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砸缸 歐 不對 郭德綱寫文章

一直以為,把文章寫好了,話自然說得溜。看領導在臺上發言,哪個不是把稿子寫得賊亮。大領導更是有專業文案抄刀。發言自然滴水不透。當然,也有例外,北大校長校慶時讀錯了“鴻鵠”的發音,笑掉了一幫子人的大牙。看來有人寫稿也還是要做足功課,不然,文章好也不一定講得好。

有時試著想想,這要是反過來,能說會道者文章如何?這個江湖裡最能忽悠人的當屬郭德綱啦。你別說,近期他還真出了本書,叫《郭論》。郭德綱寫文章,讓我想起了司馬缸砸光。哈哈,你沒看錯,我也沒寫錯,就是司馬缸砸光。反了,對頭。郭德綱寫文章給我的感覺就是搞反了,說相聲的都開始寫書啦!

我二話沒說,把這本書扛回家,看看能言者文章如何?

郭德綱砸缸 歐 不對 郭德綱寫文章

寫自己熟悉的,再錯也錯不到哪去

郭德綱還是很聰明。首先,寫自己熟悉的東西。郭德綱這輩子也簡單,唱過戲、演過相聲。混過北京、上海。最後自創德雲社紅透大江南北。他最熟悉的莫過於戲裡戲外的人生。那就寫寫這些吧。就當看看名人軼事,行業八卦。寫這些十拿九穩,穩妥。

明清野史

講講李師師的剛烈,朱棣的“清君側”上位成功,竊玉偷香的四大才子。歷史本來就是前人編給後人看的故事會。與其看正史澀澀無味,聽郭德綱吹下牛逼感覺也不錯。郭德綱吹牛逼還是很認真的,引用之處均註明出處,很是嚴謹呀。

郭德綱砸缸 歐 不對 郭德綱寫文章

講一講老祖宗的禮

筷子怎麼用,不一定人人都會;當時節吃海貨借錢也要吃;餃子就酒,這才叫會吃。聽著故事時不時給穿插一篇文化課,當然文化課裡講的大多都跟吃有關。這就像過去看大戲,桌上擺盤油酥花生米,時不時嗑上兩顆,看書也不覺無趣。

郭式幽默

郭德綱砸缸 歐 不對 郭德綱寫文章

郭德綱就沒想正而八緊寫書。每一篇文章開個頭,和你嘮嗑嘮上半天:今兒個天氣怎麼樣呀,吃了什麼呀,吃飽了我今兒個就給大家講講這個……這完全是文字版的德雲社大舞臺。你別說,說野史講小故事的書多了去了。能把書寫得這麼有相聲舞臺畫面感的還真只此一家啦。

看完了《郭論》,老實講,還行呀。沒想像中老火,比小說耐看,看完還學到點傳統知識文化。想想,這寫字的初衷是什麼?無非是把自己的意思給別人講明白,能達到這個目的也就可以啦。

寫文章總是強調書面語言、格式、甚至套路,想想這是否偏離了寫文章的初衷。非要規定用一種定式才能更容易的告訴別人自己想說的話嗎,我看未必吧。郭德綱真好用自己口語式的文字給我上了一課。這樣的寫法的確很少看到,從中得到的思考也不少,想想自己過去寫文章是否算是誤入歧途。

一個人能成名成家想想也是不易,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堅持,同時敢於挑戰自己,也是挺有意思的事。《郭論》看似給別人笑話郭德綱留了個把柄,實則給予笑話他的人更多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