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素書》洩露了天地的祕密?

第1篇

讀書雜談之《素書》

為什麼說《素書》洩露了天地的秘密?

黃石公《素書》:一個人成大事,關鍵取決於五個基本要素

為什麼說《素書》洩露了天地的秘密?

1、《素書》是漢代黃石公的智慧凝集。

黃石公這個人是隱士,他三試張良,考驗他的氣度、誠心和勤奮,最後認為合格了,才把一卷書給了張良。

張良用之,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成帝王之師。

張良運用《素書》的法則和謀略,使劉邦和項羽爭霸的過程中屢次化險為夷、遇難呈祥,劉邦慨嘆:“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為什麼說《素書》洩露了天地的秘密?

1621年,明朝天啟元年,《素書》開頭對“素”字做了詳細解釋:“素者,符先天之脈,合玄元之體,在人則為心,在事則為機,冥而無象,微而難窺,秘密而不可測,筆之於書,天地之秘洩矣。”

《素書》只有一千三百文字,比五千字的《道德經》還要簡短。“其書簡,其意深”。讓我們細細品讀。

為什麼說《素書》洩露了天地的秘密?

2、成大事者的五個必要素。

《素書》的原始章,寫到:“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黃石公是隱士高人,按理來說,其看人的眼光會很獨到,可他為什麼仍然三試張良,才授其《素書》?

原因,見《素書》的秘誡:“不許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

為什麼說《素書》洩露了天地的秘密?

我初中的語文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記憶尤深,他說:“有才有德,是上品;無才有德,是次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無才無德,是廢品。”

歷史上的偉人,都是有才有德的人,比如說毛澤東。毛澤東小時候,天突然下雨,他先幫隔壁老奶奶家收稻穀,自己家的稻穀來不及收而被雨水沖走、淋溼。這種本能的先人後己、憐憫老人的行為,就是“德”。在延安,抗日最困難的時期,物資極度缺乏,戰士們沒有鞋子穿,毛澤東也甩掉自己的鞋子,他說,戰士不穿,我也不穿。這種“上下同心,有難共患”,就是“德”。

反面的例子,也有,大家熟悉的拿破崙,其實是一個“有才無德的危險品”。為什麼這麼說呢?拿破崙這個人,是個矮子,他曾說,誰敢嘲笑我個子矮的,我就用劍削平他的腦袋,讓他和我一樣高!

“犧牲別人,成全自己”,其背後的動機,就是損人利己,這種“有才無德”的人越聰明,對他人就越危險。

為什麼說《素書》洩露了天地的秘密?

《素書》開篇,就非常重視和強調:一個人成大事,關鍵取決於五個基本要素。

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者,人之所親,有慈惠隱藏之心,以遂其生成。

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

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黃石公認為,為人之本,“道、德、仁、義、禮”,這五個要素,缺一不可。

為什麼說《素書》洩露了天地的秘密?

3、道的衍化順序,禮是末端,法是底線。

老子《道德經》曰:“夫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簡單地說,就是道衍化的順序,先德,後仁,後義,最後才是禮。如果一個人連起碼的“禮”都沒有,那就只能用“法律”來約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周禮的崩塌,法家的崛起。因為世道變了,人心變了。

好了,今天就解讀到這裡,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跟我一起讀書、學習。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