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楊柳春風三月三,畫橋芳草碧纖纖。

一雙燕子歸來後,十二紅樓卷繡簾。

——陳允平《春詞》

二月二,龍抬頭,

三月三,生軒轅。

相傳此日是軒轅黃帝誕生的日子,

宜踏春祈福。


今天是農曆三月初三,上巳(sì)節。

“上巳”,農曆三月第一個“巳”日,

這一天,萬物萌生,春水激盪,

先民選定其為生命之神的復活節。

於是社神祭祀,洗浴身體,

不僅如此,人們還會穿上精心準備的華服,

在山花浪漫處,在山河清明處相遇,

然後道上一聲:

既然四海皆華夏,何處相逢不故人。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歲時祓(fú)除,

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

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


“三月三,生軒轅”,

上巳節不僅為紀念黃帝,

也是“祓除畔浴”的日子,即春浴日,

後來人們常常在水邊飲宴、郊外遊春,

與春天、大地來一場詩情畫意的約會。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暮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風乎舞雩

(yú),詠而歸。

古代三月三,男女著新制春裝,

相約至郊外、河畔、山野,

採摘蘭草、鮮花,水邊嬉戲、沐浴,

舉行消災除邪的儀式,

或野外宴飲行樂,親近自然,祈求吉祥。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上巳節與花朝節一樣為女兒節,

也是古代的情人節。

少年男女,在這天花下漫步、約會。

最浪漫的愛,心悅君兮君亦知,

兩情相悅,山盟海誓,攜手白頭。


上巳節這一天,

還宜舉行少女的成人禮。

那些未出閣的妙齡少女,

端坐閨閣細心打扮。

然後由母親領著互相串門,

此時頭上還得戴上石榴花辟邪求福。

不僅如此,姑娘們還會參加“上巳春嬉”,

在臨水岸邊,踏歌起舞,嬉笑鬧春。

在最美好的時節,用最美的姿態,

享盡春天的歡愉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zān)組蘭亭上,車輿(yú)曲水邊。

松聲添奏樂,草色助鋪筵(yán)。

雀舫宜閒泛,螺杯任漫傳。

三月三,踏青飲酒樂逍遙,

惠風和暢、茂林修竹之間,

名士溪邊相聚,流觴曲水,

暢飲美酒,山林肆笑,曠達灑脫。

公元353年(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

王羲之與名士謝安、孫綽等41人,

於會稽山陰的蘭亭水邊,作流觴曲水之戲。

各人分坐於曲水之旁,

藉著宛轉的溪水,以觴盛酒,

讓盛滿美酒的觴順流而下,

置於水上停於某人之前,

他就必須即席賦詩。

他們一邊喝酒一邊作詩,

這天有26人作詩,編成了《蘭亭集》。

王羲之為其作序,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由此誕生。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上巳節,又到一年三月三


時間的車輪滾滾向前

時至如今,有人說上巳節已死。

“曲水成空,麗人何處,往事暮雲萬葉”。

但美好的事物從來就不會消亡,

它定會用另一種方式歸來。

三月三,上巳(sì)歡,

無論我們生活在什麼別的地方,

在歌詞裡,在詩句裡,

我們一樣深深地安居。

直至一個又一個節日的到來,

它將時刻提醒著我們,

不忘根本,繼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