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的好和差是因為生源還是師資?

董佳羽


我是湖北黃岡的高中老師,我用兩個學校的事實來證明——生源起決定作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黃岡中學是全國著名的高中,各地來取經的絡繹不絕。黃岡密卷在全國各地成了寶貝。黃岡中學獲得了無數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金銀銅牌,出現的像林強,王松崧,庫超等一批神一般的學生。

然而自從分省命題之後,黃岡中學逐漸的沒落。在湖北省被華師一附中等學校超越,主要原因就是華師一附中可向全省招生。黃高的優質生源被華師一附中等學校掐尖兒,導致優質學生的流失。

當然也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名師被廣東,武漢等大城市挖走了。但是不是老師在一個學校影響有這麼大呢?

我再用浠水一中做例子。該校是黃岡市的一個縣級重點高中。前些年在黃岡市排名比較靠後,但是近一兩年卻聲名鵲起,高考成績名列前茅,吸引很多兄弟學校來參觀學習。

老師基本上還是原老師,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天翻覆地的變化呢?主要是新任校長嚴把招生關,不再招收線下生,使校風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學生成績大幅度上漲,一本升學率和過600分的人數不斷攀升。

從上面兩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一個學校的好壞,主要還是由生源來決定。俗話也說得好:秧好一半谷。還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明再好的老師,沒有好學生也是沒有辦法的。



一路散花說教育


都是又都不是。生源和師資好的背後是權重高!

私立學校咱先不提。一個公立學校為何能招考分最高的學生?為何能擴大招生數?為何能提前招生?為何能在鬧市區建校區?為何能開出比別家好的工資獎金福利?因為他們在教育這個遊戲中的權重高!魔都某區高中原本有三家市重點,四家區重點。區重點排名第一的學校教學質量非常高,直逼市重點。兩千年左右新建了一家以區名命名的高中,並獲得了市重點資格、地鐵旁的黃金地段和全區第五招生順位。於是原本屬於區重點第一名學校的生源直接被奪走,全區乃至外區的好老師被挖過去。打造一個好學校需要多久?一屆,三年!

在教育界,權重高的紅利不僅體現在招生和招聘上,還有上位學校的教師職稱名額,教師評職稱的通過率,教師學生參加比賽的名額和獲勝率,大學給的直薦、自招的名額。還是魔都某區,高三區模擬考閱卷。教研員組織各校備課組長提前試批,主要確定作文閱卷標準和劃分檔次。這麼做沒問題,問題在於他們並不是電腦隨機調出五十份卷子來批,而是直接調出排名第一的市重點的卷子來批。我絕不相信各校組能不帶刻板印象,客觀批卷。其實該校水準全市數一數二,無論怎麼改卷都是區內第一。但是連閱卷都明目張膽地偏向,其他比賽、評比會公正嗎?

一個老師職業生涯前五年除非特別出挑,不然大都是小透明,能出成績,揚名氣,提幹部的機會就三十到四十歲的那十年,如果上位學校要挖你,你跳不跳?在下位學校教十年學渣,沒有成績,沒有獲獎,沒有名氣,收入低,強度大。在上位學校教五年,成績好,獲獎多,收入高,小有名氣。

公立如此,私立如何呢?

看似私立是老闆說了算。但是你有錢就能辦學校嗎?想招多少學生就招多少嗎?想高薪挖誰就能挖誰嗎?只有允許你辦,你才能辦,規定你能辦多大,你才能辦多大。辦的好不是你的本事,是得到了高權重。但什麼時候失去了權重,你分分鐘轉公立或者關門。

教育如同遊戲,沒有權重,就沒有生源,沒有師資,沒有成績。

如果您認同本文,請“點贊”、“評論”或“分享”,以讓本文被更多人看到。謝謝。


非著名語文教師王振寧


我工作20多年,我想說,好的生源和好的師資是相輔相成的。 學校的好壞與好的生源與師資都是分不開的。

1、好的生源更容易考出好的成績,師資之所以好,是因為他教出了好的學生,學校之所以好,是因為學生考出了好的成績。

當過老師的朋友都知道,好的學生教起來不費力,稍微一帶成績就上去了;而對於基礎太差的孩子,要想出成績的話,花的力氣就會比帶基礎好的孩子不知道多少倍。

記得我剛懷上我兒子時,接的一年級平均分比另一個班低了七八分。當時又想剛到一個學校,又想要出成績,於是懷著孩子也每天給孩子們輔導。 真的是每天都在紮在學生堆兒裡,每天不知花了多少時間。最後平均分終於上來了,但是優生數卻始終沒有比另外一個班多。由此可見優質生源是多麼重要,我想這也就是那些名初中,名高中到處招優質生源的原因吧。

