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什麼是佛教的“正念”?

元元16867


正念是八正道之一。八正道為:正見、正念、正定、正語、正精進、正思維、正業、正命。



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正念也是指憶念自己的所修和所斷。

佛教的正念,其實跟另外一個是分不開的,那個就是正知。往往一起說就是正知正念,也有說正知正見。


若要修學善法,就應該要正知善持,正念善護。為什麼要說正知善持,正念善護?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正知?

正知:就是經常用智慧來觀察三門的行徑,也是指精通該斷該修的一切法義事宜。

在行持各種善法時,初學者很容易丟失正知正念。首先丟掉的是正念,隨後丟掉的是正知。當正知丟掉以後,你要修行的正法,此時無完全落空。

修行人把自己的心比喻成馬,正念比喻為拴馬的繩索,正知比喻為拴馬的主人,主人需要常常看護自己的心(馬是否被拴住了)。所以佛教經常把正知正見同時講出來,就是喻意正知一定要有一個正念的守護。

在禪修時,經常掉舉昏沉而點頭的人,就是繩索(正念)解開了,可能早已經是心猿意馬,正知也就不在了,跑掉了。

有的人是人云亦云什麼“活在當下”!活在當下是指安住在心的本性中,不要說安住在心的本性,就按住在一個念頭上都做不到。他的現實是:無法認知心的本性,而且他的這匹馬沒有主人(正知),還是一匹野馬,連繩索也不具備(正念),他什麼都沒有,還活在什麼當下?誰又能知道呢!應該叫到處流浪。

在參禪打坐時,沒有正知正念的人,就會出現犯困昏沉掉舉的現象。此時應該去趕緊對治,不然就落入了歧途。

正知善見,正念善護,諸行善法之必要。



心智無礙暢遊虛空


說到正念,最直接的解釋就是正確的念頭,或者正確的想法。和它相對的,就是不正確的念頭或想法。正念雖是佛教術語,但我儘量不用佛教專業名詞解釋,避免大家望文生畏,適得其反。念頭在生活中無時無處不在。比如我回答這個問題的結果是寫了一篇文章,按我的想法解釋了正念的意思。但這個念頭的初衷是什麼?是想為您答疑解惑幫助您認知什麼是正念呢?還是想為您講經論道展現自己無所不知的才華呢?或是為了寫一篇有質量的文章推薦到頭條首頁呢?出發點不同,念頭就出現了分別,一旦有了分別,跟著就會有正確和錯誤,當然對錯都是相對而言的,因為有些念頭的差別極其細微,結果不一定有明顯的區別,但內心活動只有自己最清楚。了知這個內心的初衷,並堅持下去,就是正念。

