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走南闖北的你,吃過最難忘的美食是什麼?

重慶好吃狗


淄博博山酥魚鍋,小的時候在煤礦上生活,煤礦上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工人。小姨有一個同事是淄博博山的,一到過年家裡就做酥魚鍋,裡面有魚有肉,有海帶,有藕,豆腐乾,花生米,,,,

一到過年我們家就準備好食材讓這個阿姨來家裡幫我們做。淄博人過年就吃酥魚鍋,俗話說窮也一鍋,富也一鍋。有錢人家裡放雞鴨魚肉,窮人家裡放些雞架魚骨頭,都非常的好吃。

長大以後自己琢磨著也學會了做酥魚鍋,和小時候魂牽夢繞的酥魚鍋一個味道。大家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教給大家做。。路過的博山人,記得點贊啊。。


胡姐私房菜


看到這個問題,桃妹就眼眶發緊想哭。

桃妹是丹東人,小時候自己家裡開了個廠,家裡挺富的。用現在話說就是家裡有礦,過生日有生日蛋糕不說,我爸成天給我抱各種布娃娃回來,屋裡打扮的像個公主房。小夥伴都羨慕我也樂意來我家玩。



後來桃妹在南京上了大學,06年每個月生活費就2800,還不包括時不時要點零花。那時候上上課逛逛街,真的生活樂無邊。

但我快畢業那年,我記得都挺熱了。突然有一天我老舅打電話來跟我說,家裡廠子被人點了。爺爺跟奶奶都被燒傷在醫院搶救。我趕緊往家趕,看到他們倆都燒的不成人樣了。然後我問我爸,我媽呢?我爸不吭聲,帶我進另一病房,我媽頭髮全剃了,頭腫的像個冬瓜。眼睛定定的,已經完全認不出我了。

我爸說,我媽是去追點火的人時被邊上開過的小貨車帶倒的。

再後來,爺爺奶奶還有一個同村的幫忙的大叔沒搶救過來,去世了。我媽昏迷了四十多天醒了過來,撿回了一條命。我媽跟我說,閨女啊,媽天天做夢夢到你姥,你姥就在一條小路上老是招手讓我跟她走,我說我還有閨女呢。然後你姥就過來拉我,你姥那手冷冰冰的,我就甩開她手發火了,然後就醒了。



我媽是我們家的頂樑柱,我爸屬於那種三棍子打不出一個悶屁的人,工廠全是我媽經營。現在家徹底垮掉了。家裡沒辦法再供我繼續上學。只能自食其力,每個月還得往家寄錢補生活費。

我在南京找的第一份工作是的網站的培訓老師,每個月1200多塊錢。晚上還要去跑兩家家教。每月我往家寄1500,一半用來還債一半給爸媽的飯錢。

12年8月26號。那天工作上出了點事,桃妹趕到第二家家教已經快八點了,遲到快半個小時。男主人大發雷霆指著桃妹鼻子罵,桃妹一個勁道歉。到了十點半我要走的時候,那個男的說剛才不好意思非常抱歉,讓我跟他入三樓拿點水果送我。結果一到三樓他就捂我嘴勒我,把我往裡屋拖,一張臭嘴往我耳邊拱。那時候桃妹不知道哪來的力氣一把掙脫了。

後來我就坐在路邊哭,這些年受的委屈一幕幕的湧上來,哭成個淚人。過路的人都很奇怪的看我。大概到12點多哭累了也想通了,才想起來一天都沒顧得上吃飯。但是怎麼吃呢?那時候有沒有手機支付,我的包所有東西都沒拿出來。另外,離租的房子還有最少15公里,怎麼回去呢?



其實這時候,旁邊餛飩店的老闆娘已經注意桃妹半天了。老闆娘給桃妹做了碗餛飩,說吃下去氣就順了。不管你今天為何要哭,但總歸會過去,明天還不一樣是過生活?在大城市裡生存,沒有人會可憐你,能怎麼幫你,能拉你一把的就是大善人了。靠自己,好好活著,一個人活一個人的精彩。

現在過去已經好多年了,最後我同事來接我回去,她還一再叮囑桃妹,怕我想不開。其實,從那天晚上開始,桃妹就已經明白了很多事情,或許經歷過才會有所悟。桃妹以後只會更加的堅強勇敢,為了自己的小幸福而直麵人生冷暖。

大家共勉吧,再見!


