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將領黃維軍事水平到底怎麼樣?

天翼用戶58944


黃維是黃埔一期畢業,陳誠土木系的得力干將,參加過東征、北伐、“圍剿”紅軍、抗戰,最後在解放戰爭淮海戰役中被俘。

個人覺得黃維在國民黨將領中不算突出,也不算太差,中等偏上還是有的。

理由有二個:

第一,黃維膽略過人。他的成名之戰應當是1937年血戰羅店。當時,黃維任是十八軍六十師師長,奉命防守羅店。

大家知道,羅店在淞滬會戰中被稱血肉磨坊,黃維硬是守了一個星期,全師傷亡殆盡,連師部非戰鬥人員都上了前線。

這一仗充分體現了黃維的勇猛和韌勁。這雖然不是衡量指揮藝術的標準,但卻是基礎。

至於淮海戰役,主要國民黨軍內部出了問題。當時,黃維雖然被圍困,但他提出以四個師齊頭並進的打法還是非常具有針對性的。

正因為如此,地下黨員廖運周才主動要求打頭陣,然後臨陣起義,打亂了黃維的部署。

第二,以黃維的性格,能如此受到重用,足以證明其能力。

黃維性格迂腐,從不拍馬屁。

抗戰時期,杜聿明入緬作戰失利回到國內。前來部隊點驗損失的正好是黃維。杜想讓這個同學照顧點,沒想到碰了一鼻子灰。

這樣一個書呆子脾氣的人,先後受到蔣介石、陳誠的賞識,如果沒有一點真本事,是不太可能的。

在國民黨集團,像黃維這樣清正廉潔、不拍馬屁的將領非常少見,即便如此,黃維還能做到中將兵團司令,說明著實有過人之處

至於黃維“書呆子”的來歷,看他性格就知道了,他有文化,又過於耿直,不善於變通。

黃維被俘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並不認罪,認為這只是各為其主,如果國民黨勝利了,那他就是有功之臣。

在戰犯改造所,他利用業餘時間固執地研究不可能實現的“永動機”。

最後,他是最後一批被釋放的戰犯,思想頑固可見一斑。


鄣南煮史


黃埔一期出身的黃維,能進入黃埔軍校是經方誌敏安排經由中共江西地下省委負責人介紹的,青年時期的黃維以共產主義為信仰。

個人認為,黃維的軍事實戰水平和軍事理論素養在蔣軍中皆屬上乘,人品更沒的說,是條好漢!他在雙堆集的戰敗不僅僅是單純的軍事失敗,更多是他所屬的集團政治上的失敗。

電影《大決戰》中的黃維

黃維是“小委員長”陳誠“土木工程系”的骨幹成員,在28歲那年成為陳誠起家部隊十一師的旅長,30歲接任陳誠成為十一師師長,34歲成為十八軍軍長。十八軍是什麼概念?你懂得。如果黃維軍事素養不行,陳誠能讓他當基本部隊的軍事主官?要知道軍隊就是陳誠這樣的政客的第二生命!

讓黃維打出聲威的正是1937年淞滬會戰的“血戰羅店”,在友軍幾乎崩潰的境況下,他以六十七師師長的身份率部死守羅店整整一週,連師部直屬人員全都上了前線,戰到最後全師只剩一千多人。黃維也正是在血戰羅店後被提拔為王牌十八軍軍長,這可是實打實打出來的!

血戰羅店士兵

隨後黃維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在家鄉江西有力抗擊了日軍,粉碎了日軍迂迴德安的計劃,為德安大捷做出了突出貢獻。這些都說明,黃維還是很能打的。說他書呆子,一方面指他剛正耿直堅持原則;二是他確實軍校讀的多,搞軍事教育也多。

黃維先後讀了黃埔軍校,陸軍大學,還曾去往德國深造軍事,兵書讀的多。再者他1939年任中央陸軍軍校教育長;1944年任青年軍編練總監部副總監,蔣掛名總監;1947年還籌備創建了以西點軍校為樣板的新制軍官學校,擔任校長。

雙堆集戰場

至於後來黃維被蔣從學校拉出來就任新編的十二兵團司令長官,在雙堆集被我軍圍殲全軍覆沒,黃維本人也成了俘虜,已經是非戰之罪了,換誰都無力迴天。



司馬砸光


黃維的軍事水平,只能呵呵了!