有人會說,如果出發點是錯誤的,再堅持下去,怎麼可能是正念呢?那不是錯上加錯,執迷不悔嗎?您別忘了一點,我現在說的不是佛法,是人的想法,好人有好人的正念,壞人有壞人的正念,正念這個詞是無所謂對錯的,事情的結果也無所謂對錯,對你不好的未必對別人不好。所以,我們做的每一件事,說的每一句話,有時在外人看來都不能理解,這是因為我們沒有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考慮,環境、語境,乃至情緒都不一樣,所以把人往好處想,不論人非也是一種正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做事的風格,對於人來講,一個想法能夠被自我認同,並持之以恆做下去就是正念。這個正念也許狹隘,也有可能最終發現是個錯誤。
生活中最重要的正念就是遵紀守法、孝敬父母、關愛家庭等等。我們必須要先做到、做好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才能往下討論什麼是真正的正念。比如早晨上班堵車,您會考慮是不是要走下應急車道呢?反正這裡沒有攝頭,不會被拍照罰款,要不遲到還得扣獎金。但轉念一想,這次我違章沒有被發現,下次是不是就可以倖免呢?這樣做會不會養成慣性思維,導致我的交通安全意識喪失呢?經過您的利弊權衡,按規則行駛就是正念,大不了明天早些出門。反之就是不正確的,雖談不上邪念,但積少成多,也許會釀成大禍。因此,遵守法律道德和公序良俗就是所有人的正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翻譯過來就是我每天多次檢查自己,為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盡力,是否以誠待人,是否學習以後進行了實踐。三省吾身就是妥妥的正念,我們可以看到古時這些偉大的賢人也都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呀。我們更應該學習這種三省吾身的精神,檢討、反思自己是否把工作生活中的問題都處理妥當。人的正念其實最難落實在小事兒上,諸葛一生為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大事臨頭,多數人還是能夠分清是非,做出正確的抉擇,但對待小事兒,就很難保持注意力,用心去分辨對錯,這是人性的通病,必須要加以注意。
正念更深一層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持續觀察,佛家叫做覺照。這個覺照比觀察的意境要大的多,就像太陽一樣普照大地,一切事物無所遁形。而且這個照不僅是從外面來照,還要從內部來照,這樣做可以讓我們身心內外形成統一,看待事物更加全面,分析結果更趨於真實理性。念與照都是心理活動,保持思想念頭穩定與警覺,用心判斷事物的正確與錯誤,控制喜怒哀思悲恐驚等情緒的變化,斷除一切攀緣附會的想法,抵禦外界的各種誘惑,用平常心、無分別的心觀察生老病死等一切自然現象,就可以叫做正念了。佛教講因果,正念是因,心存正念才有正果。我有一次在評論裡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位師友問我道:你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但因果相續不斷,此時果,彼時因,因、果從未分離,何來畏因畏果之說?我回復他說:一切因果,皆由心生。起心動念,無不是因果。但真心自性,本是無因無果的。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說的是心可以動,但菩薩知道一念生起後的結果,對因果報應瞭如指掌。而眾生愚痴,時刻起心動念,卻不知根本,更不會降服其心呀。這裡感謝這位師友的思辨與勉勵,同時,也說明佛說因果,以及八正道其實也是為世人所說的方便法。最終明心見性,看到自性真心的時候就無所謂正念、邪念了,也就是佛經裡說的無念。
現代社會壓力很大,我們可以把正念當做一種調整身心,提升正能量的訓練方法。通過專注於呼吸,觀察自己身心的不斷變化,體驗無常、無我,從而減少慾望,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正念的練習對身心健康的利益除了有助於減輕抑鬱,焦慮、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之外,還可以增強我們的專注力、創造力、記憶力以及修正性格缺陷,讓我們的人生成就更加美滿。最後,我想告訴各位,念頭的力量是無比強大的,我們一定要時刻保持正念,併成為一種信仰,這是幫助我們度過艱難人生的動力源泉。


盛世南迦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有所謂“正念”必有所謂“邪念”,有所謂“出世想”,必有所謂“入世想”,如此二元對立起來,就無窮無盡,沒完沒了了。

有人說,應以“無念”為宗,可又會錯了意,整日枯坐,無思無想,以“無念”為正念,自以為得道。就如同《壇經》裡提到的臥輪禪師有偈語云:

臥輪有技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

他以為對境不起心,無思無想即為“無念”之正念,就可以菩提“日日長”了,豈不知,這不過是磨磚成鏡,終不可能。

禪宗以“無念”為宗,無念指的是於萬法不著於心,心念數起卻無所滯留,就是《金剛經》裡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具體起了什麼心念不重要,哪怕正在想殺人放火,只要不著於此念,隨它去了,這就是“正念”,如果你心滯於念,哪怕你想的是要燃指供佛,也是邪念。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心不著於念,心性就像是汙泥中的蓮花,雖然處於極骯髒的環境卻絲毫不染,念念不斷,又念念不著,心又如青松咬定磐石,任他念如八風狂吹不可動之。如果心滯於念,念頭便不再是普通的念頭,而成了你的慾望,對鏡起心,心著於念,念滯成欲,欲生分別,分別即為不了,這樣你的心就像水面上的落葉,隨紅塵起伏不定,永無寧時了。

