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的忌諱,千萬不要碰

學習書法的途徑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自學,第二種是有師傅教,如果是第二種,師傅自然會把你在書法路上容易遇到的一些坑給你提前填好,如若是第一種,那有幾點忌諱是一定要記好的:

練書法的忌諱,千萬不要碰


一:一曝十寒,淺嘗即止

書法這條路不談天賦,不談財力,談的是堅持和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一曝十寒,淺嘗即止,開始時信心百倍,過個半月一年,一點信心被消磨完畢,草草收場,最後虎頭蛇尾,很多原本很多本可以在書法領域有很好發展的人,就是這樣錯過了屬於自己的那條路。

練書法的忌諱,千萬不要碰


需要堅持的不僅僅是持續不斷的練習,還有我們的臨帖,最開始喜歡楷書王羲之,過了幾天又喜歡黃庭堅,練個兩三月又轉投去蘇軾,這是萬萬不可的,雖然我們學習書法,不能只聽“一家之言”,可每一個大家的書帖都是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可以通透,即便是同一個書家,不同的字帖所有的筆法,意境也是不同,這有需要自己的選擇,有意識的投入時間精力去學習。這裡就又涉及到書帖的選擇,一般來說,自學者選擇書帖的第一原因是因為喜歡,才去練習,這當然很好,給我們書法道路給了一個源動力,在有一定書法基礎之後,書帖的選擇就不能任憑個人喜好了,要加上前人經驗,對自己書法道路的規劃等等結合來選擇,這點我們後面再講。

練書法的忌諱,千萬不要碰


二:自我封閉,埋頭苦練

看到這個,大家心裡大概都是:“為什麼?前面說堅持最重要,現在又說苦練行不通,什麼意思”?埋頭苦練,就是隻把目光心思單單放在現在所學的那一家那一貼上,不去拓展自己的書法知識面,不去學習新的書法技巧,在把某一帖臨習的很熟練後,沾沾自喜,不去嘗試新的知識,不去創作創新。這樣帶來的結果是藝術形式的單薄,寬度和厚度都不足,故苦練後,需要把我們的目光胸懷都放大放開。

練書法的忌諱,千萬不要碰


自我封閉,是自學者很常見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不與外界溝通學習,而是沉醉在一個小圈子裡無法自拔。這兩點看起來矛盾,其實是統一的,不與外界溝通學習,不學習書法知識,不看書法展,不和共同喜愛書法的人交流,有這幾點,自然而然造成信息封閉,意識封閉,這一點對自學者來說是極不友好的情況。沉醉在一個小圈子裡無法自拔,就指的是當地的書協,或者三五愛好書法的好友,每天看似一起討論交流,其實互相學習,最後寫出來的字也是漸漸相似,以上兩點,都不可避免的阻礙我們的進步。

練書法的忌諱,千萬不要碰


三:注重外在,不修“內功”

這個與第一點所說的相對應,在剛開始學習書法時,都是誰寫的好看學誰的,所以造成長久都處於“像”的地步,不去探尋字體的內在,例如瘦金體,許許多多人喜歡並去練習這種字體,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停留在對字體外表模仿“像”上面,可以走出來的人,是少之又少。書法中,筆法,筆勢,在往後,運筆,書寫技巧,哪一個不比“好看的外表”重要,前期打好基礎,中後期寫出好看的字體是水到渠成,如若一開始就追求外在,不修煉內功,那是生生將自己的上限降低了一截。

練書法的忌諱,千萬不要碰


學陶藝的人,兩年和泥,三年拉坯,為的就是夯實基礎,以後才有一飛沖天的積澱。張無忌學習乾坤大挪移,極短的時間就練到了最高層,是因為這之前他已經修煉好了極其深厚的內力,所以一遇到修煉機會,一下子就爆發出來。所以我一定要注意“內功”的修煉學習。

閱微書法日講,每天帶來不同的書法知識,感謝緣分,原創不易,您的點贊關注是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