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3)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3)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註釋】⑴舉:看重,薦舉。⑵廢:摒棄。

【譯文】孔子說:“君子不會因為一個人會說好聽話而看重他,也不會因為一個人不好而不採納他正確的意見。”

【簡評】會說好聽話的人,孔子將他稱之為“巧言令色者”,在孔子看來,這種人是極少有仁德之心的,君子當然不會看重這種人。有些人為人不好,甚至完全有可能是自己的冤家對頭,但如果別人說的話是正確的,君子也會採納他的意見。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這兩條似乎都難以做到。巧言令色者往往會獲得好處,與自己意見相佐的人則常常被“群起而攻之”,因人廢言的事情太多太多了,甚至在法律上還有一條:剝奪政治權利多少年!這政治權力中就包含了話語權。有句古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我想,只要是善言,有益的言論,不管是誰說出來的,都要有采納的勇氣才好。

不以言舉人,不以言廢人,是識人的技巧,更是用人的肚量和藝術。


注1:本文作者,張永強,退休教師。曾任職於綿陽師範學院文史學院。本文在此發佈,已獲原作者授權。

注2:原作者撰寫本文,旨在讓從來都沒有讀過《論語》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點個關注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