蘇東坡有“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東”的典故,大家都說他坐不住。蘇東坡只是在字面上理解了“八風吹不動”,心性上還是滯留於佛印“狗屁”的批語而心起分別,正在生氣的蘇東坡即使不去找佛印算賬,強制自己“八風吹不動”也是妄心妄念,因為他修為不夠。

惠能祖師聽了臥輪的偈語之後自己也寫了一個:

惠能沒技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做麼長?

心念本就是心性之外的東西,就像是明鏡上的浮沉,明鏡都沒有了,哪裡來的浮沉?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空性,就不會怕心念數起,也就沒有所謂“正念、邪念”,菩提本自具足,也不用日長日消。

惠能大師是個文盲,他自己悟出的道理竟然跟《圓覺經》中的教導一模一樣,經雲: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意思是在一切時候都不要起妄念,什麼叫不起妄念呢?對各種妄心妄念不要刻意去打消它,在妄想妄念的妄境中不要刻意去了解它,在不可瞭解的境界中,不要刻意去分辨它的真實與虛假。如果你這樣做,就是不起妄念,如果反之,就是起妄念。

時刻關注自己的菩提自性,於念想上念念無住,就是菩提,就是修行。

阿彌陀佛!


麻爪工學院首席瞌睡家


答:“正念”,是一種佛教術語,梵語samyak-smr!ti,巴利語samma^sati,藏語yan%-dag-pah!i dran-pa,為八正道之一,又譯作諦意,指真正之念。“真”,謂不妄不虛;“正”,謂無邪無雜。“正念”,即保持正確的念頭,離邪分別,無雜無偏地專注一心思、專注一心念諸法之真性實相,是名“正念”。 《雜阿含經》卷二十八載,正念可分為世俗有漏正念及出世間無漏正念二種,即:世俗有漏正念,即與有漏作意相應之善念。出世間無漏正念,即依無漏之正見能思惟諦境,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

(一)世俗有漏正念,是與有漏作意相應之善念。即:

1、由於學習與積累了正確的知識、正確的見解,形成了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觀念,並進而由此形成了穩定的正確思維模式,穩定的正確念頭,使日常思維與念頭自然而然地符合正道,符合世間的法律、符合世間的道德規範,符合佛教的“五戒”、“十善”而不忘不失,不使思想與言行有錯誤,是為世間正念。

2、不忘止息顛倒妄想,念及平等舍一切道理不忘失,故能除治修止修觀的一切障蔽,是為世間正念。

3、言行住於定心,或定心於觀想思念真言之字相,是名正念。

4、謂比丘修道,當觀察身心內外諸法,悉皆空寂,無有邪念,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從正念,非邪念得。

(二)出世間無漏正念,是依修學與熏習佛法義理獲得的無漏正見,思惟憶持諸法的真性實相,從而與無漏作意相應的明記不忘之念。即:

1、《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21頁雲:“復言:世尊!云何正念?世尊告曰:‘勤修止觀。諸瑜伽師,依止三相,時時於彼三種相中及不放逸俱行境界,心現明記,超越遠離修道加行。”“三相”,即:假名相、法相、無相相。

2、一心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而不忘失,以進至涅槃,是為正念。“一心”,指真實信心、深心;“正念”,則指思維與憶念戒、定、慧、所修之法,或佛法義理、真理實相;“五停心”即:用修數息觀對治多散的心、用不淨觀對治多貪的心、用慈悲觀對治多嗔的心、用因緣觀對治愚痴的心、用唸佛觀對治多障的心。《大乘起信論》曰:“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慧遠《觀無量壽經疏》曰:“舍相入實名為正念。”

