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減值準備應該如何計量?

飛奴


各個行業減值準備計提標準應該是不一樣的,同時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銀行的資產減值準備,2000年前後是整個資產按一個比例統一計提(分信貸資產和非信貸資產),當時應該是1%。後來隨著巴塞爾協議不斷更新,監管越來越精細化,在統一計提的基礎上,指標越來越多,不僅細化了計提,還設置了相關監管指標,比如撥備覆蓋率不得低於150%,撥貸比不得低於1.5%等,計提按不同資產的風險權重分別計提。


從從容容3824


首先來看看準則的規定,什麼是資產減值,以及需要計提資產減值準備的幾種情況:

——資產減值

第二條 資產減值,是指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

……

第五條 存在下列跡象的,表明資產可能發生了減值:

(一)資產的市價當期大幅度下跌,其跌幅明顯高於因時間的推移或者正常使用而預 計的下跌。

(二)企業經營所處的經濟、技術或者法律等環境以及資產所處的市場在當期或者將 在近期發生重大變化,從而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

(三)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在當期已經提高,從而影響企業計算資產預 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的折現率,導致資產可收回金額大幅度降低。

(四)有證據表明資產已經陳舊過時或者其實體已經損壞。

(五)資產已經或者將被閒置、終止使用或者計劃提前處置。

(六)企業內部報告的證據表明資產的經濟績效已經低於或者將低於預期,如資產所 創造的淨現金流量或者實現的營業利潤( 或者虧損)遠遠低於(或者高於)預計金額 等。

(七)其他表明資產可能已經發生減值的跡象。

需要計提資產減值的其他幾種情況比較容易理解,題主困惑是第(一)項:當資產市價大幅下跌時,為什麼可以正常使用的資產也需要計提減值準備?這裡要搞清楚資產的用途:

1,運營需要。企業持有資產是為了生產經營需要,資產的折舊額作為成本或者費用衝減企業利潤的,你用價格100元的資產,競爭對手使用2元但具有同樣性能的資產,誰的成本更低?誰的產品更有競爭力?並且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很可能是由於市場上出現的新的更高效的資產,競爭對手使用新型資產,價格同樣是100但性能提升10倍,你要生存下去,是不是也要更新資產?是不是要放棄這個雖然正常使用但是非常低效的資產?未來更新時可收回金額只值2元,差額是不是要計提減值準備?

2,償債需要。企業的報表是給投資者看的,資產作為償債的最後一道防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決定了企業償債能力的大小,償債時看資產是不是可以正常使用麼?當然不看,只看能賣多少錢。所以,一個高質量的財務報表也要求根據資產的可回收金額計提減值準備


談笑風生2694


在計量資產減值準備時所要用的計量方法有三種①可變現淨值法②未來現金流量折現法(現值)③可收回金額法。

不同的資產的減值要用到的計量的方法不同,在選定時主要是由各個資產持有的目的來選定的:

(一)存貨-----可變現淨值:在《存貨》這一具體準則中有規範。

期末“可變現淨值”與“賬面價值”孰低作為(新的)賬面價值,差額(是指可變現比賬面價值小的那部分)確認為資產減值。

(二)金融資產----現值 在《金融工具》具體準則中有規範。

(三)非流動資產中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商譽等在《資產減值》準則中有規範,用的是可收回金額與賬面價值孰低法。

以上供參考,具體請參照會計準則要求執行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