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5km跑25分鐘是什麼水平?

大鵬75221083


5㎞,一個不長也不短的距離,它是跑向10㎞,半程或者全程的入門,那麼,在40歲這個年齡,5㎞跑25分鐘是什麼樣的水平呢?



  • 很多人剛開始跑步的時候,5㎞的距離差不多要跑個35-40分鐘左右,這樣的速度算是剛入門,沒跑過步的人一般都能在這個時間段內跑下來!
  • 經過一小段時間的訓練,你的耐力和有氧能力增加了,身體也開始適應了跑步的狀態,這時候很多人都能跑到30-35分鐘這個時間段。
  • 在接下去一個階段就是配速進入5分,這個需要小練一下,對於大部分有經常跑步的人來說,跑到25-30分並不難,而這速度在跑圈中已經算是中等了。


  • 在往上就是20-25分的水平了,這需要你努力鍛鍊,而且還需要你要有一點天賦才能達到。5㎞能夠跑進25分鐘之內,算是業餘種的高手了,如果女孩子能跑進這速度,很多小規模的賽事都是能夠拿獎的。
  • 再快一點就是5㎞破20分,這樣的水平是業餘中的大神級了。很多人究其一生5㎞都未能跑進20分。我5㎞最快差不多就是在19分多,想在往上進步就非常難了。


所以,在40歲這個階段,你5㎞還能跑到25分,已經算是中等偏上了,在同年齡中也是佼佼者。

不過,跑步最主要就是鍛鍊身體,作為業餘愛好者,跑得再快也拿不到獎金,所以我們只要跑得開心舒服就好了!


跑步時光機


單就跑步來說
應該處於中等水平,但如果結合年齡的話,我覺得已經很厲害了。

跑五公里25分鐘說明你是一個有一些經驗的跑者,我看過很多人,跑個2-3公里都氣喘吁吁,說自己好像要死了一樣。能跑完五公里已經很不錯了。

我自己是跑步三年,最開始的時候跑2公里都累的很,氣都喘不過來。後來慢慢的跑得更遠,速度也更快 ,現在的話跑五公里差不多20分鐘,跑完之後也沒有那麼多不適。

開始的時候我就是按自己的想法來,跑步而已,隨便跑就可以。後來才注意到動作和呼吸的重要性,調整之後慢慢的沒有那麼累了,而且不規範的動作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

題主平均每公里五分鐘,跑完五公里,屬於比較厲害的水平了。

就跑步來說,速度與距離是必須放在一起的兩個要素,跑一公里與跑五公里平均配速當然是不一樣的。而且題主已經四十歲了,應該是堅持鍛鍊很久的人,對跑步肯定有自己的心得,才能跑出這種水平。


viP用戶


我認為這個速度已經非常快了,通常這樣跑下來,一身汗肯定是出定了。

我在學校跑步,一千米平均下來也得6分鐘,雖然是慢跑,可是操場上能超過我的,基本上寥寥無幾,女的就更別提了,我女友跑一千米都得八九分鐘,其他的男生,我目測得用7分鐘吧。

再說了,平時鍛鍊,講究的是有氧呼吸,跑的太快反而對身體不利,又不是拼名次,跑的那麼快做什麼呢?三四分鐘的有,可是那種加速跑,真的太傷身體了,我們體測,一千米的滿分成績是3分25,我每次測成績都是3.30左右,就這個成績,在我們班都是第一。

還有就是,平時鍛鍊的話,5分鐘一千米,確實算快的啦,不信的可以自己去操場跑幾圈,感受一下。


看我的跑步成績,5.14都顯示為紅色的啦


行者雷窮遊中國


我,40多歲,和提問者歲數差不多,斷斷續續跑了幾年,40歲之前沒有連續跑超過一公里。後來從一開始只能跑一百米到一圈,然後3公里,5公里,最後參加半馬比賽。由於離大學比較近,所以經常去學校的塑膠跑道上跑步,說實話,我5公里28分鐘的速度,是經常超過好多跑步時人的,至少70%吧。只有那些看起來訓練的大學生比不了,曾經跟過他們跑,但堅持不了幾圈,並且影響後來跑步的節奏和信心,後來參加本市的第一次馬拉松比賽,半馬,用時2小時16分鐘,配速6分半,但最快配速的是在15公里以後,排名也是在中間,但不要忘記這些大部分都是以我為參照物的大咖了。

現在越來越感覺速度不是最重要,關鍵是跑起來,還有正確的步姿和呼吸,目前配速5公里在6分30秒到7分鐘之間,有點舒適跑的意思。

最後,您5公里25分鐘我覺得足夠好了,起碼我還達不到,很羨慕,恭喜你,但我還是按自己的節奏來不斷奔跑,堅持才是最重要的。




fooolfish


很多人剛開始跑步的時候,5㎞的距離差不多要跑個35-40分鐘左右,這樣的速度算是剛入門,沒跑過步的人一般都能在這個時間段內跑下來!如果是一個25歲的年輕人,這樣的成績很一般。如果是40歲,這樣的成績還不錯。當然,隨著人們的身體能力的進步,以及越來越長壽,人均壽命達到100的時候,40歲花25分鐘跑個5km可能也算慢了。

