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初中也一定好嗎,小學與初中應該如何對接?

月下0鬱金香


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初中也一定好嗎,小學與初中應該如何對接?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問題。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覺得小學成績不錯的孩子,只要在心態上沒有“跑偏撞邊”,那麼在初中的時候十有八九會成績不錯。但是,偶爾也會例外,比如以下我要說的這名同學。

12年前,我接手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班級,這個班級的班長是一名男生,個字很小,但人和機靈,責任心也非常強。同時,他還有各種才能,比如字寫得很漂亮,記憶力非凡,演講水平很高,而且與同學的關係相當融洽。我只要把班級的任務交給他去做,他肯定不會讓我失望的。

當這個班級升到五年級的時候,我為了提高這個班級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量,於是我在五年級上學期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作業:課餘時間背誦經典名篇,背誦100字加一分,1000字加10分,以此類推。而加的分數越高,期末表彰的時候越能夠領到類似“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之類的獎狀。

當這個任務佈置下去之後,整個班級差不多發了狂,即便下課的時候也是書聲琅琅,而那位班長完全起到了模範帶頭的“火車頭”作用——別人背誦兩三百個字,他每天背誦兩三千個字。記得有一次,這名班長生病了,但在生病掛點滴的時候,他還是在村保健站輸液的時候背誦課外的經典名篇,整個病房的患者都嘖嘖稱讚。

按照常理,這麼優秀的孩子到了初中之後,成績名列前茅是必然的事情,但是一升入初中之後,這名同學卻在班級中一些學渣的帶領下“浸泡”在網吧中玩網絡遊戲,經常性缺席。一次,學校的宿管在查房的時候沒找到這位同學,就馬上聯繫這位同學的班主任,班主任又找到這位同學的父親。於是,一群人連夜尋人,找了大半夜,終於在網吧找到這傢伙的蹤影……當然,這位同學的成績也是有初中剛開始的名列前茅的“雲端”跌入年級最後幾名的“谷底”。

小學成績很差的同學,特別是語文科目,到了初中之後很難迎頭趕上;小學階段成績很好的同學,如果繼續保持努力的石頭,那麼想要繼續保持優秀的成績,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因為自己小學時的成績沾沾自喜而自誤,則很難繼續優秀,因為做好小學到初中的“無縫對接”,不單單看學習天賦,更靠平時不懈的努力。


微雨潤苗


這麼看:

成績好的原因,如何對接,到初中好的繼續好,差的轉為好……

一是先分清成績好與差的原因。小學識記的知識比較多,聽話的老實的孩子成績好,尤其是女孩子更是突出……簡單識記嘛。

二是六年級已經出現分化,不一定到初中……小學高年級以上,初中需要思維能力了……所以小學好,初中不一定好,小學差,初中也不一定繼續差……一切從頭開始……初中聽話的孩子不一定全成績好……

三是應當未雨綢繆,提前預防分化,平穩過度……或者逆襲上升……記憶與思考並重,尤其關注思考……男孩子重視英語等識記學科……女孩子重視數學等思維學科……精選題目,一題多做,做熟做透……不要貪多嚼不爛,力戒夾生飯……

四是即使遇到了分化,也不要著急,自亂陣腳……青春初期的孩子盲目成熟……慢慢引導,不易操之過急……家校攜手,給孩子提倡今日事,今日畢,準時完成作業……提倡有益的體育活動……一旦有早戀傾向,採取系列措施……多管齊下……

總之,孩子自小學進入初中,一切皆有可能……未雨綢繆,關注思維,家校攜手,避免早戀……就成功了一大半……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難困惑,隨時交流,祝你成功。


追求有趣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小學知識簡單,以記憶為主,孩子稍加用功便能學得很好。而初中知識邏輯性更強,需要理解的東西更多,單純依告記憶已不能應對學習任務。很多孩子不適應這種轉變,成績發生滑坡。二是個別孩子到初中貪玩,對學習不重視,例如很多孩子沉迷遊戲。三是孩子學習方法不對。很多孩子剛進入初中,還用小學的思維和習慣進行學習,學習方法不正確,沒有進取意識。以上原因無論哪一個,都會造成學習成績下滑。

