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在庫爾勒的老城裡走一走,感覺邂逅了光陰。每一條街都有著過去的記憶,柔軟而深刻。無論大道或者小巷都藏著過去的模樣,記憶如倒帶,一件件快樂與甜蜜的往事都湧上心頭。青春沒有煩惱,總是有大朵的煙花盛開在夜空,還有一群人無畏與狂歡。從不會覺得孤單,因為熱戀的火焰一直是整個青春最痴迷的溫度與顏色。我沉醉在這個季節的城市裡,並不覺涼薄,因為她總是富有情長的情調。

時間會告訴我們什麼都會變老,愛情也一樣。無論春天怎樣的豔麗過,總要在夏季的茂盛裡積攢整個秋天的豐碩,冬天自然而然的到來,這是時光的痕跡

與輪迴,一路走來,不知不覺就黃了光陰。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沿著庫爾勒老城中心往南走,老玉泉的中心花園的馬踏飛燕早已不在。電影院與新華書店還矗立在街心。走到老匯嘉時代想起了過去的塔里木飯店,以及紅極一時的的“滾軸”旱冰場。還有塔里木旁邊的西域冷飲廳裡的蛋卷冰淇淋,真是那年月最浪漫的味道。九幾年的時候最早的傳呼臺也設在塔里木,記得在二十歲的時候我第一次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聯繫方式,就是一臺黑色的BB機。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如今的電信大樓是曾經的郵政局,在那個什麼都慢的年代裡,這座棕黃色的小樓幫我傳遞過各種書信。郵局門口經常有一個乞討的老頭兒在那裡過夜,我偶爾去郵局的時候,會給他帶幾個包子。這些年過去,也不知道他後來的行蹤與生活。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人民西路的瑞豐與德豐商場,是那個年代最繁華的街道。位於街心的人民商場一直沒有多麼熱鬧過,楊氏涼皮卻是給商場增添了許多年的興隆場景,從中午到黃昏楊氏人都忙的踩到腳後跟。楊氏涼皮口感軟糯,香菜與黃瓜絲上的辣椒紅油裡流淌著白色的芝麻,再搭配一個茶葉蛋真是極度滿足了味蕾。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富士特珠寶現在的樓址是曾經的“三江商廈”。三江商廈是庫爾勒最早的娛樂健身場館。以往會在下班後陪男友玩幾把桌球,然後散步去現在小康城所在的檔案館小吃街,在那條小吃街上集中了庫爾勒的一些小吃老字號,比如:昭君抓飯,西貝牛肉麵,塞外香,梁師傅手工面,還有公惠食府以及康興餃子館...記得,有一年情人節,因為我喜歡吃餃子,於是男友與我冒著大雪去了康興餃子館,當天晚上餃子館裡只有我們兩位顧客,老闆娘熱心的招待我們並說情人節給我倆包場啦,我與男友心裡樂呵極了。誰想這餃子一吃便是十六年,從戀愛吃到婚姻。如今的康興餃子館搬到了巴音西路,我們一家三口偶而還是會去光顧,曾經的老闆娘仍然是慈祥與幸福的樣子,就像她包的餃子,滿足而香溢。

州醫院的舊門診樓,是最早的泰和賓館。這棟樓在成為門診樓之前叫“通元賓館”。通元賓館二樓的“蘇大姐火鍋”曾是自二零零零年以來最早,最火爆的火鍋。從裝修到味道都算是當時餐飲業的一次小革命。一直記得蘇大姐火鍋裡的招牌“毛肚”,顧客們總是學著火鍋領班的樣子,從一數到七就要將毛肚即可入口,好像多數一秒毛肚就會變成頑石的恐懼,顧客們認真的樣子如今想起來幾乎失笑,因為我也曾是其中一位。

通元酒店的地下室是“一點迪吧”,70,80後應該都去過。說起迪吧,想起來自己年輕時候還真是愛玩兒,從641對面的“同志迪吧”到三江商廈的“紅番區”,然後又到廣安公寓的“紅油桶”,再後來還有湘鵝莊樓上的“芭娜娜”。

