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局長到打工者-----談談我種果樹5年來的失敗經歷

從局長到打工者-----談談我種果樹5年來的失敗經歷

人們都很羨慕老闆,看到老闆光鮮的一面,也都想當老闆,我也一樣,其實成功的老闆是少數,有多少人死在路上。

多瞭解失敗者,多看看失敗者的教訓可能對後來者更有意義。我就是一個失敗者,我把這幾年的失敗教訓總結出來,對同行會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我是一個很好學,很勤奮的人,想當年七十年代末,我在農村老家,少年時弟兄多,家貧。為養家我編簍,編鍋蓋,紡棉線,男女的活都做。

14歲考高中全校第一名,16歲考上農業大學果樹專業。畢業後在農業局幹了30多年,當副局長15年。本人靠實幹、不善鑽營,官到副科止步不前。

2013年到50歲,按當地政策要退下來,不能上班了。喜歡幹事的人不讓工作該怎麼打發日子,當然也有創業當老闆的念頭。

當時桃子在地頭收購價每斤2.5元以上,一畝地可收入萬元以上。看到這個好項目,就組織了10多個志同道合者,流轉了700多畝土地,種桃子和大櫻桃。

從2013年到2016年底累計投入700多萬元仍沒有盈利,年底還要給農民80多萬的地租(2年的),讓股東們兌錢,都強調困難,沒人再投入了。

值得慶幸的是找到了一個接手者,以400萬的價格轉讓了,新老闆不讓我走,我就給新老闆打工。

從局長到打工者-----談談我種果樹5年來的失敗經歷


到此我4年的創業以失敗結束,完成了局長-創業者-打工者的角色轉換。

下面我總結一下4年來的經驗教訓,這是幾百萬的代價買來的,以我的經歷來提醒搞大規模種果樹需注意的問題。

從局長到打工者-----談談我種果樹5年來的失敗經歷

1、 要詳細瞭解流轉土地的不利因素。對擬流轉的土地,土質是否合適,水、電是否充足。

我們流轉的土地就是因為打井困難造成了很大影響,這也是我縣很難遇到的新情況。

2、 要留有”預備隊’, 戰爭中指揮者都不讓部隊全部壓上,留下預備隊關鍵時用上,種地也應該留有餘地。

你有100萬資金,你最多計劃投資60萬,你預算投資60萬可能到時100萬也不夠。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如果沒有按計劃盈利,又沒有後續資金,到時你扔都扔不掉,這樣的例子很多。

3、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經驗比理論更重要。我是一個自信的人,搞農業半輩子,認為精通農業,實際到生產中很多東西是靠經驗,沒有實踐就沒有經驗。

4、 不要圖省錢降低標準。看到農民用半成品苗效果很好,為了圖省錢我們建園也大量用半成品苗。由於面積大,管理質量難控制,造成沒有一次成園,後來幾年補樹,損失很大。

5、不要盲目相信新品種。對專家推薦的新品種要實地看,看市場的賣價,市場才是真正的專家,我們在國家級研究所30元一株買的幾個新品種沒有一個比老品種有優勢。

6、 品種不要太多。一個品種要有50畝以上,少了對不起,自己到市場零售去。

7、 控制好苗木純度,品種不純後患無窮,採果難,賣果難。

8、 用人是關鍵。人是最難管理的,大規模種植須大量用工。農業工人,工作面大,不好監督,不好控制質量標準,打工者素質又差,如何管理是世界題。

9、 市場是個小孩臉,說變就變。果樹從栽到盛果最少4年,不能用當下的市場來衡量未來的市場,對未來市場的變化只有上帝知道,但他不告訴你。

今天想到這麼多,先給後來者一個警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