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溫看車感悟之會不會撲街的亞洲龍?

老溫是個三十大幾,面臨不惑的油膩大叔,一家三口,有幼女一個,尚在幼兒園苦讀。因一直以來對車的喜愛,一直對車市較為關注。加之自己名下的一臺老馬六已經過了6年,也想看看有沒有對眼的新車,看合適的時機替換一下家中老驥。不過曾經的彎道小王子,東營寶馬還算壯年,所以換車計劃並沒有那麼急迫,所以不急不慢,帶著自身的需求,夾雜從小對四個輪子物體的偏愛,時不時的去各4S店看看新車,消磨時間,打發時光。

老溫發現最近因為豐田亞洲龍要在一汽豐田投產上市,各大媒體也爭相報道,於是乎也就特別關注了一下。不過隨著配置的逐漸明朗,價格的日益清晰,對這款車型也有了些自己的想法,閒來無事,在這裡輕描淡寫、略述一二;也算直抒胸臆,就車論車一下,大家看看解個悶,貽笑大方。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指正。

話說 20年前的三代美規凱美瑞XV10,那時還叫佳美,就已經在中國大陸市場賣的風生水起。

老溫看車感悟之會不會撲街的亞洲龍?

火爆的銷量伴隨著六代亞洲版凱美瑞VX40的國產一直延續到現在。老溫還清楚的記得第一批國產凱美瑞就加價3萬,目前最新八代的凱美瑞依然熱銷,但是已經無法撐起加價的重任,不過這個優良傳統還沒丟,豐田已經接力棒穿給了SUV漢蘭達。

老溫看車感悟之會不會撲街的亞洲龍?

然而作為豐田轎車的旗艦,有著50多年輝煌歷史的皇冠,在大陸市場同樣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從80年代開始的七代皇冠開始就成為了豪華轎車的代名詞。之後的第九代又在90年代延續了之前的輝煌!

老溫看車感悟之會不會撲街的亞洲龍?

隨著12代國產皇冠上市之後,在大陸市場叱剎風雲。這個曾經的國產豪華轎車中的霸主,當時能直面抗衡部長專車奧迪A6,還記的那個被人津津樂道的可以向電扇一樣來回擺頭掃風的空調出風口,配置強悍,傲視群雄。

老溫看車感悟之會不會撲街的亞洲龍?

如今皇冠卻落得黯然失色,日薄西山,不服往日輝煌!因銷量江河日下,一汽豐田甚至打算停產這豐田旗下唯一中大型豪華轎車,而計劃引進豐田北美的轎車旗艦--AVALON ,它的中文名異常霸氣的--亞洲龍!

老溫看車感悟之會不會撲街的亞洲龍?

話說明明是主打北美的一款車型,卻在翻譯的時候給譯成了亞洲龍,看來冥冥中註定了AVALON 會跟遙遠的亞洲產生那麼一絲的聯繫。而今這關聯成為了現實,一汽豐田揣著一顆勇敢的不懼失敗的心,將亞洲龍國產了!那麼現在問題就來了,亞洲龍在命運多舛的一汽豐田會有咋樣的前景?

豐田車的質量無論在國內國外普羅大眾心中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無論什麼基別,什麼類型,大車小車,還是三廂、兩箱、一箱、甚至帶鬥兒的皮卡。 但凡是頂著豐田的牛頭標,質量都是逆天的存在。老溫曾經在澳洲上學,2004年左右,買過一輛89年的2代凱美瑞。外表油漆已被澳洲烈日暴曬的斑駁一片,但是點火掛擋一氣呵成後踩下油門,這輛15年車齡,20多萬公里的老車輕盈駛出,與老溫在2019年的現在試駕的新凱美瑞,一毛一樣!提速輕盈,動力響應迅速,換擋衝擊極小,座椅非常舒適。電器方面的配置日新月異,但舒適的駕乘品質依舊熟悉。

老溫看車感悟之會不會撲街的亞洲龍?

不置可否,豐田車質量在國外已經被神話了,如果說豐田車的質量不好,那其他廠商就沒有敢說好的.當然天外有天,自家的凌志(現在叫雷克薩斯)比牛頭標豐田還要好上那麼一丟丟 。不過畢竟都是豐田集團,也就不必單提出來說了 。

誠然,質量可以逆天,但是不代表銷量無憂 。 尤其是豐田在國內重要夥伴之一中國一汽集體,他們的合資公司的產品在質量同樣集成豐田的優良傳統,但部分車型銷量卻不忍直視 。陸巡,霸道,銳志,皇冠 ,感覺都是虎頭蛇尾,有車型定位的原因,同時命運也有些不濟 。不知這即將上市的亞洲龍能否像熱銷的卡羅拉那樣大賣,還是會重走皇冠的老路兵敗麥城?

