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越來越凋零,微信公眾號越來越慘淡,這是必然嗎?為什麼?

財智先生


想當初微信剛剛開始普及的時候,人們初初嘗試盡皆欣喜異常,無不為這一款可以迅速拉近朋友,可以用文字圖像錄像直播等方式全方位地進行信息傳遞,乃至互相展示的程序而興奮。 一時間朋友之間互相加微信成了一股熱潮,在朋友圈裡每天為朋友點贊成了功課,而自己往往也躍躍欲試,在朋友圈裡發佈動態,在公眾號裡寫文章,收穫朋友的留言和點贊……大有樂此不疲之勢。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隨著微信使用的廣泛和深入,其弊端也逐漸暴露:不是朋友也加“朋友”,也在朋友圈裡了。領導同事生意往來一面之交的人還有大量的微商,都加了很多。這個朋友圈已經不再是原來純粹意義上的朋友圈,在這個朋友圈裡再進行比較私人化的個人展示,就顯得有點唐突失當。

於是有了屏蔽功能,有了“不看他的朋友圈”和“不讓他看我的朋友圈”等等設置,有了分類展示或者不展示功能,還有朋友圈三日可見的選擇,為的是不能誰都能查檔案……這使得朋友圈變得很累。

微信公眾號的情況比朋友圈更糟糕,因為是封閉環,只能在朋友圈的範圍內可見,公網搜索是不可見的。所以讀者基本上就限制在了朋友圈和朋友圈之中偶爾的轉載閱讀範圍裡;不僅傳之不遠而且因為審美疲勞而日漸萎縮,朋友礙於情面點贊留言,時間長了也變成了一種互相都覺著不妥的累贅。

不過,這一切可能都是一款前所未有的聊天軟件在投放和使用之初的新鮮期過去以後的自然沉澱現象。

微信很可能和QQ一樣,慢慢迴歸信息聯絡的老本行。包括朋友圈展示功能和微信公眾號等在內的個人私密性的內容,將逐漸淡化。


東方連話


我覺得這是互聯網發展的趨勢。

首先一點,我覺得應該先了解新媒體的本質是什麼。新媒體是相對於傳統媒體而言的,新媒體玩的是參與感,也是移動加社交的產物,同時也可以說,微信讓新媒體插上了翅膀,但是新媒體不僅僅是微信公眾號。

從手機普及開始,人們交流的方式從開始的短信電話,到微信QQ,以及朋友圈公眾號微博等,到這兩年非常火熱到短視頻,都是根據用戶的需求和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產物。所以我覺得用戶越來越少的使用公眾號和朋友圈,主要是因為有更能讓用戶參與的產品替代了。


小灰羊的世界


總的來說,並不存在你說的這種情況。微信的使用人數不僅沒有少,反而越來越多。

就如qq一樣,雖然現在我們經常用微信的人很少用qq了,但qq在很多行業中,很多群體中依然佔著很重要的位置,經常使用的。

經常翻看朋友圈,肯定沒有了往日的新鮮感,不再經常更新朋友圈,不再看到好玩有趣的事情就去發朋友圈,不再拍美食,拍風景,甚至把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



但朋友圈依然佔據著生活的日常,以後會怎麼樣不知道,至少現在是如此。

至於你說的公眾號,沒有慘淡啊,依然賺錢💰的大有人在,而且很火爆。只不過是玩公眾號的人太多了,前段時間不是有數據說,公眾號有兩千萬個了!


這麼多的公眾號,意味著競爭十分激烈!

用戶就這麼多,資源有限,可是先來的總是會壟斷一部分市場,就造成了有很多公眾號運營不起來,慘淡的局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