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鎮嵩軍有怎樣的歷史,好像在陝西比在河南還有名,是真的嗎,為什麼?

漁樵侃史


民國時期,各方軍閥勢力為爭權奪利,中央政府權威逐漸下降,地方勢力逐漸崛起,關中地區地處較為封閉的地方。因此,關中的陝西和河南西部的軍隊就像是脫韁的野馬,軍紀敗壞,土匪可以成為軍閥,軍閥也乾土匪的勾當。

陝豫地界存在的軍閥有很多,絕對不止鎮嵩軍這一個,但是鎮嵩軍絕對是陝豫土匪軍閥的代表,是形成時間較久,勢力較大,影響較為深遠的一路軍閥。

今天,縱橫就來跟大家聊聊鎮嵩軍的歷史。

晚清時期,陝豫之地匪患很嚴重,尤其豫西更是被稱為“土匪王國”,鎮嵩軍就是其中的代表,鎮嵩軍前身是豫西刀客,也就是綠林土匪組織,發展到清朝滅亡之前人數已經多達數千人。

辛亥革命爆發後,豫西刀客總瓢把子王天縱在同盟會的鼓動下率領八千刀客參加武裝反清起義,作為回報,這批土匪被授予河南地方軍隊的編制。

然而,南北議和後,袁世凱要求各地裁軍,豫西刀客自然也在裁撤之列,當時河南地方官員不希望看到這支軍隊重歸綠林,一方面是他們對革命的確有功,另一方面裁撤過後,對於地方會造成很大的隱患。

在這樣的情況下,河南地方官員聯合向袁世凱保薦,提出縮編這批武裝,而不是完全裁撤,得到了袁世凱的同意。

隨後這批人馬的四千多人在潼關被改編,稱為鎮嵩軍,下設三標一營。

關於鎮嵩軍名稱的由來,嵩就是指嵩山,而這個鎮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根據當時河南都督張鎮芳起名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根據鎮嵩軍領袖劉鎮華的名而來。

總結起來,鎮嵩軍就是一支地方化的私軍,像這樣的軍閥在民國初期的陝豫之地數不勝數。

然而,鎮嵩軍最後能夠如日中天,還跟其在後來的軍閥鬥爭中有關。

當時,全國都流行以匪剿匪,東北張作霖就是土匪出身被招安後以剿匪而崛起,廣西陸榮廷早年也出身土匪,後來接受招安最後佔據兩廣。

鎮嵩軍後來在剿匪中表現尚可,尤其是在鎮壓白朗叛亂中,立下不少戰功,因此成為河南地區比較有影響力的地方武裝。

這樣一支武裝力量,在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中自然不會沒有用武之地,護國戰爭中,陝西靖國軍圍攻西安,當時陝西督軍陳樹藩無力應對,因此邀請劉鎮華由豫入陝,維護皖系在陝西的統治,劉鎮華率領鎮嵩軍擊敗靖國軍後,北洋政府任命劉鎮華為陝西省省長。

這讓鎮嵩軍有了發展的平臺,鎮嵩軍迅速壯大,僅僅幾年就已經發展成為幾萬軍隊,1922年被任命為陝西督軍,從此掌握陝西軍政大權。

如果說鎮嵩軍他是單純的軍隊的話,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偏偏民國時期地緣思想很嚴重,陝西人不希望豫西人來統治,而鎮嵩軍又是典型具有排外性質的地方軍閥,根本就不容納外人。

鎮嵩軍的將領大多都是豫西嵩山附近的人,其軍隊甚至還保留兄終弟及的方式,依靠地緣和血緣等關係來維持統治。

所以,鎮嵩軍一開始就沒有把陝西當作自己的家,而是自己的地盤,在陝西軍政中,劉鎮華大量啟用河南官員,遭到陝西籍官員的不滿。

而鎮嵩軍本身就是土匪出身,沒有嚴格的軍紀,經常搜刮民脂民膏,縱容土匪為非作歹,在劉鎮華主政陝西期間,給陝西帶來了極大的破壞,成為當時民國極為落後的省份。

然而,劉鎮華率領的鎮嵩軍雖然是地方私軍卻並不能小窺,在1922年其兵力可達十萬之眾,在民國時期,地方軍閥能夠發展到十萬是相當不容易的。

劉鎮華卻並不滿足於此,還希望佔據河南,建立陝豫一體的鎮嵩軍政集團,第二次直奉大戰後,野心勃勃的劉鎮華指使鎮嵩軍出兵河南攻打胡景翼的國民二軍,是為“憨胡大戰”,被國民軍擊敗。