桃妹談美食


作為一個美食領域的創作者,我很開心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個出生在塞北小城的人,從小到大,我去過很多地方,不管是最北端的東北地區,還是最南端的三亞,做過這麼多地方,我覺得雖然每一個地方都有每一個地方的特色,每一個地方都有其美食,但是在我自己看來,還是自己家鄉的美食吃的順口。

我的家鄉最出名的就是“麵食”文化,我本身也是一個非常喜歡麵食的人,可以一天三頓都吃麵,讀大學的時候,我記得早晨吃了一碗麵,周圍的同學完全不可思議,怎麼剛起來就能吃下面呢,其實這源於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文化所在。

雖然我家鄉的麵食非常的好吃,但是走南闖北這麼久,讓我久久不能忘懷的就是在內蒙呼和浩特市吃的“燜面”,也許很多南方的朋友沒有吃過燜面,燜面其實就是將生的麵條或者熟的麵條,和蔬菜土豆等放在鍋裡,放少許的水,一直燜著。其實燜面放在鐵鍋裡做最好。

我記得當時是2008年,我和我父親還有他的朋友去內蒙玩,晚上在小吃街吃了燜面,每次現在想起來都記憶猶新,好像那個味道還在口中回味一樣,去年還專門去了一次內蒙專門吃燜面,但是那條小吃街已經不在了,吃的燜面也不是原來的味道了。


珞珈明珠


最難忘的美食要不是特別特別好吃,要不就是為了吃到它,過程比較坎坷。今年和父母去重慶玩了幾天,剛到的晚上就去吃比較有名的鱔魚火鍋,這是一家老店,幾年前我爸吃過。我們從民宿出來後,住在市中心,臨著江,還是比較方便,根據我爸的記憶是沿著江走就到了(最終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我們就沿著江走啊走,路過洪崖洞,這個人造美景確實很漂亮,對面江裡就是遊輪,這讓我想起西安的大唐芙蓉園,也是人造美景,白天看著一般,但是晚上燈光一起來,那120的門票就值了,繼續沿著江邊走,然而發現居然在修路,別的城市修路很正常,繞著走唄,但是在重慶,繞一下那可了不得,去了自己體會吧,山城風景名不虛傳,別看你住在二十幾層,也許正對著人家的地下室。沒辦法,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就繞吧,因為有個大概記憶,就一直貼這邊往目標走,愕然發現一道樓梯穿過居民樓,如果不問路的話,說不定的去別人家裡吃火鍋了,終於在熱心的重慶人民指引下,到了大道,注意此處重點是大道,不是目的地,打開定位,東南西北沒有一個方向能跟道對上,看來某些軟件應該沒什麼市場了,越走越遠,看見路邊有一個小麵攤,價格與從本地司機那裡瞭解的差不多,很實惠,三個人在墊吧了一小頓後繼續踏上征程,在一個釘子路口,我們有了分歧,我看著導航得往下走,問了當地人得往上走,考慮到這是山城,覺得聽當地人了,果然有效果,又一次到了江邊,看來跟一開始的路對上了(也許有人會問怎麼不直接搜位置,答案很簡單,完整店名忘記了),根據記憶,附近有個加油站,很幸運找到了,但是仍然沒有發現那家讓我們揮汗如雨的火鍋店,於是乎我們決定打車回去,畢竟住的地方還是知道名字的,我爸還想試試,就進了旁邊一個大酒店裡問問,運氣不錯,人家說上四樓看看(這是重點),坐著電梯上了四樓,我去,是另一條街道(重慶是不是很神奇),然後一股濃郁的火鍋香味引著我們找到了這家隱蔽的鱔魚火鍋,點的菜自然是本地司機推薦的路,黃喉、毛肚、鴨腸等等,還有主角鱔魚,價格是想當實惠,三個人吃了一百多點,這跟我們瞭解的地道火鍋價格差不多(紅油鍋還免鍋底),但是涼茶和酒水加起來比火鍋還多,這紅油的附屬產品銷量就是不錯,酒足飯飽之後出門打了輛車(車很好打,估計司機路太熟了,知道哪裡迷路的人多),八分鐘,三公里就到了我們出發點,而我們走了兩個多小時,按我爸的話說,這火鍋就是不好吃也走的好吃了。



