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非常欠缺優秀的技術工人,本科生太多,市場上技術工人收入高於本科,你怎麼看?

朱博鷹99707696


技術工人欠缺,這是一個沉重的現實。很多地方甚至出現月薪上萬都招不到一個合適的高級技工。技術工人就像一個破草鞋一樣,被人毫不猶豫地甩的遠遠的。

做工人有多麼被人嫌棄?看看現在女孩的擇偶觀就知道了。一個月薪六千的工人,長相帥氣,一個月薪4000的白領,相貌一般,女孩會選擇哪個?我相信90%的女孩會選擇後者。即便女孩想選擇工人,估計也過不了家長這一關。這就是現實!

工人這是怎麼了?怎麼突然從人人尊重的“工人老大哥”變成了“人人厭棄的失敗者”呢?與大/學/教/育有很大的關係。中國人本來就具有嚴重的官本位思想,奉行學而優則仕,大學沒擴招前,工人隊伍是穩定的,血液是新鮮的。擴招以後,人人都想上大學、做白領、當幹部,誰還願意進工廠、下車間、當工人呢。

還有一個原因,分/配的問題。三十年前,工人的地位很高。那時,一個車間的高級技術工人,月工資七八十元,比年輕一點的中層領導都高,廠長工資也不過一百多遠,工人與其相差無幾。那時,每家都有兩三個孩子,廠長養得起,工人照樣也養得起。那時大學生很少,人們接受當工人,甚至願意當工人。有的工人勞模,企業想提拔到科室培養重用,工人還不願意,為什麼,因為幹部掙錢少。而現在呢,領導和普通工人的收/入/差/距還是不小的,一箇中層幹部,動輒年薪二三十萬,公司級領導達到五六十萬,而工人呢,每月三四千元,能有人願意當工人嗎?

現在,國家提出了製造業立國的發展戰略,提倡發揚工匠精神,這是非常正確的。可是,如果沒有技術工人,能重塑製造業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再好的產品也是人幹出來的,再高端的設備也得有人來操控,沒有高水平的技術工人,何來工匠精神呢?現在的現實是,大家都是大學生,都想進辦公室當幹部,沒人願意當工人,怎麼辦?首先必須提高工人的工資待遇,讓工人在生產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當普通職員每月三千元,工人可以每月拿到六七千元,還會有那麼多人削尖腦袋想去當幹部嗎?然後,需要提高工人的社會地位,讓工人在企業有發言權和監督權,讓工人更多地參與企業管理和社會治理,甚至讓工人在重要的會議上能夠發聲。其次,做好輿/論/導/向,現在社會充斥著浮躁和奢靡,打開各大媒體,不是明星八卦,就是一夜暴富,這要每個月拿著幾千元工資苦苦掙扎的工人情何以堪!看到明星露個臉就能掙自己幾百代的收入,誰還能安心工作,誰還能甘心做工人呢!

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和點贊一下,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關注本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這個問題我深有感觸,下面就以自己的過往經歷聊一聊吧~

本人一個在一個不知名的二本畢業,畢業時間2010年吧,因為學的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又因為只是一個低端本科,所以畢業後被推薦面試到了中航工業旗下的一個子公司,當然,乾的是純操作機床的活~



當時因為畢業剛步入社會,一切以學習技能為目標,所以積極學習編程以及機加工的各種經驗~雖然這裡是央企,but.工廠大家都知道,最不缺的是什麼?就是工人👷,大概幹了一年左右吧,因為還比較細心被領導調入了精加工崗位,專門負責殼體等飛機零部件的最後幾道工序,也就是關鍵工序。說到這,其實也算是半個優秀的技術工人了吧~~~這句話確實不敢當。。。

但是,技術工人的工資大家真正瞭解麼?高級崗位的一個月也就4~5千的工資,廠裡幹了很多年,拿了很多獎的優秀工人也就才8~9千左右。

我不是說自己有多高尚,難道說上了這麼多年學就是為了去像個機器人一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操控機床嗎?每時每刻都是一手油一切削液的你可以承受嗎?然而,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能接受嗎?實話,這點工資還不及北京人平均工資線的一半……



然而在工廠幹了大概兩年,我辭職去做了知識產權行業,雖然說依舊默默無聞,但是工資確實翻了4~5倍,對於社會的貢獻我覺得也不差於做工人吧~

話說回來,為什麼現在缺少優秀工人?歸根結底是因為: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為什麼不成正比?因為中國不缺人,也不缺工人,一個人走了,另一個人立刻可以頂上,當然,那幾個數的過來的大國工匠除外。我不是貶低工人,一個人的社會價值體現在這個社會上的可替代性的高低!乾的人多,利潤不高,怎麼可能價值高呢?

