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送去養老院的老人怎麼樣了?養老院的老人過得開心嗎?

伍弟家常菜


我不是那種頑固不化的人,也不是被老人們去養老院這件事情不能接受。我想說的是,但凡我們做兒女的能抽出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但凡我們的父母還能夠料理自己的生活。我們都不要選擇去養老院這一個選擇。我認為這是生活中的無奈,可能遇到的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太多才會有把老人送去養老院想法。



這種想法和做法,有的時候事情不得已。是遇到的事情真的很無奈,所以才有了這種做法。有的是老人的開明主動要去養老院過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想給兒女們增添負擔和壓力,所以老人就選擇去養老院度餘生。這兩種情況,也是現在住在養老院老人們普遍來到這裡的原因。你想一想,哪裡也沒有家舒服,如果老兩口兒有穩定的退休工資,有自己的住房,而且生活還能自己料理,那麼在自己的家裡才是有一種幸福的時光,所以也就沒有必要到養老院去養老。在我的概念裡,養老院畢竟是人多,環境也不是那樣的舒適。靠人家照顧你,也不一定是那樣的體貼。反而是自己在家裡,到時更自由一些。如果兒女們有時間的話,還有回到家裡來看看自己。
要問我在養老院的老人們過的開不開心。我想他們也就是有一種接受了的感覺,算了,決不會有一種滿滿的幸福的感覺。我覺得被送到養老院的老人,一個是生活不能自理了,身邊又缺乏照顧的人,所以在養老院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還有老人,如果是已經晚年痴呆,什麼事情也都不記得了,那麼在養老院這個特殊的環境會得到照顧的。這樣的話,注意養老院可能兒女們會心甘情願。所以我在這裡對那些兒女們說,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儘量不要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去。在這裡他們每天面對著生離死別的那個過程。可能心情也會十分的壓抑,也直接會影響老人的身心健康,所以說盡量不要去這裡養老。


伊春美食美客


那些被送去養老院的老人過得怎麼樣?他們開心嗎?

這個問題可以分二個方面來回答。一個方面是養老院。我們都知道養老院也分三六九等,公立養老院,股份制養老院,民辦養老院,還有個體養老院。公立養老院設施齊全,養護專業,價格合適但是一床難求。不是機關行政事業單位的離退休人員是很難進去的。股份制養老院設施也不錯,甚至硬件配置比公立更好。但是價格就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入駐的。剩下的民辦養老院和個人養老院,硬件設施只能說可以應對需求,價格上也稍微便宜點。然後來說說護理人員和護工配備,單位越大配備越齊全,員工對單位的忠誠度越高,也就是說辭職的護工越少。那麼到了一般老百姓這一層,大部分人只能選擇民辦養老院和個人養老院。這些養老院的基礎設施一般,護工素質一般。

另一個方面來說說老人。老人分三種,第一種是有行動能力生活可以自理但是也有各種老年病,什麼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三高等等。第二種是癱瘓老人,有失能不失智的,也有既失能也失智,第三種是全能全智的老人。在養老院裡,這第三種人是少之又少的。

囉嗦一大堆,現在可以回答了,老人在養老院到底好不好呢?開心嗎?自己的爸媽自己知道,身體是否有老年病?是否有癱瘓?是否有老年痴呆?送去的養老院屬於哪種類型的養老院?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說到開心,可能每個人的衡量標準不一樣,就像每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不一樣。老人在養老院,作為家屬應該多去陪陪,有時間帶出來吃吃飯,喝喝茶,散散步,逢年過節接回家享受天倫之樂,不但要關心老人的身體,還要關注老人的內心,想老人所想,思老人所思,只要我們做到了,我想~老人會開心的!





