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射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現在在哪裡?如果在太空中,以現在中國的科技實力可以收回嗎?

浪浪NuclearEducation


研製東方紅衛星的事,我們還得感謝一下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當時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美國也完成了發射。於是趙九章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在工業基礎薄弱、財力有限的背景下,終於在1970年完成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

軌道參數為近地點439公里,遠地點2384公里。今天東方紅衛星仍然運行在地球軌道上,當然已經不能工作了,成為人類早期探索外太空的遺蹟之一。

這和美國宇航局登月留下的遺蹟一樣,都是人類早期航天活動的痕跡。今天中國的科技實力如果要收回,當然是完全可以的,具體步驟是研發一個可在軌捕獲的無人探測器,抓取之後放入載荷艙內,然後返回地球。

從技術上講沒有什麼難度,但是從經濟、對早期航天活動遺蹟的保護上看,當然不建議這麼做。衛星就是要放在軌道上,如果未來東方紅衛星有可能墜入地球大氣層,那麼我們再通過其他手段提升一下軌道也是可以的,也可能更加經濟。


太空伊卡洛斯


直接答案:仍在橢圓軌道飛行,以我國目前技術可以實現回收。

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我國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直徑約1米,重173公斤,繞地球飛行一週時間約兩小時。是世界上繼蘇美日法後第五個依靠自主研發火箭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當時我國核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技術還不成熟,這顆衛星採用化學電池供電,因此設計壽命僅有20天。


目前位置

設計壽命指的是東方紅一號可以向地球傳輸信號的工作時間,電池耗盡後東方號一號仍在依靠慣性在飛行,目前東方紅一號的在近地點約437公里的位置,遠地點為2057公里的橢圓軌道以117分鐘為週期在繞地球旋轉,仍可以被觀察到。

依靠慣性飛行

在距離地球400公里的高度為大氣層的熱層,在距離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處大氣就已經十分稀薄了,在400公里處已經極為稀薄,因此在這一軌道幾乎沒有任何阻力,依據牛頓運動定律,在不受力的作用下將依靠慣性保持運動。


黑科技:在軌衛星捕獲技術

去年報道了我國是繼美國以後第二個掌握在軌衛星捕獲技術的國家,可以用來清理太空垃圾,原理類似漁網和魚叉,即像漁網一樣可以網住太空垃圾或者將帶有牽引杆的捕捉器擊中衛星拖回大氣。

東方紅一號作為“兩彈一星”中的一星,其意義十分重大,即使現在擁有這項技術,也不會回收。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核先生科普


回收東方紅一號,技術上是有可能做到的,但是由於是我國第一顆衛星,在太空飛行更有意義,再者將失控的衛星重新完好地帶回地球,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

東方紅一號當年的軌道數據我國應該還是保存的有的,但是由於東方紅一號近地點嚴格意義上將還處於大氣層內,仍受到極微弱的大氣阻力,經過近五十年的時間,東方紅一號的運行軌道早就發生了變化,有朝一日它會墜落地球。但是目前它的軌道高度還足以維持它繞地運行的橢圓軌道,墜落地球還可能需要幾百年時間。如果現在還能監測到這顆衛星的運行數據,那就有辦法將其帶回地球。

我國早就進行過空間站和飛船交匯對接的技術,這種技術的應用範圍還是挺廣的,空間站的建設、太空垃圾的清除等。東方紅一號的軌道還算穩定,可以運動對接等技術,發射一顆新的飛船逐漸接近東方紅一號,然後將其帶回地球。只是沒什麼必要,它飛的好好的,雖然佔了一條軌道,但是地球外的太空空間可大得很,一條軌道沒什麼。但如果未來它真的影響到了一些衛星的運行,或許還真的有可能費勁將其帶回,或者直接摧毀。

我國的第一顆衛星,讓它在太空飛行更符合它的使命,也更有意義。博物館中也有東方紅一號的一比一模型,可以供人參觀。


來看世界呀


客觀的說東方紅一號現在已經變成了“太空垃圾”