黃維是江西人,經方誌敏介紹進入黃埔軍校,成為黃埔一期學員,他的同學宋希濂,後來成為了殺害方誌敏的劊子手!

1938年,黃維34歲,擔任了18軍軍長。黃維在國民黨陳誠的土木系混的風生水起,卻沒想到這個貌似強大的紙老虎,早晚有一天會滅亡。

黃維主要參加了幾次戰役,給你一一分析。

1,淞滬會戰期間,黃維擔任第十八軍第六十七師師長,羅店之戰中,黃維面對日軍瘋狂進攻,死守一個星期,羅店成了“血肉磨坊”。黃維手下的三個團長,一個戰死兩個重傷,連文書、伙房都上戰場了。戰鬥結束,一個師只剩下一個團不到。黃維一方面獲得了忠勇敢戰之名,另一方面也獲得了“書呆子”的名聲。

黃維的“書呆子”戰法完全符合國民黨將領群像,一方面死戰不退,另一方面沒有正確的戰略戰術。只能評一句——精神可嘉,水平太差!

1939年,黃維和關麟徵交惡,因此被雪藏。

2,1948年,長期從事軍隊訓練工作的黃維被啟用,參與了淮海戰役。黃維擔任十二兵團司令實在是逼不得已。因為原定的兵團司令是黃埔四期的胡璉,但蔣介石害怕胡璉鎮不住一期二期的老師兄們,只好讓黃維當了兵團司令。黃維兵團下轄四個軍,即第十八軍、第十軍、第十四軍、第八十五軍以及第四快速縱隊,實力相當雄厚。可是黃維11月8日離開駐馬店,25日就被困在雙堆集,國民黨不斷空頭物資,將士們說,不要物資就要胡總司令(胡璉),可見黃維有多渣。21天后,黃維兵團被全殲,胡璉等人逃脫。

黃維長期擔任軍校教官,突然擔任大兵團作戰,難免出現猶豫寡斷貽誤戰機的情況,這是蔣介石陳誠的重大失誤。可是黃維關鍵時刻不知道重用羅廣文胡璉,放手部下去做,這就是黃維的問題了。

被俘虜後,黃維成為新中國被改造的國民黨戰犯,後來特赦後呼籲兩岸對話統一,也算是發揮了餘熱。

我覺得黃維在黃埔一期將星如雲的大背景下,實在是有點太水了,你覺得呢?


歷史知事


作為黃埔一期的天子門生和蔣介石的嫡系親信,在將星璀璨的兩黨將領中,黃維軍事水平到底如何呢?我們先看一下黃維指揮的最著名的兩場戰役:第一場是1937年淞滬會戰中的羅店戰役,第二場是在淮海戰役中,最終兵敗被俘的雙堆集戰役。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狂妄的日寇妄圖3個月內滅亡中國。為抵抗日寇侵略,國民政府在淞滬戰場投入了國軍最精銳的主力,這其中就有國民黨主力軍之一的第18軍,黃維則擔任了第18軍第67師師長。

面對訓練有素、士氣高昂、裝備精良的日寇,全面落後的國民黨軍隊打得極為慘烈,一個師的部隊甚至在幾個小時內就消耗一空。傷亡極為慘重的國軍急需援軍,但是由於交通、後勤、裝備的全面落後,大量部隊只能靠徒步向淞滬戰場進發。


為給援軍爭取時間,也為了阻止日寇的登陸,在羅店鎮這個僅有三平方公里的小鎮上,以羅卓英第18軍為主力的國軍精銳,與日寇浴血奮戰。時任第67師師長的黃維奉命堅守陣地,在陣地上,黃維率部與日寇反覆爭奪,不放棄一片陣地,面對日寇的優勢兵力和先進武器,黃維率部隊堅守陣地一星期之久。