3、思維、憶念“四聖諦”,無漏作意相應所有念,隨念專念憶念,而不忘失,不失法性,是名正念。

《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雲(大正1·469b):“云何正念?謂聖弟子念苦是苦時;習是習,滅是滅,念道是道時;或觀本所作,或學念諸行,或見諸行災患,或見涅槃止息,或無著念觀善心解脫時;於中若心順念背不向念,念遍,念憶,復憶心,心不忘,心之所應,是名正念。”

《瑜伽師地論》十八卷2頁雲:“云何正念?謂為永斷上分諸結,復更修習四種念住;乃至修習三十七種菩提分法。”

《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六載,念根、念力與正念,皆攝入念覺支。有關正念的體性,《俱舍論》卷二十五謂念根、念力、念覺支與正念,皆以念為體。在大地法之中,唸的心所與定、慧均為增上清淨品之勢用者,故立之為菩提分法。但依位次之別,其增上的作用有所不同。故於忍位稱為念根,於世第一法位稱念力,於見道位稱正念,於修道位稱念覺支。《摩訶止觀》卷七(上)則謂“念”為“忍”之義,並配之於天台宗的四教,謂三藏教之正念為伏忍,通教之正念是柔順忍,別教之正念是無生忍,圓教之正念是寂滅忍。

4、淨土宗認為:謂面臨諸種遭遇而心不錯亂顛倒,一心念佛。“一心”,指真實信心、深心;“正念”,則指稱名、唸佛,是為 “正念”。

①一心正念:修行佛道之一,日常專心一意之正念而歸於佛,名“一心正念”。《往生禮讚偈》前序(大正47·439b)雲:“若能如上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

②臨終正念:修行佛道之人由平生長期之修行善業所熏習故,臨命終時,心中沒有絲毫不起貪、嗔、痴“三毒“之邪念,只是一心正念菩提,專意於佛道之修持,即謂“臨終正念”。淨土宗特別強調,臨命終時須不為死苦而心生顛倒,唯應求唸佛而命終往生淨土。淨土宗大德唐代善導大師於其所著之《觀念法門》一書中明示,若於臨命終時失去正念,則鬼神交亂,病人狂死而墮於三惡道。又善導之《臨終正念訣》(大四七·二八七中)雲:“恐病來死至之時,心識散亂,仍慮他人惑動正念,忘失淨因。”皆廣示臨終正念之重要。《彌陀經略記》曰:“由尋常所行,得臨終正念也。”《龍舒淨土文》,《樂邦文類》等也載有善導大師的《臨終正念決》。

③於日本,臨終之念佛,稱為“臨終唸佛”;依此得往生淨土,則稱“臨終業成”。相對於此,往生淨土系賴平時之信願始確立之故,稱為“平生業成”。但即使是臨終業成,其臨終之正念亦須仰賴平生日常精勤憶念、持名之行業的熏習,始能致之,非一蹴即可達到。

④正念往生:謂《依阿彌陀經》所說,心不顛倒而一心念佛,得以往生極樂佛國,乃四種往生之一。《善導觀經疏》卷四(大三七·二七三上):“西岸上有人喚言:‘汝一心正念直來,我能護汝。’”

(三)正念,指宋代臨濟宗僧人釋正念

釋正念,公元1215~1289,宋朝時浙江溫州永嘉人,號道休。早年參學於靈隱寺東谷妙光,再謁徑山石溪心月,遂得印可。鹹淳五年公元1269年夏,乘商船東渡日本,創建了鎌倉淨智寺,深受北條時宗敬重。執權之北條時宗甚景仰師之道望,禮請居於禪興寺。其後,歷住壽福、圓覺、建長諸寺。晚年於圓覺寺內自建一小庵,立匾稱為“藏六”。又築壽塔作為歸藏之地,並自著圓湛無生銘,記錄一生之行誼德業。日本正應二年十一月示寂,壽世七十五,遺偈:“拈起須彌槌,擊碎虛空鼓;藏身沒影蹤,日輪正當午。”敕諡“佛源禪師”。著有《念大休禪師語錄》六卷行世。師學識淵博,與蘭溪道隆、無學祖元等道交深厚。為日本禪宗大休派(日本禪宗二十四派之一)之祖,有法嗣嶮崖巧安、大川道通等人。


