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讓子彈飛》張默與陳坤那場戲是怎麼回事?非要採取那樣的方式嗎?

南瓜報告


巧了,當年在電影院看《讓子彈飛》的時候,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問:老六明知切腹取粉會死,為什麼還要用這種方式呢?難道他不想活了,還是他腦子有問題?



張默不就是被陳坤扣上了“吃了兩碗粉,卻只給了一碗的錢”的帽子嗎?多大點兒事?就算不能硬碰硬,老六也得迂迴一番啊,哪怕不認賬,進監獄待個一年半載也行啊,何苦要切腹自絕啊?



是不是想表現這夥子土匪特“狠”啊,為了名聲,命都不要了,這是準備後續玩多大的命啊?確實,電影的邏輯是:“六子的冤死”讓張牧之和他的兄弟們有了向黃四郎進攻的充分理由。



但觀眾很不理解啊。觀眾知道張牧之是來收拾黃四郎的,可對這些土匪來說,碰瓷兒、找茬兒弄個合理的理由消滅黃四郎很難嗎?非得搭上老六的命這個理由嗎?



所以,我覺得《讓子彈飛》雖然好看,但“涼粉案”真的讓人無法理解。土匪確實有好勇鬥狠的一面,但翻臉不認人也是他們的本性。我的意思是,收拾個縣城大戶,不必搞得看似有邏輯性……六子的死,那麼絢爛,不覺得很矯情嗎?


南瓜報告


這段戲是抄襲四川方言劇傻兒師長中的一個橋斷,川軍抗日歸來,大街上到處都是當兵的,因為打了國仗,一些士兵不免有些驕縱,一個賣粉的小食攤老闆當街扯住一個當兵的,說他吃了粉沒給錢,當兵的說沒吃,並打了老闆一巴掌,事鬧大了,圍觀群眾多,都指責當兵的,傻兒師長正好路過,見群情激憤,也無法決斷,當兵的為自證清白,維護傻兒師長部隊名聲,請求自剖腹部,傻兒師長為嚴肅軍紀、平息民憤,無奈應允,後見其果然清白,便為其料理後事,贍養其老母家人。這個橋斷在這個劇中很真實自然,也讓人被川軍深深感動。但放在子彈飛裡,便很生硬尷尬了。


簫中問道


巧了?自問自答有點秀啊。

我來說說我的理解吧。

張默飾演的六子為什麼會死,為什麼會這麼衝動。依我看,無非是“勢”與“名”。

先說“勢”,為什麼電影中會出現涼粉案,我真的懷疑提問者有沒有仔細看過這部電影。張麻子劫道馬邦德,假扮縣長到鵝城上任,一進城便不可避免的和本土勢力代表黃四郎槓上。黃四郎藉著“躲鼓案”,通過教訓黃四郎的團練教頭,狠狠的折了黃四郎的面子,並告知縣民,我“馬縣長”是青天大老爺,是有能力公平斷案,還你們一個朗朗乾坤的。此時張麻子和黃四郎的矛盾已經激化,黃四郎將計就計,你不是要做青天大老爺嗎,你不是要公平公平還是他孃的公平嗎,行,我也給你弄個案子。如果涉案的是你的兄弟,你願不願意公平?這才有了涼粉案這麼一計,要麼我折你面子,扯破你所謂的公平面具,要麼我折你兄弟,拿你兄弟的命去彰顯你所謂的公平。

再來說說六子和張麻子的感情,電影中也有提到,六子的父親本就是張麻子的兄弟,早早的死了,所以張麻子一直也把六子當自己的兒子看待,甚至還準備送六子出國長見識。六子心裡也把這個既是大哥更像父親的張麻子當做自己最親的人。所以當涼粉案落到六子身上時,面對胡萬的步步緊逼,心裡又想到不能誤了張麻子的大事,情勢所迫,六子絕不能低頭認罪,這天大的冤屈一旦六子認了,那叫鵝城百姓還怎麼看這位新來的“馬縣長”。別說什麼委屈求全,受點牢獄之災皮肉之苦把案子拖過去,在當時的情勢之下根本不可能,所以,六子唯有一死,當面證明,我沒有!我六子作為張麻子的兄弟,我不可能讓他自己打自己的臉,不能損了他的名。所以六子當眾剖腹,以求清白。