打到最後,黃維手下的三個團長一個犧牲,兩個重傷,他的師部除了他自己,只剩了一個必須的電報員了。面對如此慘烈的傷亡,黃維依然不為所動,始終堅守陣地。從戰場上退下來後,黃維的六十七師活下來的人甚至連組成一個團都不夠,可見戰況之慘烈。羅店血戰,既是黃維的成名戰,也是他的外號“書呆子”的來源。



因為很多人認為黃維指揮呆板僵硬,不知變通。其實這種說法,是典型的馬後炮,“站著說話不腰疼”。羅店血戰之時,面對日寇精銳部隊的進攻,只能是實打實的打硬仗,這是實力與意志的比拼,不存在任何取巧的可能。正是黃維堪稱頑固的堅定意志,最終守住了陣地,為援軍贏得了時間。羅店一戰,黃維不負抗日英雄之名。


而在1948年淮海戰役中,黃維的第12兵團被解放軍包圍於雙堆集。陳賡大將對黃維這個黃埔同期同學十分了解,他知道黃維迷信書本,墨守成規,因此採用放棄陣地,誘敵深入的辦法,黃維果然上當,黃維兵團進入伏擊區,最終被消滅。

雙堆集戰役,似乎顯得黃維書呆子氣十足,頑固迂腐,紙上談兵,難稱良將。但是,必須要說明的是,黃維此時的面臨的對手是粟裕大將和陳賡大將,尤其是粟裕大將,哪怕國共雙方全部的將軍加起來,也找不出幾個能做粟裕大將對手的人,黃維輸給粟裕大將,再正常不過。

更何況,黃維擔任12兵團司令完全是趕鴨子上架,在此之前的數年間,黃維早已離開了一線部隊,無論是對部隊,還是對手下將領,都十分不熟悉。

作為蔣介石的鐵桿兒“忠臣”,黃維的軍事素養毋庸置疑,無論是北伐戰爭還是抗日戰場,黃維的表現都堪稱出色,在國民黨的將領中也屬上游。但是黃維意志堅定到近乎頑固迂腐的性格,也決定了黃維的軍事上限。黃維是個優秀的將領,但也僅僅是一名優秀的將領,他難稱名將,更不是軍事天才。


鳶飛九天2018


黃維,國民黨高級將領,黃埔一期畢業生,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緬甸反攻等戰役,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其中在淞滬會戰中表現神勇。後在淮海戰役中被俘,1975年特赦,後致力於兩岸統一和研究軍史,1989年3月20日,因勞累過度,心臟病突發,在北京逝世。

黃維有一股書生氣,受儒家思想薰陶,他的性格秉承儒家的“君子之道”,為人處事光明磊落,但是比較固執,因此被人說其為“書呆子”氣。



黃維的軍事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黃埔軍校畢業後當排長,1933年就升為師長,成為陳誠土木系的干將,1935年獲得少將軍銜,1937年任18軍67師師長,奉命堅守號稱“血肉磨坊”的羅店,在面對有絕對有優勢的日軍,67師足足堅守了一個星期。1938年5月,34歲的他升為18軍軍長,1940年11月晉升為中將。在淮海戰役中由於自己的“書呆子”氣和廖運周率部起義,導致被解放軍圍困在雙堆集,12兵團雖說被圍,但是戰鬥力強悍,解放軍中原野戰軍沒有拿下他,後在得到華東野戰軍的五個縱隊後花了整整12天才拿下黃維兵團,黃維乘坦克突圍,但是坦克中途出故障,後被解放軍俘虜。



他的“書呆子”氣在被俘虜後也不曾改變,被俘虜後不服氣不配合,堅決不再對杜聿明、邱清泉的勸降書上簽字。後被關進戰俘營,他是頑固不化的典型,先是留鬍子不剃,後寫《石灰吟》、《正氣歌》自勉,後叫寫懺悔,他拒絕寫,認為自己無罪可悔,唯一慚愧的是十幾萬的軍隊毀在自己手裡。他還挖苦譏諷認罪悔過的其他戰犯,對於關押的日本戰犯不勞動,他破口大罵:“我們再有罪也沒有日本人罪大,憑什麼日本人可以待著,我們就要勞動?”