在400米跑道上,5000米是12圈半,300米跑道上,5000米是16圈零200米,20年前我上體校的時候,中途跑速度是400米75秒,那麼12.5圈要在937.5秒完成,考慮衝刺跑節約的時間,基本上要求930秒之內結束,也就是15分半解決任務。

想跑得快,關鍵在體力方面,重點放在腿部肌肉,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股四頭肌:負重深蹲為主,一般採用高槓位深蹲,槓鈴放在斜方肌上部,蹲膝儘量不要超過腳尖,腰直,手杆不要太寬,夾背,抬頭,蹲膝不要完全挺直,最好一肩半寬。站向外30度站力,細節較多,以搜索深蹲具體瞭解,低槓位深蹲和頸前深蹲也可以鍛鍊股四頭肌。膕繩肌:硬拉、俯臥腿屈伸都可以鍛鍊到這塊肌肉。小腿肌肉:腳跟抬起,雙腳平行運動時,向內和向外傾斜三個站立姿勢來鍛鍊。核心力量鍛鍊主要以腹肌和豎直肌(腰肌)為主,有核心運動課程在保持,也可以鍛鍊腹肌翻滾,豎直肌可以用來伸展,羅馬凳鍛鍊。上肢主要鍛鍊肱二和肱三。此外,胸部和背部肌肉也很重要。



終結者的印度飛餅


看你的年齡,這個成績還不錯。

一般經常跑步的人差不多就是這個成績。我旁邊有很多同事都喜歡跑步,各個年齡段都有(本人也喜歡跑步),和你年紀差不多的,有幾個每天都跑,配速一般在4分半到4分40,也就是五公里23分鐘左右。我本人比較懶,一般在28分鐘左右(30歲),自己跑步,不想跑的那麼累。我以前在部隊,那時輕裝五公里及格成績就是23分鐘,我差不多是20分鐘左右,現在離開部隊了,再也沒有人給我測了,真是有些懷念啊。





宸宸寶寶的爸爸


5KM對於跑者來說,是一個不長不短的距離,很多跑者都會習慣與跑個5km。

晨跑5km,夜跑5km,減肥5km,恢復體能5km等等...

為什麼5km這麼受歡迎呢?

5公里跑容易實現

5公里跑是許多入門跑者最想要挑戰的距離,這個距離不需要什麼跑步基礎,大多數跑者都可以直接參與。

5公里跑性價比非常高

一般人跑5公里的時間是30-40分鐘,這個時間正好達到消耗脂肪的門檻。隨著運動時間的延長,用於運動中脂肪供能的比例,會逐漸提高,尤其是30-40分鐘後,脂肪供能的比例會更高。

5km用時多少算快呢?

那麼既然5公里跑難度不大,完成時間達到多少才能算一個不錯的成績呢?

我們首先來看參照一下《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員標準2013版》

以前的運動員標準中,男子5000米二級運動員成績應該在16:10.00內,這項標準對於大眾跑者來說是相當難實現的。

在2018年最新的田徑運動員徵集意見稿中5000米的二級運動員標準依舊為16:10.00內。對運動員三級指標進行修改,並且新增了四至六級運動員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成績標準都是在標準田徑場進行測試得出的,大眾跑者在路跑時不比對時間錙銖必較。

最近在上海進行的一次5千米測試中我也僅僅才達到六級運動員水平(哭)


回到提問者所問之中,5km跑25分鐘,平均配速在5:00,對於身邊許多想要跑步,堅持跑步的跑友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速度,參照下面的表格,我們很快可以根據自己的現有速度對自我進行一個等級評定。

5km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生活方式,祝願所有運動的人可以通過 或長或短的5km有更加健壯的身體。

喜歡我的分享,請在文章下點贊並關注,日常更新健身知識,一個專注運動健身的小夥伴。

家軒教你學健身


本人也經常跑步🏃‍♂️

身高182,體重140,跑步五公里在20~25分鐘左右,個人感覺自己應該還是屬於業餘中等吧,如果能跑進20分以內,那就應該蠻厲害了,這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的,之前一直在25分以後了,經過不斷了訓練,堅持,現在已經在25以內,下一個目標就是跑進20分鐘,希望各位跑圈大神可以告訴我提速的好方法,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感謝了!