2、如果優質生源到了不負責任的老師手中,也可能變成差生。

作為同學段的正式老師,要說本身的文化素養,應該相差不是很大。 孩子考得好與差,除了與孩子本身的基礎很有關,與老師的負責程度和老師的方式方法有很大關係。



前幾天我碰到以前教過的一個學生。我們一起談到他以前的同學。當時本來有幾個孩子在讀小學時成績特別好,按道理來說,至少可以上比較高中。結果瞭解到的情況卻是孩子上了初二就沒再上學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是在我們學校上的,而我們學校是一所城市周邊學校。學校人數不多,老師比較負責,敬業精神強。但是上初中後,他們選擇了城裡的一所中學,那所學校校風並不是很好,再加上老師對他們也不那麼負責,城裡誘惑又大,所以孩子很快成績就下滑,甚至初中都沒畢業。

我想這種現象應該很多,這不得不讓我們做老師的認真反思。雖然不一定完全是老師的責任,但是就是做的是良心工程,我們要對得起良心,對得起孩子,對得起家長。

3、教育是學生、家庭、老師、學校的合力,幾方面缺一不可。

好的學生成就了好的老師,好的老師也培養出了好的學生,雖然學生並不一定全是老師教出來的,但是老師在學生的教育當中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和老師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學校為老師的教育提供必要的資源與學習提高的機會,提供優良的育人環境,提供先進的管理經驗;孩子們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與鼓勵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學到會學,然後再學會。

所以好的學校不僅需要優質生源,也需要優質師資。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1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我們級剛剛出了上一個學期期末考的七個班,全級平均分。上一個學期期末考試,全區出題的所有的成績都是真實的。我來給你說一下吧,我們學校是農村學校,所有的優等生都被重點中學招走了。剩下來的學生都是非常的差,有一半的人還是外地人。

這個學期我沒有做備課組長。當了二十三四年的老師,我發現老師的工作有很多都是多餘的。現在我們是有充足的備課資料和課件,所以平時我是完全不用備課的,作業我也從來不改,但是我有佈置作業。改作業的方式就換為在課堂上,學生互相交換來改。為什麼我不改作業啦,因為剛剛出來的時候我上課兩節課,改作業又花兩節課,辛辛苦苦改的作業發下去之後,學生很多都是看兩眼,然後把它扔開。所以我現在發現交換改作業在當堂把它完成,學生的收效更高。我從來不流淌,從來不抽查學生背書從來不聽寫,不過期末有默寫。但就算默寫不及格,我也從來不罰學生抄書。

中斷考的時候,我跟其他幾個老師成績的差距還是挺大的。我不是最後一名,我們兩個班排名應該是四五名左右吧。最後兩名是一個從山區重點中學來交流的老師,她把那些學生當成重點中學的學生去教,所以越教越差了。

好了,到了期末的成績,我可以跟你說一下。最後兩名還是交流的那位老師。我還是排在四五名。還有兩名老師在我前面,都是新老師教了一到兩年。我的成績是沒他們高,他們的平均分是71,72和74。我兩個班的成績是70分和72,你別以為我是輸啦,我是雖敗猶榮。你想一下我剛才說的那些話。他們兩位老師每天備課,每天改作業,每天留堂留到12點,每天抽查背單詞,星期六星期天還在改課件,她們做的事情基本上是我的十倍。平均分高兩到四分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他們班減少了一位成績差的同學。其實如果我是把我20歲的時候那個教學的熱情拿出一半來都讓她們輸得很慘。現在的學生你就算努力5天,他們上去了四五分,但是放週日週末回來之後他們又掉下去了。