由於他的“書呆子”氣,使他成為最後一批被特赦的戰犯,也是由於他的“書呆子”氣使他成為國民黨將領中的另類(不貪不腐),敢於自面批評領導、同事等,親自找何應欽理論,直言批評杜聿明。被特赦後,他致力於促進兩岸交流,組織並參加古舊會,併為兩會積極提意見,晚年他也很愛寫寫書法。全國政協對他的評價為:“為人耿直,尊重感情,個性剛強,生活簡樸,為人稱道”。

總之,被稱為“書呆子”氣的黃維將軍的軍事水平在同時代算高的。他可去德國留學的!

不知大家的看法?


司馬長史


黃維的軍事水平,正道有餘,應變不足,忠勇有餘,詭謀不足,“書呆子”的稱號非常合適。

黃維(1904-1989)作為黃埔一期生,從軍二十餘年,為人堂堂正正,鐵面無私而又有些書呆子氣。軍事領域,黃維是一位正將,打仗勇猛,有條有理,但智謀並不是很出色。可以頑強堅決地完成上級部署的任務,但是遇上更復雜的情況也可能應變失措。“書呆子”其實未必是個貶義詞。

下面簡單回顧下黃維的從軍歷程。

黃維是在方誌敏的安排下進入黃埔一期的,曾參加北伐、東征,國共分裂後成為陳誠的嫡系,1932年擔任18軍11師31旅旅長,1933年升為11師副師長、師長,期間參加了對蘇區的第四次、第五次圍剿。

抗戰爆發後,黃維任18軍67師師長,在淞滬之戰的羅店之戰,面對日軍猛攻,黃維堅守了一週,三個團長一死二重傷,指揮部的文員全部持槍上陣。此戰充分看出黃維敢打硬仗的虎將本色。

1938年,黃維升調第十八軍軍長,在會戰中與日軍大戰。1939年又任54軍軍長,在雲南防範日軍迂迴。後因與9集團軍司令關麟徵(黃埔一期同學)矛盾,調任中將高參(其實就是閒居)。

1944年,黃維調任青年軍編練副總監(總監羅卓英),主持工作一年多,編成青年軍三個軍,成為國府後期的精銳。1947年黃維又先後擔任31軍軍長、國防部聯勤總部任副總司令和新制軍官學校校長。可以看出,黃維軍事理論和事務性工作確實有一手,書呆子當校長也很合適。

1948年8月,國民黨為了應對淮海大決戰,匆忙建立了12兵團,彙集國軍四個軍精銳部隊,被稱為“王牌中的王牌”。書呆子黃維被從校長寶座拉過來擔任司令。副司令則是黃埔四期的胡璉。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雖然擁有優勢兵力,但各部相互推諉,臨敵躊躇,唯有黃維帶著12兵團,一頭從華中向徐州猛衝過去。當然,最終黃維被包圍在雙堆集,遭到解放軍圍殲。

為此,12兵團的將領都罵黃維,說要是讓胡璉帶隊,絕不會這樣。這話說的沒錯,胡璉的特點就是滑頭,行軍緩慢而謹慎,換成胡璉帶隊,只怕等到淮海打完,12兵團還出不了華中剿總轄區呢。這樣至少還能保住12兵團。

(帥氣的黃維)

可是,國軍之所以輸給解放軍,除了政治原因外,不就是因為胡璉這樣精緻的人太多了,黃維這樣呆的人太少了麼?個個都只圖保住自己勢力,救援友軍其徐如林,遭遇大敵撤退如風,結果優勢兵力成為一盤散沙,被解放軍各個擊破。要是國軍個個都是黃維,至少不會崩潰得這麼快吧。

當然,黃維在奇謀方面確實比較短板,這也和他為人方正有關。國軍中都知道黃維是個鐵面無私沒趣味的人,杜聿明、俞濟時這些人都不敢在他面前犯戒律。因此,他也看不穿廖運周的計謀,被廖運周不但帶著一個師起義,還匡走了不少大炮坦克。

總之,黃維作為軍人,稱不上一流名將,但算得上一個可靠的二流猛將。在一個健康的軍事體系中會很好發揮螺絲釘的作用,但在國軍這樣一個四分五裂、各懷鬼胎的團體裡,這是委屈了。

