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死,你有什麼想說的?

羅源玩樂匯


【我想說:拼爹的小年青該看看這個】3.30撲救木裡森林火災犧牲烈士劉代旭,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的獨生子。省高院領導慰問烈士的父親,這位父親不接受任何慰問金,他說他們老兩口現在不需要錢了,拿錢沒用了,之前還想著攢錢給兒子買套房子,現在也不用買房了,所以錢也用不上了。【劉代旭烈士父親劉佰利,原任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攀枝花支隊參謀長。現任職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劉代旭烈士的父親劉佰利打了一輩子火,對這份高風險職業有著清醒認識。他發言的時候他說:讓兒子上軍校參軍入伍,再轉到森林消防,是為了讓兒子傳承他對消防事業的熱愛和這支隊伍的精神旗幟,他是做過深入思考的,只是沒有想到,生死離別的這一天真的會來臨。雖然劉代旭是家中獨子,但劉佰利深知自己不僅是一位父親,還是一名永不褪色的老兵。致敬英雄,致敬平凡而偉大的父親[祈禱][祈禱][祈禱]






阿迪小叔


面對生死,有許多不測,誰都想長壽,我女兒生下來,真好看,我想她能活過80歲(80年),外孫出世了,好可愛,我又猜他會長命,現在想來,恐怕未必,我妻子福相,雙耳肥垂,豈料不到60因醫療腐敗,命歸西天,至今難忍,我母親心善性耐,雖臥床6年餘,但神智清楚,我想還能衝九十幾,豈料人壽犟不過天,去年畢竟去了,至於我,我不再去估算,聽天由命,活一天,盡一天人事,即使明天離去,也在所不惜,早走晚走,誰都要走這條黃泉路,不會畏懼這條路,我老母走了很安詳,她是受過洗禮的基督教徒,我會像她一樣,無悔人生,也無懼去死。


若無252072


面對生死,這麼嚴肅的問題,我卻想起一件開始很恐懼,過程很難過,但結局很搞笑的事兒!

那是高中,正是發奮圖強、刻苦學習的時候!有一天上廁所,我發現自己解的大便居然帶血,緊接著血便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我當時就嚇懵了,我想起以前老人經常說誰誰誰得了癌症,臨死前拉大便都帶血!我心想這下完了,自己肯定得了絕症了!上完廁所後我一個人失魂落魄地遊走在校園裡,心裡說不出來的滋味!我一邊走一邊想,如果我真的得絕症了,爸媽該怎麼辦?我總不能讓他們白髮人送黑髮人吧?他們的日子本來就已經夠苦了,他們如何能接受失去我這樣的打擊呢!想著想著我眼淚就出來了……我心裡既難過又痛恨這個世界對我如此不公!

自己漫無目的的走了好久,結果走著走著走到了學校醫務室門口!我心想,反正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就死馬當活馬醫吧,進去看看吧!醫務室工作人員看到我進來後就問我哪裡不舒服?我說大便拉血,好多的血!我以為醫務人員會向我投來驚詫的目光,結果人家看都沒看我一眼,直接來了句,你這是痔瘡,內痔!給你拿瓶藥吃兩天就好了!我……不是吧!我沒聽錯吧!那時候的心情真不是用開心就可以形容的!瞬間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興奮的接過藥,我記得那一大瓶藥只花了一塊錢!

回去後我趕緊吃了兩顆,結果第二天就好了!從那以後,那瓶藥我沒有吃過第二次!

雖然我是自己把自己給嚇著了,但是我真實的感受到了面對生死的那種絕望、無助!如果將來真有這麼一天,我會對上天吶喊,其實我還沒活夠!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芊芷芋