所以現在其實做老師的水平都是差不多。有一些名校名師做很多的門面功夫,還不如好好的多一兩個晚上下班去輔導。2001年的時候,是我成績最輝煌的時候。跨級初二,初三教兩個班,成績比級平均分高出12分,全部行政領導和其他的老師都以為我是到文印室去偷試卷。誰知道我四次考試有三次,分別超出,即平均七分八分和12分。比最低的那個老師超出了18分。上學期那個中段考備課組長也是比我高出十分, 到了期末考區出題的時候就只比我高出兩到四分了。我懷疑她很有可能就像二千零一年的時候那個備課組長那樣子用她出的題來做預習,把題漏出去,她的平均分就比我們高出很多了。

所以學生的成績高低跟學生本身的水平是很有關係,而不是跟老師有多大的關係。


教你孩子學英語


作為一線教師,我的觀點是:一個真心懂教育有思想的的校長招到了好的生源,然後又可以調動所有老師的積極性,那麼這個學校就是好學校,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一所學校要辦好,校長最關鍵

教育界和管理界有句名言:一流校長抓文化,二流校長抓成績,三流校長抓考勤。由此可見,一所學校要想發展的好,需要校長有出色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人格魅力可以帶動老師真心幹事業,交流溝通能力是可以和兄弟學校搞好關係然後能招到好的生源。強烈呼籲:所有的校長去一線代課,不要學某些領導和磚家閉門造車,不要想點子去怎麼管理或者說整老師。


一所學校要辦好,生源其次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校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培養學生。應試教育體制下,想要考的好必須要有好生源,只有考的好才有好的生源。我們所熟知的衡水中學之所以成為應試教育的排頭兵,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生源好,幾乎是河北全省掐尖。

現在很多高中為了生源可以說是:“不擇手段”或者說“無所不用其極”,筆者所在縣城兩所省示範高中,每到招生季,那簡直是……許諾三年免費、許諾家長安排工作、考上清北有獎勵……

一所學校要辦好,師資要有積極性

教師隊伍要有飽滿的工作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要真心的真正的去從事這份行業,要把教育當作事業。教師需要激勵需要被認可,一所好的學校一定是把教師噹噹人看而不是當工具用。

教師不需要太高的學歷,我們都是一本師範類專業畢業,我們都不是清華北大畢業的但是我們可以教出清華北大的學生。所以我們的潛力是無限的,但是我們需要被認可需要被激勵,我們不是為了校長而幹,我們也不是為了學校而幹,我們不需要天天去刷臉簽到,我們不需要一天三點名一週幾小會一月幾大會。我們是為了自己是為了良心而幹。教師是一份良心職業,我經常對學生說:老師是這個世界上除了你的父母之外為你的進步感到最開心的人。每一位老師看到學生青出藍而勝於藍的時候那份喜悅那份自豪感那份滿足感是無以言表的。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看法,真心希望所有的學校都能辦好,真心希望我們的教育能夠越來越好!!!

圖片來源於網絡,個人比較欽佩的兩個校長,分別是衡水中學校長張文茂和當代教育家魏書生老師。


四悟先生


一個學校的好與差,只在生源和師資之間來比較的話,起決定作用的是生源。

生源的好與差,決定了上課的質量和價值。生源較差,上課會花費許多的時間用來維持紀律,如講小話、看課外書、睡堂、扔紙條這些課堂違紀,如果不管就會愈演愈烈。可一旦管了,又會沒辦法正常把知識點講完、講好,導致愛學習的學生"吃不飽",不愛學習的又"不吃",這就陷入了兩難境地。

若是生源好的,紀律基本不用管,學習態度都端正得很,三觀都正確得很。老師的注意力就可以全部放在研究教材、選擇題型、研究學生上,專心教學,很有成就感。

至於師資,從文憑上來說差別不會大,城區的很多老師也是從鄉鎮抽調上去的,同樣的師資,不同的學校,最後出來的成績卻有天壤之別,生源的區別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

祝您愉快!