最後多說一句,黃維為將,為官都是無可指摘的,但私生活方面卻值得商榷。他自己願意搞永動機是他的事,但是讓他夫人為此含辛茹苦這麼多年,丈夫的職責是缺失很嚴重的。

(黃維發明的永動機)


巴山夜雨涮鍋




黃維是一箇中國典型的士大夫式的人物,他堅持自己的信仰,任何時候不改初衷。他不喜歡私下拉幫結派,潔身自好。他在國民黨中央軍中是最喜歡學習的那一類軍官,與時俱進,然而他進步的越快,就顯得和別人越不搭。

黃維是那種不懂什麼叫背叛的人,他一生忠於國民黨,忠於蔣介石,做一名不問政治的職業軍人。就算在戰犯監獄中改造的漫長日子裡,他從來不罵蔣介石。黃維在監獄中,藉口自己有機械天份要研究永動機,躲避政治學習,拒絕認罪,6次特赦,別人都出去了,他還在要把監獄坐穿。直到1975年,中國大陸的政治形勢好轉時,他才被放了出來。

如果談到黃維的軍事能力的話,我個人認為那些說他軍事能力不行的人都是馬後炮,處在戰場之上,恐怕也找不到比他的選擇更好的出路。

如果說黃維能力不行,他又為什麼能在黃埔一期中,脫穎而出,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坐上了兵團司令的位置?



說黃維是書呆子的人,並不準確,但他確實喜歡讀書,從小他畢業之後就回家做了小學教員。

經江西同鄉的方誌敏介紹,黃維來到了廣州參加了黃埔一期的學習。黃埔畢業後,他先後參加了兩次東征,表現優良,深得蔣介石的認可。

東征結束後,因為黃維的在校成績特別好,加上他曾做過教員,回到軍校後,作為優秀學員的他就成了教官。黃維精心選拔年輕有志有為的黃埔學生擔任國民軍的連排指揮官,並在不到一年的教學時間內對士兵加強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深得蔣介石的讚許。

北伐時他已擔任營長職務,並且在江西和孫傳芳的主力決戰時,立下赫赫戰功。1929年,黃維又進入陸軍大學特別班參加了高級軍官的培訓,畢業後深得老長官陳誠的信任和提拔,被提撥為旅長。


1937年,黃維又被派到德國學習西方先進軍事,因為抗戰爆發,他提前回國,於9月擔任十八軍67師師長一職,參加淞滬會戰。羅店之戰讓他一戰成名,他指揮自己的軍隊和日本的精銳部隊血戰一週,羅店幾經易手,手下三個團長或死或傷,全師上下包括廚師都上了戰場,戰到最後僅剩1000多人撤出戰鬥。

這一場戰鬥打完,有人說他指揮死板僵硬,還送他一個書呆子黃維的稱號。然而我們來看日本的作戰特點更加死板僵硬,永遠不變的打法,卻讓聰明的中國軍隊連連敗北,原因就在於日本軍人的基本功特別紮實,不投機取巧。在戰場上,大家拼的就是意志,拼的就是基本戰術戰鬥素質,沒有這一點,你的戰術再先進,最後也是輸。



1938年,黃維被任命為十八軍軍長,同時被蔣介石寄以厚望,把他的字從悟我改為培我。

在武漢會戰中,黃維在自己的老家江西和日本人展開了血戰。他經常指揮軍隊對日軍進行分割包圍,打的日本人不得不後退,破壞了日軍對華中軍隊進行包抄的戰略企圖。

1939年,黃維又擔任中央軍的精銳之師54軍軍長一職,到雲南去阻擊日軍,因與關麟徵發生衝突,而辭職回家。在中央軍內和關麟徵關係不和的人特別多,這中間不是黃維的問題,而是關麟徵自己的問題。


1944年,抗戰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蔣介石號召十萬年青學生入軍,但這些學生又沒有軍事訓練和實戰經驗,在黃埔時期就擔任過教官的黃維就有了用武之地,他被任命為副總監,訓練的軍隊後來被編為三個軍。



