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不上市的中國第一藥企:靠板藍根出名,年銷售額超700億

大家都知道,很多企業在做大做強之後,都會積極尋求上市。因為上市不僅是實力的象徵,還可以“圈”到很多資金。但也有一小部分企業即使發展得相當強大,但始終堅持不上市,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任正非的華為、陶華碧的“老乾媽”,還有宗慶後的娃哈哈。他們的企業都是各自行業的領軍者。而在中國的醫藥行業,也有一家堅持不上市的大企業,它旗下的板藍根可以說是無數中國人從小喝到大的良藥。

堅持不上市的中國第一藥企:靠板藍根出名,年銷售額超700億

​這家堅持不上市的企業就是揚子江藥業,它的創始人叫徐鏡人。和任正非等企業家一樣,他在領導揚子江藥業時堅持不盲目上市,不走陌生的產業道路。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揚子江藥業在2017年的總銷售額突破了700億元人民幣,還摘得中國醫藥工業企業百強榜第一名、化學制藥行業工業企業綜合實力百強榜第一名、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第一名、中國品牌價值評價醫藥健康板塊品牌強度第一名等多項行業第一的榮譽。去年,它的銷售額又增長了近15%,超出行業平均增幅,業績喜人。

堅持不上市的中國第一藥企:靠板藍根出名,年銷售額超700億

​徐鏡人是江蘇泰州人,他曾經當過兵。退伍後,他沒有選擇去工廠工作,而是用幾千元的資金開始獨自創業。20世紀60年代末,他創辦了揚子江藥業集團。起初,揚子江藥業只是鎮上的一個製藥車間,設備非常落後,而且還連年虧損。但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他並沒有輕易放棄。到80年代末,他的“板藍根”一經面世就大獲成功,在之後還成為了國人必備藥品。

堅持不上市的中國第一藥企:靠板藍根出名,年銷售額超700億

​當年上海爆發了非常嚴重的甲型肝炎,患病者近三十萬,而坊間又傳出板藍根可以治療肝炎的傳聞,於是市場上的板藍根都被搶購一空。面對巨大的供應需求,因為他在當地生產的板藍根小有名氣,所以接到了四百萬包板藍根的生產任務。而當時他的工廠每月的板藍根產量只有50000包左右,為了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他帶頭加班加點的工作,到年底時才終於成功完成了任務。

堅持不上市的中國第一藥企:靠板藍根出名,年銷售額超700億

​揚子江藥業在在之後的發展一直是穩步上升,僅胃蘇顆粒這一款藥品的銷售額就超過了數十億。揚子江藥業也從當初的簡陋小車間發展成為今天的國內醫藥企業巨頭。這番成就離不開徐鏡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付出。值得一提的是,揚子江藥業自成立以來從未發生過任何醫療事故,而且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抽樣檢查合格率為百分之百,被社會公認為藥品質量優異的良心企業。

堅持不上市的中國第一藥企:靠板藍根出名,年銷售額超700億

​此外,徐鏡人至今仍堅持不上市。目前揚子江藥業旗下有二十多家子公司,而且沒有任何債務。一項機構調查顯示,如果揚子江藥業上市,其市值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而作為創始人的徐鏡人的身家也會翻倍。然而,徐鏡人並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公司上市後如果發生資金鍊斷裂的問題,不僅需要用資金償還債務,而且一旦與資本掛鉤後,揚子江藥業堅持做“好藥”的初衷就有可能被侵蝕。如此有堅守、有道德觀的企業家,讓人不得不敬佩。

堅持不上市的中國第一藥企:靠板藍根出名,年銷售額超700億

​醫藥對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物品,而生產這些醫藥的企業在經營時必須時刻以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能為了利潤放棄原則,更不能為了金錢放棄良心。所以,像徐鏡人這樣的企業家是非常值得其他醫藥界同行學習的。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