這也是黃四郎的計謀最高明的地方,這不是陰謀,是陽謀,陰謀怕被人看破,陽謀則不怕,無論你是否看破,只要你入了我的局,你要麼汙損自己的名,要麼留下你兄弟的命,除非你低頭灰溜溜的從鵝城滾出去,或者和我為一丘之貉。所以六子的死看似沒有邏輯,但實際上六子的死是註定的,他是張麻子的團隊中最年輕的,熱血,衝動,又有傲氣,同時對張麻子非常重要,視為己出。所以,六子必須死,他不死,劇情沒法推進,他不死,張麻子就不會和黃四郎扯破最後的臉面,他不死,他就不是張麻子最疼愛的六子。所以,黃四郎略施小計,六子慨然赴死。

另外,類似的情節在金庸先生的小說《飛狐外傳》中也有,也就是胡斐遇到的“螺螄案”,惡霸汙衊一個小孩吃了他的鵝,小孩的母親為洗白冤屈,只能當眾剖開自己兒子的肚子,證明他只是吃了自己摸來的螺螄。我不知道姜文在設計電影中“涼粉案”這個情節時是否借鑑了金庸先生的小說,但無論是從邏輯還是劇情來分析,六子的死都並非意外。

多謝。



StandandDeliver


《讓子彈飛》這部作品確實不錯,細細琢磨是一部好作品。

老六吃了一碗粉給一碗的粉錢,卻硬被胡萬說成是兩碗粉,老六說只吃了一碗粉就給一碗粉錢,於是爭執起來。武舉人和胡萬一唱一和,表面上武舉人是在維護老六,替老六說話實際上給老六挖了個坑,並且從中作梗害的老六剖腹以證清白。

老六此時被冤枉就很衝動,通過拿著槍指著賣涼粉的就可以看的出老六做事還是太年輕了,此時即使賣涼粉的說“只吃了一碗粉”那麼胡萬會繼續做文章說老六拿著槍逼著賣涼粉的做假證,那麼賣涼粉的即使說的是真話,這些旁觀者也不會相信,何況老六拿著槍指著賣涼粉的腦袋他還是說道“吃了兩碗粉”(賣涼粉的此時應該是在胡萬的無形威脅下說的假話) 所以人們更加堅信老六吃了兩碗。

胡萬知道老六隻吃了一碗粉,他和武舉人要的不是到底吃了多少粉的答案,(要的是敗壞剛來的縣長這群人的名聲,一碗粉值不了多少錢但新上任的縣長這幫人的名聲壞了後續就很難立起來),碰到老六太年輕,在胡萬的激將和武舉人慫恿下一衝動就剖腹了。

老六的死的確很冤 是死在別人的陰謀詭計和自己的年輕衝動上。


那麼你有什麼看法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共同探討。


影視有約


《讓子彈飛》確實一部難得的佳作,劇中看似一個吃粉的偶然的事件,實際上是黃四郎刻意佈置的一個局,而目的則是給姜文這個新來的縣長一個下馬威,告訴他,誰才是鵝城的老大。

武智衝與胡萬兩人都是黃四郎的狗腿子,他們特意挑選了六子來開刀,因為六子是縣長一方年紀最小,且涉世未深,做事衝動,試想如果是其他的人,肯定也就不會出現後來的被逼的切腹取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a0930001ee2091ab51a4\

電影攻略坊


這是黃四郎與胡萬安排好的,要給縣長一個下馬威。縣長一上任說要給鵝城的百姓一個公平,他們就誣陷縣長的兒子小六吃了兩碗粉給了一碗錢,看似事不大,但卻關係到縣長公信力的問題,小六被他們一唱一和的抵擋不住,為證清白,剖腹取粉,中計而亡,我們感覺到稍微有些可笑的同時有些難以理解,其實這算是政治鬥爭的縮影,一定會有犧牲品,如果小六不死,解釋不清,或則將錯就錯承認自己錢給少了,勢必要影響群眾對縣長新政的信心,黃四郎以後也會想其他方法搞破壞,中計死了,也就使縣長跟黃四郎結下了大仇,更堅定了他殺富濟貧的決心。而那些土豪鄉紳的惡劣由此可見一斑。





小主宰嗚啦啦


這場戲就好比當年抗戰中的你來我往的過招,我八路軍對日軍實施了一次百團大戰,打擊了一下日軍,小鬼子肯定不能就這麼算了,然後鬼子就集結兵力對我八路軍的根據地進行了一次大掃蕩,既是威懾又是打擊。



《讓子彈飛》講茶大堂的這段戲是發生在,張麻子打了黃四郎的團練教頭之後,團練教頭說了,“這哪是打我的屁股,這分明是打老爺您的臉”,人家動了你的人就得找回來,來而不往非禮嘛,黃四郎安排說的“既然縣長喜歡斷案,那就安排一點案子給他斷,把賣涼粉的找來”,然後就有了講茶大堂這段戲……