現在已經不是六七十年代了,也不是我是祖國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的年代了。現在是自由開放的時代,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一個人,如何更好地實現自身的價值才是我們需要追求的目標!

以上僅代表個人一些不成熟觀點~還請見諒。


小蛇二


作為一個現在就在工廠幹著電焊工作,有著11年工作經驗,技校畢業,年齡在32歲的電焊工,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一 我們這邊電焊一般一天140——150,無休息,而大學生找點工作一般都有星期天。

二 工作還環境,工廠的工作環境十分差,每天吸入的粉塵,有害氣體,絕對是透支以後的生活。

三 工作年紀,別以為工廠要用老師傅,現在一般過45的在外面找活都不好找,說個現實的事,我32歲在外面可以找150一天的,而45歲以上的,只能找120一天的,這就是差距。

再來說說你們關心的工資問題,工人工資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日工資,二計件工資,日工遇到節假日就沒有工資,而計件想掙錢,自己就點累成狗,我曾經幹過九年計件工資,最多一個月8000,但最後不幹了,實在是受不了,我每天早上起來,身上沒有不痠疼的地方。

而日工呢,打個比方大學生一個月3500每個禮拜休息2天,日工的工人每個禮拜也休息2天,22*150等於3300塊,如果趕上法定假日,那掙得更少(這裡說的是能掙150一天的工人,要知道有的工人一天也就120,130甚至一百左右的都有),

另外大學生剛畢業,當然不可能一下給到3000多,而我們拿技校畢業生同期對比,技校畢業的也就1800—2000多。

所以我告訴你,大學生掙不過技術工人,是應為你的工作經驗還沒到,而一單工作經驗工作年齡到了,將會甩技術工人幾條街,如果你在30多歲的時候,你一個月4000都比技術工人掙得多。

在說一個事實,就是都說技術工人掙的多,但每年都有轉行的,應為工廠這晚飯太苦,太心酸。


狂人薩坎


技術工人?在國企的境遇怎樣!本科學歷進國企單位辦公室技術組研究院只出工不出力。技術工人出身的我因為早六晚十在生產線上工時比別人要高很多,然後領導找談話,暗示我要想好好幹就得有所表示,我說我每分錢都是血汗錢,怕上廁所耽誤時間一上午水都不敢喝。換來的是這等對待,領導說想不通就換個崗位好好想想,想明白再來找我。我說不用想了,領導要是用我我好好幹,你不想我幹就直說。領導直接翻臉,去人事處報道去。於是我離開了數控崗位,二次分配到噴砂噴漆工序,兩年時間提到班組長,班組十幾個人。但是隨後我組織倒班用一臺報廢設備把一年二三十臺產量加時加班一年完成了320臺整車。領導說先進勞模讓給快退休的老員工,你還有機會。於是三年五年十年過去了,班組從十幾個人變成4個人,單位安排出差卻派別人留下我和另外兩個人。能幹怎樣?我一個人帶兩個實習生的產量比五六個五年以上老員工多,但工資沒區別。設備故障機修人員解決不了,我自己維修。有外派的工作就用離開你影響工作進度為由不讓我去。別人掙錢,我挨累,別人做工資一個月比我多得工資總合的25%。活兒越來越多,看著別人不出力就拿比自己多的錢。我還有什麼工作的動力?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工資兩千五😞


說實話有錯蝋


83年我17歲開始工作,先是船舶機艙加油工外帶學徒工,工資28元,正常一級工是32元,為了學技術一干就是三年,除了機艙裡的活幹完了,艙面上的活也幹,良心上講是學了不少東西,那個時候跑船三四年,後來搞液壓挖泥船,還是搞機艙,可以獨立操作了,什麼一保二保大保都是一個人幹,很正常。91年上岸了搞下水道工程,什麼機子都玩,挖掘機,翻斗車,推土機,攪拌機都幹過,甚至搞測量,水電都能幹,一句話,單位需要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不要什麼證,什麼照,我就是吃這個虧,沒去考,期間安裝五座泵站的水泵安裝,96年又換崗位了,到汙水處理廠幹泵工,終於考了個證行業內的證高級泵工,聽說又要取消了,要考汙水處理工,他媽的我都快五十五歲的人了,單位還在擺乎人,我急也沒辦法啊!學的再多也沒用,單位要用你就用你,不用你.你能怎麼樣?三十多年工齡和上班一年的崗位工資一樣的,我還拿不過他們,比我多1000元房貼,活的累啊!


