遍認可的是,採用霍蘭德、MBTI、職業能力等這幾個模型進行測試和分析,能夠更直接的瞭解孩子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生的興趣、性格、愛好和能力,在專業選擇上,能更好的揚長避短。(具體的測試方法,網上是可以查到的)

(二)結合孩子的興趣。即使通過職業能力測試,可以更好的瞭解學生適合的專業方向,但同時,我們也要兼顧學生的愛好,如果不喜歡也儘量不要選擇。

(三)家庭資源。如果家庭在某一方向或某一領域有不錯的人脈和資源,學生在專業選擇上可儘量考慮這個方向,無論將來孩子升學和就業都能得到一定的照顧,提高學生的起點,何樂不為。

以上,分享了的內容,只是從大的方向來解讀如何把握更好的志願方向,當然在選擇院校也好、專業也罷,還要考慮院校的排名、專業的優勢,重要的也要兼顧未來就業,比如煤炭類專業,我們已經採用可燃冰來替代煤炭,那麼煤炭的相關專業未來一定會畏縮。前段時間,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未來利用三年時間,要淘汰大學的水專業,這也在一定程度反應出專業的選擇也要堅持與時俱進。

希望分享的內容,對各位有所幫助!!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關注!!



高考志願規劃—劉磊


選自願太重要了,首先要根據孩子的成績選好的學校,學校很重要,一般用人單位首看你那個學校畢業的,而不是問你的成績,其次就是選專業,這個也很重要,將來就業你的孩子想幹什麼工作,要提前想好,才好填自願,很多孩子報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後來工作不願意選自己學的專業,而跳到別的專業,這樣在工作中,一是不好找工作,二是提升時也要受到限制。三就是選好城市,現在很自由,你想到哪裡生活就到哪裡,所以你可以填孩子將來喜歡的城市,這樣畢業了也不孤獨寂寞,至少有些同學在那裡可以互相照顧,不過這之所以放到最後,也是因為這不太重要,隨時也可以換的。最後就是好好學習,提高成績才能達到目的,預祝你的孩子高考取得好的成績!


雪妖797


因為您未能提文理科、興趣愛好這些背景,我只能從寬泛的角度給點建議啦。

我認為選專業基本可以分成四塊:傳統文科專業、傳統理工科專業、金融互聯網、醫學類。

如果您的孩子是文科生,能選擇的專業類型相對少一些,比如可以選擇語言類(英語、日語、法語以及其他小語種)、文學類、管理類、經濟類、設計類等等。幾乎所有的專業以後都可以當老師,包括下面即將說的。選擇的時候一可以根據興趣,二可以根據專業的就業率及發展方向。如果經濟條件好,不需要來錢快的專業,就去發展他的興趣,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後成為專業內佼佼者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如果覺得以後的就業很重要,可以考慮小語種。在經濟愈發全球化的今天,各大公司的業務拓展,基本上都需要小語種專業的畢業生,比如華為的採購、銷售等。當然,這樣的就業也和機遇有關。

如果您的孩子是理科生,那麼以上提到的方向他都可以選擇。對文科感興趣想學偏文科的專業,可以選擇經濟及管理類,其他相關內容同上段話。如果喜歡理工科,以後想繼續深造做科研話,就可以選擇物理、化學這樣的基礎學科,學好基礎知識,以後考研和讀博都可以轉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如果不想做科研,本科結束直接就業,就選擇工科類實用性強的專業,建築、土木、機械等等。如果想從事醫學,就去選擇醫學類,醫學類和其他理工科專業相比更具專業性,和其他行業更具跨度。

最後單列出來說一下熱門的金融互聯網類。您打開任意一個招聘軟件,都能發現關於金融方向互聯網方向的鋪天蓋地的招聘信息,其熱門的原因就是社會上的需求度較高。選擇這類的專業的人多,想要脫穎而出,競爭壓力可想而知。本人對於金融方向知之甚少,只能提供這個思路。互聯方向是無數碼農撐起來的,所以從事這個行業肯定和代碼離不開關係,這兩年人工智、大數據和VR正熱,可以考慮這三個方向。最後提醒一句,新興行業現在比較火爆,之後的淘風險也大,具體參考共享經濟。

總之,選專業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自身能力出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人生際遇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不是專業決定的。

祝您的兒子進入理想的大學。


我是二二先森啊


又快高考了,填報志願確實是一件頭疼的事。農村的孩子父母文化水平又不高的更比較困難。高考志願填報的好壞還是影響比較大。

填報高考志願的大原則: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選擇,最終要由孩子自己決定,高中的孩子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填報志願要先確定專業後選學校。