我在早年是不懂得生死的。前20年我記得我尤其害怕死亡,一想到多少年以後,我將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就感到莫大的恐懼,那時我認為死是無邊無際的黑暗和荒涼,死意味著永遠的終結,一切都談不上了,死從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說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失敗。1993年我有一個同事才20出頭,未婚得了絨癌,她沒有母親,她的父親一再喃喃自語,怎麼會這樣,咋會年紀輕輕就得了這種病,單位領導說你一個在外面做事的大男人哪裡懂得?這個同事和一個40多歲的有家有孩子的男的一起好幾年了。她死後因為是未婚,按我們這裡的風俗不能埋進祖墳,後來聽說她家裡只隨便找了一個荒僻處草草把她掩埋了。她得絨癌既有身體上的因素,更有精神上的原因,她從這個男人那裡看不到任何人生的前景。我再說一個關於生的真實的例子,前幾年我有一次中午值班,我班上接了一個手術病人,這個病人不一樣,她身上竟沒有蓋被子就從手術室用平車運回病房來了,我就感到很異樣,但是我很快弄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原來這是一個智障的產婦,不但智障,她左邊眼睛好象眼珠長在眼眶外面象小鵪鶉蛋那麼大,非常怕人,她男的是個精神病患者,只有他公公,婆婆兩個老年人在這裡招拂她,她剖腹產生的是一個長得很周正的男孩。我為這個男嬰很感慨,我想,要是在正常人家,生了這樣一個孩子,不知要怎樣會被當做寶貝來疼愛,但是象他這樣的家庭,一切都太糟糕了,我為這孩子的命途深深擔憂,我感概這小男孩不能自己選擇出處。這20年來,我對死不但不再畏懼,反而經常思考那些自殺的人的心理。對有的自殺者來說死就是完結,因為有的人雖然活著,但他是雖生猶死,他的精神已經垮掉了。相對於軀體疾病來說,人們在精神上的疾患有的更顯隱蔽,或者可以說現代社會,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或隱或顯具精神障礙,很多人只是沒有表現出來。拿我來說,我曾想我己擁有的也許正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我日日厭倦的,看淡的這一份生活,也許正是另外一些層面的人非常羨慕,想要而不得的生活,但是我好象總在不甘和不安,我的心每天都在尋求什麼而不得,這也使我逐漸看淡了生死。“彼看是青山,我看同腐草,青山與綠水,方展我懷抱”,幾年前的深秋,在郊外,在北門的果木園,我曾跟一起同遊的人說,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必然,那就是50年以後,這世界上的一切都與你與我無關了!這就是生死,人生百年,不過短暫如斯,我經常慶幸我這一生,沒有經過糧食過關,沒有遇上戰爭年代,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假如我今天死了,也不足惜,我的死未嘗不是一種節省,節省了資源,讓出了空間,是給別人以發展的空間,月盈則虧,我的人生大可不必太圓滿,我是這樣理解的,有時候欠缺本身就是一種圓滿。


樂樂335536


網友,你提的問題我現在就答覆你。根據你的描述。面對生死,你有什麼想說的?就在昨天。我的兒媳給我生了一個胖孫子。孫子來到了人世間。給整個家庭帶來了歡樂。我在歡樂的同時。從心靈上感到撫慰。我已後繼有人啦。就在去年元旦。我的老父親。90歲高齡去世了。我一直在悲痛中。無法自拔。我的爸爸獨自一人把我拉把長大成人。相當的不易。歷經了人生的坎坷不平。生活的艱辛。每當想起。我默默的落淚。老恨老天不公。我現在有錢了。我的爸爸走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這是人生多麼大的遺憾啊。面對生死。有很多的話題要說。今天我從電視上。看到了有位民警。為了救人。而犧牲了自己。這位民警的追悼會上。全市有1萬多名市民。自發的為他送行。在死亡面前。他選擇了。用於救人。而沒有想到自己,英雄就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敬仰。2018年。在中國因為救人而犧牲的英雄數不勝數。在死亡面前。不懼死。而想到了勇於救人。叫他人生。他們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也是中國人民的驕傲。中國人民永遠懷念他。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山東農村那些事


面對生死?就要看開,想開,因為人一生下來,就註定了!生老病死,永恆不變的規律!四川涼山發生森林大火,消防官兵為了撲滅這場大火,犧牲了30名年青的英雄,他們的壯舉讓所有人感到心疼,悲傷!這些英雄面對生死,從容,堅定的心,一心想把大火撲滅,他們的這種精神嬴得大家們的愛戴,敬重!所以大夥都發自內心送烈士們走完最後一段路程。古代有一句名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種犧牲精神重於泰山。




