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突破市場瓶頸?

彭國放


關於這個問題,我從數據、問題、轉型三個方面加以分析:

從數據開始

先說數據 根據2017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中小企業總數量超過四千萬家,佔全國企業總數超過 99%,其中規模以上超過40萬家,中型超過5.5萬家,提供就業崗位超過 80%,創造的最終產品和服務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 60%,上繳利稅佔 50%。我國發明專利的65%、企業技術創新的 75% 以上和新產品開發的 80% 以上,都是由中小企業完成的。中小微企業成為我國經濟新動能重要源泉之一,是我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依託。



再說問題

上述這個數據充分說明了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自2008年以來,伴隨著國際環境的風雲變化,我們中小的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

一是成本問題。這主要表現在諸如原材料上漲、用工成本逐年增加,成本增加也意味著企業利潤減少,很多中小企業日子開始變得難過或是不易。

二是融資困難。不得不承認我國的銀行系統抗風險還是比較薄弱,在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之間區別對待。同時,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不夠,普遍存在貸款難、融資難的問題;甚至出現影子銀行,高額的利息和融資成本,都限制了中小企業進一步做大和生存能力。

三是技術問題。因為成本考量,我們發現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還是處於產業鏈的底端,技術落伍、人才儲備不足,也同時限制了進一步創新,也成為產業轉型一大痛點。

四是創始人本身的問題。這十年來,我們的中小企業利潤在下降,但是我們的房價在倍增,也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業資金湧入,“辛苦賺錢一年,不如投房一套”是常常掛在這些企業家嘴邊的一句話,以至於企業家精神缺失,學習動力不足,心態扭曲直接推動者中小企業陷入被動。



轉型方向

未來 對於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我建議三個方面:

一、加快互聯網融合發展

當前隨著網絡科技行業的發展,雙創政策不算深化,這也為企業轉型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例如在生產環節上,大部分中小企業從事的是產業鏈的後端,如何連接前端、終端,形成整個產業,通過互聯網進行採購銷售以及技術交流,善於利用互聯網降低管理成本,不斷構建自己的新模式、新思維,把自己的產品與客戶做好融合,形成自己所特有的產業鏈條。

二、敢於在技術創新上尋求突破

我們都知道技術對於生產企業來說是企業的核心,而技術創新形成,需要構建良好的學習文化,以及組織創新氛圍,這本身也需要人才隊伍的完善,這也是企業創始人、管理人基本素養。對於這方面,企業要有勇氣做出改革。但很多中小企業在這一環節上突破不足,一方面受困於資金問題,另一方面覺得即使創新,也未可能給企業帶來顛覆性的變化。然而樹苗終要長成大樹,需要培育和時間,如果不能突破這點企業也無法取得未來成功。

三、圍繞品牌的商業模式創新

有人說“中小企業的問題受困於互聯網,同時也受益於互聯網”。我認為這句話沒有錯誤,受困是因為覺得互聯網阻礙了自己發展;而受益於是得益於互聯網帶來的機會。如今,移動智能化、人工智能以及接下來的5G推動互聯網向物流網轉型,我們中小企業要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方面要積極深入,構建自己企業商業模式,這裡商業模式不一定要很高大上,要能落地,要能結合自己的核心能力;另一方面要學會利用互聯網平臺來打造商業品牌,提升企業的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這是無形資產,更是企業價值。



上述三個問題是從企業本身的層面提出一些思路,但是作為中小企業的創始人,我們肩負民族復興的精神不能丟棄,我們初始創業那種刻苦精神不能拋棄,我們在企業發展中優秀品質不能捨棄;拿出再次創業的勇氣,我想一切都不會很難。

上述,僅供借鑑和參考,歡迎交流!


創視角


 

這個問題非常綜合!

市場瓶頸,卡著企業的營業收入,卡著企業的利潤,卡著企業的規模!

中小企業如何突破市場瓶頸,本質是怎樣驅動企業營業收入,怎樣做大企業,這是董事長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這既是中小企業的命題,也是大企業面臨的命題,近期日本索尼虧損63億,關閉在中國北京的工廠,其實也是遇到了市場瓶頸!無論是中小企業,還是大企業,要突破市場瓶頸,根在管理,根在突破管理瓶頸,突破市場瓶頸需要內求,特別是董事長自身的瓶頸,董事長就是企業的瓶頸,董事長就是企業的天花板!