隨後劉鎮華將鎮嵩軍全部調往河南進攻國民軍,結果鎮嵩軍戰鬥力太過於低下,一敗再敗,此時,陝西各界展開對劉鎮華的驅逐運動,劉鎮華被迫於1925年3月宣佈下野,但是卻由其親信來擔任陝西督軍。

劉鎮華只能去投靠閻錫山,1926年直奉聯合討伐馮玉祥,劉鎮華在吳佩孚的支持下再次重整軍隊殺向西安,陝西軍民在楊虎城的率領下堅守西安,鎮嵩軍圍西安八個月,給西安帶來了極大的災難,直到馮玉祥五原誓師後才騰出手來支援西安。

可以說,鎮嵩軍是一支崛起與豫西的地方私軍,卻在陝西發展到了巔峰,並且給陝西帶來嚴重災難的一股軍隊武裝。

1927年鎮嵩軍被馮玉祥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八方面軍,鎮嵩軍的番號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經過馮玉祥的整編,這支軍隊最終走向了正規化。


史論縱橫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鎮嵩軍三字湊一起聽著就繞口,也許有些朋友好奇,為啥這支軍隊起這麼個破名,聽著似乎挺高雅,但塞嘴巴里一嚼就品不出個高雅的味道來?這是因為,這支部隊他的名字也是生拉硬拽的湊出來的,所以聽著就繞口,您不能用字面的意思來解讀。

那麼老梁在這裡先介紹一下鎮嵩軍這三個字的來歷,咱再接著聊題主的問題。

首先鎮的來歷,這是因為這支部隊的起家扛把子叫劉鎮華,瞅見沒這貨中間有個鎮字,所以鎮是這麼來的。老梁提前聲明一下,劉鎮華這老貨可不是啥好玩意,就他幹那些個破事,整個埋地下十八米,都能臭出十八里地去的東西。

再有就是這個嵩字,當年鎮嵩軍起家的時候,蒐羅起來的官兵都是一河南嵩山周圍的幾個縣招的兵,也就是說嵩山是這幫人的根據地,所以嵩就是這麼貼在了這支部隊的腦殼上。

當然軍這字能直接表明這就是一支國家承認的正規軍,不是啥土匪武裝。但老梁強調一點,這支軍隊,怎麼看怎麼像張鎮芳這老貨的私軍,就那品行和土匪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這三字湊一起,這軍隊的名字就有了。

那麼老梁現在就和大傢伙掰扯一下,這軍隊的來歷。順帶著回答題主的問題。

來歷

講這支軍隊,就離不開劉鎮華這老貨,您瞅他這樣子,整個一鞋拔子臉,八字鬍鼻樑上一掛,衝您這麼一齜牙樂呵一下,典型的小商人。年少的時候,被父親塞到私塾裡讀過幾年書,在師範學堂還蹲過幾年,特地學習了監獄科(第一次瞅到這學科,驚的老梁下巴都掉了),畢業後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公務員——開封中州公學當庶務長。

這段時間的劉鎮華還算上勁,熱血青年一個,1980年的時候,加入了同盟會,跑到豫西一代搞反清的革命事業。

大傢伙知道豫西這嘎達歷來就是出土匪地方,這劉鎮華就竄到了王天縱土匪窩,憑著一張三寸不爛之舌將王天縱說下了山。

1911年辛亥革命的時候,倆人這就帶隊攻打洛陽。咱說土匪就是鑽老林子的,你還集結起來攻擊城市,這不是找死嗎?理所當然的這幫人全撞城牆上了,敗了個徹底。所以收攏了殘軍,這就出了潼關進了陝西,隨後就投了陝西的軍政府張坊所組織的反清軍隊。