東方紅一號是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由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設計壽命為20天在同年的5月14日停止向地球發射信號。至今已經過去了49年東方紅一號依舊在太空飛行看著中國的航天事業飛速發展。東方紅一號對於中國的航空航天有著特殊的意義,據之前的數據顯示東方紅一號現在近地點440公里、遠地點2075公里的軌道上運行,114分鐘繞地球一圈。

由於東方紅近地點較高,那裡大氣已經是極其稀薄了,所以不會用空氣摩擦來減小東方紅一號的運行速度,所以東方紅一號未來很長時間內都會在太空中飛行。

東方紅一號現在的位置

以上圖片中顯示的是東方紅一號此時此刻所處的位置,小紅點是我現在的位置(猜猜是哪裡?已經來兩天了)

以上是東方紅一號此時此刻的實時數據截圖。(衛星實時網站n2yo,感興趣的可以自行去查看一下)

現在並不具備回收東方紅一號的技術

東方紅一號對於我們有著特殊的意義,回收東方紅一號目的是要讓它完整的回來以作紀念。並不是想隨便處理太空碎片一樣,改變你它們的速度直接讓它們墜入大氣層燃燒。所以說我們現在並不會去回收東方紅一號,可能讓它待在太空比地球上更有意義。



科學黑洞


說到“東方紅一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的、並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雖然“東方紅一號”的設計壽命只有20天,但作為“兩彈一星”中的一星它的成功發射無疑意義非凡,它打破了外國對中國的技術封鎖,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東方紅一號”技術參數為:直徑約1m、重約173kg,它以68.4度的軌道傾斜角在近地點約437.7km、遠地點 2057.6km的橢圓軌道以114分鐘為週期運行。雖然“東方紅一號”於1970年5月14日停止發射信號並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但由於它的軌道位置較高,至今仍然在軌道上。

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迴收技術的國家,早在1966年中國便已開展返回式衛星的研發工作,且在1975年11月26日成功發射一顆返回式衛星,並於11月29日完成預定任務後成功返回。

隨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除了返回式衛星研製和發射碩果累累,還掌握了一系列“黑科技”,比如對空間碎片(俗稱“太空垃圾”)的清理和在軌衛星捕捉技術等,這也是世界上第二個掌握此技術的國家。

按照常理,“東方紅一號”已經與地面失去聯繫,而且以現有的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對其進行回收,但由於它運行的軌道穩定且仍然能夠被觀測到,不構成對其他太空飛行器的威脅,故沒有必要對其回收。

同時,“東方紅一號”作為中國的首顆人造衛星,在中國的航天道路上一直充當著“燈塔”的角色,在幾十年來一直引領和照耀中國航天事業從零走向輝煌,它所折射出的精神價值遠遠大於回收價值。且在博物館裡有“東方紅一號”1:1的模型工人們參觀,故也沒有必要對其回收。


地理那些事


在太空遊蕩呢,收回沒辦法。


碧綠的樹林


用我國現役航天器回收東方紅一號是不可能的。我國現有返回式衛星(包括即將發射的新一代可複用返回式衛星)和神舟飛船都不具備太空捕捉能力,東方紅一號更沒有對接能力。有人說我們已經試驗過太空捕捉。是的,但這些衛星沒有返回能力,也不具備和返回式衛星或神舟對接的能力。當然,以我們目前的技術,研製專門的航天器(或者改裝神舟),從400多公里x2000多公里軌道將東方紅一號回收,理論上是可能的,但需要好幾年時間和大筆資金。


七寶陳老


70年代初的東方紅一號是簡單的實驗衛星,帶有僅一週多的電池,發射短波《東方紅》樂曲。電池很快耗盡,完成了政治使命。成了太空垃圾,已漂了近50年。許多老人還在惦記著它。

許多人不解為什麼它能飛行50年不落。實是不懂物理慣性原則,以為得有動力才能飛行。

若要收回這173千克金屬大物,先要測控它的軌道,再發射一個飛行器在同一軌道,接近捕捉收回,技術可以做到。但花費巨資去收回這簡易的太空垃圾毫無意義。


溫情憶鴻564


在天上 那天夜裡還看到了


展翅飛15


我估計衛星“東方紅”早已耗盡能量,失控後遊蕩在太空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