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讓一才子題字,此人寫了一個字後,為何朱元璋立馬將其斬首示眾?

歷史好奇怪


這件事反應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時期的“文字獄”,事情的經過時這樣的。

馬撲《談誤》卷四記載:“太祖初命詹希原書太學集賢門。門字右直微鉤起。上曰:吾方欲招賢,原乃閉門,塞我賢路耶?遂殺之,而以粉塗其鉤。”

這段話是什麼意思?

即明太祖朱元璋在登基之後,百廢待興,各處宮殿、官舍、城門等地逐漸建成,後有一次朱元璋看太學集賢門修繕完成,只差一塊匾額,遂下令中書詹希原書寫匾額上的“集賢門”三字。

詹希原是明朝著名的書法家,後改名詹希元,安徽人,自幼學習書法,對各種字體皆有研究,尤其是宮殿、城門、坊匾大多都是讓詹希元書寫,名聲在外。

因此朱元璋特意下旨,然而在詹希元寫好之後,朱元璋經過集賢門時,說“門”字多了最後一勾,然而這是集賢門,是招才納士的地方,這一勾是想要阻擋我招人才嗎?於是將詹希元斬首示眾,隨後令人用粉將最後一勾塗抹掉。

也有說朱元璋說自己是真龍天子,倘若經過此處,豈不是龍鱗會被這勾勾去,此後明朝各處宮殿、城門上的“門”字皆不帶勾,即使是後期明成祖朱棣遷到北京也是如此,現在故宮裡的許多匾額上的“門”都是沒有勾的。

那麼朱元璋真的只是因為詹希元所寫的門字有勾才將其斬首嗎?

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其實這個和朱元璋的出身有關,眾所周知,朱元璋農民出身,還幫地主幹過活,放過牛,甚至做過賊,當過乞丐,最後生活所迫做了和尚。

最後經過自己的努力坐上了皇位,但是在做和尚時認識一些字,不過終究讀書少,所以有些自卑,因此時常憑藉自己對事物的理解,甚至憑藉自己的想法,在這些大臣的奏摺中尋找觸犯忌諱(不合自己的大臣)的文字,之後強行解釋,稍有不如意者就將其斬首。

真可謂是雞蛋裡面挑骨頭,很多做官的文人有時候怎麼被殺的都不清楚,很多官員實在受不了就藉口辭官回鄉,結果棄官還鄉也要被說成是謀反,躲也躲不掉,明朝初年,朱元璋時期因文字獄被殺害的人高達數萬之多,成為自秦始皇以來文字獄殺人最多的。


羽評郡主


洪武年間,文人因一字喪命,可嘆可惜!

有一個叫盧熊的讀書人,朱元璋本來就批准他到山東兗(yǎn)州當知州,知州算是個朝廷官員,因為官員要憑官印上崗。於是他拿出官印一看,刻的是“山東袞(gǔn)州知州”。他又拿出老朱寫的詔書仔細核對一邊,也是“袞(gǔn)州”,可是山東本來就只有兗州啊。很明顯是老朱寫錯了!哪知這個文人非要老朱認錯,改錯!不改回來不依不饒不上任。老朱九五至尊,金口玉言,說出去哪能收回?他的自尊心又那麼強,盧熊一個還未上任的小官竟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要朱元璋難堪,老朱發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給兗州賜名袞州,難道不行嗎?老朱那個臉拉的像長白山似的,要多難看有多難看,盧熊死眉瞪眼還在那嗶嗶個不停,老朱終於忍不住了,你是魔鬼嗎?刑部來人把這個拗種斬首了!



題主問的又是一個文人的故事,又是一字喪命。這個字是大家很常用的“門”字。像古代常說的“光耀門楣”,“門庭若市”……我們現在帶有爆炸性的事件及新聞也常常用到。那這個文人怎麼連這麼常用的字都會寫錯呢?


門的寫法來源於一個迷信說法,偏偏皇帝都信了。有一次南宋都城臨安失火了,熊熊大火把幾個殿都燒燬了,就連皇帝的下旨存放資料的玉牒殿災也未能倖免。皇帝痛心疾首,大呼,是誰當值,趕緊傳過來!宰相王博彥一看皇帝要有大開殺戒的勢頭,趕緊查找失火原因,一問,當值的是自己的親朋好友,他靈機一動,上書皇帝說,都是“門”字惹的禍,“門”上的一勾就像熊熊烈火,門是木頭所造,遇到火🔥當然會形成火災了,大臣們也隨聲附和,趙構皇帝竟然相信了。命人修葺宮殿,在門上重新題字,隆重交代去掉那個會帶來火災的“勾”,大家也紛紛效仿,一直沿用到清朝。