本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道理,王天縱和劉鎮華這幫人就開始打前鋒。轉眼這民國可就成立了,主要目標滿清是完蛋了,陝西軍政府這又開始裁軍,這大剪刀可就搭在了王天縱和劉鎮華的腦殼上。

趕巧了,瞌睡來了個枕頭,河南的都督張鎮芳院裡著火了,豫西這塊亂的不成個樣子,這就想起了鎮嵩軍這茬子,又把這幫人給請了回去,鎮守豫西。

軍隊是回到了地頭上,但袁世凱袁大腦袋瞅著王天縱這瓢把子感覺心裡不踏實,一破紙片子調令就把王天縱給調到了北京,明升暗降搞了一個稽查長的帽子讓王天縱頂著。這一下子就把個佔著同盟會成員標籤的劉鎮華樂壞了,鎮嵩軍正式的掉到了劉鎮華的手裡。

鎮嵩軍的經歷

這麼說吧鎮嵩軍,他起家的本錢就是土匪,這又回到了土生土長的地方,和豫西這幫子土匪明著暗著就勾連起來,所以他的頂頭上司張鎮芳和其他一幫子同僚都不拿正眼瞧他。

就這環境,張鎮芳也知道要是繼續下去,他這就是玩完的節奏。於是狠下心裡,開始整頓軍紀,搞剿匪,捎帶著將軍隊裡和土匪有勾連的人全拉出來給剁了,鎮嵩軍內部就這樣的人剁了有二千多人。就這麼一傢伙下去,鎮嵩軍駐守的地,這才太平了一段時間。頂頭上司張鎮芳這才不用白眼珠子瞅他,這鎮嵩軍這才在豫西立了起來。

按理說張鎮芳是同盟會的成員,就應該幫助一把自家的兄弟,但這貨認為袁世凱袁大腦袋這棵大樹更棒,唯袁大腦袋馬首是瞻。袁大腦袋讓幹嘛就幹嘛,當年白朗搞的農民起義,在袁世凱的授意下,劉鎮華玩命的鎮壓。白朗陣亡,這傢伙就因為不是自己幹掉的還痛心疾首,當得到了白朗具體的埋葬地點,這就把人家的墓給掘了,並親自把白朗的腦袋給剁下來,包好了送給袁世凱當禮錢。

在加上國民黨的黃興聯絡這貨要反袁大腦袋,他轉過手就將收到的信著急忙慌的送給了袁大腦袋,反手就將信使給弄死了。

就這麼兩件事,袁大腦袋錶示很滿意,所以在袁大腦袋的授意下,鎮嵩軍的勢力是越來越大。

可好景不長,袁大腦袋死了,劉鎮華認為段祺瑞小段子是個好靠山,這就投靠了段祺瑞,這不給自己的軍隊整了個皖系的標籤。

這時間可就到了1917年,革命黨人率領靖國軍圍攻西安,這時候蹲在陝西的位子上的是陳樹藩。陳樹藩就是個樣子貨,革命黨這麼一頂,就架不住了,一下子就傻眼了,這不就召同一個系統的劉鎮華的鎮嵩軍入陝西救救場子。

那麼這鎮嵩軍在陝西這嘎達開始“揚名立萬”的道路。

劉鎮華解了陝西的困境,這屁股就坐上了陝西省省長的位子。

從老梁這些個敘述中,大傢伙不難發現,這劉鎮華就是一個見風使舵,投機鑽營的商人本色,不久靠著手中的軍隊,陝西的官帽子一頂接著一頂的就扣在腦袋上,軍政大權這就握到了手裡,成了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那麼這個時候,這混蛋的土匪本色可就顯露出來,藍田,鎮安,山陽一殺就是幾千人,他也不管你是不是無辜的。舉個例子,光那些個光屁股只懂的滿大街亂跑,玩泥巴的小屁孩一殺就是數百人,有那些個鎮嵩軍為了取樂,將孩子的兩腿劈開。更有那些年輕一點的女孩子,抓到了直接賣到自己的老家河南。還有農民種地,種點糧食那是天經地義的對吧,他不,你要敢種點糧食,他能把你剁了,全得種鴉片,而且這種出來不能當飯吃的鴉片,他只給你一丟丟幾個銅板而已,陝西這嘎達的人連活著都是一種奢侈。