用戶95606156211


我99年去工廠 從事修理工作 從上班第一天就開始加班 基本沒有任何節假日 天天滿身油汙 2003年企業效益不好 開始拖欠工資 最後竟然讓工人交錢給企業 從此以後 工作量越來越大 加班時間也開始增加 有時會讓工人連續工作超過24小時 工資也越拖越久 甚至不發 忍受不了的都辭職了 還有許多在默默忍受著 包括我自己 直到2014年 由於工作量大 我累病了 醫院檢查結果 腰椎間盤突出 請假住院治理十天 就在那個月 由於請假十天 我的工資發了300多 2014年300塊錢 於是果斷辭職 以後就是凍死 餓死 也進工廠


虛空888


這麼說吧!拿我們單位來說,我上班20年了,我這個專業基本所有的崗位我都待過,就我這個專業基本沒什麼事忽悠的了我,甚至比設計的知道的還多點。而現在進來的新人,他只會幹一個事,如果換個地兒,重新再來,幾乎現在的人都這樣!但是待遇呢,單位可不管你懂的多會的多,他只管你出了多少活,創造了多少價值!這樣做呢對新人肯定好,他進單位後兩年三年就能在收入達到或者接近老師傅,但對老師傅呢!現在嘴上都在叫重視技工,其實呢?扯蛋吧!


小江7629


我國職場是一個重管理重專業輕技能的職場,與西方職場不太一樣,西方職場一些技能職業收入尚可也不受歧視。但是在國內職場,管別人才是人上人,被別人管那是下等人。工人層級是職場最低層級,不僅僅是收入低的問題,更多的還是社會地位和自尊感的問題。你說你是部門經理,遠比你說你是高級車工,要好找媳婦。丈夫娘也挑身份的。所以,本科生這麼多,不願意去做技術工人,主要還是錢少面子少地位低,心態也是一方面,但優先服從於錢少面子少。

第一,中國還沒有完全樹立藍領精英的概念,產業工人的收入始終都是最底層。比如說,管理層工資1萬,專業層工資8千,技能工人層工資不會超過5千。這個層級從正規企業薪酬結構設計表裡就一目瞭然,白領起薪是十三級4000元最高1級50000元;工人起薪是十八級2000元最高10000元。兩條成長通道,已經拉開了差距。這是客觀事實,有些藍領精英工資可能很高,但這個比例很低。我們要比,就比平均水平。

第二,有一個勵志故事。就是中國一家工廠的德國設備壞了,中國工人修不好,請德國工程師來,劃了一條線,說就是這裡壞了,要一萬美金費用。中國工人說,你劃一條線就值1萬美元?德國工程師說,劃這道線收1美元,知道在這裡劃線收9999美元。這個故事告訴我,高層次的技能工人是很值錢的。比如,智能機器的修理工、高檔汽車的電路修理工、電氣化生產線的修理工、水下電焊的技師,等等。這些高水平的技師,待遇不會低於中層白領。但這樣的拔尖人才,比較少。然後大多數的白領起薪就比工人高,這才是本科生寧願當普通白領,也不願意去當工人的核心原因。

第三,發展前途的預期不一樣。白領的門檻是本科生。工人的門檻是初中生。人們願意往上逆流,而不願意向下流動。就像人們願意向東部大城市流動,而不願意流向偏遠的西部地區一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個的群體的發展空間也不一樣:白領的成長,可能是中層,年薪幾十萬,可能是高層,年薪上百萬。工人的空間無非就是資歷深的熟練工而已,年薪幾千到年薪過萬就封頂了,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新技術迭代,被淘汰的概率很大。成長為高精尖的技能大師,比如匠人,那麼需要多年的磨鍊,成才的時間長、概率低,從性價比上看,本科生不傻,他們不願意這樣投資自己的人生而已。

總之,市場上每年上千萬的本科生畢業,還有上千萬的高中生職業大專中專技校生畢業,他們就像兩個有圍牆的洪流,互相不打擾,各自湧流自己的理想。歸根到底,第一是錢少,第二是面子少,第三是未來發展有限。


職場火鍋


作為特邀嘉賓,復旦大學的錢文忠教授,曾經出席過一個高峰論壇,專門討論中國經濟發展的。面對臺下一大堆企業家,錢教授在開幕式上這樣說,他在德國念博士生的時候,他的導師是德國等級最高的一個教授,相當於院士。而這個教授曾經向錢文忠說,在德國一個擁有著執照的水電工人,他的薪水要超過這個等級最高的教授。你可以想象嗎,如果是在中國,一個水電工的工資能不能超過最高等級的教授?