朱元璋時期很快到來,老朱為了有個好氣象把一些宮殿重新整修,等修飾一新後,命自己的老鄉中書大書法家,詹希原寫“集賢門”匾額,可能詹希原想賣弄一番,於是“門”末筆瀟灑勾起。


明朝葉盛寫有《水東日記》,詹希原“嘗作太學集賢門,字畫遒勁。第門字用趯。太祖見而怒曰:‘安得梗吾賢路?’”朱元璋看見詹希原寫的“門”字有鉤,認為這個鉤是閉塞賢路,當天就把詹希原給殺了。因一勾能阻擋老朱的招人計劃?簡直是太荒謬了,老朱不可能因一勾殺人,而有其它原因。

老朱處理過能給朱家江山帶來威脅的武將,開始著手文將,他試圖從文人的詩詞片語裡看出誰有謀逆之心,殺詹希原這樣的大書法家應是殺雞儆猴,或者警告有企圖者。

老朱特別對於不服的地主知識分子,則是想盡辦法加以打壓 。因他出生貧寒,自卑心理嚴重,因為他做過和尚,看見“光”、“禿”“僧”等字眼,感覺對他就是莫大的諷刺!就連連和“僧”諧音的“生”字忌諱非常;因他當過紅巾軍,”所以“賊”、“寇”,二字也絕不許人說。有好多人觸犯朱元璋的忌諱,因“莫須有”的罪名而喪命。


文字之禍,連累書籍被毀,思想禁錮,影響真的惡劣。但是朱元璋只是嚴管官員,懲治貪官汙吏,他對百姓,還是比較善待的。


小姐姐講史


朱元璋當了皇帝后,好像最愛乾的事就是殺人,而且想殺誰,就殺誰,從來都沒有迴旋的餘地。

這不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后,把在南京的宮殿,重新修葺了一遍。他想讓當時的大才子給自己題字,掛在宮殿的門上。

要提的這個字正是“集賢門”三字,看這三個字的意思,老朱就是想把天下的有學位的賢人,都給召集過來,為己所用,好幫助他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

他叫來寫這三個字的才子,正是詹希原,詹希原是那時候很有名的一個大書法家。

當他看到“集賢門”的時候,運筆如飛,三兩下就把字給寫好了。

他還檢查了一遍,字寫的很工整,沒有任何錯誤。

甚至詹希原覺得,這是自己最用心寫的一副字了,畢竟這個是要掛在皇室之中的,必須不能馬虎。

可是,朱元璋看了這三個字之後,就把詹希原給拉出去殺了頭。

大家是不是覺得朱元璋這個人有毛病,為何心情不爽,無緣無故的就要殺人呢?

原來朱元璋殺詹希原的理由是,他寫“集賢門”的“門”字時,最後一筆帶了夠。

朱元璋要的是沒有勾的門。

他覺得多了最後一筆的那個勾,就等於把天下的賢才,都給擋在了門外,就是因為這個緣由,朱元璋才選擇殺了詹希原的。

你說這樣的朱元璋是不是有點變態,是不是濫殺無辜呢?

其實這件事,不光朱元璋有錯,詹希原也有錯,要怪就怪他讀書太少了,不知道皇室裡的匾額上,只要掛“門”字的時候,都是不需要帶最後一筆勾的。

這件事要從南宋的時候說起了,宋高宗趙構當皇帝的時候,他存放資料的玉牒殿失了大火,這讓趙構很是惱火。

他要把當夜值班的人找出來殺頭,就安排了宰相王博彥來調查此事。

宰相對待此事,就選擇了和稀泥,他說玉牒殿之所以著火,是因為“門”字最後一筆的勾不吉利,門本來是用木頭做成的,非要在上面加上一個鐵勾子。

這個勾子一勾,不就容易著火嗎?

沒想到這個解釋,趙構竟然信了。

他就把宮殿裡所有涉及到“門”字的勾都給去掉了,就這樣一直沿用的明朝,甚至是清朝。今天我們去故宮看,還有很多匾額上的“門”字是不帶勾的。


史學達人


朱元璋只用了15年就從一個乞丐變成了皇帝,因為出身卑微,成為皇帝朱元璋內心深處仍是自卑,而他通過殺戮來消除威脅和去掉自卑。但朱元璋殺死楊士奇評價的“國朝(書法)第一手”的詹希原卻是一個無中生有的傳說。這個傳說來自明朝萬曆年間的回族官員馬樸(字敦若)寫的《譚誤》,但最早的源頭卻是明英宗天順時期的馬愈的《馬氏日抄》一書,原文見下。福垊先分享下這個故事,然後再闢謠。