馨奇特


因為工作關係,和多家養老院有過接觸。發達地區呢,正規養老院服務好,但一般人很難入住,據說北京某養老機構,排隊等候的已到十年以後,而多少老人能等到十年以後呢?這樣的遠水,如何解決得了現實養老的近渴呢?別說被送了,積極地想入住都難。

老舅今年90歲了,身體尚好,就是腿覺不大方便。住在北京三環內的一座專家樓三樓裡,讓別人看起來,老舅晚年優渥。這幾年身體漸次變差,基本是不下樓了。凡事靠80多歲的舅媽張羅,幾個老表雖也在京城,但上班帶孩子,根本沒有多少時間照顧老舅二口。一旦行動不了,能指望在家養老嗎?老舅計劃,哪天覺得飯也不想煮了,就找個養老院,好歹有個服務員照應著呀,呆在家裡,孩子們又不能時時陪著,也是很無助的。北京是首都,養老機構可能會正規些吧,在養老機構健全的地區,當老人不能自理時,進養老院也許是不二的選擇。但願老舅舅媽在想進養老院時,能找得到接收的🙏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呢,一般養老設施不健全,一些掛著養老院招牌的服務場所,也多半是非官方的。簡漏,是很多私立老人院的普片特點。在那裡生活的老人,也多半是沒有更好的養老辦法,沒辦法的辦法。尤其在欠發達地區的地、縣二級,基本沒有合格的養老院,私下開辦的都是把養老院當生意來經營的。生意嘛,自然是成本越低越盈利,服務了,飯菜了都是越省錢越好。(當然要得貴老人也掏不起,因為欠發達地區的老人養老金很低,有的甚至全靠子女對份子湊的。)這樣背景下,養老院的老人能享什麼福呢?活著或者說,比撂荒在家裡孤獨著好那麼一丁點兒罷了。

人老了,就步入人生的下坡路了,這是自然法則,沒必要炒作。老人養老問題斷不是送養老院亦或在家裡可以分出分水嶺的。子女品性好些的,會間或顧念著父母親情,無關老人在哪裡。否則,不問不顧的又奈何呢?也許這是一個行將消失的生命的前期鋪墊,老到哪裡也去不了時,在哪,區別大嗎?

謝謝你的閱讀,謝謝你的關注🤝


奧特奧特奧特


凡是被送進養老院的老人,在送到養老院之前,其家屬或監戶人都對養老院進行過全面考查過的。包括住的方面,吃的方面娛樂方面等等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可以說都是滿意的,和比較滿意的。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也是放心的。而且,家屬與老人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把老人接回家裡住些曰子。儘快要返回養老院都是老人自己提出來並要求家人把自己儘快送回來的。在養老院裡,完全是自己的同一代人,能說到一塊,玩到一塊,樂到一塊。彼此互相關心,互相照顧,其樂天窮啊。一個大媽曾說過,在這裡我唱唱歌,跳跳舞,還看看新聞,瞭解世界新聞,國家大事,瞭解國家一些新的改革政策,瞭解最新的國家先進科學技術,為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而驕傲,為我們國打破外國壟斷而興奮。我深深為這些老大媽,老大爺那顆一心愛國的執熱的心所感動。一位老大爺說,我的人老心不能老啊!