1924年的時候,趕上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劉鎮華被徹底玩壞了,部隊可就垮掉了,這就跑到了山西投靠了閻錫山。

閻錫山倒好給錢給槍,這劉鎮華又迎來了第二次崛起,帶著蒐羅起來的土匪外加鎮嵩軍的殘兵敗將對外號稱十萬大軍,這就又進攻陝西,做起了土皇帝夢。

可這一路上這癟犢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和哪些個蝗蟲沒啥區別,大軍過境,十個房子九個空,剩下那一個還被燒了。

圍困西安的時候,遇到了楊虎城將軍守城,圍困了八九個月之多,西安城裡凍死的,餓死的,病死就有五萬多人,那人們也不願意投降,都知道這癟犢子就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東西。西安皇城東北角挖了倆大坑,層層疊疊的屍體被疊放在坑裡,那叫個慘。城中的人口就少了一半還多,之後走西安大街上,人影都很難瞅見。

之後馮玉祥五原誓師,帶著部隊就來了,劉鎮華一瞅扛不住了這就撅著屁股跑了。

總的來說劉鎮華這就是一個小人而已,老天爺總算是開了眼,在1936年的時候這混蛋精神失常了,接著逃到了臺灣,死在了那裡。

家鄉的人找不到這癟犢子,就挖了他父母的墳放太陽底下暴曬。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西安緊接起義。西安光復,清朝反攻西安,陝西秦隴豫復漢軍東路軍大都督張伯英鏖戰潼關。河南本地王天縱率領的綠林武裝前來投靠。袁世凱當了大總統,開始裁軍。張伯英是河南新安人,因其部下多屬豫西人,也裁撤之列,隨呈報民國政府,將王天縱所部改編為豫西地方部隊,因駐地在嵩山周邊,故名鎮嵩軍。

鎮嵩軍領袖王天縱被袁世凱明升暗降到北京任京師稽查處長,鎮嵩軍落到河南劉鎮華手中。民國6年冬,陝西督軍陳樹藩被陝西靖國軍四面圍攻,電請劉鎮華出兵援陝。河南人劉鎮華當了陝西省長。

民國13年,直奉大戰爆發,馮玉祥倒戈,直系吳佩孚垮臺,陝西靖國軍主力改編為國民二軍,陝西人軍長鬍景翼又當了河南省長。河南劉鎮華不服,慫恿鎮嵩軍悍將憨玉琨與胡景翼國民二軍大戰。“憨胡大戰”憨玉琨兵敗自殺,劉鎮華過黃河投靠閻錫山,號稱10萬大軍之鎮嵩軍在一個月內戰死2萬,6萬投降,殘部遁入山中,徹底瓦解。

正在此時,陝西胡景翼病故,接班人嶽維峻四面出擊,被北洋軍閥合力圍攻,20餘萬陝軍大敗,土崩瓦解,劉鎮華又返回河南糾集10萬人馬,殺向陝西。陝軍殘部楊虎城、李虎臣2萬餘人死守西安城八月不破,劉鎮華圍城期間,西安城餓死軍民5萬人。老百姓歌謠:“劉鎮華、黑烏鴉、他把西安害的扎。。。。。”


睜眼看西安


河南西部洛陽、三門峽一帶山大溝深,土地貧瘠,農民生存不易 。清末,官府、豪紳橫徵暴斂,民不聊生,一些暴民聚集起來,幹著打家劫舍、劫富濟貧的勾當,當地人稱為“刀客”。

武昌起義後,王天縱整合刀客,率千餘眾攻打洛陽,反對清廷。失利後回軍陝西,與張鈁的秦隴復漢東征軍合兵,改稱秦隴豫東征軍,亦稱陝軍,以張為帥。

1912年2月,清帝遜位,民國政府縮編各省軍隊,將以王天縱為首的河南綠林軍從陝軍序列析出,駐守河南嵩山一帶,其時河南都督為張鎮芳,故起名“鎮嵩軍”。因王天縱調離,劉鎮華為鎮嵩軍統領,轄三標一營,計3000餘人,駐紮豫西22個縣。