洪武年間最優秀的書法家之死傳說。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在首都應天府南京建立了大明最高學府——大明國子監。請來了自己的老鄉詹希原來題匾額。說起這詹希原,初名詹希元,在元朝為官,後跟著朱元璋幹,為了避諱改成了詹希原。他在書法界也是一流的名人,其書法糅合虞世南、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之長,為後世“臺閣體”(館閣體)之先導。因為他沒學“二王”,故而不說他是“我朝(大明)王羲之”。“我朝(大明)王羲之”是明太宗永清帝對“臺閣體”之父沈度的評價。明初宮殿、城門、坊扁,都由皇帝欽定詹希原來題字。明初婺源縣的牌坊的”文公闕里“由詹希原題。可惜滄海桑田,字已經不是詹希原的字了。

在文武百官的擁簇下,在皇帝的邀請下,一代書法家,中書舍人詹希原在國子監的匾額上揮毫。那字一揮而就,氣勢雄渾,百官喝彩。朱元璋卻大怒:“集賢門的‘門’字為什麼有勾?朕正想著招納天下賢才,你是要關門拒賢嗎?”詹希原大呼冤枉,老朱大怒:”你是說朕錯了嗎?“詹希原不敢說查字典,但還是被老朱拖出去處斬。並且塗去了門的字勾,以示招攬天下賢才的熱忱。伴君如伴虎,詹希原死得真冤啊!

歷史上的詹希原並沒因此被殺

洪武廿六年(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一帶設立御碑亭。碑文的內容主要是為了感謝周顛仙人,征戰陳友諒時,他幫助了朱元璋。朱元璋稱帝后,他治好了身患重病的朱元璋。當時書寫碑文和題匾額的仍是令中書舍人詹希原同志。可見野史瘋傳的朱元璋因為”門“字殺人,是黑老朱的表現。那為什麼明朝時期的文人就敢黑老朱呢?黑得最狠的是江南四大才子而且是四大才子裡最醜的周文賓。福垊猜想大概跟明朝中後期的寬鬆文化環境有關吧。

那是不是詹希原當時題字時,門字無勾呢?

詹希原雖然是很有名的書法家,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並沒有留下了他的真跡。福垊瞭解到從宋朝到清朝門字都是有勾的,就連朱元璋也不例外。朱元璋留下的真跡比較多,但真跡裡沒有門字,福垊就找了他的一個”間“字來證明。至於北京故宮“門”字為什麼沒有勾,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福垊


朱元璋是招黑體麼,說他因為一個字殺一個人,豈不是對朱元璋和被他殺死的人不負責?

這個故事的主角之一名叫詹希元,他出自於書法世家,他的篆書寫得非常好,被時人拿來與顏真卿、歐陽修、柳宗元這些人相比較。詹希元當時的名氣很大,很多宮殿、城門和碑文的題字都出自於詹希元之手。並且,詹希元還是“臺閣體”書法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書法對於後世管閣體書法的影響很大。

洪武年間,詹希元官至中書舍人。按照故事的說法,朱元璋請詹希元去給自己的一座宮殿的大門題字,此門名叫“集賢門”。因為詹希元將門字的最後一勾給寫上了,朱元璋認為集賢門本來是開門納賢之意,如果門字帶勾,豈不是成了閉門之意。朱元璋就覺得詹希元是故意這樣寫的,其心可誅,於是便把他給殺了。

如果故事真要是這樣,詹希元死得冤,朱元璋殺得也冤。

門字正確的寫法本來就是帶勾的,作為一個書法家,難不成詹希元要寫錯字才叫對嗎?朱元璋雖然以前文化水平是差點,可是別人後來勤奮學習,在當上皇帝之後,能不能寫文章我不敢亂說,但是讀書識字應該是問題不大的。如果說朱元璋因為詹希元寫了對的字,雖然不合他的心意,卻因此而殺了他,這就是對朱元璋赤裸裸的抹黑。

歷史真實的故事是這樣的:其實詹希元寫得門字是沒有帶勾的,朱元璋也沒有殺他。

這事要從南宋說起。說是有一次,臨安的國家檔案庫發生火災,火勢蔓延很快,馬上就要燒到皇帝上朝議事的宮殿了。就在慌忙之中,當時的宰相對皇帝說,起火的原因是因為宮殿匾額上的門字那個勾不好,把火給勾來了。於是,此次大火被撲滅之後,皇宮所有匾額上題的門字都改成沒有帶勾的了。

當然,這個故事未必是真的。但是在明清兩朝,無論是南京還是北京,所有匾額上的門字都是不帶勾的。就說明朝吧,南京城所有的匾額都是詹希元寫的,而北京城所有匾額都是朱孔易寫,所有的門字都不帶勾。南京故宮雖然毀了,但是重建的宮殿上的題字,凡是帶門字的也沒有勾。北京故宮歷經明清兩朝,更不必說了,不信大家可以去看。

事實證明,詹希元之所以將門字寫成錯別字,也不是人家不專業,畢竟皇家忌諱他還是懂的,沿用舊制肯定沒毛病。至於朱元璋,當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怎麼會怪罪詹希元呢。

所以,一字而殺人,絕無此事。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參與討論並指正!