內戰爆發後,蔣介石還是讓他發揮自己的特長,參加徵兵和訓練的工作。在1947年,黃維更是被任命為新制軍官學校,仿照美國西點軍校的思路,為國民黨培養三軍將領。

1948年底,內戰形勢惡化,戰事吃緊。黃維被派到淮海戰場指揮第十二兵團作戰,後來被中野殲滅。很多軍官因為都是胡璉的部下,他們紛紛指責黃維指揮不力,但後來胡璉來到了軍中,也沒有回天之力。

十二兵團被殲滅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並不在黃維指揮的問題,而在於第110師副師長廖運周是共產黨,所有的作戰計劃都被中野知道。不管是十二兵團是進攻還是防守,所有的軍事部署都被中野得到,並相應做了有針對性的調整。

甚至在最後的突圍中,110師成功的把十二兵團引進了中野的包圍圈,並且在陣前起義,對於12軍團發起反戈一擊。12軍團受到了中野炮兵的特殊招待,之後又陷入了層層包圍,再無回天之力。

黃維就象濟南戰役中的王耀武一樣,被吳化文的起義給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然後才被華東野戰軍撕開了一道口子,殺進了濟南城。王耀武的指揮能力在中央軍應該是沒有人敢質疑的,他在74軍任職期間的赫赫戰功在國民黨中,也沒有幾個人能夠相比,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打破,黃維和王耀武一樣最後結果也不過如此。


新知傳習閣





近百年來,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優秀的將領,而每個將領在軍事上擅長的各有不同。

有的理論水平挺高,而實際指揮水平很一般;有的精於現場指揮,而理論和策劃能力卻很弱;也有的將領,既擅長理論,也擅長實際指揮。

無疑,國民黨著名將領黃維就是那種“既有很強的軍事理論,也有不俗的現場指揮能力”的那種將領。

一、早期作戰英勇,後期出國留學,這大大增強了了黃維的軍事理論能力



黃維作為黃埔一期學員,既是幸運的,同時也很不幸。

幸運的是,能夠在國內頂尖軍校學習,軍事理論增長很快;不幸的是,同期學員實在是過於優秀,例如:胡宗南、陳 賡、宋希濂,杜聿明等。

對於黃維來說,要想在強手中勝出,不僅需要過硬的軍事能力,同時,最好是“朝中有人”。

黃維從黃埔一期畢業後,參加了東征和北伐。由於表現突出,黃維受到了陳誠的充分肯定。

能力不錯,又受到陳誠的器重,於是在短短的幾年中,職位不斷上升。1929年被任為三十一旅旅長;1932年被認命為十八軍軍長;1933年提拔為第十一師師長。

短短几年中,黃維就成為土木系的核心將領。 如果不是因為其才能出眾,而且很受陳誠重視的話,就很難屢次得到升遷機會。

不僅如此,1937年,黃維更是被蔣介石送到德國進行為期一年的軍事深造,這對黃維的軍事理論水平是個極大地促進。

1947年,黃維被調到國防部聯勤總部任副總司令。同年在武漢籌備創辦新制軍官學校,他任校長。

準備仿照美國西點軍校的體制建校,培養國民黨陸海空三軍軍官。

這些安排,都和他出眾的軍事理論有著直接的關係。

 二、有豐富的臨場作戰經驗



黃維不僅精通軍事理論,更有豐富的臨場作戰經驗。

從戰爭形勢的判斷,以及戰鬥中的佈局謀劃,還有指揮作戰的能力來看,黃維的軍事水平,在同期將領中也是水平較高的。

黃維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了他勇猛頑強、敢打敢拼的一面。

他參加過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緬甸反攻等戰役,每次戰役都充分展示出他卓越的軍事才華。

最為突出的是黃維帶領部隊參加淞滬會戰時。1937年9月,黃維臨危接任第十八軍第六十七師師長職,率領部隊開往淞滬會戰主戰場。

在與日軍抗戰於羅店時,黃維帶領部隊面對強敵的猛烈進攻,頑強堅守陣地七天。 阻擊日軍到最後一刻,部隊的三個團長,一死二重傷。黃維的師部除一個電報員堅守崗位外,其他所有人都衝到了前沿陣地,包括文書、炊事員。

部隊傷亡慘重,但最終獲得了戰爭的勝利。黃維也因此一戰成名!