魏45683266


未來進養老院一定是幸福的,因為我們已感覺到了個人和國家都在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了。實際這個問題只要上升到了國家重視的程度,幸福的養老院就離老人們不遠了。但是如果想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的家門口讓普通老百姓就過上輕鬆愉快的老年生活怕是政府和個人經濟上都承擔不起。現在交通和通訊都很發達了,如果大家思想開放一些,退上一步,能夠接受在離兒女一二百公里,交通兩個小時內就能到達的地方養老,這樣的話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了。選一些自然環境和氣候比較好的地方建大型的養老社區,社區裡多數還是一家一戶方便老年人生活的公寓,社區裡有超市、食堂、各種活動場所、老年人醫院。一些年輕的身體還好點的老人可以照顧需要幫助的老人,這些付出記入“時間銀行”,在自己也需要照顧時使用。對失能失智的老人也要有專門的護理院。如果在照顧老人的群體中有一部分在此養老的老人自己,再加上現代化的監控設備和良好的管理制度是不是對老人不尊重或虐待的事件會少或無。老人們平時可以通過視頻和家人見面溝通,再加上政府和管理機構制定規定兒女必須最少探望父母的次數,並且把這項計入個人誠信道德檔案,達不到要求的國家有權限制其方方面面,如升職加薪兒女入學貸款出行等。在費用方面,因為主要接受普通老百姓,公寓只能出租,費用按廉租房,內部的配套服務國家給於稅收優惠或免稅,並且只能是微利或公益。付費的老人也可按個人收入比例付費,對失能失智老人因需要費用很高,在調查兒女經濟情況的基礎上國家給予適當的補貼。(這些是我自己設想的,但我覺得國家做的會比我們想的要好,所以大家快樂的憧憬未來吧!)


光芒萬長照全球


在當今中國的養老問題還是不盡人意時,對於不同於傳統養老的養老院更是被視為洪水猛獸一樣,同時不完善的私營養老院又不時傳出負面的新聞,讓人們對養老院的接受度極低,認為老人到養老院後怎麼不開心,什麼沒兒女在身邊關心呵護啊,吃不好住不好啊等等而造成老人不開心。問題是。當兒女各有自己的家庭又忙於自己的事業,此時你這些兒女拿什麼來守在父母身邊來關心呵護,退一步說就是有兒女跟父母同住,而每天兒女上班下班,一個大白天就讓父母獨處留在家,請問這又怎麼去關心和呵護呢,特別是當父母身體已經不太能自理的時候,請個保姆回來照顧父母反而請一個人來孽待父母這事情還少嗎?所以,說到底讓老人去養老院是兒女們的一種無奈。而這也是卻卻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誰也不要站在什麼的高度來評判養老院。如果真要判斷老人進了養老院是否開心,目前來說,實際上就是老人進了什麼級別什麼型式的的養老院更好判斷,有朋友在一間民辦與公有醫院合辦的養老院當主管,他在醫院裡是多年的老護師,該養老院不用贊助,每月總費用6千5左右到8千5左右(看護理級別),住四人或二人房配空調,因為常去找朋友,也知道老人每餐吃飯的質量,打牌打麻將是老人們最喜歡的,照我看能進這樣的養老院的老人家庭經濟條件肯定都是很好的,最低個人每月要6千5以上,平時有護工有護士值班,需要每天服藥的護工護士們一清二楚,突發病或者來個感冒發燒的就有醫生看病,在這種環境的養老院老人不開心嗎?所以我們對養老院要有個認識,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如果能讓所有的養老院都能讓老人住的開心,就必須從政府的層面來規範各級養老院,讓老人都可以通過自身的經濟條件來選擇養老院並且還能住的開心。


用戶4415888562


去養老院首先必須是老人自願,否則肯定不會幸福!醫院去養老院的老人會很開心的。我一個朋友的媽媽自己提出去養老院,因為家裡白天就她自己,晚上孩子回家也是忙自己的事情,幾乎沒有什麼交流,去了養老院之後開心得不得了,交了很多老年朋友,基本上所有的老人她都認識,跟大家相處的非常融洽,孩子逢年過節接她回家她都是急著回去,不願意呆在家裡,說跟孩子有代溝😂


探戈貓750


在將來一定會去的,因為我是孤寡老人。但是現在不行,因為我還有一個將近九十的母親需要照顧。身邊的親人一個個我都送走了,我自己確是無人照顧和送終的。我現在六十多歲,身體還行。但是將來呢?所以,養老院是我唯一結局,無法選擇!


雙行線


我是不想去那裡,上學出去學習沒辦法住集體宿舍,老了只要能自己做的動那裡也不去,買不了菜了現在都可以送貨上門,如果連粥也熬不了那時候估計也不需要吃了,早日迴歸吧!


南飛的老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