至於用意也很明確,縣長斷案講究個公平,這是要樹立形象,那安排涼粉這出戏的目的是要讓縣長出爾反爾,名譽掃地,吃到肚子裡的東西怎麼證明是多少啊,又不能等到拉出來,哪怕吐出來吐到流黃水人家也會說肯定肚子裡還有,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肚子割開,把胃割開讓大家看看,可是問題來了,肚子割開了人也就活不成了。他們下手的對象挑的也很講究,拿年齡最小最不老成的小六子開刀,胡萬和團練教頭一唱一和,小六子就開了堂破了肚,清白證明了,小命沒有了。



涼粉一事要了張麻子手下一個兄弟的命,那這事肯定不能就這麼算了,然後又有了黃府鴻門夜宴一場戲。《讓子彈飛》的劇情就是這樣環環相扣,全片充滿了姜氏語言幽默。


逝聖歸和


這種人其實有,認死理。但是通過一次吃涼粉而導致自殺的程度確實不會發生,這裡通過誇張的手法來詮釋了什麼是人言可畏,當多數人說1+1=3的時候,那個認為等於2的人會心生絕望,絕望的人什麼事都乾的出來。另外,六子就是個沒什麼文化的小流氓,可能16歲大小而已,這個年齡段是很容易被矇蔽的,不是他不知道剖腹的後果,而是他的意識已經被摧殘到認不清行為後果了。所以當你陷入流言蜚語,感到崩潰的時候,你是最脆弱的時候,自殺也不是沒有可能。更何況自殺還能證明自己的清白,清白是他內心最後一個純潔的地方。


明天得更好


說實話,我並沒看太懂題主想要問什麼,只是因為我太過於喜歡這部電影,所以還是想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電影《讓子彈飛》小六子和胡萬這場戲算是張麻子和黃四郎矛盾正式激化的開始,為何說是正式激化呢?因為在這之前張麻子和黃四郎就已經結了“樑子”。

張麻子初到鵝城便收到了黃四郎送來的一頂帽子,這是黃四郎給張麻子的一個下馬威,隨後張麻子以痛揍了武狀元還了黃四郎一個下馬威,就這樣,張麻子和黃四郎結下了“樑子”。



而胡萬和武狀元合夥坑害小六子正是受黃四郎指使,其實黃四郎一開始並未想弄死小六子,電影中黃四郎明說了是要給縣長安排一個案子來斷,黃四郎只是想讓張麻子知道:在鵝城,我黃四郎是可以一手遮天的,我黃四郎是可以顛倒黑白的,你張麻子不是喜歡主張“公平、公平、公平”,我就誣陷你的乾兒子了,我看你怎麼主持公道。

可以說小六子之死純屬是場意外,也是一次隨機應變的“預謀”,而這個意外以及隨機應變的“預謀”也和小六子的性格有關,小六子是一個耿直的人,他忍受不了別人對自己的誣陷,當胡萬和武狀元發現了這一點之後便開始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最終小六子被激怒。



可能很多觀眾覺得這段戲有些荒唐,實則不然,類似的事情是時有發生的,當一個人被誣陷且被圍觀時是很容易失去理智的,如前些年扶老人被訛詐以死自證清白的事,《讓子彈飛》選擇以這樣的方式激化黃四郎和張麻子的矛盾,一方面增加了戲劇衝突,另一方面也諷刺一些現象。

隨後隨著劇情的發展,張麻子和黃四郎之間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他們之間的恩怨儼然不只是小六子一條命的事,也不只是夫人、師爺以及老二幾條命的事,而是正與邪的矛盾,所以,即便沒有小六子的事情,張麻子和黃四郎註定會成為對手,因為張麻子雖為馬匪,但是他卻一直在做正義之舉,他來鵝城就是來主持公道的,而黃四郎正是張麻子主持公道之路上最大的阻力。



總之,小六子切腹那段戲是整部電影黃四郎和張麻子矛盾激化的開始,姜文這樣安排也是為了增加戲劇性,並且這段戲並不違背邏輯,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有類似事件,在現實中亦有類似的案例,這樣的事足夠觸目驚心,也足夠讓人反思。


草根說電影


有條評論:你看過那個新聞就懂了,司機扶起摔倒老人,老人說是司機撞倒了他,司機為了自證清白,情緒激動,後來跳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