止觀雙運定慧等持


“正念”屬於三十七菩提道品裡“八正道”之一,他的前置條件是“正見”,即正確的見解,對正確的見解念念不忘,以此來增強正見的勢力,讓他不斷的延續下去,這個就是“正念”,也就是正確的心念,“見”是點狀的,而“念”是線狀的,比如慈母對遊子魂牽夢繫的牽掛即是“念”。

佛教裡的“正見”就是“緣起”,除此無它,三藏十二部大藏經,就是在講“緣起”正見以及對他的實際求證及合理運用,涉及到“正念”的本身,因為我們已經建立了“正見”,比如三法印,或者四法印,還有四聖諦、十二支緣起等,這都是正見,然後在正見的基礎上,佛教中通用的“四念處”就是對正念的修持,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和三法印等正見是完全符合的。

當然,佛教的修行是一個完整的順序,不能跳來跳去,通常來講,先修停心觀,再修四念處,停心觀有五個,學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自由選擇,它是鍛鍊定力的,沒有定力,正念是不可能延續下來的,內心安定了,才可以專注於所念的內容,所以停心觀是起點,有了正見,又有了定力,然後再去修四念處,就相對容易了。

四念處又叫“四念住”,分“別相念住”和“總相念住”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結束後,就進入“四加行”了,即暖、頂、忍、世第一四個階段,到了這個階段,就快要證果了,因為過了“世第一法”馬上就要見道了,這個過程,只有一剎那,快得不得了,然後就是“見道”了,這個過程有十五剎那,也是快的不得了,到了第十六剎那,小乘馬上證初果羅漢,大乘則馬上證初地菩薩。

所以“正念”的修持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佛教修行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非常值得引起我們佛學愛好者的重視。


澡雪堂主


佛教的正念可從狹義與廣義兩方面理解。

狹義的正念是沒有邪念謂之“正”。它比較吻合我們習慣的二分法理念:凡事愛理論個對錯,爭個高低,辯個黑白。這種正念是方便從眾說,目的是鼓勵人們擇善而從之,但不究竟。

廣義的正念是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接近禪定空明的狀態。這裡的“正”不同於有正有邪二分法下的“正”,是絕對“一”下的正。

絕對的“一”是不立一切概念的“一”,和二分法世界的“一”迥然不同。它超出一切言語、思想、概念、文字,是言語道斷的“一”。

一念不生又非無明、昏沉,而是保持覺知,又不動念。方便地說就是,只保持一種“覺”或“臨在”的狀態。英文中用“being”來形容。

參禪、唸佛、禮佛、誦經,全是訓練達到“正念”的手段。做真實的自己、活於當下,也是手段之一。

當思想的野馬,既不沉迷過去,也不痴想未來,而是專注於當下——那麼恭喜你,已走在通往正念的路上了。


菩提月滿西樓


我在呼吸,我的吸氣長,呼氣細……

我在喝水,水通過食道進入胃裡……

嘴裡的食物,每嚼一口,口腔面部肌肉每個動作我都知道,吞嚥時的感覺也清清楚楚……

我在行走,抬足落足,腳趾每個關節的運動都清清楚楚……

小狗的毛很柔順,身體熱乎乎的……

所謂正念,就是清清楚楚明白當下的念頭,身心狀態,現在習慣性說法叫“活在當下”。只有這樣,人才是自主的,心才是自由的。

我實在受不了很多人讀了幾本佛經,看了幾本著作,一說話就處處套用佛教術語,所以回答的更白話些。



老鐵胡侃


首先,正念≠無念。

“無念”普通人的認為是沒有念頭,如是這樣沒有念頭就等於無記。

我們的每個人起心動念,必然落入三種業性,善、惡、無記三性。

這無記就是不善不惡,無記的果報是什麼呢?