如何進行小學和初中的對接呢?首先,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在孩子的學習習慣上一定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培養他們探究意識,而不是死記硬背地學習。當然,如果孩子即將面臨上初中,家長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一是對孩子的學習做好規劃,幫他們制定出學習和複習計劃,不要芒目學習。二是要鼓勵孩子遇到問題嘗試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再去求助他人。三是和學習好的孩子進行溝通,遇到難題讓學習好的孩子講解,因為孩子的語境與成人不一樣,成人的思維有時候無法解決孩子的問題。四是培養孩子競爭意識,讓他們產生趕超他人的意願,這比什麼都重要。五是看到孩子優點,多加鼓勵,不要打壓和諷刺。

以上是個人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情感故事集結號



看到題主的問答,讓我想起了一篇文章《傷仲永》,小仲永非常聰慧,會背文章和古詩,村裡人稱之為“神童”,其父非常得意,就常帶孩子四處顯擺,從而荒廢了孩子的學業,多年後,仲永與正常人無異,其實這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也就是現在的家庭教育問題!



那麼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初中也一定好麼,這個可不一定,主要有兩個原因:

(1)孩子成績跟家庭教育有關!

在小學一般在家附近上學,離家比較近,父母知道孩子情況,會對孩子進行管控與教育,有的家長甚至還監督孩子做作業,所以一般孩子在小學成績比較好,而到了初中,孩子離家遠,有的孩子住校,導致家長沒辦法教育孩子了,很可能造成孩子釋放天性,成績不理想!

我就親身見過這事,村裡有個夥伴在小學時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可到了初中後卻突然不會了,原因很簡單,在沒父母的管控下,自己迷上了遊戲,從此耽誤了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在初二時就退學了!

(2)孩子成績與身體生理發育(早熟)有關!

有的孩子生理發育早,比較早熟,小學就知道認真學習,所以成績會一直很好,而到了初中正值青春叛逆期,對學習不認真,會導致成績不好;而有的孩子在小學看著很笨,可到了初中突然“開竅”,成績突飛猛進,所以孩子的成績跟身體發育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那麼該如何做好小學與初中完美對接呢?主要還是跟家庭教育有關,父母在孩子進入初中後,要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及適應環境的能力,有空就多陪孩子聊聊天,談談學習情況,樹立孩子學習觀,給孩子一個身心健康發展的指導!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對於小學與初中如何對接,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流子佳


不一定!關注好孩子初一的學習動態,成績出現滑坡及時幫孩子做出調整!

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初中未必學習也一定會好。沒有必然性,更多的取決於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方法。

小學和初中畢竟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階段,其學習的內容自然不同。初中突然增加的很多課程,會讓剛上初中的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所以學習能力不強或者學習方法不好而又不夠自律的孩子就會出現成績滑坡。

而那些平時靠著機靈和小聰明能夠考得很好的同學,進入初中之後就再也無法發揮其聰明勁兒了。他們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小聰明在初中階段居然不如小學好用,再想逃懶已然成為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們已經習慣於過去的模式,哪裡會跟著做出轉變,所以必然就會被落下,就會出現成績滑坡。

小學與初中的銜接非常關鍵,銜接不好,孩子就會成績下滑,並對學習失去興趣,最後可能會破罐子破摔,連高中都考不上。作為家長,一定要緊密關注孩子的學習動態,掌握其成績變化,及時進行干預,幫助孩子解決不能夠適應的問題,讓孩子在進入初中以後也能夠很快的適應新的學習生活,更好的學習和提高自己。

如果孩子的成績出現下滑,就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看看是不是課前沒做預習,課後沒做複習;是不是對於該記牢的知識點沒有記牢靠,是不是沒能認真聽課,是不是存在聽不懂的狀況等。只有解決掉這些問題,孩子的學習才能穩定,小學與初中的銜接才能平穩牢靠。


老春開聊


小學成績好的孩子,初中不一定好。但小學成績不好的孩子,初中學習好的也會特別特別難。

小學基礎不錯的孩子到初中成績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初中剛好是孩子的青春期,比較叛逆,引導不得法時,孩子學習動力消退,成績自然下滑。再比如孩子適應不了初中生活,孩子不喜歡某門學科的老師……因素太多太多。

小學初中的對接,其實除了知識上的對接外,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對接。初中考試學科一下子多了好幾門,學習任務成倍增加,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導、陪伴,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作具體的指導。多與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各方面情況也是很有必要的。


小語自媒


沒有絕對,只有相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