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今年年初的時候,周杰倫又雙叒一次登上了微博熱搜。

事件源於周杰倫在ins上分享了一張《以父之名》mv的截圖,還配了這樣一句超拽的中文:“告訴你們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16年前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一個公眾人物,在社交平臺上說出這樣的言論,如此“狂妄自大”我想也只有周杰倫了。

畢竟真的就像他說的,16年前他創作的那些熱門歌曲,像《以父之名》、《晴天》、《三年二班》、《東風破》,到今天還在被我們循環播放著。

也不難怪網友們紛紛會在微博相關話題下留言:

“ 別人這麼說就是裝逼,不自量力。周杰倫這麼說……對對對,你說的對,完全無法反駁,畢竟我現在都還在聽他的歌。”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儘管周杰倫年少成名,但外界對他的質疑之聲卻從未停歇過。

當年我們的父母就曾對“形象不佳”又口齒不清的叛逆少年嗤之以鼻過,有人在知乎這樣提問:“周杰倫是否被神化了?”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有網友在下面留言:“周杰倫早就江郎才盡了,麻煩你們不要再神化他了。”

事實上,在我看來,周杰倫並沒有被神話,他也不是神。

他只是很多人的青春。

儘管這些人裡面,有的人已經成家立業、有的人正迎來中年危機、有的人已不再少年,身材也有些走樣。

但只要提到周杰倫這三個字,還是能第一時間回憶起那個曾經年輕瘋狂的自己。

回想起19年前,一個名叫周杰倫的年輕人帶著張同名專輯《JAY》橫空出世。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性格內向,又時常帶著一頂棒球帽的“怪男孩”在日後可以火成這樣,甚至一火就是20年之久。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儘管性格低調內向,但也無法掩蓋周杰倫的光芒,剛出道的周杰倫在第二年就憑藉著《Jay》擊敗了包括那英、王菲等一大批老前輩,抱走了最佳國語專輯獎。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第12屆金曲獎,羅大佑與伍佰給周杰倫頒獎

這樣一戰成名的經歷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過可能連周杰倫自己也沒想到,那座獎盃只是他輝煌人生的第一步。

那之後,周杰倫幾乎拿遍了音樂領域大大小小各種獎項。

維基百科有一個專門條目叫“周杰倫音樂獎項記錄”,只收錄他個人獲得過的金曲獎榮譽。

2002年-2008年連續七年唱片銷量亞洲冠軍2002年-2009年連續八年唱片銷量大中華區冠軍15座金曲獎、4次最佳專輯,以及各種“最多記錄”的保持者

甚至早在2003年,周杰倫就登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時事週刊《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封面。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時事週刊,能夠登上《TIME》封面無疑是對周杰倫最大的肯定。

不僅如此,同年的7月16日,全亞洲有超過50家電臺,在同步首播周杰倫新專輯《葉惠美》的主打歌。

在那天,全球超過8億人同時聆聽《以父之名》。

後來,這一天被定為“周杰倫日”。

更讓我感動驕傲的是,7年後的12月31日,為表彰周杰倫對華人音樂界的巨大貢獻。

在洛杉磯度假的美國庫比蒂諾市長黃少雄專程趕回灣區觀賞周杰倫的演唱會,並正式宣佈當天為庫比蒂諾的周杰倫日。

在周杰倫自己還說不溜“abcd”的時候,已經讓美國人都學會了“哼哼哈兮”。

這也是為什麼周杰倫“膽敢”誇下海口說自己從不聽別人的歌,畢竟他才是引領潮流的那一個。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華語樂壇新舊更迭的速度很快,很殘忍。

很多歌手在我們的記憶裡都如曇花一現般,火的很快,消失得也快,比如阿杜、比如刀郎。

但有些人,有些歌並不會因為時代的更迭而被淘汰。

因為他們永遠都不會隨波逐流,跟著潮流走,相反的,他們是一群創造潮流的人。

在周杰倫之前,情情愛愛的老式情感還是華語樂壇的主流,曲調大多四平八穩,歌詞也單調重複。

是周杰倫出現,讓大家眼前一亮:原來音樂還可以如此炫酷多元。

《開不了口》、《簡單愛》,周氏情歌的經典,連隔壁鄰居都明白我的感受。

《忍者》、《龍拳》、《雙截棍》,讓我們熱血沸騰,也讓父母扶額搖頭。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外婆》、《聽媽媽的話》,讓我們看到酷男孩也有溫柔的另一面。

《煙花易冷》、《青花瓷》,將中國風運用到極致,並喜提春晚。

《七里香》、《晴天》裡的小黃花,從出生那年就飄在我們的記憶裡。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儘管周杰倫有許多歌在剛推出的時候並沒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但隨著時間的沉澱,人們開始慢慢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十幾年後再聽周杰倫才發現,原來不是周杰倫跟時代格格不入,而是周杰倫的創作太過超前。

尤其是面對如今這個重新被口水歌佔領的樂壇,當我們聽著隨處可聽的“喵喵叫”的時候,我們無比懷念那個酷酷的周杰倫。

我相信,十年後的周杰倫還是可以驕傲的宣佈,“為什麼我很少聽別人的歌,因為我寫的歌,到現在還在流行。”

而我們還是會一如既往地寵著這位小公主。

畢竟那時候,我們的手機裡還是在放著聽他的歌啊。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現在偶爾回憶起那年第一次聽杰倫的歌,還是會忍不住回憶起那段最青蔥的歲月。

那時候,我們沒有手機也沒有MP3,想要聽歌只能存錢磁帶。

雖然條件簡陋,但周杰倫的歌卻是我們課餘之外最好的享受。

對於我們來說,這每一張專輯、每一首歌的背後都有一段難忘的回憶。

“深度揭露江郎才盡周杰倫,到底還會被吹多久?”


時間雖然過的很快,但周杰倫好像一直陪在我們身邊。

無論我們身處何地,只要熟悉的旋律響起。

我們一定會忍不住跟著哼唱起來:

“為你蹺課的那一天,花落的那一天,教室的那一間。我怎麼看不見。”

“消失地下雨天,我好想再淋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