在我們近20年的管理諮詢中,我們為眾多客戶突破了營收瓶頸和盈利瓶頸,我僅從五方面分享:突破瓶頸的六大思維、主要有哪些瓶頸類型、怎樣找準企業的瓶頸、突破瓶頸需要用到哪些專業工具、突破瓶頸的主要流程!

一、突破瓶頸的六大思維。

董事長自身的思維不到位,很難突破市場瓶頸的。

1、人性思維:商業的本質是人性,董事長需要提高營收和盈利,客戶需要物超所值,員工需要豐厚的薪酬待遇和尊重榮譽地位,董事長在突破市場瓶頸時,需要考慮企業、客戶、競爭對手和員工團隊四角關係,企業一定會面臨質量戰、服務戰、價格戰、人才戰,其本質都是管理水平和能力的競爭!

2、定位思維

(1)產品定位:做什麼;

(2)客戶定位:為誰做;

(3)功效質量定位:做成怎樣;

(4)價格定位:價格區間;

(5)競爭定位:競爭策略;

3、需求思維

(1)客戶有哪些核心需求;

(2)要識別沒需求、低需求、偽需求的項目;

(3)滿足客戶需求;

(4)滿足的程度:強、中、弱;

4、物超所值思維

(1)功效過硬;

(2)質量過硬;

(3)價格合適;

(4)便利快捷;

5、傳播思維

(1)要驅動收入,需要傳播;

(2)大收入,要廣傳播;

(3)要專業的傳播設計;

(4)最好的傳播是口碑,最好的廣告是產品本身;

6、內求思維

(1)做什麼:找準需求,滿足程度,競爭優勢;

(2)做得怎樣:做到極致,競爭優勢;

(3)價格合適:高性價比,競爭優勢;

(4)收入要內求,內求重於外求,董事長自己要做好內功;

 二、企業主要有哪些市場瓶頸?

要突破市場瓶頸,首先要知道主要有哪些市場瓶頸?主要有12類市場瓶頸:

1、需求瓶頸:沒有找準客戶的需求點,客戶不需要這個產品,沒有客戶。李總在南方人聚居的小區,開個山西面館,很可能就沒客戶,他們是要吃飯,但不一定喜歡吃麵食。

2、市場規模瓶頸:天花板低,小眾市場,目標客戶太少、難增長,定位有誤,要調整定位。李總的山西面館,只有幾個山西老鄉經常來吃,客戶太少。

3、功效瓶頸:沒有功效、功效差,功效低,購買的客戶少。陳總在這個小區開了個湘菜館,符合這個小區的客戶口味,但炒出的菜,味道不行,客人吃一次就不來了。

4、質量瓶頸:沒有質量、質量差,購買的客戶少。客人在陳總的湘菜館,經常吃到帶異味的紅燒肉、帶異味的剁椒魚頭,菜品原料差,不新鮮,客人吃一次不來了。

5、服務瓶頸:服務差,客戶體驗不好,越做客戶越少。陳總的湘菜館,服務員服務態度差,客人進門不招呼,說話生硬,拉著個臉。

6、傳播瓶頸:沒有傳播,沒有廣告宣傳,或無效低效傳播,導致沒有快速大面積傳播出去:沒有形成影響力;

7、價格瓶頸:產品好,但價格高,性價比低,限制了營收快速增長,不能快速做大市場份額。陳總湘菜館的價格偏高,菜量又少,客戶感覺不實惠。

8、生產規模瓶頸:產品好,受生產規模限制,不能快速放大;

9、資金瓶頸:技術過硬,產品功效好,受資金限制,不能及時快速擴張;

10、競爭瓶頸:同質同類產品,同行競爭激烈,分流了大量客戶,甚至被迭代替代,限制了營收增長;

11、模式瓶頸:商業模式限制了產品質量、客戶群、營銷擴張;

12、誠信瓶頸:欺詐客戶,一錘子買賣,越做越沒客戶;

三、董事長怎樣找準企業的瓶頸?

核心是問題導向:第一、客戶抱怨和提出的問題,第二、營銷部門或其他部門抱怨和提出的問題,市場瓶頸就在這些問題當中。主要的問題有:

1、功效問題;

2、質量問題;

3、價格問題;

4、供貨速度問題;

5、包裝問題;

6、廣告問題;

7、環保問題;

8、安全問題;

9、售後問題;

10、服務問題;

11、競爭問題;

12、模式問題;

13、誠信問題等等

董事長經常面臨的可能不是一個問題,是一堆問題,這時要找出根本問題,要找到最核心的問題,從這個點爆破。

四、突破瓶頸需要用到哪些專業工具?