現在的媒體宣傳好像進入了一個誤區,動輒就拿亞洲龍去對標凌志ES ,上來就說同樣平臺,同樣發動機、地盤變、速箱,同樣配置的亞洲龍比ES便宜了10萬。所以性價比非常高 ,應該可以大賣,好像讓消費者撿了多大便宜一樣 。但是如此比較是否有欠妥當?類比皇冠與同樣配置的凌志GS ,一樣的三大件,便宜了20萬不止,那更應該熱銷才對啊?但結果卻令人無奈!

與之類似的南北大眾,玩的風生水起的套娃策略同樣沒能讓斯柯達,這個大眾麾下的經典品牌,與大眾同樣車型近似配置都至少低了1-4萬不等的指導價,同時還有不小幅度的優惠,依然沒有一款拿出手的熱銷車型。同樣的日產老奇駿,在內飾,外觀,配置,三大件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只換了個東風標,價格就直降3-4萬,銷量依然啪啪打臉。

在已經高速發展了20年的中國車市,從曾經的老三樣,到後來的新三樣,到如今在售車型上千種,年產2700多萬量,躍居全球最大汽車市場。消費者逐步走向成熟,市場也早已從賣方走向買方市場。一個車能否熱銷,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影響。品牌,質量,口碑,性能,價格,空間,大小,外觀,內飾…… 每個購車人自身的需求不同,目標車型也會千差萬別。那究竟哪些人會考慮購買亞洲龍呢?

非豪華品牌的B級車市場當前可以說是一片紅海,日系,美系,德系,法系,英系,韓系,國產車,可以說是目前市場上的主力車型,在各家車企中都是基石一般的存在。而亞洲龍預收價在24-30這個範圍,它能委身去跟普通品牌的B級車競爭性價比嗎?顯然回答是否定的,這不符合豐田一向利潤為重的經營理念。不然銳志也不會停產!

而跟亞洲龍價位累似的B級豪華車呢?BBA, 林肯,卡迪拉克,英菲尼迪,謳歌,對了還有投入吉利懷抱的Volvo,和印系的捷豹。試問追隨這些豪華品牌的消費者誰又會去追隨豐田?就像穿nike的人可能會去看阿迪達斯,去看Puma,去穿under armour, 但是不會去穿361度,德爾惠。一個揹著LV的靚女, 她會去看小香, PRADA, GUCCI,但不會最終拿回一個MK 或Coach. 一個把自己定位在了IWC,勞力士的,BLANCPAIN的中產,不會買回一塊西鐵城,精工一樣。他們就是衝牌子去的,既然已經邁入了豪華品牌,就不願意放下身段去選個普通品牌,儘管普通品牌的質量更好,口碑更佳,性價比更高……

而與亞洲龍價位相似,同樣定位於非豪華品牌的中大型車,也就是我們長說的B+或C級車過的又咋樣呢?

結論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競爭不算激烈,候選人並不多,能想到的只有日產西瑪,福特金牛座,別克君越,和大眾輝昂,還有自家的大師兄皇冠。

壞消息是賣的都不怎麼樣,西瑪庫存車曾降到了17萬,之後被爭相購買。因為畢竟是差著級別,如果把同樣賣17萬的日產天籟和它擺在一起,那高下立現,外觀,內飾,動力,操控,隔音全部碾壓。

但是如此這般虧本賺吆喝,哪個財大氣粗的廠家也受不了。於是乎剩下的幾家還在硬抗……能降成本的降成本,儘量降低車價來向B級車靠攏,於是我們看到君越已經打算上1.3T的發動機。而不願降的,也就是保留一下品牌旗艦的地位,讓品牌產品線好看一些,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吧!這時我們便看到銷量江河日下的皇冠,金牛座,還有輝昂了。對了,我忘了那個連降價也沒有銷量的雪鐵龍C6了,17萬起步,配置高,動力好,內飾豪華,操控優秀,空間充足,銷售十位數,不過是一百以內的十位數,在這也只能祝福它了!

