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如何培養孩子愛上學習?使其成為終身學習者?

汪珺JocelynNZ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很重要,孩子是縮小了的大人,大人是放大的的小孩,我們應該和孩子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這樣孩子才更想和我們接近,我們也才能更好的感化孩子,影響孩子,引領孩子。

其次,讀書,看書,寫書,從古至今,大多數人都是通過“書”汲取知識,增長見識,開闊眼界。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黃金屋”。就是這個道理。當然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也要選擇合適的機會,跟孩子一起出去走走,多多到生活中去,感受大千世界,感悟生活。

最後,我想要說的就是,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原生家庭對孩子至關重要,孩子的問題大多數就是父母的問題,我們做父母的要在賺錢養家的同時,不忘初心,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時間,多看書讀書提升自己,這樣才更有能力和我們的孩子“共情”。當然,孩子的眼睛也是雪亮的,他們會感受到我們的努力,他們也會淺移墨化地喜歡讀書看書!!


愫屏幸福教育


題主的問題,應該是專指書本文化知識方面的學習吧。

這個有關嬰幼兒教育方面的課題,說容易也容易,因為現在這方面的書籍、教程太多了,隨便拿過一套來,照著做就是;說難也比較難,因為照著書本操練下來,孩子就一定能愛上學習,成為終身的學習者嗎?

筆者的體會是,書本上的經騐固然應該參照,但更重要的是環境薰陶,言傳身教。 我在單位作文案工作時,因圖安靜,經常把一些文件材料拿回家寫作。那時居住條件較差,一塊布簾,將臥室隔出三分之一空間來,書桌就安放在簾子後面,拉上簾子,打開臺燈,就是一方很好的看書寫字的場所。有幾天,發現兩歲多的兒子也經常自己拽上布簾,不聲不響地爬在我的書桌上,或者從書架上抽下一本書來,裝模作樣地翻上一會,或握著筆胡亂畫上一會,儘管他什麼也不會寫,什麼也看不懂。問他在幹什麼?回答在寫字。

這當然是一個好的苗頭。於是大加讚揚,順應他這個好習慣。從翻講小人書到學著塗鴉,或單獨,或陪著他,每天都在這方小天地裡,消磨一段時間。一直到上小學開始寫作業,都給他養成了一個了書架下,書桌上,認真學習的好習慣。儘管沒有過高的天資,卻也憑著純正的學習方法和正常的努力,攀上了國內頂尖高校的講臺,實現了終身做學問的理想。

他的這種學習成長的模式,應該說是具有一定普遍意義的。嬰幼兒的模彷能力是很強的,從他(她)開始初具外界感知能力開始,能夠模彷的只有父母和最經常接觸的人,所以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經常在家長麻將桌跟前玩耍的孩子,自然對“吃、碰、槓”“自摸”“四喜”、“胡了”不會陌生的,一個整天跟著修理工玩耍的孩子,拿起扳、鉗工具來,自然要比別的孩子象模象樣。

我一個鄰居的孩子,小時候是由擺小百貨攤的奶奶帶的,別人家的孩子還數不到二十個數的時候,他就能幫奶奶找開十元以內的零錢了。跟著一起去批發市場,看大人之間討價還價。儘管只讀到初中畢業,但經商卻很成功,早已是小城裡最大的手機經銷商。

由此,我們可以將話題範圍擴大一下,所謂的學習,如果從一生的角度去安排,那就絕對不光是書本文化知識方面了,更不必以成什麼材什麼家為榮。魯迅先生自己是文學大家,但對自己的孩子卻認為: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事實也是這樣,人各有志,術有專攻,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一個人有什麼特長愛好,適合什麼職業,由著自已的路子專心去做就好,當然,在什麼領域,都有學不完的知識,都值得去終身的學習和鑽研,只要功夫到了,都能夠取得理想的成就。


用戶城中村


假如,有一天,你的領導讓你和你的同事一起去辦理一筆大業務。你和同事小劉一起去,結果事情沒辦好,公司和你個人都有很大損失。回到公司,小劉揹著你找到領導,把所有責任都推倒了你身上,並且使用各種方法得到了老闆的信任。回頭,領導找到你,把所有的罪名都安在了你身上,並且扣發了的獎金。請問,此事,你會喜歡上小劉這個人嗎?我想,肯定不會。

同樣,一個孩子,因為學習被斥責和打罵,那麼想讓孩子喜歡上學習,主動學習,終身學習,基本是不可能的。就像你不會喜歡你的同事小劉一樣。因為斥責和打罵破壞了孩子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所以,維護和增進孩子和學習的關係,是讓孩子喜歡學習的基礎保障,是建築的地基是大樹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