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編寫大螺距圓弧螺紋宏程序?

鄧衍強


大螺距梯形螺紋,因其齒形深,加工時需要切除的餘量多,切削抗力大,容易造成扎刀甚至崩刀現象。本文通過分析宏程序編制中切削深度、左右借刀量確定方法,採用分層法車削,有效解決此難題。

數控車床在製造業中的廣泛應用,既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又大幅度提高了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產效率。但是,大螺距梯形螺紋,因其齒形深,加工時需要切除的餘量多,刀具接觸面積大、進給快,切削抗力大,容易造成扎刀甚至崩刃現象,特別是在數控車床上,如果簡單的使用螺紋加工指令G32、G92或G76等,更容易損壞刀具和工件。筆者在多年的技能教學實踐中,通過不斷探索、修改完善,逐漸總結出在數控車床上採用分層法車削,很好解決了此難題。

分層法車削梯形螺紋,實際是直進法和左右切削法的綜合應用,把需要去除的餘量分成若干層,每層的車削都採用左右借刀,有效減小刀刃與工件接觸面積,即便螺旋槽很深,而每次作用在刀具上的切削力並不大,可有效解決車削大螺距螺紋時刀具受力過大等問題。

1. 需解決問題

(1)切削深度的控制。螺紋在加工過程中,切削深度是變化的,開始大以後逐漸減小。如圖1所示以梯形螺紋加工為例,可採用下列方式來表達:梯形螺紋的大徑、螺距、牙頂間隙、小徑、加工直徑和每層切深分別用參數#1、#3、#4、#8、#13以及#7,開始每層切削深度#7=0.5mm;當加工直徑#13小於#1-#3/2(中徑)時,每層切削深度#7=0.2mm;當加工直徑#13小於#1-#3(大徑減螺距)時,每層切削深度#7=0.1mm;當加工直徑#13小於#1-#3-#4(大徑-螺距-牙頂間隙)時,每層切削深度#7=0.05mm;當加工直徑#13小於等於#8(小徑)時,進行精加工。這樣既保證了加工效率,又能保證加工質量。



圖1 梯形螺紋

(2)左右切削借刀量的確定。由於是大螺距梯形螺紋,為減小切削力,刀尖的寬度總是小於牙槽底寬,在車削時要採用左右借刀車削的方法,有時同一切削層上要車削多刀才能完成。左右切削借刀量的確定非常關鍵,變量設置為參數#3是螺紋螺距p;參數#6是刀尖寬度;參數#9是螺紋牙頂寬f;參數#11是左側借刀量;#12是每層右側借刀量;當每層左側車削一刀後,如果右側借刀量#12小於等於刀尖寬度#6,車刀右移一個借刀量#12進行車削,本層車削完成,然後再車下一層。如果右側借刀量#12大於刀尖寬度#6時,車刀右移一個刀尖寬度#6車削一刀,然後右側借刀量減去一個刀尖寬度(#12=#12-#6)後,再與刀尖寬度#6比較,直到右側借刀量#12小於等於刀尖寬#6時,車刀右移一個借刀量#12車削一刀,完成本層車削,進行下一層加工。 (3)螺紋精加工。當加工直徑#13小於等於#8(小徑)時,進行精加工。在徑向不進刀情況下,依次精加工螺紋左側、牙槽底部及螺紋左側。車完後進行測量,若還未達到尺寸要求,可通過修改刀具磨耗方式,徑向進刀,進行精加工,直至中徑尺寸符合要求。

2. 車削大螺距梯形螺紋編程實例

車削如圖1所示梯形螺紋Tr42×12-7h,螺紋長度50mm,空刀槽為18mm(1.5倍螺距)。以FANUC 0i mate為例編程。

o1234; T0101 M03 S200;調1號刀(梯形螺紋車刀)1號刀補,主軸正轉,轉速200r/min

G00 X42 Z20;快速進給至起刀點(工件編程原點在右端面中心處)

M08;打開切削液 #1=42;

賦值螺紋公稱直徑d=42mm #2=30;

賦值螺紋牙型角α=30° #3=12; 賦值螺紋螺距p=12mm #4=0.5;

賦值螺紋牙頂間隙ac=0.5mm #5=50;賦值螺紋長度50mm #6=3;

賦值刀尖寬度3mm,小於牙槽底寬W #7=0;

賦值徑向每層切深初始值0mm #8=#1-#3-2*#4;

螺紋小徑d3=d-2h3=d-p-2ac #9=0.366*#3;

螺紋牙頂寬f=0.366p #10=0.366*#3-0.536*#4;

螺紋牙槽底寬w=0.366p-0.536ac #11=tan[#2/2]* #7/2;

切深後左側借刀量 #12=#3-#9-#6-2*#11;

切深後右側借刀量 #13=#1-#7;

車削直徑=公稱直徑-每層切深 #14=#3-#9-#6;

右側借刀量初始值為螺距p-牙頂寬f-刀尖寬度 #7=0.5;

徑向進刀0.5mm N10 IF[#13LE#8] GOTO 40;

當加工直徑≤螺紋小徑時,執行N40程序段 G0 Z[20+#11];

快速進給至左側加工起刀點 G92 X#13 Z-[#5+#3/2] F#3;

左側加工一刀螺紋 N18 IF[#12GT#6] GOTO 20;

如果右側借刀量大於刀尖寬時,執行N20程序段 G0 W#12;起刀點快速向右移動一個借刀量 G92 X#13 Z-[#5+#3/2] F#3;右側加工一刀螺紋

GOTO 30;執行程序段N30

N20 G0 W#6;起刀點快速向右移動一個刀尖寬度

G92 X#13 Z-[#5+#3/2] F#3;右側加工一刀螺紋

#12=#12-#6;借刀量減去一個刀尖寬度

GOTO 18;執行程序段N18

N30 #13=#13-#7;車削直徑減去徑向進刀量

#11=#11+tan[#2/2]* #7/2;左側借刀量

#12=#14-2*#11;右側借刀量

IF[#13LT[#1-#3/2]] THEN #7=0.2;車削直徑小於36mm,切深0.2mm

IF[#13LT[#1-#3]] THEN #7=0.1;車削直徑小於30mm,切深0.1mm

IF[#13LT[#1-#3-#4]] THEN #7=0.05;車削直徑小於29.5mm,切深0.05mm

GOTO 10;執行程序段N10

N40 G0 Z[20+#11];快速進給至左側加工起刀點

G92 X#13 Z-[#5+#3/2] F#3;在螺紋左側底徑處精加工一刀

N50 IF[#12GT#6] GOTO 60;如果右側借刀量大於刀尖寬時,執行N60程序段

G0 W#12;起刀點快速向右移動一個借刀量

G92 X#13 Z-[#5+#3/2] F#3;右側加工一刀螺紋

GOTO 70;執行程序段N70

N60 G0 W#6;起刀點快速向右移動一個刀尖寬度

G92 X#13 Z-[#5+#3/2] F#3;右側加工一刀螺紋

#12=#12-#6;借刀量減去一個刀尖寬度

GOTO 50;執行程序段N50

N70 G00 X100 Z100 M09;

M05;主軸停

用此方法加工梯形螺紋,程序已經參數化,工件尺寸變化後,按照註釋調整#1至#7的變量賦值,即可再次實現梯形螺紋加工。也可推廣用於加工蝸桿,按照註釋調整#1至#10的變量賦值,即可實現蝸桿的加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