愚痴性,就像一般畜生道的眾生,無明痴迷不自覺。

可能又有很多學禪宗的人說,

惠能大師在《壇經》提到的禪宗以“無念”為宗,是何意思?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

可以看出惠能大師的“無念”有兩重意思?

要先做到無妄念,才能起正念。

把“無念”分開來說明,什麼是無?什麼是念?

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

“無二相”,什麼意思呢?就是沒有分別,沒有對錯,沒有是非,沒有好壞,沒有善惡。就是消除我們的分別,或者說轉化我們的分別。

“諸塵勞之心”,什麼意思?就是我們一切的貪心、嗔心、痴心、慢心、計較心、是非心、委屈心、私心、情見心等等,舉凡我們凡夫能有的這些心,都屬於塵勞之心。因為太多了,所以叫塵勞諸心。

當然,這是大體上分的,如果細分的話,有八萬四千種。總的說,就是一句話,塵勞之心,或者妄心。細分只是為了讓大家對妄心認識的更清楚。

這是“無”的意思。就是沒有對立,沒有分別。

那麼,什麼是“念”呢?

“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指我們的佛性,我們的覺性,我們這個真心。

因為我們轉化了分別,轉化了塵勞之心,所以能夠唸到我們的佛性,就是說佛性才現前。

關於正念,我們有了大概的瞭解,在生活中如何運用呢?

我們說每個人起心動念,必然有三性,善、惡、無記。

所以正念從哪裡來,只能從“善”念中來。

根據《大乘百法明門論》中記載:

“善”念有十一者:信、精進、慚、愧、無貪、無嗔、無痴、輕安、不放逸、行舍、 不害。

不善念則有二十六種,所以世間眾生行善者少,作惡者多也就能理解了。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史記sj


正如成語“心猿意馬”的比喻人的心念好比猴子調皮和馬的奔跑一樣難以控制。

正念就是拴住“心猿意馬”的繩子

舉例說明,引用索達吉堪布在《入菩薩行論》中的開示:

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正知就是經常用智慧來觀察三門行持善法無著菩薩說:“正念是指憶念自己承諾的所斷與所修,正知是指精通該斷該修的一切事宜。”以前高僧大德們常將自心比喻成馬,正念喻為拴馬之索,正知喻為馬的主人,經常看護馬。


我試著依葫蘆畫瓢舉一個例子

假如我是個嗜煙如命的人,我明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可是每當抽菸的時候總是想不起來,或者想起來了,但是管不住自己。這就是有失“正念”。

有正念的表現是怎麼樣的呢?也就是知道自己吸菸的行為不利於健康,當別人給我遞煙的時候,我立馬能提醒自己保持自律,最終因為知道吸菸有害健康的考利,所以選擇不吸菸,這就是正念的表現,也就是懂得自己所處的狀態,能控制自己處於正確的選擇、狀態上。

具體專業論著《入菩薩行論》中“正知正念”這個章節講得非常專業,索達吉堪布講解的《入行論廣釋》講的非常專業而又語言通俗易懂,強烈推薦瞭解一下。


圓樂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就是正念。

個人理解上面這句話的意思,做好事別做壞事,做了好事別當回事。

不僅在行為上,在心念上也要細細體悟,不生惡念,唯生善念,止於至善。

事相上做了好事,但心念上既無做好事的我,也沒有做好事的想法,亦不見自己幫助的人。正應金剛經三輪體空說法。

也正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正如古大德所說,諸惡帶作諸善奉行,三歲小孩懂得,八十歲老翁行不得。

修佛不是修理論,聞佛所說,當歡喜信受,即要實行之,方得受益。

知行合一體會日深。

光做好事是有為善法,光講理論也無用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一點感悟,拋磚引玉,願與同道共勉,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