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過年有哪些風俗習慣?

竹林聽雨140831893


東北是個神奇的地方,把時間往久了說,原居民中滿族是比較多的,但現在不那麼多了,現在的漢族多來自關內,而土著漢族也不多,所以各種習俗和關內差不多,這主要指關內的山東,河北一帶。除了西南、西北以及臺灣省等地,全國其他省份都有在東北落腳的。

打個比方,吉林省延吉地方原來是沒有財神節的,近十幾年來,隨著山東平邑人的增多,也跟著過起了財神節,尤其是做買賣的很講究這個,自然,不做買賣的也跟著走熱鬧的,圖個吉利嗎。

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二十四過小年的不多,這天灑掃庭除(城裡人這天照常上班,這一活動就淡了),吃餃子。

除夕,貼對聯,掛燈籠,吃年夜飯,守歲,看春晚。

貼對聯在以前還是能看出與內地的區別,我的故鄉是山東諸城,那裡的對聯人文氣息較濃,文化底蘊深厚。

吃年夜飯,是除夕晚上聚餐,這是過年最豐盛的一頓飯。吃完這頓飯,女人就準備包餃子了,一般是看著春晚包餃子。我說,現在的春晚就像貼在門上的對聯一樣,不貼不行,貼了也沒人看,就是大紅大紫的圖個喜慶、圖個吉利。巧了現在的春晚講究中國紅 弄得大紅大紫的,但也紅得俗氣。

過去,一般是12點吃餃子,現在有的熬不住了,想早點吃完睡覺,還有的要趕頭彩,所以,就早早的吃餃子了。其實,也不餓,但是因為餃子裡包了硬幣,所以吃餃子是個小高潮,誰先吃出硬幣來,今年會發財的,誰不想圖個吉利?

熬夜的習慣不那麼習慣了,初一拜年卻是省不了的。

年前要給逝去先人上墳燒紙的,以前跟父親學的,除夕煮餃子的時候也要燒紙供奉的,就是在院裡擺上桌子或是“蓋簾”,擺上三碗餃子,三雙筷子,燒紙磕頭,三堆紙,沒堆紙上放一個餃子,那時家裡養著狗,印象裡狗是不吃那餃子的,不知道別人家是不是這樣?住樓以後,這個習俗就不好開展了。

放鞭炮主要集中在除夕,小年有放的不多,初一早晨也放,初二、三,初五都有放的,這就看出來自不同地域的區別了。正月十五放鞭炮,有時政府會組織放焰火,但還是以個人為主,不像內地那麼有意思。過了十五,年就算過完了。

飯菜呢,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了,比如酸菜餡餃子就是東北的特產了,來東北定居的內地人也都好這一口。早期來東北的,都能“積”出地道的帶有“臭糜子”味的酸菜,這是超市裡賣的那些酸菜所沒有的味道。

像那些晚來東北的人家,在飲食上,還保留著濃厚的家鄉色彩。我們家來東北快60年了,糖三角是每年必備的吃食,主料是山核桃,肥豬肉,白麵,肥而不膩,即便是一點兒也吃不了肥肉的人,也能吃得流油。這就是從父母那裡學來的。

東北地域廣大,但都是一家人,儘管各地習俗略有不同,但大體上還是一致的,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過去差別很大,現在也在往“求同”發展了,區別逐漸縮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