選擇專業要充分考慮學習成績和性格愛好。

最後是考慮家庭的經濟實力。有些專業的開支比較大。畢業後是否急於改變經濟狀況,有無經濟緩衝的餘地。

專業的選擇最重要。首先要考慮喜歡什麼?現在各學科的實際成績。孩子的性格特點和愛好。將來的就業前景。

專業分兩大類,文史類和理工類。文史類適合記憶能力強,綜合能力好,性格活躍,善於交際的孩子,文史課程成績又比較好。工作以後的壓力相對比較小。理工類適合邏輯思維能力強,善於鑽研,數學,物理成績比較好。工作以後的壓力又比較大。理工類又分研究類和應用類。研究類一般適合學習成績比較好(一般又都在名校)又善於鑽研的孩子。專業前景最難預測。高校新設專業一般是有發展前途的專業。一二產業的尖端專業,第三產業的專業可能是比較有發展前途的。現在網絡非常發達,對專業不瞭解,可以先查閱一下,或諮詢一下。如果早有家族背景,已有就業方向也應當重點考慮。

學校的選擇主要看學習成績好壞,因為錄取分數線和學校的檔次有關。同時應優選經濟發展地區的學校。這關係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將來就業。家庭經濟條件不是很好,還應當考慮就近的學校。

選擇學校和專業時應該考慮學校專業在全國的排名順序,有些二流的學校某個專業可能是在全國一流的水平。這些數據在網上可以查到。

以上意見僅供參考,注意多和學校和老師交流。


老梁139490047


16年畢業,填志願真的是一件重要又讓人頭疼的事情,老師說志願填的好,相當於高考多考20分。

首先肯定看你分數和排名,因為高校錄取是按排名錄取的。填志願的時候學校會發給你一本志願填報指南,拿到手後好好看看,比較一下往年你這個名次可以填報的學校有哪些,縮小範圍。

其次,根據自己意願,想學什麼專業,在之前看的那些學校裡面找有沒有這個專業,招多少人等等信息。上網或者諮詢別人瞭解一下這個專業在那個學校的情況,自己斟酌要不要填。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學校的依託城市,非常非常重要,因為我當時就是不懂吃了虧。儘量選一些一線,二線比較發達的城市,最好是你以後想要長期發展的學校。具體要考慮的有,城市交通,城市經濟,還有學校的基礎設施,因為你要在這個學校生活四年,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填到大城市,一來可以見見大世面,這個作為一個大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以後發展打基礎,二來若是以後想在此發展,就可以集聚人脈,總比以後去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好。

志願填報要謹慎再謹慎。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考了個一本的分,來了個五線城市,後悔都來不及。


不咯木


1.填寫志願是一個事關一個人命運大事!當事人的意願必須首當其衝的要考慮,未來的理想,想要的生活,必須深度爭取意見!畢竟未來的人生需要當事人去嘗試!

2.家長輔助意見,把自己的從各個渠道得來的資源和信息,擺事實亮觀點!最終輔助做決定!

3.大的專業支援方向定好的情況下,選擇院校也是一個難度挺大的抉擇成可以參考一些報考過該類同學的經驗!

4.現在有好多網絡和諮詢渠道可供參考!

5.老師的部分經驗還是值得借鑑的!

5.不管咋樣都是為了當事人好,只要選擇了就不後悔,沒有最好,只要更好,未來好多路最終還要自己去體驗去提升


一麟先生


孩子今年高三,高考填志願,該如何選專業?

家長問的非常好,選專業遠遠比選學校重要。

每年或多或少的都會接到一些朋友或親戚的孩子或者大學畢業找工作的信息,但凡不能通過學校校招對接找到工作的,基本上都和孩子的專業有關係。所以說孩子的專業將直接決定未來的就業。

以上只是重申了一下就業與專業的間接影響正常選專業應該按照如下方式進行。

一孩子自身是否有明確的職業規劃或者確定的職業興趣。因為教育體質的關係,中國的孩子很少在高三階段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如果家長任由孩子自行選擇,一定會有遺憾,雖然在這個年齡孩子開始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自我思考能力,但往往缺乏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所以選擇難免賭大運。


用心的爸爸


高考分數沒出來,誰都不能保證一定能去什麼學校,但可以確定專業方向,如想去電力系統的,只要看各電力強校的電氣自動化專業分數線,從清華的依次向下,浙大的,西交,華科,武大,華北電力,上海電力,東北電力的電氣專業都可進國家電網,後面三個電力大學還是每年進國家電網最多的,華電一千多,上海電力和東北電力都是四五百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