其實說起老城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街頭的那些個小吃餐點。要說火鍋後來有崛起了好幾家,比如“沸騰居”,濱河路的“北京涮”,現在大碗廚所在的“流浪漢”都是庫爾勒火鍋餐飲的領航者。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要說庫爾勒人最銘記的味道就是“利福德辣子雞”,那曾是多少人念念不忘的味道。那時候,冬天的週末大概有六成的顧客都坐在利福德辣子雞店裡,一個月不吃兩次辣子雞就好像沒開過葷似的,每次都不忘加兩份皮帶面,5個花捲。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除了“利福德”就是六隊的烤肉雞蛋麵,那時候的六隊饢坑肉就是一串大排檔,好幾家店家爭相吆喝。坐在小渠旁的柳樹下,一份烤羊排,一份饢坑肉,一盤羊蠍子,在加一份涼皮,皮辣紅。幾杯啤酒過後,一人一碗雞蛋麵。晚餐閒散而滿足。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要說老城的美食,只怕說到天亮也說不完。2001年左右的一些小吃店倒還是可以列舉一些,畢竟有的尚在,有的已經被時光隱沒。還是隨著詩諾的記憶走一圈吧,回味過去的味道,總會有一些人,一些故事讓我們感慨與感動。

人民東路的“伊布臘子”凊餐館裡的拌麵與羊雜真是讓人次次光顧的理由。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還有華譽大廈附近的“城隍廟湯包”,包子鋪的生意說不上多麼火熱,但一直默然的存在在它所在的角落裡,讓人看一眼便有一眼的溫暖。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州賓館巷子裡的小烤肉,煙熏火燎的消遣;青年路的小張刀削麵外加椒麻雞,記不清多少個夜宵都屬於這裡;五中巷道口的“榆樹溝丸子湯”,裡面贈送的油塔子和小酸菜,真是暖心暖胃,只可惜再也找不到它的蹤跡。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薩依巴格市場後門的“三角砂鍋”;還有阿爾金對面“紅房子”的餃子,個大餡料種類繁多,樓上樓下的什麼時候都爆滿;不得不說的是設計院旁邊的“饞私貓豬蹄”,最早5元一隻。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庫爾勒的涼皮真是家家都有特色,要說起米皮,還是“漢中大刀涼皮店”做的最

地道,大概是2002年開的,地址一直沒變,在養路段工模具小區巷口旁邊。還有在老體育館阿爾金後院的“東站涼皮”也是當初經久不衰的老店面。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還有人民西路“博頓餐廳”裡面的碎肉抓飯和拌麵也非常有特色,尤其是餐廳的民族風味很濃郁,無論後廚與前廳的衛生狀況都尤其的值得稱讚。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青年路有一兩家“魚吃跳”,這道奇怪的菜名真的是女士們青睞的一道美食。寬粉魔芋,油麥菜豆腐皮都可以另加,配上饢餅無辣不歡。。。。。。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東站肉夾饃,涼皮是真的已成為記憶。在整規市場後,微信圈裡的遺憾聲,整整刷屏了幾天。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還有二中對面的“方稜皮帶面”,裡面的油潑面和肉夾饃,是那時庫爾勒唯一正宗的陝西味道,外加門口的烤羊肉串,生意真是通宵達旦的火熱。以及在交通路上的馬大嫂拌麵,薩依巴格市場後門的虎皮雞爪......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說的再多也還是沒有夜市來的歡暢,最懷念的還是供銷貿易大廈下面的夜市,集中了庫爾勒所有的美食。小吃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更是一份鄉濃。那些年的味道讓詩諾用圖片一一道來吧。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這張圖片很有時代感了吧,久違的場景真讓人留戀。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雞蛋辣椒絲,土豆絲,豆角肉……各種菜類的捲餅。你還記得嗎?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小張家的刀削麵,味道曾經算得上獨一家。還有龐氏刀削麵和梁師傅手工面。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自制酸奶,一定少不了的。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沒有涼皮,還能算得上是夜市嗎?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你鍾愛的捲餅。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胖大姐家的羊雜碎,從來都是夜市的主角。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東站老四家的胡辣羊蹄,打車去吃過的童鞋舉手。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豆角蒸麵年年都在夜市入口的位置,不知道你還有沒有印象。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眼鏡家的烤魚,五道黑怎麼能少得了。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椒麻雞,庫爾勒人絕不可能忽視掉的小吃,夏天真是每天半隻的節奏哦。椒麻雞裡的大蔥真是比雞肉更吃香。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依米提胖子的烤全羊,還能用什麼語言來形容呢.....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新疆人沒有能抗拒得了的------烤包子。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一元一串的小烤肉曾經不知道擼過多少串。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烤羊腿,你懂得。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可愛的小企鵝,怎麼能少得了你。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城市記憶:那座叫庫爾勒的老城 你還好嗎?

瓜果飄香的老城,具有美食誘惑的老城。

老城像一幅褪色的畫,看不清原來的模樣,但透露著厚重的濃情。這一路的回憶,像是在尋味,也像是在尋找小城的文化。食色美味不斷更迭,但這些老味道非但沒有黯然失色,反而使我們更加的懷念與歡喜。老城很安靜,像一位久經風霜的老者,氣定神閒的守著老味道,讓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記得這裡曾經我來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