勝利了,也成名了,但付出卻非常巨大,原來三個團的兵力,活下來的士兵不足一個團的兵力。

有人指責黃維指揮戰爭過於按部就班,才導致傷亡慘重,因此被有些人稱為“書呆子黃維”。

不過,也有些人並不那麼認為,因為在淞滬會戰中,至關重要的是羅店爭奪戰。羅店雖小,卻是整個淞滬戰場之關鍵所在。

如果羅店失守,國軍主力將被日寇包圍在上海地區,蔣介石當時下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羅店。

因為日軍的武器裝備相對精良,在當時那種狂轟亂炸之下,沒有他這種勇猛頑強的大無畏精神,要想守住陣地絕非易事。

“狹路相逢勇者勝”,正是“羅店”之戰,充分證明了黃維是有超常的軍事指揮才能。 後來黃維率領第十八軍參加武漢會戰,成功堵截日軍第九師團一部,使日軍迂迴德安的企圖徹底破產。

隨後,黃維又接任第五十四軍軍長,參加對日緬甸反攻戰。

從整個抗日戰爭中,來看黃維的軍事才能,真可謂“可圈可點”。

一次次的戰役,讓黃維的現場指揮經驗無比豐富。

三、參與內戰,敗給陳賡,成為階下囚



在蔣介石挑起內戰前,黃維已經開始著手準備開設軍事學校,培養軍事人才了。

無奈被蔣介石命令上前線帶兵打仗,就任新編十二兵團司令長官。

在淮海戰役時,黃維帶兵支援徐州時,由於指揮作戰不利,太過信任部下,導致被我軍包圍,隨後黃維被俘。

此戰過後,黃維服氣地說:“這不丟人,在黃埔讀書時,他就比我強。”



黃維這個將領,軍事理論基礎深厚,臨場經驗豐富,特別是軍事防禦才能,非常突出。但,統戰全局的指揮能力還有待提高。

總體來看,黃維的軍事水平還是中等偏上的。


藍風破曉


黃埔一期生的身份充分說明了這位國民黨將領特殊的出身,做為中國近代乃至世界近代都聞名於世的黃埔生,他絕對算一位合格的將領。因而軍事指揮能力,他在抗日戰爭中不畏生死的表現便是最後的證明。



戰爭的殘酷性往往會被人們加上別稱,比如一戰時期的凡爾登絞肉機,還有中國抗戰時於淞滬爆發的羅店之戰,被稱為“血肉磨坊”。而黃維做為土木系的骨幹,以十八軍六十七師的師長身份參加了這次血戰,這場戰爭,中國軍隊用前赴後繼的犧牲抵抗住了日軍三位立體式的進攻,而中國軍隊既無制空權,也沒有制海權,但日寇依舊體會到了中國軍人的頑強。



而黃維做為這場戰爭的主角,他用黃埔精神戰勝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戰後整編時,全師僅剩不到三分之一。此後,他跟隨十八軍多次征戰,從武漢會戰到緬甸反攻,他從國內打到國外,抗日戰爭正是因為這批中堅力量,才換來了最終的偉大勝利,所以黃維他是一名合格的將領。



在解放戰爭時期,已經不參與軍事的黃維開始搞起了教育,後來因為新組建了12兵團,老蔣實在無人可用,也因為國民黨派系之爭,所以便把他認為一向老實忠勇的黃維派上了戰場,由他出任十二兵團司令,胡璉為副司令。後其參加了淮海戰役,在雙堆集被圍殲滅,副司令胡璉逃跑,而黃維被俘虜,在被俘虜之後,黃維一度是不想活的,而且還不肯認錯,態度極其頑橫,這離不開他被人稱為“書呆子”的秉性,包括打仗。所以說,黃維的軍事能力在國民黨將領中還有很大爭議,大多數人認為他墨守成規,光會紙上談兵。

但拋開軍事能力不說,黃維參加過東征北伐,深受國民黨三民主義的薰陶,所以他極其忠於他的校長,殊不知國民黨的三民主義在孫中山死的時候就變成了蔣介石的獨裁主義,愚忠說的應該就是黃維。