自撰是一種追求


廣東的早茶。

記得那年去廣東出差,一早,同事說去嚐嚐廣東的早茶,廣東特色,廣東人休閒方式之一“早茶”,或者一家、或者朋友、三五人一桌,老人孩子、朋友、鄰居喝茶聊天,很是悠閒。

看著數不勝數的小茶點“叉燒包”“蝦餃”“腸粉”“糯米雞”,真是不知道該朝哪個下手,只恨自己胃口太小,不能一一品嚐。最喜歡的還是“紅豆糕”,糯糯的、淡淡的甜、紅豆味十足,吃上去清清爽爽的,多少年過去以後還是想念那天的紅豆糕。“蝦餃”味道也記憶猶新,晶瑩剔透的外皮,QQ的彈彈的,濃濃的鮮蝦味道,只有地道的廣東師傅才能掌握好這個工藝吧。

最深刻的體會還有服務員的貼心態度,較比北方人的粗放,南方人的服務態度細膩、周到,稍一回頭服務員立刻過來,問是不是需要“調羹”,心裡暗暗佩服這服務態度,及時揣摩出客戶的需要且給客戶一種貼心的感受,是北方的服務員需要提升的。


焱林888











飯小澤澤


走過很多的路,見過很多的人,吃過很多的美食,最難忘的不過就是那一碗蛋炒飯。

那一年,他站了一天一夜的火車來看我,累的腳都浮腫了。我在火車站接他的時候,眼淚差點奪眶而出,夜幕低垂,他一見我就把我的手拉了過來,很暖和。

火車上人多,他基本沒怎麼吃東西,我帶他到附近的小吃街去,給他要了碗蛋炒飯。那老闆看著我們一直笑,狠狠的放了一大勺豬油,溫熱的米飯放進去,刺啦一聲激起一陣煙霧,放點紅紅的糟辣椒,黃澄澄的雞蛋一大塊一大塊的,臨出鍋的時候一把香蔥讓飯錦上添花,還配著一碗三鮮湯。



他不著急吃,先給我吃了一勺,真香啊,飯炒的鬆鬆散散,還帶著鍋氣焦香,糟辣椒的酸辣味刺激著味蕾,我一大口差點連舌頭都吞了下去。

只吃了一口,我再也不肯吃,他狼吞虎嚥的一開口器全吃了下去,喝湯的時候打嗝一個接著一個,逗得我笑紅了臉。

多好的歲月!如今,我們連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吃過的蛋炒飯更是無數,但再也找不到那番滋味的蛋炒飯了。


洛城蟲蟲


我最貪嘴的時期是離家上大學時(好像總也吃不飽、吃不夠,什麼都想吃,有多少都能吃下去),當時在西安偶爾買條燒雞大腿是要下很大決心的(需要一塊二毛錢,可我們家每月給我的生活費是二十五塊錢),那味道和享受美極了。後來工作出差路經西安再去選購整隻的燒雞(從二十多家燒雞中選中的)享用,此時錢已經不是問題,可味道已經不是那麼回事了(不再是美味享受了)。


睿府旗人


我在外面吃過最好吃的美食,就是在雲南旅行時,在大理的一間西北人開的小麵館裡吃的一份大盤雞,當時連續吃了三天,裡面的寬面非常好吃,這是我第一次吃大盤雞,後來覺得新疆的大盤雞都沒有這間小店做的好。旅行當中,風景的美都不如填飽肚子來的讓人身心舒暢,一份好的美食值得讓人時至今日都回味也是非常成功了。雞肉有嚼勁卻又非常入味,土豆軟面,色澤紅潤,賣相十足沒有過多香辛料搶走雞肉和土豆應有的本味,辣子運用的好,提香又不油膩!很多年了,不知道這家店是否在營業,忘了店名,忘了地址。也許很難再吃到了,有點小遺憾了!



愛豆的小日子


走過很多路,也吃過很多美食,現在想想我最想吃的還是廣東的腸粉。


今天在孩子學校門口,看到一個小流動小推車在做腸粉,因為我們家鄉這邊很少見,所以就有很多人圍觀。我家孩子也看著此較稀奇,我也就給孩子來了一份。

看著剛出蒸屜熱氣騰騰的腸粉,思緒一下回到了剛到南方的情景。那時候,公司除了早餐有變化外,一日三餐頓頓吃米飯,對於一個生在北方,長在北方的人來說,實在是一時難以接受。偶爾有一次休息,一南方同事帶去了一家其貌不揚的小店,吃了一次腸粉,我便愛上了這個清新淡雅的廣東特色小吃。其粉薄剔透、味鮮、爽滑、口感獨特讓人念念不忘。





多少年過去了,這份味道一直都神奇的存在。而如今,在自己的家鄉再次見到腸粉,喚醒了遺失多年的那份味覺,感覺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