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防水施工的標準做法

一、工藝流程

1、適用範圍

室內衛生間的聚氨脂防水層施工。

2、工藝流程:

基層處理→1:3水泥砂漿找平層→聚氨脂加強層→聚氨脂防水層→閉水試驗→排漿→管道、支墩施工→閉水試驗。

3、基層處理

電管、排水主管、給水支管、排風道等安裝完成,並採用細石混凝土吊洞;完成後對需做防水的房間結構板進行24小時閉水;如發現混凝土結構有裂縫,應對裂縫進行修補;

4、找坡層

採用1:3水泥砂漿將地面找補平整,表面壓光。平立面交接處、轉折處、陰陽角、管根等均應做成均勻一致、平整光滑的圓角,圓弧半徑不小於50mm;

5、防水找平層施工完成後,停止後續工作施工,在室內工作基本完成後(交房前2~3個月)統一進行防水廚、衛、陽臺等室內防水施工及排水支管、支墩施工。

6、聚氨脂加強層

在管道、地漏等周邊,陰陽角等部位分多遍做1.2mm厚200mm寬雙組份非焦油聚氨脂加強層。

衛生間防水施工的標準做法

7、聚氨脂防水塗料

立牆、地面按設計高度,分多遍均勻塗刷1.2厚雙組份非焦油聚氨脂(Ⅱ型)防水塗料,上口必須平直,門洞處做至牆外邊線;

8、閉水試驗

防水施工完畢後,對防水房間進行24小時閉水。

9、排漿

牆面、地面防水層上排水泥細砂漿一道作為防水保護層, 排漿應單向拉毛。

排漿完成3天后,可給排水支管及支墩安裝。支管安裝時,應注意保護防水層。

10、閉水試驗

交房前閉水24小時檢查保護層及後續施工完成後防水層質量。

二、控制標準及注意事項

1、聚氨脂品牌、型號等應符合合同要求,材料進場後需要見證取樣送檢,檢驗合格後才能使用。

2、安裝主管與支管連接處,支管最低處應高於地面30mm,為防水施工留出必要的操作面。如支管需側排出室外與主管連接,該側排預留洞封堵較難堵實,應重點檢查該部位。

3、結構閉水時,最多可見結構板有滲水現象,不得出現滴水現象。

4、防水單位與總包單位必須進行工作面交接,每次移交均需進行交接,形成書面交接記錄。

5、施工前,應由防水單位做防水塗膜樣板,明確塗膜質量、彈性、厚度等要求。

6、聚氨脂塗膜應分多遍完成,塗刷應待前遍塗層乾燥成膜後進行。每層塗刷時交替改變塗層的塗刷方向,以提高防水層的整體性和均勻性。同層塗膜的先後搭茬寬度宜為30~50mm。

7、塗膜施工程序為:先節點,後大面;先遠處,後近處。即所有節點加強層塗刮完成後,方可塗刮大面防水層。先做較遠的,後做較近的,使操作人員不過多踩踏已完工的塗膜。施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醒目的圍護措施,禁止無關人員行走踐踏。

8、塗料防水層與基層應粘結牢固,表面平整,塗刷均勻,無流淌、皺摺、鼓泡、缺陷。塗膜防水層的平均厚度為1.2mm,最小厚度不應小於1.0mm,針測法或取樣量測。

9、防水施工過程監理應全過程站。

三、記錄控制

1、原材進場檢驗及見證取樣複試報告。

2、樣板驗收記錄、工作面移交單、監理旁站記錄、隱蔽驗收記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