1925年10月,吳佩孚東山再起,自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任命劉鎮華為討賊聯軍陝甘總司令,對抗廣州國民政府。劉招兵買馬,先後殲滅國民第二軍嶽維峻殘部、陝西督軍李虎臣和國民第二軍第三師田玉潔部,聲名大振,很快擴編軍隊至8個師及直屬隊、特種兵約10萬人,並於1926年4月圍攻、圍困西安。李虎臣聯合楊虎城“二虎守長安”長達8個月,城內軍民因戰爭、傷病、凍餒死亡達4~5萬之眾。同年9月,馮玉祥五原誓師後,進軍陝西;城內守軍於11月27日鑿開安定門以北一段城牆,與馮玉祥內外夾擊,擊潰鎮嵩軍。

西安城圍解後,將城內大部分屍體葬於今西五路,並修園紀念,命名為“革命公園”;在鑿開之城牆處修建城門,命名為“玉祥門”。

鎮嵩軍為收編刀客、地痞、惡棍組成,軍紀渙散,但戰鬥力強悍。圍攻西安失利後,被馮玉祥收編為西北軍,中原大戰後,其主力又被蔣介石收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1路軍,後又改為15軍,抗戰中參加過太原會戰、中條山戰役、豫中會戰、鄂北戰役等,表現英勇。解放戰爭中被打散。

鎮嵩軍之所以在陝西有名,不僅僅是因為小說《白鹿原》,更重要的在於革命公園、玉祥門的歷史淵源中少不了它的身影。


北大屠夫陸步軒


《白鹿原》提到鎮嵩軍主要是關於西安圍城,這是真實的歷史事件,而不是電視劇虛構的。

1912年,陝西軍政府實行裁兵減政,原秦隴豫復漢東征軍東路征討大都督張鈁所率的陝軍也在縮編之中。最後由張鈁出面呈請國民政府,將陝軍中的原王天縱為首的綠林好漢組成的軍隊改編為鎮嵩軍。鎮嵩軍名稱來由是因為時任河南都督為張鎮芳,部隊成員多數又是來自以嵩山為中的豫西各縣,所以叫鎮嵩軍。



鎮嵩軍組建後由劉鎮華為統帥,組建之初下轄三標一營,共計3000餘人。其成員大多數是土匪出生,因此軍紀渙散,持強凌弱,名聲很壞,盜挖慈禧墓的孫殿英就是鎮嵩軍中的一號人物。後軍隊由陝西開赴河南,駐紮在洛陽、陝州、汝州所屬的豫西22個縣。

鎮嵩軍在陝西很出名,主要是1926年劉鎮華以原鎮嵩軍為基礎組編了一支號稱十萬之眾的部隊圍攻西安,至於為什麼要圍攻西安,在那個軍閥混戰的時代,為了各自利益也是很正常的。圍困了西安八個月,據說當時城內餓死凍死了至少4.5萬人,後來在馮玉祥的解救下,圍城之戰才結束,劉鎮華也投靠了馮玉祥。

在《白鹿原》中,鎮嵩軍的形象確實不咋的,這也跟事實差不多。但在抗日戰爭時期,以鎮嵩軍為基礎改制的國民軍隊在正面戰場跟日本軍隊進行了多次廝殺,傷亡嚴重,這也算是為民族做的貢獻。


小張的茅草屋


沒有河南鎮嵩軍這個說法,鎮嵩軍就是鎮嵩軍,只不過鎮嵩軍的最高統領劉鎮華是河南鞏義人,但劉鎮華包括他的鎮嵩軍主要活動範圍是陝西,所以鎮嵩軍在陝西比在河南有名。


劉鎮華任陝西省長、督軍十多年,執掌著西北的軍政大權,著名的軍閥孫殿英等都是他的部下,鎮嵩軍鼎盛時期有10多萬人,被吳佩孚稱為西北長城。

電視劇白鹿原對鎮嵩軍進行了頗多醜化,但實際情況也是這樣。他們魚肉百姓、橫行鄉里、無惡不作。但是在抗戰中,鎮嵩軍還是表現出了很高的民族氣節,傷亡十分慘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