我們總是說,要產業升級,淘汰落後產能,打造中國拳頭產品。但是,拳頭產品也是工人制造出來的,沒有技藝精湛的工人,再好的構想都只能停留在圖紙上。在美國,工人有成就感,他們喜歡不斷的學習,甚至再產品設計上有話語權。我想問,在中國他們有成就感嗎?中國自古就是官本位思想,總認為勞動可恥,坐辦公室的光榮。一個是拿8000的技術工人,一個是拿4000元的辦公室白領,但是拿8000元的居然羨慕拿4000元的。這個就是思想文化的差異。

我覺得,中國自古就不喜歡研究科學技術,沒有這個文化土壤。在西方,最被尊敬的不是國王和總統,而是科學家和發明家。發明了螺旋抽水機、槓桿原理和滑輪裝置的阿基米德,他在古希臘時代簡直就是神的存在,連羅馬皇帝都想拜他為師。可是在中國呢?我敢說沒有多少人瞭解張衡、祖沖之、沈括這些搞科學技術的,但對權謀大師曹操、司馬懿、李鴻章、和珅個個耳熟能詳,且充滿了羨慕。中國書店賣得最多的,就是謀略的書,告訴大家如何搞關係,如何弄官做。他們總想拜曹操、司馬懿、李鴻章、和珅這些人為師。


懷疑探索者


因為工作原因我經常跑珠三角和長三角的中小型企業,也常常聽老闆或管理層談技術工人不好召的話題,談談我的看法:

1.中國企業普遍微利運營,工廠出貨量隨市場波動,用人也隨市場波動,企業在生產低谷,養不起或者不願養工人,高峰期自然缺人,也難召到合適的人。

2.企業用人除了核心骨幹大部分都用勞務公司派遣工,人們僅看到高峰期技術工人工資收入可觀,沒人說低谷收入的微博 平均起來也不高。

3.大學生讀書需要成本,技術工人養成也一樣需要成本,而且一個普通沒有本科學歷的人,通過什麼途徑才能養成一個優秀的技術工人?除了個人的天資和勤奮努力外,基本靠機遇。

比如:一個天分和特長差不多的人,高考分數都能被普通二本錄取,一個人去上大學本科,一個人去上職業技術學院或直接去打工。上本科和大專學制僅差一到兩年,早進入社會一兩年的人,如果機遇好,腦瓜聰明,自己勤奮好學,是要比剛畢業的本科生,價值高,待遇好。因為本科生可以應聘研發生產技術崗位,而大專一下學歷基本不可能,這位本科生也勤奮努力,5年內超過大專一下學歷的人是大概率事件。

3.並不是說本科以上學歷的人就一定會比低學歷的人混的好。一個高學歷的人的天賦特長,以及所學專業和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不匹配,待遇依然會很低。比如說社會發展需要大量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面的人才,一個擅長寫詩的人,收入就會比這些人低很多。

應該指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這些專業對人的素質要求很高,養成高手一般均是名校碩士,博士!

4.學歷並不代表能力,這樣說從宏觀角度沒有錯,但在今天中國社會卻不要輕易下這個結論。

獨生子女政策實行這幾十年間出生的年青人,絕大多數父母在上學問題都沒有耽誤孩子,雖然不同的家庭給孩子提供的教育資源不同,但是如果你高考750分的總分,而你的總分連許多省150~180分的大專線都過不了,這可就不是教育資源問題了。在中小學專職學習年齡段,學習成績就代表能力。

4.進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時代,機器人普遍應用,重複性工作,機器人可能替代人工,因此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會越來越高。當然技術工人仍然還會是一支重要社會發展動力資源。

5.學習能力是貫穿一生的最重要能力之一,在孩子讀書至大學畢業,讀書成績好基本就代表學習能力強!走向社會,學習能力就不是讀書成績好就能代表那麼簡單了。更多的會體現在對事物的認知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