絕筆歷史


史論縱橫對於軍事水平的看法

前幾天答了關於胡璉的軍事水平,其中縱橫就圍繞“軍事水平”這幾個字進行了簡單的探討,什麼是軍事水平,如何評價一個人的軍事水平。

這其實是一個很複雜的事情,很難有標準的評判標準,既不能以會打仗就說有軍事才能,也不能光靠嘴皮子,紙上談兵的就有軍事水平,尤其不能光憑戰績來說話,打了勝仗的不一定就有軍事水平。

對於軍事水平這幾個字,史論縱橫認為,在敵我水平相當,或者敵多我寡,利用戰略戰術,達成自己的軍事任務,或者達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才是顯示出一個人的軍事水平。

同時軍事水平也應該分為戰略層面和戰術層面的,戰略層面的話是在整個戰爭的宏觀層面進行的,比如我軍林 彪、粟 裕、劉伯承的軍事水平都可以,包括古代的白起、韓信也都很厲害;

戰術水平的話,就是在宏觀戰場的微觀層面進行的,比如長沙會戰中,執行某一次具體軍事任務,能夠突出的完成任務,這方面應該算厲害的。比如袁崇煥在寧遠之戰中,創造性的利用紅衣大炮打退努爾哈赤,再比如在傅作義涿州之戰時,以孤軍守住具有絕對優勢兵力的奉軍,也算守城方面有一定造詣。

結合以上看法,我們來看看黃維的軍事水平到底如何。

黃埔嫡系,土木核心,抗日戰場,一戰成名

作為黃埔一期生,黃維的表現只能說還算一般,相對於胡宗南,宋希濂,杜聿明,陳 賡這些人來說,能力和水平都有待提升。

在東征和北伐過程中,黃維的表現還算出色,得到陳誠的抬愛,因此成為土木系的重要將領,得以快速提升,最後成為土木系的核心十八軍的軍長,可以說,升遷也算夠快的了。

在淞滬會戰時,在德國深造的黃維急忙從回國,在戰場上加入了淞滬戰場,接替六十七師師長,接下來就是淞滬會戰中至關重要的羅店爭奪戰,羅店雖小,卻是整個淞滬戰場之關鍵所在。如果羅店失守,國軍主力將被日寇包圍在上海地區,蔣介石當時下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價守住羅店。

在羅店爭奪中,黃維指揮兵團與日寇發生激烈的戰鬥,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黃維生生守了一個星期,打到最後,黃維的師部除了一個電報員,剩下全部上戰場,就連文書和伙伕都拿槍上了戰場,六十七師傷亡也是慘重的,三個團長一死兩重傷。

羅店之戰可以說表現了黃維的戰術水平,很多人認為黃維在羅店戰役時候指揮死板僵硬,是書呆子行為,其實對於羅店這樣的硬仗來說,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必須具有亮劍的精神。

黃維在羅店之戰表現出的就是這種精神。

關於黃維的軍事能力的一些見解

有些將領善於打游擊,有些將領善於打攻堅,有些將領善於打防守,黃維是屬於善於打硬仗和惡仗的人才,這種人打仗,不顧一切,為達目的,不計任何代價,在對面日寇進攻的正面戰場,正需要這種善於打硬仗,善於打惡戰的將領。

在淮海戰役時,黃維本來已經有退隱之心,但是原定的陳誠的心腹胡璉作為黃埔三期,資歷太淺,所以,把這個黃埔一期並且忠於職守的黃維拉了出來。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在支援徐州的時候,還沒等摸到徐州的邊,就被包圍,然後全殲,說來也是一種尷尬。雖然我軍實力很強,但是也從側面反映,黃維的大兵團作戰能力還是稍有欠缺,有點紙上談兵了。

所以,史論縱橫對於黃維的軍事水平的是,在戰術層面應該還是可以的,但是到了戰略層面,大兵團作戰方面還是有點欠缺,當然這也不怪黃維,黃維在抗戰前期因為和關麟徵有矛盾,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擔任軍隊的培訓工作。到淮海的時候,直接被提拔為兵團司令,經驗方面難免欠缺。

就像,我們公認蔣百里的軍事水平了得,尤其是在國防戰略方面,但是蔣百里先生卻沒有真正的帶過兵,在戰術層面就更不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