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些農民一生都不出去打工,他們有錢嗎?他們又是怎麼過日子的?

閬人侃農事


當大量農民工湧入城市,佔據了一半的城市人口。農民固守著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是值得稱讚的。證明他喜歡哪片土地,沒有忘本,甘願過著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生活。其實我認為農民比工人強,城市工人現在很多下崗,失業意味著喝西北風,在城市掙不到錢就要捱餓,因為城市爭眼衣食住行都需要錢。農民最起碼人家有宅基地,可以自給自足,自己種糧食種菜,純綠色,無汙染。最起碼餓不著,現在開放了,有的農民比城市人有錢,在城市做生意的我看到外地人多,本市人相反我在懷疑現在很多行業都是農民工,本市人都在幹什麼?不上班沒收入吃什麼?


Weer果果


這些年,農民的一個代名詞好像就是農民工,因為在家種地不能賺錢,所以很多人都紛紛外出打工了。似乎,打工便成了廣大農民的唯一出路。但是在農村,有沒有一直沒外出打工的人呢?如果有,他們的生活過得怎麼樣?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在我所在的遵義市蝦子鎮有這樣的人,並且可以數出好多個。說實在的,他們雖然一輩子沒有外出打工過,但是,他們的日子過得好的。雖然他們沒有外出打工過,但是,他們在家也很少種地,主要是發展自己的副業。那麼,他們是做什麼的呢?

第一位,養蜂老人。這位養蜂老人今年已經85歲了,他是從父輩那裡繼承來的養蜂技能,已經養蜂48年。他養的是中鋒,少的時候幾十箱,多的時候100多箱。規模不是很大,但也不算小,作為一個家庭的養蜂人,這已經夠他服侍了。由於他是傳統方法養殖,每一箱蜜蜂的產糖量不是很高,一般最多才有十二三斤,但是因為蜂蜜質量好,不愁賣,每年也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足夠家裡開銷。

第二位,制香廠長。他是我家族的一位堂兄,姓柘,他一直對種地沒有多大興趣,經過一些小生意倒騰之後,他相中了制香產業。從家庭式小作坊慢慢擴大成了小規模的車間式生產。他們做的香賣到了貴州省及周邊的很多寺廟,當你到貴州各處寺廟上香拜佛時,點燃的那一捆一捆的大把香,那一支長長的大香,可能就出自於他的廠裡。

第三位,辣椒廠長。這是一位女士,她也沒有外出打工過,從家庭式小作坊製作辣椒油、辣椒醬開始,經過一番的打拼,將產品賣向遵義各地。後來,隨著實力的增強,也建設了像模像樣的大廠房,將產品賣向了全國各地。她的品牌成為了貴州省的著名商標,其中一個品牌叫貴三紅。她旗下有多個辣椒製品的品牌。

其實還能數出幾個,只是篇幅所限,不再一一例舉。這幾位,他們雖然都是農民出身,也從未外出打工過,但是他們在家鄉發展自己的副業、產業,也搞得紅紅火火。雖然他們每個人都沒有種地,但是每個人都生活在實實在在的農村,天天呼吸著農村的新鮮空氣,也天天賺著農村資源所帶來的財富。這可以說明,身在農村可以不外出打工,但是要發展好自己的副業,才可能脫離耕田種地的窘境。





貴州山妹妹


有智慧的農民,想著怎樣發家掙錢當然能過上好日子,無論在那都不重要。


4917666929813


他們當然有錢,過著你無法想象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