圍爐煮酒話春秋


朱元璋出身卑微,對自己的遭遇總感覺很不光彩,所以對別人說的話和文字很敏感,經常懷疑別人揭自己的短,也是自卑心理的一種體現!

所以朱元璋對那些出仕的文人很不放心,懷疑這些人會用寫出來的文字對他剛組建起來的大明王朝進行誹謗和諷刺,所以他在觀看文章時格外小心,看字裡行間有沒有類似的文字說明。

有一位中書舍人詹希原,此人平時寫的一手好字,非常漂亮,朱元璋下令讓他為“集賢門”書寫一個門額,寫好後朱元璋前來審理,卻發現“門”字的右直微勾起,朱元璋便認為:這是故意表達招賢閉門之理,當既下令將這位中書舍人殺了!

“門”字右直挑勾本來就是規範書體,為何朱元璋覺得不對呢?更加諷刺的是,朱元璋本人再書寫“門”字時,同樣如此。

封建王朝作為一個人治的社會形態,整個國家的命運託福在一個人手中,存在太多的弊端,歷史也註定了它會隨著歷史而消亡的!

純手打,親們,給個贊!




木子夏錦論史


我是歷史真相官——秉燭讀春秋,首先說明一點,這是一個錯誤的問題。朱元璋從來沒有“才子寫錯一個字而殺人”。

不要以為朱元璋智商很低,如果因為寫錯一個字就殺人,朱元璋不成殺人狂魔了?如此他不可能成為大明朝的開創者。

朱元璋不是清朝的雍正和乾隆皇帝,後者開創了清朝的文字獄,講真明朝的文字獄大多數都是毫無根據強加在朱元璋身上的。

比如有史料說朱元璋十分忌諱“光”“禿”“賊”“則”等字……說朱元璋參加過紅巾軍,當過和尚,害怕別人揭老底。



▲朱元璋

實際情況卻非如此,在《大明御製皇陵碑》裡,朱元璋本人沒有隱瞞自己出家和參加起義的舊事,倒是坦陳了這段在封建士大夫看來似乎很不堪的歷史。

許多文字獄的故事都是往朱元璋身上潑汙水。一個人做點好事沒人傳頌,一旦做了一回壞事,所有的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

這就是舌頭雖無骨卻利似刀,舌頭底下壓死人。三人成虎、人云亦云老朱開始沒留下好名聲,到最後嚐到了苦果,這是朱元璋的悲哀。

老朱雖然冷酷無情,但他並不是弱智。如果相信這個故事是朱元璋做的,我倒相信你的智商在54以下。因為“才子寫錯一個字而被殺”的故事編造的太虛假太拙劣了。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朱元璋稱帝后,想重修他曾經戰鬥過的安慶府北關“集賢門”,既然是重修,集賢門上的牌匾也要煥然一新,於是命中書舍人詹希元寫一副新的牌匾。




▲“門”字的寫法

詹希元確實是一個大才子,他的字寫得很棒,在當時獨領風騷,堪稱書法界的大佬。不僅如此,他還是最早發明沙漏的人,古代最早沒有鐘錶,以沙子流出的多少計算時間。也算半個科學家吧。

對於皇帝交給的任務詹希元很快完成了,等交給朱元璋過目後,朱元璋大怒下令把大才子斬了,這到底為什麼呢?

原來詹希元把集賢門的“門”字最後一筆寫帶鉤了,朱元璋認為詹希元“門”帶鉤阻礙了“人才”的進入。【以詹希原“欲閉門塞吾閒路”為由,將其斬首】

拜託,一筆之差,竟招致殺身之禍。難道朱元璋就不想想天下文人如何看待這件事?這是朱元璋招賢納士之道嗎?



▲詹希元發明的沙漏

朱元璋想沽名釣譽也不應該這樣做,他還是說那些話,然後去掉“門”上的鉤不就行了,這樣的效果比殺人強,殺掉才子顯然做戲太過了。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詹希元)嘗作太學集賢門,字畫遒勁。第門字用(走瞿)。太祖見而怒曰:“安得梗吾賢路?”遂削其(走翟)。

從上面記載來看,朱元璋去掉了“門”字上的鉤了。(走翟就是指“鉤”)。並沒有把詹希元殺掉。據史料載,朱元璋死後,詹希元還為別人寫過碑文呢!(出土的碑文上面有年、月、日)

結語:有人說歷史沒有真相,其實我們用腦子仔細想一想,有些歷史故事經不住推敲,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不信謠不傳謠,你說呢?


秉燭讀春秋


朱元璋,原名是朱重八。朱元璋小時出生不好,經常被人欺負!所有痛苦也經歷過!他發誓過等我當上皇上,不被別人欺負和維持自己的地位和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