潮向Edc


跑步5公里用時25分鐘,屬於大眾業餘中等水平(男子為例)。

想要跑步5公里用時25分鐘,至少需要有半年的跑齡。對於喜歡跑步的朋友,都能夠達到這個成績。

目前筆者跑步5公里用時20分鐘,不過很痛苦。5公里用時25分鐘,屬於慢跑配速(相對有跑齡的朋友們)。

跑步5公里用時25分鐘,只要肯跑步,都能達到的成績。

相對於不喜歡運動或者不喜歡跑步的人來說,跑步5公里都成問題,更不用提在25分鐘內(含25分鐘)完成。

相對於喜歡跑步的人來說,這只是小小的挑戰而已,只肯跑,就能夠達到的小目標。

最近,筆者與一位喜歡健身不怎麼跑步的朋友跑步,他每一次只能跑3~4公里。當筆者教他如何控制呼吸節奏,如何調整跑姿後,他竟然跟筆者跑了7公里(每公里配速5分鐘44秒)。



跑完步後,筆者問他:爽不爽?

他回:剛開始腹部有點疼痛,呼吸非常難受。後來你跟我說了如何調整呼吸、跑姿後,呼吸也有節奏,腹部也不會疼痛。

只需要學習粗淺的跑步知識,就能夠達到5公里用時25分鐘的成績。

每一位跑者都需要知道的跑步知識,跑前熱身,跑步節奏,跑後拉伸。

所謂跑步節奏,顧名思義就是最適合自己的跑步方式。像筆者喜歡慢跑1公里,然後提速,之後就是勻速。

總結:只是為了身體健康而跑步,就不要注重跑量和配速。


格鬥視野


還不錯,算是中級,或者中高級水平吧。

時速12裡,配速5分鐘,我習慣用時速,不習慣用時間。

圖一是40歲左右的男性跑步成績標準,提問者跑5公里也可以用這個標準作為參考。

要想提高運動成績,首先要有足夠的體力,其次要用前腳掌跑步,其它的與平時跑步區別不大。

體力方面,重點鍛鍊腿部肌肉,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

股四頭肌:負重深蹲為主,一般採用高槓位深蹲,槓鈴放在斜方肌上部,深蹲時膝蓋儘量不要超過腳尖,腰背挺直,手握槓不要太寬,夾緊背部,抬頭目視前方,蹲起時膝蓋不要完全伸直,雙腳最好一肩半寬,向外30度站立,具體細節較多,可以搜索深蹲具體瞭解。低槓位深蹲和頸前深蹲也可以鍛鍊股四頭肌。

膕繩肌:硬拉、俯臥腿屈伸都可以鍛鍊到這塊肌肉。

小腿肌肉:提踵即可,鍛鍊時雙腳平行,腳尖向內和向外三種站姿都要鍛鍊到。

核心力量主要鍛鍊腹肌和豎脊肌(腰部肌肉),keep裡有核心鍛鍊課程,也可以練卷腹鍛鍊腹肌,豎脊肌可以用硬拉、羅馬凳鍛鍊。

上肢主要鍛鍊肱二和肱三。

此外胸背部肌肉也很重要。

上肢肌肉主要鍛鍊肱二和肱三。

前腳掌跑步需要用良好的鍛鍊基礎和強勁的小腿肌肉做基礎。

使用前腳掌跑法時,前腳掌部分略微先落地,隨後腳後跟也落地,需要注意的是,腳後跟落地的時候,身體重心仍然是壓在前腳掌部分的。前腳掌落地時,最先著地的是前腳掌外側,然後迅速過渡到前腳掌內側和腳跟。任何著地的過程都會有一個內旋的動作。\r

大家千萬不要把前腳掌落地技術,理解為翹著腳尖跑,腳後跟不落地。這樣的跑法會造成小腿肌肉過度緊張,同時乳酸堆積也很快,如果強行用這種錯誤的認識來學習前掌跑法的話,時間一久很容易會誘發跟腱炎、足底筋膜炎、小腿脛骨應力綜合徵。\r

優點:\r

用前腳掌跑法跑步速度較快,更符合人體力學。從人體的生理結構來說,前腳掌著地是最適合人類的跑法。該跑法能充分利用跟腱。跟腱就是腳後跟和小腿中間那條粗粗的“筋”,它能在你跑步過程中像彈簧一樣幫助你。\r

能力要求:\r

沒有一定的速度,你是hold不住這種跑法的。當你跑步速度過慢時,跟腱的彈力都釋放完了,你的腳還沒離地的話,那就白白浪費跟腱的彈力了。而且,這種前腳掌跑法對小腿力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這種跑法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可以在跑步機上用快走的方法逐步改變腳掌著地順序,或者在戶外跑時稍微放慢一點速度體會這種跑姿。

另外跑鞋也要更換成適應前腳掌著地的競速跑鞋,比如阿迪達斯的adizero Boston系列跑鞋,或其它品牌適合前腳掌著地的跑鞋,全腳掌著地跑鞋勉強也能用前腳掌著地的跑姿跑步,但是絕不能用適合後腳跟著地的跑鞋。

選鞋時除了看自己的腳是不是高低足弓和內外旋足,體重之外,還得看鞋底厚度,可以參考聖康尼的產品介紹。

此外步頻要逐步提高到1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