與此同時當我們再放眼豪華品牌的中大型車時,突然發現他們的價格也不像以前高不可攀了凌志 ES200, 沃爾沃 S90都已經28萬起了,卡迪拉克 XTS甚至降到了25萬。要知道這些車在美國可是起售價就比亞洲龍要貴了1萬多美金的啊,老款A6 , 卡迪拉克的CT6, 捷豹XFL,林肯大陸都能做到32萬起了,當你窩在這些豪華品牌的4S店沙發中,看著香車美女,喝著香茶飲品,這時你還會想到質量逆天的豐田嗎?豪華與非豪華的差別是從骨子裡帶出的,這差別不僅僅是差在車標上,更差在各種細節和服務上,是從4S 店的裝潢,飲品,盒飯,休息區,等各種細節就開始顯現出不同。

換個角度來說,對於購車人,如果買車是為商用,那需求從根本就跟普通百姓產生了不同。普通人購車是追求性價比高,質量好,折舊低,保值高,能夠在這量車的使用期間花費越少越好。但是如果是為了商用,那麼二手的奔馳寶馬凌志吸引力則遠高於全新的豐田,他們看中的不是用車的成本,而是購車帶來的效益。

一個人開豐田,還是BBA亦或是勞斯萊斯、賓利,他所接觸的人群,聯繫的客戶,做成的生意,都是天差地別的,一年累計下來,不同品牌對業務的影響可以說高下立現,尤其在狗眼看人低的時代,勞斯萊斯可以被保安安排停在酒店大堂門口,而國產的小面恨不得讓你停到酒店後門向左1百米! 此時此刻,那些指著車充門面的購車人,尤其是發現入門配置的豪華品牌大中型轎車已經低於亞洲龍的時候,用屁股都能做出決定。哪裡還顧的什麼質量逆天的豐田,早被拋到九霄雲外了吧!

如果抬一下槓,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就是想要大空間呢?是不是按這個思路走下去,能有亞洲龍用武之地?嘿嘿,答案依然否定,目前國內市場熱銷的SUV熱潮,又跟亞洲龍迎頭撞上了。試問亞洲龍空間再大,能有漢蘭達空間大?當然除了豐田的自家兄弟外,還有福特越界,本田冠道,日產途達,大眾途昂等一票中大型SUV在等待著,更不用說後面海量的緊湊級SUV虎視眈眈。所以說打空間牌,亞洲龍能否施展優勢依然打個問號!

當然不能否任,終究有一些不差錢的消費者可以接受貼近豪華車的價格,買一臺非豪華品牌的中大型轎車,希望宜家宜商,一定是豐田鐵粉,痴迷於豐田的質量,並且不喜歡購買SUV車型!不過這群人有能有多少?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汽豐田還是腳踏實地一些,價格還是實惠點吧,如果真能放下身段,去直面B級車的廣闊家用轎車市場,那麼前景會有無限想象的空間。如果同樣配置動力只比凱美瑞貴1-1.5萬,會不會競爭力凸顯?

雖然我更喜歡凱美瑞的內飾的曲線,但也不能否認亞洲龍硬朗的線條雖少了一分柔美,卻多了一份剛毅。如果凱美瑞看做是舞姿曼妙的女郎,亞洲龍則更像是風度偏偏的俊男。一柔一剛沒有正面的衝突,反而多了內在的互補。讓那些稀罕蘿蔔白菜的不同群體,各自有了心儀的對象!

綜合來看,亞洲龍的產品力已經很強大了,剩下的問題就是價格了。現在的消費者選擇實在太多了。要麼價格定低些,要麼以後優惠多些,你看XTS和S90,7-10萬的優惠一放出來,啥油耗高,啥小毛病多,啥噪音大,全都視而不見了,銷量蹭蹭的長啊。別說亞洲龍,如果皇冠能優惠個5-6萬,估計銷量也不會這般慘淡。不過這就要看廠商的經營理念了,是要搶市場還是保利潤!畢竟能做到通吃的廠商真的寥寥,可能中大型車裡只有奔馳E還能堅守價格的同時保持銷量出色。

最後一汽豐田是否會認清市場,搞清對手,面對現實,給出個合理的定價 ;還是依然保持謎一般的自信,我們就拭目以待了。作為一個對豐田品牌頗有好感的普通消費者,我希望一汽豐田,長點心,務實些,別加價,祝你能大賣,good luc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