1、預算:這是突破瓶頸的起點、是總衝鋒號,要圍繞預算配置資源和展開突破工作。

2、規則:專業人性的規則系統,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更是突破市場瓶頸的核心推動力,

3、分析:在突破過程中,實行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專業分析,在動態中找出風險點、採集風險、分析風險、進而控制風險,形成數據採集、分析、診斷、鎖定解決責任人、提出解決方案或措施、實施業績考核和激勵的閉環管理。

預算、規則和分析,是管理的金三角工具,離開這個金三角,高層憑什麼決策?中層基層憑什麼執行?員工憑什麼賣命?離開這個金三角,就沒有管理!建立不了這三大專業控制工具,不執行這三大專業工具,市場瓶頸很難突破,營收很難增長,更難盈利!在我們的管理諮詢中,很多董事長最不重視這塊,也最不擅長這塊,他們喜歡憑感覺,打口水戰,那麼多虧損被ST的上市公司,大都是缺少專業人性的規則,缺少有效的預算和分析系統,ofo小黃車戴威如果能建立和執行這三大工具,很可能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突破不了自己,突破不了市場,就突破不了盈利。中國的老總,說啥全明白,上知天,下知地,就是不盈利;中國的老總,聰明,但不專業,這是中國企業的死結!

五、突破瓶頸的主要流程。

1、設定營業收入目標:

(1)設定收入目標,即鎖定收入金額;

(2)設定銷售量目標,即設定銷量預算;

(3)設定銷售單價,即銷售價格預測;

2、提出實施方案:

(1)以問題為導向,找出問題;

(2)明確的責任人;

(3)責任人提出措施;

(4)明確的解決時限;

(5)明確的考核指標和指標值、考核週期、考核時點;

(6)明確的激勵和懲罰;

3、鐵腕執行方案:

(1)措施堅決到位;

(2)嚴厲兌現考核;

(3)嚴厲兌現獎懲:在這個環節,董事長千萬不要賴賬,按規則應該獎的,一定要獎;董事長一定不要講人情,按規則應該罰的,一定要罰!

 董事長突破了市場瓶頸,另一手必須鐵腕控制得住成本費用,企業營收10億,成本費用可能12億;營收100億,成本費用可能120億;營收1000億,成本費用可能1200億,我們近期的一個客戶,2017年營業收入705億,淨利潤僅3億,2018年營業收入約500億,在上交所發佈的公告預期虧損約70億,沒有盈利,鉅額虧損,董事長壓力山大!突破市場瓶頸重要,突破盈利瓶頸,更重要,營銷不是目的,更不是終點,盈利才是董事長的目的,對於上市公司,盈利是支撐市值的最直接支柱,沒有盈利,市值一落到底的,若連續虧損會被ST以至退市,我們的結論是:盈利為王!

祝您快速突破自身瓶頸,突破市場瓶頸,快樂盈利!

 


紅君諮詢


中小企業的瓶頸只有一個,融資難,即將落地的科創板,實行註冊制,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是決策層面的事情,眾所周知銀行貸款大多數貸給央企,民間借貸成本太高,且監管正在清理。

還有個渠道是吸引PE投資,只不過這並不適用所有中小企業,因為市場還不是很成熟,且自身團隊核心競爭力很重要,企業必須要能上市,專業性強。

其實目前正在產業結構升級,所以中小企業的發展,就是升級的重點,改革的重心。


喲喂而致遠


真正能回答你這個問題的,不會來混頭條。



不是大紅就是大綠


市場瓶頸每一個企業都會遇見到,在這個時間段落只要做到這幾點就好。

早點轉型,多元化資產組合

已經到瓶頸期切勿再大規模用錢,慢慢改善產品環境

嚴把產品供應鏈,削減人員配置,優化公司內部,做好內部最優

同行業合作,開發新的賺錢模式


橋面上的魚


必須加速對企業的轉型與創新,這是為貫徹落實建設全面小康社會與和諧社會的戰略選擇。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立足長久發展;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和具有發展後勁的品牌企業之扶持力度。


Yegenchao


做小而美的企業,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精耕細作,專注,專注還是專注


泉州商人


熟讀孫子兵法,用好虛實篇。實體實業為實,互聯網,金融為虛,如何虛實結合,有空可以一起來探討。這裡說不完


愛你行者傑讀能量


做專,做精,品質決定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