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送廁紙”背後:4分錢的紙賺了您的“授權”

“掃碼送廁紙”背後:4分錢的紙賺了您的“授權”

王府井百貨裡的掃碼取紙機。

西單商場的取紙機連續7次出現故障。

打開微信,掃描廁紙筒上的二維碼,一個頁面跳出,請求獲得暱稱、頭像、地區、性別信息,點擊允許,頁面跳轉至一個微信小程序,與此同時,廁紙筒開始向外吐紙。下午4點,王府井百貨二樓的女廁中,一位年輕女士按照牆上的指引文字,嘗試掃碼免費取到了兩段廁紙。

在北京,越來越多的商場、大學、景區甚至醫院,開始引進這樣的掃碼取紙機來進行“廁所革命”:公共場所只需向機器運營方敞開大門,連廁紙都不用自己提供,大大降低了維護成本;使用者只需微信掃碼,就能免費獲得廁紙。

然而,北京晚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在看似免費的掃碼取紙背後,是使用者被當作流量精準販賣的大生意:運營方以成本4分錢左右的幾段廁紙,獲得了使用者的個人信息和關注行為,更能憑藉龐大的流量吸引加盟、賺取加盟費。

好用嗎?

免費紙,耗時近1分鐘才到手

“哎,這個衛生紙是沒了嗎?”下午4點,王府井百貨二層女廁,一位年輕女士看到廁紙筒下方沒有垂下來的紙,滿臉疑惑。在記者的提示下,這位女士才看到,廁紙筒上貼著“微信掃碼,自動出紙,免費提供”。“現在都這麼厲害的嗎?取衛生紙也得掃碼了?”

記者隨後試用了這臺取紙機: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掃描廁紙筒上的二維碼,隨後會有一個小程序要求獲得微信授權,其中包括記者的微信暱稱、頭像、地區與性別信息,當記者點擊授權後,會跳轉至一個小程序頁面,頁面最上端顯示“正在出紙”,與此同時取紙機分兩次吐出廁紙。由於中途出現移動網絡波動,記者用時超過1分鐘才拿到廁紙;網絡正常時,用時也達到了50秒。

記者詢問這裡的保潔員,是否遇到過顧客不會用而求助的情況,50多歲的女保潔員表示:“誰還不會掃碼啊?這麼簡單。”而同樣年齡段的男保潔員則表示,確實有碰到過,但他也幫不了忙,“因為我就不會用,搞不懂智能手機。”

在同仁醫院門診部一層的洗手間門口,記者發現了另外一個品牌的兩臺免費取紙機,操作過程基本相同,唯一不同之處就是掃描機身上的二維碼之後,會跳出另一個長按識別二維碼的頁面,照做之後就會跳轉到一個公眾號,關注這個公眾號後,機器才會開始吐紙,而跳轉到的公眾號每次都是不一樣的。

記者探訪時一位阿姨正在研究如何取紙,她告訴記者,她雖然常來同仁醫院,但這是她第一次使用這個機器:“不錯,能控制用量,否則這紙很快就被人拿光了。”

在西單商場,記者的運氣有點“爆棚”了。商場一樓洗手間也是掃碼送廁紙,但記者掃碼操作後,並沒有出紙,手機端界面上顯示:“抱歉,設備故障,工程師將加急修復,請到附近的設備使用。”緊接著手機端又彈出了兩條信息,一條是該取紙機招募合夥人的廣告,另一條是描述“免費取紙怎麼賺錢”。在接下來的6分鐘時間,記者又試了6次“掃碼、授權、關注”,都取不出紙。保潔員見狀,用鑰匙打開取紙機,但兩次維修後,依然不出紙。他告訴記者,這臺機器很少出故障,一旦出故障,這個廁所就沒有任何廁紙提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