我在成都等你555


既然有生,必然有死。既然生來,就要好好活著,面對死亡,也無需恐懼。

我們這前幾年有一人外出收古董,是個新手,被人騙了,把他的廢銅當金收了,虧了2千多元錢,結果回家就自殺了。二十出頭的年齡,火熱的青春年華,就這樣走了,很可惜。還有一個種蔬菜的,貸款種了幾十畝菜,趕上行情低落,無人收購,最後夫妻二人雙雙上吊自殺,可嘆。

人生總會有不順的時候,面對挫折,強者闖關,弱者自殺。他們在自殺的時候難道就沒想過親人、兒女?為一件二件不如意選擇離開難道不覺得可惜?

人生老病死,乃是自然法則,順其自然就是。


初戀的花衣裳


面對生死,有人恐懼,有人坦然。不論內心怎樣,生老病死,意外和災難面前,生命都不堪一擊。

通過學習,見識和認知編織夢想。奔夢的路上,不論怕不怕,想不想,願不願,有沒準備好,意外和驚喜,磨難與喜悅,都會讓你猝不及防,或亳無徵兆,接踵而來,使你措手不及,手忙腳亂,一次次考驗和磨鍊著內心,無可逃避,必須面對。

社會中的交際和生存是最真實的生活,它打磨人的心志,強大與懦弱,奮進和退卻都在改變心性,決擇最終成就必然的人生。

強大的內心,沉穩的心智,會讓你坦然面對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對生死,做生活的強者,做自己的強者。

不計一時長短,與人為善,做好自己,遺忘不快,心快樂,人快樂,積極樂觀,不貪不佔,努力奮鬥,勇往直前……。

人生一世有限的時間裡,努力成就心中想要的樣子,哪怕前方烏雲密佈,也要風雨兼程,哪怕下一秒就要死亡,也要在這一秒笑著奔向努力的方向。





豫魏


知道死只不過是生命另一階段的開始,死不是終結,明白人所做的要面對生命的審判,有耶穌基督的犧牲為我們贖罪,知道自己已得赦免,也見證了生命改變遠離罪惡,便可以懷著喜樂滿足的心去離開世界。

我曾經也是很恐懼,對死亡,後來大家都跟我說,你還小,那都是很久以後的事了,過段時間你就會好的,我聽著很有道理,於是慢慢的,我就不擔心了,我也以為我好了,可發現但凡身邊只要有人過世,我的恐懼更嚴重了,根本沒好,於是我開始尋找解脫的方法,她們說信教會好點,於是我專門跑到寺廟,相信有來生,佛祖會保佑我,還是沒用,後來又試了催眠,還是不行,最後死恐的程度越來越嚴重,我就開始看一些治療方面的書籍,別說還真的有用,是歐文.亞隆寫的,叫直視驕陽,講的就是要面對它,通過直面的接受了,自然就好了,後來慢慢的,我走出來了一些,其實書只是個介媒,真正靠的還是自己,你只要記住,死亡對於你來說,它的本質本就是你可以接受的事情,然後嘗試開始放棄掉你的恐懼心理,自然當你瞭解到真相後,就明白什麼是雨過天晴了,我記得以前我也很恐懼,是真的,而且我發現大多數死恐的人,主要的原因都在於她們並不知道死亡的真相是什麼,一旦明白了,其實也沒什麼,就是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了,我們只是這具身體消亡了,我們希望留下的都在


曉明悅讀書


已經年屆五十,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對於生死,早已看淡。

十二月的最後一週,幾乎就是在奔喪的日子中度過,週日晚上、週三晚上、週五晚上馬不停蹄跑到三個同事的家中弔唁。

有一位同事無限感嘆的說,本週就是奔喪周啊。

尤其是週五早上,凜冽的寒風中凍成了冰棍,伴著樂器隊低沉的鳴聲,站在棺材和墓坑的附近,再一次感受到人之死亡就是如此簡單。五六七的一個盒子就交代了自己的一生。一簇黃土就掩埋了世間的一切。

人,生固然可喜可賀;人,死依然值得頌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