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脆弱了。

具體表現為,好好一個人,說被“毀掉”就被“毀掉”了。

比如奶茶這玩意吧,奶是好的,茶也是好的,可湊在一起,就能把中國女人毀掉。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又比如面膜,我每週兩張,敷完挺水嫩的,可誰又能想到,它竟能毀掉女人。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保守估計,我這一年裡,至少被毀掉了180次。

奶茶、面膜、減肥、花唄、熬夜、代購,通通都是豺狼虎豹,把我撕裂得粉碎。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以上我都忍了。

但“被點贊毀掉的年輕人”,又是怎麼一回事?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朋友圈點個贊,手指就會腐爛?我的手機屏幕有毒怎麼的?

講真,現在一看到這種“毀掉體”,我就戰戰兢兢,生怕自己離猝死又近了一步。

就像原本只是頭疼腦熱,上網搜索該怎麼緩解,結果屏幕上彈出的卻是驚心動魄兩個字——腦癌!

你說嚇不嚇人?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傳播焦慮是一種寫作套路——把個體事件當成集體事件,把小概率事件變為大面積事件,忽略量變談質變,無視條件談結果。

比如,有人吃飯噎著了,就宣揚吃飯容易導致窒息,大家不要吃飯。

又比如,有小朋友模仿電視危險動作,就宣揚電視是個壞東西,會導致小朋友跳樓。

就像最近我看到許多關於抖音的“毀掉體”。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這讓我相當困惑。

因為作為一個抖音愛好者,我並不覺得自己被毀了。相反,我在抖音上,發現了許多既有趣又有意義的視頻。比如:

這種親情互動視頻,無數次萌化了我的心。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見義勇為的正能量故事,總能讓人熱淚盈眶。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無數次被撒一嘴狗糧,又一次相信愛情。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作為一個烹飪殺手,我還學會了做幾道菜。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更有我從未見過的廣闊天地。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實不相瞞,作為一個學渣,我最近還在抖音上,聽完了一系列復旦名師的講課。

人生已經如此艱難,工作之餘放鬆放鬆,又有什麼不好呢?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就像70年代的武俠小說,80年代的黑白電視,90年代的電腦網絡,00年代的智能手機,和如今火遍大街小巷的“我們一起學貓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人們對於新鮮的東西,總有一種本能的抗拒。尤其是當這種新鮮,釋放的是批量的快樂。

因為人們總有一種慣性思維,認為痛苦才接近深刻,快樂就意味膚淺。

比如有人告訴你,有一檔電視節目,討論的是生死和疾病。你甚至不用看,就忍不住肅然起敬,認為這檔節目很深刻。

反之,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一檔節目特別好笑,每天中午看兩集,能多吃三碗飯。許多人會本能地嗤之以鼻:“切,又是無腦的綜藝節目。”

可是,請回答我,為什麼讓人快樂的東西,一定是低級的呢?

這種刻板印象,原本就令人費解,不是麼?

製造快樂明明就不是一件易事啊。

一檔能讓人多吃三碗飯的綜藝節目,並不比討論生死的節目更易製作。

不信你看,電視上播放的泡沫綜藝成百上千,又有幾個能真正令人開懷大笑呢?

為人們製造歡樂,又有什麼不堪呢——快樂本身就是意義啊。

一個人失戀了,怎麼哄TA開心?

一個人被同事排擠,怎麼給予TA安慰?

一個人孤獨苦悶,怎麼才能讓TA在這滾滾紅塵中,找到知己和同伴?

這些難道不跟生老病死一樣,值得被研究,值得被討論嗎?

再退一步講,哪怕什麼深刻的意義都不賦予,能讓人在工作之餘,哈哈哈哈放鬆一笑,同樣是一件不錯的事,對嗎?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曾有讀者問過我:“為什麼你也刷抖音,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你難道不該多看名著才對嗎?”

這問題讓我結舌。簡直不知從何說起。

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巴爾扎克瘋狂迷戀咖啡,村上春樹沒事就愛跑步,艾米莉·狄金森特別會烤小麵包,就連我們印象中的“拼命三郎”雍正爺,平時沒事都愛玩Cosplay。

任何人的情緒,都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

這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

失戀了,想哭。有煩惱,想傾訴。看到漂亮的風景和搞笑的段子,就想拍下來跟朋友們分享。

這些都是人們最真實的本能,為什麼非要排斥它們呢?

就像這世上有人飛天探月,有人五洋捉鱉,有人探索星辰和日月,也同樣有人只想記錄平凡而真實的快樂啊。

這並不是什麼膚淺的事。抖音也毀不掉年輕人。

事實上,電視也好、遊戲也好、社交軟件也好,只要控制好時間,都不會毀掉我們。就像奶茶和麵膜,除非你把奶茶當飯吃,除非你買的是“三無”面膜。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70後曾說80後是垮掉的一代。

80後曾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

如今90後又說00後是垮掉的一代。

但是放心,沒有哪代人會真正垮掉。

只是人們都需要時間,去適應終將到來的新事物。

抖音並不是洪水猛獸。

就像我曾聽一位父親說過,因為早年工作忙,沒時間兼顧家人,他和孩子的關係一直很僵。

後來有段時間,抖音上流行抱著孩子拍“蜘蛛俠”視頻,他帶著孩子嘗試了幾次,竟意外地緩和了父子關係。


聽說,玩抖音的,就不是好女孩了?


還有剛失戀的姑娘說過,全靠抖音上的段子,陪伴她度過了人生最孤獨的幾個月。

追求深刻是一件好事,但享受快樂同樣不需要愧疚。

那些在工作中倍感壓力的年輕人,糾纏於家庭瑣事的家庭婦女,獨居出租屋缺乏關注的打工者,在抖音找到一個釋放和釋懷的出口,不是挺好的麼?

這本來就是互聯網時代,最奇妙的地方啊——天涯兩端近在咫尺,素昧平生猶如知己。又有什麼不好呢?

放輕鬆點,人生在世三萬天,偶爾一起學貓叫,不會被毀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