幽幽南山客


我覺得:一所學校好和差不在於師資力量,其根本在於生源。擁有好的生源,老師們只要按部就班的完成授課任務即可。

我們常把教師比作辛勤的園丁,那這裡咱就打個比喻。學校是一個花園,老師是園丁,學生是小樹苗。試想:如果這些小樹苗是一些殘枝敗柳,沒有起死回生之術的園丁是很難把它們培育成才的。那你認為滿是殘枝敗柳的花園美麗嗎?假如這些小樹苗都是茁壯挺拔、生機勃勃,那園丁稍加打理就能很快成才。你說這個花園會不會翠冠參天、層林盡染呢?誰會不說這是一座風景怡人的花園呢?

時下,我們許多學校的生源分配不均,而且,極其明顯。因為分數的要求,使一些優秀的學生都扎堆在一個學校,這些學生之所以成績優秀是因為其自身已經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上不用老師費心就能很好的完成課業。

而那些所謂的壞學生,因為成績關係,就會被“流放”到較差的學校。這就造成了一定的惡性循環。好學生扎堆的學校越來越被人們青睞,壞學生扎堆的學校越來越得不到大家的認可。

這裡,我不否認教師們的辛勤付出。但生源的好壞對一個學校的好壞確實起著決定性作用。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一個學校的好和差是因為什麼?我們地區一位分管教育的領導是這麼說的:

其經典語錄我概括如下:

1.學校不好,你不好;不是生源不好,是校長老師不好。

2.如果人人都是市長局長,這世界就亂套了。

3.工資獎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要努力。

4.人生在世,關鍵在奉獻。

5.不好的老師就是缺德,是謀財害命,是謀政府的財,害孩子的命。

6. 我們的學校要做全省第一,面向全國,如果只是做一個小地區的第一,那就是我們這個地區的恥辱。

7.把平凡的事做好了就不平凡。

8.每次會議我講完,連我自己都感動了,怎麼會說得那麼好。

9.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10.擼起袖子加油幹!我們是最棒的!

11.時間不能定得太晚,從今天就開始,從這一刻就開始!

12. 2020,我們地區的教育要全省第一!
聽完領導激情澎湃的演講,作為一線教師,我醉了……你呢?


微雨潤苗


我覺得一個學校的好和差是因為學校的管理者和老師。如果一所學校能將一般學生培養成優秀學生,這就是好學校,相反一所學校將最優秀的學生培養成較優秀學生,這就是差學校。

一、將優質生源培養成卓越的學生,這就是好學校。眾所周知長沙長郡中學是湖南最好中學,生源也是超級好,下面市州優秀學生也被錄取進入長郡中學。學生進長郡中學後能夠讓每一個優秀孩子找到自己的定位,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給最優秀的孩子配備優質資源,給最好的比賽和保送機會,成就一批卓越的學生。相反如果這些優秀學生如果呆在下面市州中學,其發展絕對沒在長郡中學好,所以長郡中學才對下面市州頂尖學生具有吸引力。


二、將一般學生培養成優秀學生,這就是好學校。湖南省西北部貧困縣石門一中,一年竟然有17人錄取進北大、清華。要說一個縣級中學,哪怕是吸收全縣所有優秀學生,再加少部分鄰縣優秀生,他的生源質量絕對算不上好。能把這樣一批一般學生培養成優秀學生,是石門中學有一套好的管理方法,有好的激勵措施,教師敬業,教學水平高。這樣的學校是最值得敬佩的好學校,遠超市級最好的中學。



好生源成就好學校,好學校吸引優秀學生,這樣就進入了良性循環。千萬不要以為有了好生源躺著也能教好,沒有學校的優質管理、名師教學及教學資源的支持,學生絕對發展沒這麼好,這就是好學校的魅力所在。


良心老師


你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公立學校所招收的學生全是屬於施教區的,決不可能出現這個施教區的所有學生的智力都是差或者優。而義務教育階段的所有教師,都是經過嚴格考核後,合格而被錄用,只要是合格,所有師資都是一樣的,決不可能出現這所學校的師資力量強大或者薄弱。那麼,一個學校好與差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校長所帶領的團隊,即中層校幹。①團隊充滿陽光、和諧,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②團隊充滿正能量,校長親自衝鋒在教學第一線擔任一門主科,中層校幹人人承擔教學教研的重任,象校長那樣教學重要科目,做教師的楷模。③校長和中層校幹一身作則,絕不袒護任何人的缺點,實事求是,決不護短。這樣的團隊一定能打造出優秀的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