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現象:出嫁的閨女成孃家“熱捧”對象,咋回事?你們那有嗎?

熟知農村生活的朋友都知道,在農村一直有“出門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家裡的女兒要是出嫁之後,跟自己孃家就沒啥太大關係了,家裡的遺產你別想繼承,父母的養老你也不用操心,只需要在節日的時候買點禮品,回家看看就行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思想是因為,在古代勞動力是很重要的,出嫁的女兒就是男方家的人了,平時幹農活時,也要先幫襯著丈夫家庭。但現在情況好像發生了變化。

農村現象:出嫁的閨女成孃家“熱捧”對象,咋回事?你們那有嗎?

在農村現在出過門兒的女兒成了孃家的“紅人”了,這是咋回事?前不久筆者回到農村老家,把這個疑惑像鄰家大嬸訴說了,正好大嬸家也有一個出嫁的閨女,對於這種情況她是比較瞭解的,這種現象的發生主要是由4個原因構成。

丈夫家條件不錯,以後能幫襯著自家。都知道現在農村男女比例失調,女孩子在村裡很吃香,根本不愁好對象,所以大部分女孩子的婆家條件都不錯,對於婆家而言,媳婦是自家花了大彩禮之後才娶回來的,所以肯定很珍惜,而孃家這邊為了能從婆家那裡得到些實惠,對自家閨女好也是可以理解的。

農村現象:出嫁的閨女成孃家“熱捧”對象,咋回事?你們那有嗎?

孃家孩子少,女孩也很受寵。由於之前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實行,所以現在的家庭很少會出現很多孩子的情況,一般農村家裡面孩子兩三個都已經很多了,正是由於孩子變少了,所以孩子變得寶貴起來,不論男孩女孩都得到了重視,所以就算女兒出嫁,那也會很寶貴。

指望女兒以後給自己養老。在以前農村流行“養兒防老”的說法,意思就是說,家裡一定要有兒子,以後自己老了,兒子在贍養自己,正因有這樣的思想,所以兒子在家裡備受寵愛,甚至是溺愛,最後在家一事無成,被說以後贍養父母了,有的連自己都無法養活,還得靠父母來救援自己,這也導致很多父母逐漸開始偏向閨女了,以後讓閨女給自己養老。

農村現象:出嫁的閨女成孃家“熱捧”對象,咋回事?你們那有嗎?

但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閨女出嫁之後,還要倒貼錢來幫助孃家的父母和兄弟,這實際上是不合理的,時間長了會影響閨女跟婆家的關係。其實在筆者看來,出嫁之後的閨女在接濟孃家兄弟這件事上,幫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不能總把閨女當成救命稻草。對於農村這種現象,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